落叶松田间培育技术探究_第1页
落叶松田间培育技术探究_第2页
落叶松田间培育技术探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落叶松田间培育技术探究    王悦摘 要:落叶松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比较适合在我國的东北地区等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种植,也是目前我国东北林区森林中的主要树种类型,在寒温带和温带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分布,生长速度较快,便于培育和管理。即便如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提升其经济效益,需要从选地、整地、播种和苗期管理等方面做好田间培育工作。关键词:落叶松;田间培育技术;管理落叶松属于落叶乔木,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其适应能力和抗寒性极强,对阳光和土壤中的水分需求一般,培育管理工作也较为简便,甚至可以在土壤环境差和阳光照射少的恶劣环境

2、下生存,是我国东北地区林业产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类型。1 落叶松田间培育的选地和整地过程落叶松具有较小的种子,在幼苗生长初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在选地时尽量选择具有平坦地势、良好排水性、灌溉方便、土壤疏松、土质肥厚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由于落叶松的幼苗根系较为纤细嫩弱、扩展能力差,因此在种植之前对土壤深耕细耙、整平。通常在秋季起苗之后深翻,深度为2030厘米,之后不需要平整,保留冬季的积雪。土地表层施肥,通常每亩施用7500千克以上的农家肥,如果种植密度较大,则需要增加到8600千克以上,同时要添加50千克磷酸钙肥。在施肥时最好采用分层施肥方法,也就是在翻整和做床时施入一半农家肥。2 落叶松

3、苗木品质的衡量衡量苗木品质主要根据幼苗出土萌发时的状态,良好品质的苗木在出土之后比较整齐,由于蹲苗期短,出土之后可以快速生长,夏至前后就会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同时也可以结合幼苗生长出的多条侧枝作出依据,来划分不同的品质等级。3 落叶松田间培育的播种技术在播种阶段需要采取密植的方式并对种床精细管理,在种植时采取床上条播的方式,控制播幅宽度为10厘米,种坑间距为20厘米。种植时间最好在早春土壤化冻之后环境温度超过15且土壤温度超过8时进行。每亩的种植数量应结合种子的发芽率来选择,通常50%左右发芽率的种子每亩播种数量控制在5.4千克,如果是40%的发芽率则每亩需要播种量7.4千克,如果是30%发芽率

4、则需要增加到8.4千克。播种时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5厘米左右的沙子,同时还要开展覆草作业,所用覆草为枯掉的稻草,摆放时要将稻草根朝外,不露出床面,控制铺设层数,并使用草绳压住稻草。在幼苗出苗后分两次将稻草撤除,而后采取浇水及施加适量增温剂等措施。4 落叶松田间培育的苗期管理在出苗期,重点做好对苗床土湿润性的管控,且对土壤表层进行增温,保证苗床中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含量,出土之后加强保护,防止动物对其破坏。在生长初期,由于幼苗根茎娇嫩且抗旱性差,此时应避免太阳灼烧以及病虫危害,尤其要预防松苗立枯病,在播种之前对种子和种植土进行消毒处理,撤除稻草后将0.5%1%的等量波尔多液喷洒在种植区域,每7天喷洒一次。速生期重点做好合理灌溉工作,尤其是温度较高时水分蒸发量大,且落叶松的树叶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快,因此应每隔一天浇一次水,保证每次浇足水,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此阶段应加大施肥量,通常在生长出34个侧根时第一次追肥,追肥时间可以持续到8月份,在此阶段还要做好间苗和补苗工作,保证其分布均匀。5 结语由于落叶松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寒性,适合在我国东北地区等气温比较低的地区种植,是此地区重要的林业经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