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刘桂霞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退化,播种过晚,后期遇到高温不利于马铃薯的膨大,再加上措施不当,管理粗放产量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 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为地下茎作物,为使植株生产苗壮,结薯多而大,采取封冬前整地,加强土壤熟化,增加土壤活土层,调节土壤中水、肥、气和热状况,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条件。2 选用良种选种是马铃薯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选用优良脱毒马铃薯品种

2、是高产栽培的基础。适宜品种应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既适合露地种植又可保护地栽培,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商品性好。3 切块催芽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4 适时播种在对马铃薯进行播

3、种时,应该注意如果是春播应该避免霜冻。在春季土壤化冻后进行整地,并进行浇水造墒,在播种时,应该选择温度较高天气进行播种,播种前保证土壤墒足够,马铃薯种植采用单垄行种植,株距在1215cm左右,行距在2530cm左右,垄距在6070cm左右,垄高在2025cm之间。在播种期,还应该在开沟后进行施肥,同时施入杀虫颗粒以防止地下虫害的。在播种后采用地膜覆盖,为了防止风刮坏地膜应该每45m采用土压膜。5 平衡施肥马铃薯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就必须多施肥,如要亩产达到3吨以上,就要亩施肥百斤以上,为了充分发挥肥效和提高肥料利用率,要轻施底肥,重追肥,实行分期施肥,防止浪费肥料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同

4、时,氮、磷、钾三大元素合理搭配,按比例施用。具体做法如下:5.1 增施有机肥。每公顷用腐熟优质有机肥15吨以上做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5.2 底肥。在亩施1立方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速效肥料。秧苗生长期需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3.413,在播种时亩施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分别为10kg、3kg、9kg,保证秧苗本身一生生长发育需要。5.3 追肥。结薯期,是马铃薯需肥量最多的时期,此时要追肥,以满足块茎膨大需要和防止秧苗因脱肥而早衰。需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1.513.5,追肥适期,以块茎直径膨大至23厘米时为适宜期,即植株生长中心已从营养生长转至生殖生长阶段,在6月20日左

5、右雨季到来之前,于蹚地前将三种肥料混匀,施于垄体两侧,施肥后要及时蹚地,将肥料覆盖上,防止流失。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用量分别为15kg、10kg、30kg。也可按此比例适当增加或减少,另外也可施用其它肥料,但氮、磷、钾比例不能改变。5.4 叶面追肥。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将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添加微量元素,结合喷施农药进行叶面追肥34次,间隔57天。6 水分管理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出苗。马铃薯发棵期、盛花期更要水分充足。结薯初期要适当控水分,少浇水或不浇水,促进植株生长中心转移,由营养生长阶段转至生殖生长阶段。结薯期,即当块

6、茎长至23厘米时,是马铃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要适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发生和烂薯。7 中耕培土,实现多层结薯出苗前耢一遍,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蹚一遍,再蹚一犁(少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铲二遍蹚三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实现多层结薯,利于块茎膨大。8 植株调控若要植株生长健壮,获得高产,首先要采取氮、磷、钾按比例施肥;其次要轻底肥,重追肥,确保植株不同生育期的需要。水分供给采取促、控相结合的原则,结薯前期要促进秧苗生长,结薯中后期主要促进块茎生长。9 收获收获是田间管理的最后环节,关系到提高商品质量问题,所以必须引起重视。马铃薯成熟时,地上秧棵尚未枯萎,地下块茎的皮相当嫩,稍不注意就会破皮。块茎破皮后,極易感染病菌,同时破皮处变褐,影响商品性。收获前一周至十天,应先将秧棵割掉,使块茎在土中后熟,表皮木栓化,收获时不易破皮。另外,收获时,人工捡拾堆放小堆,田间晾晒。人工捡拾时,随时进行分级,把破损薯、病薯单放。晾晒12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