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CAL-FENGHAb(2020YEAR-YICA1)_JINGBIAN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生用书目录(云溪一中内部资料)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7第三节化学键12本章测评16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6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8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0本章测评2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甲烷22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6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31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34本章测评38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38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2、环境保护41本章测评45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基础认知1.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而制得。2. 按照元素在,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3. 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的元素,按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周期表的有关知识(一)(填入相关内容)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长周期周期表的有关知识(二)(填入相关内容)类别主族(符号)副族(符号)Vlll 族O 族族 名兀素种 数最外层 电子数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兀素名称兀素符弓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 量元素种 类所在周

3、期所在 族氧19铁264I B碘I4. 碱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兀素名 称兀素符吕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 数金属性锂从上到下依 次从上到下依次(填个数)从上到下依 次钠钾D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Li Na F(Rb CS颜色相硬度密度似熔沸点点导电导热性递变性密度变化5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卤素 单质 分子 式颜色状 态密度熔沸点F2从上到下逐渐从上到下逐渐从上到下逐渐CI2Br2I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比较兀素名 称元素符弓核电荷数最外 层电 子数和氢气化合的 难易程度非金属性单质间置换规 律氟从上到下依 次傾个 数)从上到下越来 越;生成的气态氢化 物越来越从上

4、到下 依次可 以置换氯湊碘例:完成下列变化的方程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钾投入水中锂在空气中加热;钠在空气中加热氯气和水反应;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6. 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质量数(A)=(Z) +(N)O表示有17个质子,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o 23592U中有质子个,中子个。7 .的_种原子叫做核素C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现有H、2旧、3H、126Cs ,36Cs ,46Cs 23492Us23592Us 23892U这几种符号,其中有个原子,种核素,种元素,铀元素有种同位素。基础练习1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原子学说B .发现元素周期律C .提出分子学说D

5、发现氧气2 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第1 18列,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属兀素属兀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A .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也是七个周期B .元素周期表有九个横行,也 是七个周期C .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D .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八个族 4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 .

6、8, 1& 32, 32 B . &1& 32 C . 8, 18, 18, 18 D . 8, & 18, 18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主族一定是由长短周期的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副族一定只由长周期的元 素所组成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都是同一族C. 非金属兀素都是主族兀素,金属兀素都是副族兀素D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每个纵行都是一个族,共有18个族6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 . 3 和 17B.1 和8C.1 和6 D . 7 和 127. A、B分别是同周期Il A、IIlA主族的元素

7、,若A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则B元素的核电荷数不可能的是()A . z + 1 B . z + 8 C . z + 11 D . z + 258 . 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2和M+的电子数之差为&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H B . A和M原子序数之差为8C . 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 . 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之差为79 . ,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碳原子()A 核外有13个电子,6个能参与成键B .质量数13,原子序数6,核内 有7个质子C 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D

8、.质量数13,原子序数6,核内 有7个中子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 .由于钠钾的密度都小于1,所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C.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D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小,故需施用钾 肥11 .金属钠比金属钾()A .金属性强 B .还原性弱C .原子半径大 D .熔点高12 .戒(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戒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备 的性质是()A .戒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 .戒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C .戒是有色气体D .筱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13 .下列关于卤

9、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 .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 不稳定C .卤化氢稳定性为HF > HCl > HBr > HlD .卤素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物越不稳定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Na + H2O = Na+ + OH" + H2 B . Cl2 + H2O = 2H+ + Cr + ClO"C . Ch + 2Br = 2 CI + Br?D . I? + 2Br = 2 + Brz15.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16 短周期元素mX和nY,且Y是非

10、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合物XY3。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 当皿n =6时,XYs可能是(2) 当m-n=8时,XYs可能是;(3) 当m - n = 4时,XY3可能是;(4) 当 m-n= -4 0, XY3可能是;17 . AS 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C元素 的最低负价为- 1价。(1) 写出AD的元素符号:ABCDoDABC(2) A、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在其中的质量分数为(3) 写出单质C通入的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8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増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最外层电子

11、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元素符号 ;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o(2) 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3) A、B、C、D形成的化合物B2A2. CD2、D2A. DA?中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填写具体的化学式)。(4) CA2与D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1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基础认知1 .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也称作O电子层1234567 符号一般说来,电子层离核由近到远的顺序为:;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o在

12、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在离核较远 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o故电子在不同电子层上能量高低顺序为:E(K)E(L)E(M)E(N)E(O)玖 P)E(Q)傾“v"或“二”或“ >”)2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处在原子核的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O3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Na其中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o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H; O; Mg;Ar; Ko4 随着递増,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变化。完成下表: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的变化1212+1 > 0310由到依次最髙正价:由到依次最低负价:由到依次11 1

13、8由到依次最髙正价:由到依次最低负价:由到依次5般说来,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如下关系: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数I最高正化合价丨+ I最低负化合价I =(填数字)6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能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写出离子方程式。金属钠投入冷水中金属镁粉投入热水中/3)镁和稀硫酸反应/ 铝片投入稀盐酸中/ 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氧化镁和稀硝酸反应/ ,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 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7 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呈变化。金属性:KCal BeMg ;非金属性:NO, CSi ;酸

14、性:H2SO4HClO4lH3PO4HNO3 ;碱性:KOHCa(OH)2l LiOHBe(OH)2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MHF1 H2OH2So8 元素的性质随着的递增而呈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金属性与非金屈性9.元素周期表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推测其:根据原子的推测其在周期表中的J填表:兀素名称钙兀素符号N原子结构示意图Qf 2 8 6丿丿丿tn) 2 & 1丿八Z S 丿丿丿周期三族IIA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P2O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15、物的化学式Al(OH)310.元素周期表中最强的金属为最强的非金属为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没有严格的界线,故存在既能表现出一定金属性,又能表现岀一定非金属性的元素,如C基础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均匀分布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近D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根据能量由低到高.电子在离核由近到远的不同电子层上运动2 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

16、数的关系是()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3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为()A . 14 B . 15 C . 16 D . 174. 下列各组含氧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A . H4SiO4s HsPCU、HClOB . HNO3. H3PO4s H2SO4C . HCIO4、H2SO4. HPO4D . H2CO3. H2SO4. HClO45.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元素的原子量递増,量变引起质变 B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的周期性 变化C.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

17、布呈周期性变化6 .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 ,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硅到氯负价从一4-一17 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A . C"与H2混合光照发生爆炸,而S必须加热到硫沸腾才与出反应生成H2SB .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C . C12通人氢硫酸溶液中溶液发生浑浊D . HClo4的酸性比H2SO3的酸性强8. X、Y是元素周期表中Vll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X的氢化

18、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9. 已知X、Y、Z三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是一种强酸,则X、丫、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 的是()A . X>Y>Z B . Z>Y>X C . Y>Z>X D . Y>Z>X10. 对于第n电子层,若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第n-l层 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则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比第n-l层上的电子多10 个,

19、则第n层为()A . K层 B . L层C . M层 D.N层11 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的是()A.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B.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C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18,最外层一个电子的元素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总数少的元素12 在新研制的超导材料中,铠(Tl)是主要组成原料之一。已知铠是IIlA族中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则下列关于铠元素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 .铠是银白色、质地较软的金属B Tl(OH)3与Al(OH)3相彳以,也是两性氢氧化物C .它可以与氧气形成氧化物Tl2O3D.它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比铝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0、更剧烈13 .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 R在其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5.88%,该兀素是()A . S B . C C . P D . Cl14 . R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电子层数,R是元素。15 .判断下列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A. 2 s 9R 2 10 C. 1 2D )2 8 1820616.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岀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口、IINa、yF、17CI、Mg2+、O2 、Al3+S2o17. 某元素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为3第三节化学键基础认知1 .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

21、稳定结构,就需电子;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就需电子;钠和氯气反应时,钠原子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上,形成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C带相反电荷的和通过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钠和氯性质完全不同的o人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由构成的化 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如O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中定存在电子的离子化合物一般由和形成。2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这种式子叫电子式。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Na、Cl、O、Mg、Aro 试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CaO;MgCl2o3 氯原子的最外层有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都需要获得所以氯原子间难以发生o如果两个氯原子

22、各提供形成两个氯原子就形成了O像氯分子 这样,原子间通过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价键不但可以在元素间形成,还可以在元素间形成。以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如O4 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之间运动,归两原子共用,其电子式必须反映这点。 如氮气的电子式为:NmN:。试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Br2、H2S、CO2、CCl4o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如氯分子的结构式为试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的形成过程:H2O;CO2O5 由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相同,共用电子对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 极性共价键简称O 一般的单质如:H2、02、N

23、2、Cb中的共价H H键均是;试判断:H个一H分子中的键是H H非极性共价键C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因为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将偏向的一方,所以的原子一方显负电性,的原子一方显正电性。像这样共用电子对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o 般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共价 键是极性键。6 .人们把这种使相结合或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匚一般化学物质主要由和结合而成。化学键的形成与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 现。化学反应是反应物中的原子为产物分子的一种过程,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和产物分子中化学键的C化学键的有关概念化学键类 型概念本质形成兀素 或形成条件代表物化学式电子 式电子式表示

24、形成 过程离子键MgCl2共价键非极性 共价键H2极性 共价CCU试判断给定物质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物质名 称电子式结构式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 键化合物 类型氢氧化 钠Na40: F离子化 合物二氧化 碳H-O-O-H一 一 :C1: -C的EC1:Na÷ m:0:0: 2Ka+h=h+:CirH基础练习1 .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A . H2O B . CaI2 C . KOH D . NaNOs2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A氯原子":B 硫离子:壬C.j臭离子:Br D.钙离子Ca?+3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 Ca+lcii B . Na+Q sf Na+

25、 C . OlIgJ+:0:2_ D . Na1lF:-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B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存在的静电引力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D. 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离子键要被破坏,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比较高5 M是元素周期表中丨A族元素。Y是VIlA族元素.M、Y的两种单质化合生成乙下列有关Z的判断正确的是()AZ-定是离子化合物B Z在常温下一定是固态C化合物Z定易溶于水D . Z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均可表达为,. _. irr:y:T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阴离子B离

26、子化合物中一定只有离子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7下列给出的是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能形成离子键的一组是()A . 6、8 B . 9s 11 C . 16、18 D . 14、178下列不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 . H2O B . CaI2 C . H2O2 D . HNO39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不易分解D.氯化氢溶液可以导电10 .下列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是()A . PCl3 B . NaOH C . Cs2S D . H2SO411 以下性质,可以

27、证明某化合物中肯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 .可以溶于水B .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可以导电D .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12.下列物质中,属于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 . H2O2 B . NH4NO3 C . NH4Cl D . H2SO413 已知氢化锂(LiH)是离子化合物,LiH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气。下列有关LiH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 . LiH通常状况下可能是气态 B . LiH中的氢离子可以被氧化成氢气C . LiH是一种强氧化剂D . LiH溶于水所得溶液一定不显酸性14 .只有在化合物中才存在的化学键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非极性键D .极性键15 .

2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 . H2S. NaOH B . HCIS NH4Cl C . H2O2. O3 D . H2SO4. HCIO416.下列过程中,该物质中的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 .碘升华 B . HCl溶于水 C . NaOH溶于水 D . Bh溶于CCl4中17 两主族元素X、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2,其化学式中共有38个电子,且阴离子比阳离子少一个电子层。试回答:(1) XS Y分别是(填元素符号):XY;(2) 用电子式表示X、Y形成化合物的过程是:/(3) 将Y单质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澄清溶液与Y的气态氢

29、化物的水溶液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是:18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的最高价与其负价的代数和为6; AS D原子次外层都是8个电子,A和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 比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 为0 ;C"离子与氛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写出:(1) 上述各元素的符号:ABCD;(2) 用电子式表示DA的形成过程:将B和D分别在足量C单质中燃烧的产物混合,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基础认知1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化学键的和是化学反应

30、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反应放岀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V”、“ = ”、反应吸收能虽::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V”、“ = ”、“>”)2 .质量守恒定律(见初中书):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的变化,所有的燃烧反应都要热量。3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盐酸和铝条反应: 氢氧化领和氯化鞍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4;碳在空气中燃烧:氢气还原氧化铜:S)石灰石的高温分解:4. 比较完全燃烧同体积下列气体需要的空气体积的大小:天然气(以甲烷计)、石油液化气(以丁烷CtHIOi).水煤气(以CO、H

31、:体积比1 : 1计)5. 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的混合气 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试回答:(1)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2)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GH2),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CO:和0,试比较 完全燃烧等质量的GHS及CO所需氧气的质量比。基础练习1. 下列反应中屈吸热反应的是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D. Ba(OH)38H30 与 NH:Cl 反应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

32、变化B.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 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 ImOI盐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岀热量C. 分解反应肯泄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左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虽4. 已知金刚石在一泄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泄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泄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

33、在一泄条件下也能发生5. 有专家指岀,如果将燃烧产物如CO:、H=O.凡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变成CH八CH5OH、NH,等的构想能够成为现实,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消除对大气的污染B.可节约燃料C.可缓解能源危机D.此题中的CH八CH=OH. NH,等为一级能源6. 已知破坏ImOI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39IkJO试计算ImOIN= (g)和3 mo 1H: (g)完全转化为NH3(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并写 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7. 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

34、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8. “用天然气、煤气代替煤炭作为民用燃料”这一改变民用燃料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请分析其优点,并将你的观点和同学讨论交流。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基础认知1 .称为_次能源,如o 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C2.燃煤发电中的能量转化关系:() 由娑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的关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的过程,引起化学键的同时伴随着体系的变化。3 .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o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发生反应;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发生反应。 该装

35、置中,电子由片出发,通过到片,电流由 片出发,经过到片。3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转化为 由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极,发生反应,相对不活泼金属作原电池极,发生反应。 原电池中必须要有电解质溶液,通过其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构成原电池中的闭合回路。则酒精溶液能是设计原电池时的选择对象吗?4 干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锌猛电池是常见的一种干电池,它的正极是由制成,负极是由制成。使用过程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5 .魂镉电池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它以为负极,为正极,以为电解质,其寿命比常用的铅蓄池长。基础练习1、有关能源的下列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

36、级能源B.天然气是一级能源C.水力是二级能源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2、根据Zn+Cu=*=Zn=+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A.镁B.石墨C.铝D.铅3、X、Y、Z都是金属,把X投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而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 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A. X>Y>ZB. X>Z>YC. Y>X>ZD. Y>Z>X4、下列叙述中,能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等物质的量的甲失去的电子数比乙多B. 甲比乙同价态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37、C. 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D. 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负极5、用锌片、铜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2e=¾ tB. Zn-2e"=ZnC . 2H2+2+4e"=4OH D . Ag+e"=Ag 16、已知空气一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l22+H2+2e=2OH'1 锌片是()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D .正极并被还原7、由铜片、锌片和30O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当铜片上共放出3

38、 . 36L气体(标准状况)时,H2SO4恰好全部作用完。试计算:产生这些气体需消耗多少克锌? 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30OmL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基础认知1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来表 示。浓度常以为单位,时间常以或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为或o根据你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你能写这化学反 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吗。某化学反应:A + 3 B = 2C,起始时A的浓度为2 mol / Ll 2秒末测得的浓度是1 .8molL,则以A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U(A)是多少(列式计 算)。2 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反应速率o电冰箱储存

39、食品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催化剂可其 他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和不变。固体颗粒越小,化学反应速率o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O反应物间接触面越大,化学反应速率O已知氯酸钾在发生分解反应时会释放出氧气并生成氯化钾,但反应速率很 低。 你设想一下,有哪些条件可能提高的分解速率? 写出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相同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既可向正反应方向(反应物一生成物)进行,又可 向逆反应方向(生成物一"反应物)进行。这样的反应叫反应。在这类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C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40、可表示为:N2 + 3 H2 =基础练习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 .加入的催化剂 下列过程中,需要増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钢铁的腐蚀B .食物腐败C .塑料老化D .工业合成氨2 NH3 ,试想氮 气会不会百分之百的转化为氨气又如何提高氮气的转化率呢4.怎样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3、在m A + n BP C的反应中I ms nx 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 / L, B每分钟减少1 . 5a mol / L, A每分钟减少0 . 5a InOl / L,则 m : n : P 为()A . 2 : 3

41、 : 2B . 2 : 3 : 3C . 1 : 3 : 2D . 3 :1 : 24、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Io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 0.6molL,若不考 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Io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 . O . 02 mol(Lmin) B . 1 . 8mol(Lmi)C. I. 2 mol(Lmin) D . O . 18 mol(Lmin)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 5=i2AB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有nmolA?生成的同时有nmolB?生成B .单位时间内有nmolB?发生反应的同时有nmolAB分解C .单位时

42、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有2nmolAB生成D.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6、反应2S2+Ch 2SCh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増加了 0.4molL,在这 段时间内用。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A . 0 . Is B . 2 . 5s C . 5s D . IOs7、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C .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8、将6molH2和3molCO充入0 . 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H2(g)+CO(g) 一CHgH(g)。

43、6s后测得容器内压强为开始的0 . 6倍, 求:用出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此时Co的物质的量 此时Co的转化率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筒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基础认知1 甲烷是和的主要成分。它的分子式是电子式是结构简式是 它的分子是一种对称的四个键强度O2 甲烷是颜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3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试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 .右图是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装置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一下实验见到的现象世和偸盐水(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甲烷和氯气光照下的一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光照下的二取代反应.甲烷和氯气光照下的三取代反应化学式CH3ClCH2

44、Cl2CHChCCl4名称(俗名)溶解性常温状 态用途5 有机物分子里的反应叫取代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OCH3CH2C1 + NaOH > CH3CH2OH + NaClS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 CH2CH3 + H2OSXi2H22Oh + H2O > 2CoHi26 CH2=CH2 + Br2 > Br 一 CH2CH2 - Br 2 CH3CH2OH > CH3CH2OCH2CH3 + H2O6 写出下列怪的结构简式:乙烷;丙烷; 丁烷;这些怪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结合,剩 余价健均与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达

45、到“-O这样的怪叫做饱和怪,也称C相邻烷怪分子在组成上均相差一个原子团,它们的通式为:O像这种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O写出下列烷怪的分子式:戊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三烷O7 烷怪同系物中,随着碳原子的增多,熔沸点逐渐。一般说来,G C4是态,C5Ci6是态,C17以上的姪是态。所有怪均溶于水。8 具有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写出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这两种同分异构体中熔沸点较低的是C9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丁烷燃烧 ,辛烷燃烧 )CnH2n÷2 +O2 -B +39CHs(一取代反应) CH3-C-CHs +Cl2

46、 光照 jCHS 二氧化硫通入漠水中6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Z高猛酸钾加热分解 二氧化猛加入到双氧水中 一氧化碳的燃烧 氢气的燃烧基础练习1-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2 天然气、坑气、沼气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甲烷,下列叙述中错i吴的是 ()A. 甲烷的分子构型为平面型分子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C. 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D 甲烷分子中

47、H-C-H的键角为109。18'3 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 .甲烷分子具有极性键D .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C。4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a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氯气 B . Ja水 C .氧气 D .酸性KMnO4溶液5 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 . CH3Cl B . CH2Cl2 C . CCl4 D . HCl6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 . H2S B . CH4

48、 C . H2 D . CO7. 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A . CH3(CH2)2CH3 B . CH3(CH2)15CH3 C . CHCh D . CH3Cl8. 正己烷的碳链是()A .直线形 B .正四面体形 C .锯齿形 D .有支链的直线形9下列数据是有机物的式量,其中可能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A .16、 30、 58、 72B .16、 28、 40、 52C .16、 32、 48、 54D .16、 30、 42、 5610 .在同系物中所有同系物都是()A 有相同的分子量B .有相同的通式C. 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1 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

49、态怪各I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 . CH4 B . C2H6 C . C3H8 D . C4Hi012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 C2H4 + 3O2 2CO2 + 2H2O B . CH4 + Cl2 CH3Cl +HClC . 0 + HNO3 驾名 QrNO= + H2OD .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13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和FhO时,耗氧量和甲烷物质的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81A .B .C .14 甲烷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Ig甲烷含个甲烷分子,4g甲烷与£水

50、所含的分子数相等,与£一氧化碳所含的原子数相等。C.甲烷和丙烷15.填空AO=和OsB.黒C和殳C C H-BrHlClBrD. CH(CH)C比 和 CH3_'fH-UH3 E.和CH3(1)互为同位素 (2)同一物质(3)互为同系物(4)互为同分异构体(5)互为同素异形体16 .甲烷和氯气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中常用作溶剂的可用作灭火剂的是氯仿的化学式是o参照此类反应,试写出三漠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渙蒸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O17.在标准状况下I 1.12L某气态姪(密度为0.717gL)充分燃烧后,将生成 的气体先通过无水氯化钙,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前者增重18 g, 后者增重2.2 &求该姪的分子式。18 室温时20 mL某气态姪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再恢复至室温.气 体体积减少了 50mL,剩余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