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意义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是贯穿于数字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对于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的灵活性,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工具,通过仿真模型出来的仿真结果,可用来判断原有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从而为建立新的数字通信系统或改善原有数字通信系统,提供可靠,可行的参考模型,降低新建的数字通信系统失败的可能性,减少数字通信系统潜在的瓶颈问题,防止对数字通信系统中某些功能部件造成过量的负载,从而优化数字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第1页/共34页 本文侧重对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时分多址
2、、码分多址)和信道仿真技术(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瑞利信道、莱斯信道、二进制平衡信道)的仿真分析。第2页/共34页多址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当多个用户通过一个公共信道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必须采用某种多址技术。然而,所谓的多址技术指的是,允许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发射机,通过一个公共信道发送信号的技术。第3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 频分多址(FDMA),把不同的用户分配在频率不同,时隙相同的信道。频分多路传输系统中,根据要求,把集中控制的频段分配给用户。频分多址的通道容量可按照要求进行动态交换。 在频分多址系统中,用户分配给一个信道,也就是一对频谱,一个频谱作为前向信道,即从基站到移动台方
3、向,另一个则作为反向信道,即从移动台到基站方向。在同一时刻,这种信道系统的基站必须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任意两个移动用户进行通信,都必须由基站进行中转,因此在同一时刻,必须占用两个信道,即两对频谱,才能实现双工通信。第4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仿真模型 在频分多址(FDMA)通信系统的仿真框图中,发射部分,三个信号发生器产生幅度为 1、频率为 4 rad/s的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以及幅度为 1、频率为 3 rad/s的锯齿波信号,这三个信号作为信源,分别进入载频设定为40Hz、60Hz、80Hz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产生双边带信号,然后各自进入与调制模块载频相应的模拟滤波器设计的模块
4、,通过带通滤波器滤出上边带,作为单边带调制的输出信号。三路信号在加法器中合成,馈入加性高斯白噪声传输环境。接收部分,三路并联的带通滤波器分别工作在上述三个载频上,分别滤出这三路单边带信号,带通滤波器后面连着载频与巴特沃兹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相同的双边带幅度调制的解调模块。解调输出的信号在合路器中与各自的原始信号汇合,然后输入示波器。第5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仿真模型频分多址(FDMA)系统的仿真框图第6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仿真模型频分多址(FDMA)三路信号合成的频域图第7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仿真模型频分多址(FDMA)三路信号合成的时域图第8页/共34页频分多
5、址(FDMA)仿真模型正弦波原始信号与解调出来的信号 第9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仿真模型方波原始信号与解调出来的信号第10页/共34页频分多址(FDMA)仿真模型锯齿波原始信号与解调出来的信号 第11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TDMA),将通信信道在时间坐标上划分成若干个等间距的时隙。时隙编号并且周期重复出现。每对通信设备将工作在某个分配或指定的时隙上,即不同的通信用户是靠不同的时隙划分实现通信的。现在的数字蜂窝无线通信系统GSM,采用了时分多址(TDMA)技术。第12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 在时分多址(TDMA)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中,三个信号发生
6、器各自分别产生正弦波、锯齿波和方波信号,分别进入时分多址模块。 在时分多址接收模块的输出口13可以接收到与发送端相同的以0.1为采样周期的离散样值重构的信号。可变选择器可以实现交换的功能。将原来的1、2、3排列顺序改变为3、1、2后,将信号汇合。第13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时分多址(TDMA)系统的仿真框图 第14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 脉冲发生器将产生以1/3为占空比,以10Hz为频率的周期方波信号,方波分为三路:本身是一路;延迟1个和2个方波宽度的信号为另外两路,用作三个触发门控电路的门控信号,则三路时间错开为0.1/3的方波,相当于将三路信号分配到以0
7、.1/3为宽度的相邻的时隙中。时隙中的信号经过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信号并联馈入与时分多址发送完全相同的时分多址接收的模块。接收端的门控脉冲应该与发送端的门控脉冲频率相同,而且要求同步。在与时隙同步的时刻,门控脉冲将信号取出0.1/3,并且将样值保存到下一个门控脉冲及时隙到来之前的时刻。第15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时分多址(TDMA)模块的结构图 第16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时分多址(TDMA)的三个触发门控电路的门控信号的波形图 第17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时分多址(TDMA)的原始信号的波形图 第18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
8、型时分多址(TDMA)三路分别填在三个时隙中的信号经过合并以后的波形图 第19页/共34页时分多址(TDMA)仿真模型时分多址(TDMA)经过交换机变化顺序的解调信号的波形图 第20页/共34页码分多址(CDMA) 码分多址(CDMA),利用码组的正交性,将承载的不同用户(地址)的通信信息区分。每对通信设备工作在某个分配或是指定的码组内实现通信,称为码分多址。现在的数字蜂窝无线通信系统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CDMA2000、TDSCDMA都采用的是码分多址技术。 码分多址(CDMA)是基于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将各自特定的地址码分配给每一个用户。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
9、准正交性,可以重叠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把需要传送的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带宽远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在接收端进行相反的过程,解扩,增强抗干扰能力。码分多址(CDMA)系统属于自干扰系统。码分多址(CDMA)系统只接收地址码一样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将变成噪音。第21页/共34页码分多址(CDMA)仿真模型 在直接扩频的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中,三个伯努利二进制随机信号发生器表示了三个不同的通信用户发射各自的通信信息,即基带信号,码元宽度为610-6 s。 在本次仿真模型中,m序列的周期是15,码元宽度为210-7 s,基带信号码元宽度
10、是m序列码元宽度的30倍,正好是两个m序列的周期。延迟4个(m序列)码元及延迟7个(m序列)码元的两个码组与原始的码组构成三个正交的码组。它们分别对三个用户的信号进行直接扩频。第22页/共34页码分多址(CDMA)仿真模型码分多址(CDMA)的仿真框图 第23页/共34页信道仿真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入传输信道,信号在信道传输过程,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噪声干扰。 根据信道中起着主要作用的噪声的特点,信道可分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瑞利信道、莱斯信道和二进制平衡信道等。第24页/共34页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把高斯分布的噪声信号,叠加到通过它的信号上,使得经过该信道的
11、信号产生和噪声均值相应的偏移,并且围绕着平均值作随机波动。在该信道中,噪声均值为零的时候,方差表现为噪声功率的大小。 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是最基本的噪声与干扰模型。加性噪声:叠加在信号上的一种噪声,而且无论信号是否存在,噪声是始终存在的;白噪声: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在所有的频率上均为一常数;高斯白噪声:白噪声的概率分布服从高斯分布。第25页/共34页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仿真模型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仿真框图 第26页/共34页瑞利信道 由于多径信道反映了信号在多条路径中的传输,传输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端,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延迟。当信号沿着不同路径传输并相互干扰时,就会产生多径衰落现
12、象。 在无线通信信道环境中,电磁波经过反射、折射、散射等多条路径传播到达接收机,总信号的强度服从瑞利分布,同时由于接收机的移动及其他原因,信号强度和相位等特性在起伏变化,故称为瑞利衰落。瑞利衰落能够有效地描述存在能够大量散射无线电信号的障碍物的无线传播环境。第27页/共34页瑞利信道仿真模型FSK调制信号通过瑞利信道误码率的仿真框图 第28页/共34页莱斯信道 如果收到的信号中,除了经反射、折射、散射等来的信号以外,还有从发射机直接到达接收机的信号,那么总信号的强度服从莱斯分布,故称莱斯衰落。 莱斯信道模块用于莱斯衰落信道的基带仿真,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信号主要以视线方式传输到接收端情况下的模块仿真。输入信号为复信号,可以是离散或基于帧结构的列向量。莱斯信道衰落将引起信号能量的扩散。FSK信号通过莱斯信道的误码率进行仿真。多径的能量越小,误码率越小。多普勒频移越小,误码率越小。第29页/共34页莱斯信道仿真模型FSK调制信号通过莱斯信道误码率的仿真框图 第30页/共34页二进制平衡信道 二进制平衡信道一般用于对二进制信号的误码比特率性能进行仿真。二进制平衡信道是离散无记忆信道,其输入和输出都只有0和1,并且发送1而接收0和发送1而接收0,即误码,概率相同,故称信道是平衡的。 二进制平衡信道模块将通过该信道模块的二进制信号引进一定的错误概率。输入端口馈入需要传输的二进制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摄像员诚信道德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胶原蛋白与人体健康课件
- 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方案
-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员工采购流程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农村小学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策略
- 景观项目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方案
- 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崇州市领益科技冲压电子元器件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25-2030年矿山机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解析糖尿病心肌病潜在关联与机制的新视角
-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齿轮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尾矿库闭库治理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聚丙烯(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农学专业国家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控股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慢性伤口治疗与护理》课件
- 大一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劳动五年级上册制作扇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