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层医院3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1页
某基层医院3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2页
某基层医院3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3页
某基层医院3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4页
某基层医院3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基层医院3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2010年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旨在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 用药。方法 对2010年上报的335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 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进行回顾 性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人中有医师327人,占总人数的97%; 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58. 8%;儿童患者共 96例,占总例数的28. 65%;主要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临 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为主。结论应重视 和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上报工作,及时向临床反馈,提高安 全用药意识,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 药品

2、;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作者单位:252201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强药 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现 对2010年我院收集并上报的不良反应335例进行回顾性统 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10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中心的335例adr报告资料,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民族、体重、原患疾病、住址、不良反应名称、 表现过程、发生的时间、怀疑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给 药途径、剂型、剂量、合并用药情况、用药起始时间。1.2方法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中的标准将adr所涉及

3、到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 和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 1发生adr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在335例adr中, 男性196例,占5& 51%;女性139例,占41.49%。男女之 比为1. 41 : lo从年龄来看,患者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 年龄99岁。统计结果。2.2 adr报表收集途径335例报表来自11科室,报 告人职业:医师327人,麻醉师3人,护士 2人,药师3人。2.3 adr涉及的药品类别及构成比 按照新编药物 学1第16版对adr报告中所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335 例报告所涉及13大类98个品种,其中涉及抗感染类药 物引起的adr报告例

4、数最多。引起adr的药品类别及例数见。3讨论3. 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表1显示 我院在335例 adr中,男性患者略高于女性患者。在年龄方面,010岁 及60岁以上患者占总例数的53. 4%o这可能与儿童及老年人 的生理特征有关。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处于生长发育阶 段,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 应用某些药物时易引起中毒;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各系统生 理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功能减低2 。因此,对儿童及老年人患者用药应小心谨慎。3.2 adr与药品种类的关系 表2显示 我院抗感染药 引起的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5& 8%。抗感染药物的

5、使用 中存在着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 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造成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患者的不 良反应增多3。因此,临床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使感 染性患者的治疗趋于规范。3. 3表3显示 我院在335例adr中有193例是由静 脉注射引起,这与其他报道相似4 5o主要原因是药物 直接进入内循环吸收速度快、分布迅速所致;同时药物配伍 不当、药液浓度过高、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及滴速过快,使 得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因此临床医师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 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确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最好 在病情好转后及时转为口服给药,从而

6、提高用药安全性。3.4表4显示 在335例adr中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 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等损害,三项共计268例,占 总例数的80%o由此可见,这三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不良反 应。主要原因是其所表现的症状易于发现。因此临床医师在 选择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用药后应认真观察、及时发 现、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3.5表5显示 在发生adr的前五位药品中注射用阿 奇霉素73例,占总例数的21.79%o该药为十五元环大环内 酯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需氧菌、革兰阴性需氧菌、厌 氧菌有高度的杀菌活性,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作用也很强 大,是我院儿科常用抗感染药物之一。因儿童自身发育特点,

7、 该药品不良反应出现频率较高。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例, 占总例数的5. 97%o其属喳诺酮类抗生素,特点是抗菌谱广、 在体液中浓度高、体内分布广泛、消除半衰期长、使用方便 等。其发生率较高与在我院使用广泛、联合用药、用药剂量 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有关。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源自动物 血清蛋白极易出现过敏反应;我院属基层医院,开放性外伤 患者比较多,其使用率较高。为避免破伤风感染的危险必须 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 验,阴性者按(用法与用量)给药,阳性者还必须采用脱敏 注射,这无疑增加了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总之,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年龄、药品种 类、药品剂型、临床应用等,开展adr监测与报告是医院药 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药源性疾病始终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 威胁,我们一定加大监测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 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参考文献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4162.2 徐叔云.临床药理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 112.3 汝玲,黄海英,韩方璇.我院262例药品不良反 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 27 (3): 4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