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地基与基础检测_第1页
桥梁的地基与基础检测_第2页
桥梁的地基与基础检测_第3页
桥梁的地基与基础检测_第4页
桥梁的地基与基础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的地基与基础检测桥梁中的地基和基础通常有两种形式:天然地基岩土性质较好的或通过换土、強夯、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等处理后其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基 础设计成重力式桥墩,地基承载力用静荷载的方法来确定;另一种为桥桩加 承台,桥中的各种荷载引起力由基础承台传递到桩上。桩的承载力和桩身质 量可用静荷载及高应变、低应变方法来判定。地基土静压试验地基土静荷载试验分两种情:一种是天然地基土及岩基,另一种是经过 各种方法处理后的地基土称为复合地基土,设计仍按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力 来计算基础底面积。一. 浅层平板荷载试验1. 试验点数量: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小于3个点。2承压板尺寸:天然地基土 0.2505平方

2、米;3试验点要求:详见讲义(一)p22 1.6. 3.4反力架、荷载分级、加卸载方法及测读均同基桩静压。4终止加载条件:详见讲义(一)p23 1.6. 5.25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讲义(一)p2324 1.6.7二. 深层平板荷载试验1. 试验数量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叩每个单体不于3个点。2承压板面积:d=0. 8m的刚性板。3 试点要求:4加载设备、仪器、仪表及荷载分级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5终止加载条件:讲义(一)p26 1.7. 5.3o6承载力确定:讲义(一)p26 1.7. 7o岩基的荷载试验一般很少遇到,如遇到只要按规范要求去试验即可。三、复合地基土荷载试验设备要求同天然土一样,与天然地

3、基土试验不同点:1. 承压板面积-每了桩所承担土的面积即桩对土的置换率;2. 试验时间要求:地基处理好后土体要有一定的休止期:(1) 砂类土不小于7天(2) 粉不土小于10天(3) 非饱和粘性土不小于15天(4) 饱和粘性土不小于25天3 沉降测读加载:每级加载前后测读一次沉降,以后每30分钟读一次,当lh内沉降量 小于等于0lmm/h时可加下一级;卸载:每级卸载30分钟测读一次,卸零后隔三h最后测读一次。4.终止加载条件:(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隆起;(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己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

4、倍。5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讲义(一)p2021基桩静压一、概况1、桩的分类(1) :磴桩、钢桩、木桩、砂桩、碎石桩、石灰桩、水泥搅拌桩等,从桩 的刚度上可分为:刚性桩和柔性桩。前三种桩柔性桩,既可承爱竖向抗 压,也可承受抗拨和水平力。(5) 施工制作:予制桩有予制栓实心桩、予应力管桩,施工方法可分静压 和锤击两种方法;钢管桩、木桩、钢板桩。施工方法同上,钢板桩通(6) 常用于临时挡土用。注意事项:强度、焊接、垂直度。灌注桩分:钻孔灌注桩,机械成孔,清孔有正循环和负循环两种方法;沉管灌注桩,用钢管打入土中再灌注栓。施工方法分振动与锤击;人工挖孔桩;冲抓桩:用冲抓机成孔。注意事项:钻孔灌注桩:护壁、

5、清渣、导管上拨;沉管灌注桩:钢管垂直度、贯入度、拨管速度、土的液化、钢筋笼放入;人工挖孔桩和冲抓桩:清孔和地下水位。2. 受力状况:竖向抗压:分为端承桩、摩擦桩两大类竖向抗拨桩:以桩周负摩阻及桩自重来防止构筑物上浮; 水平受力桩。3、设计计算:分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来设计。4. 竖向抗压桩的受力原理:亠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b桩周土侧向抵抗力;c.强摩阻力;d 负摩阻力桩的荷载传递形式基桩静荷载试验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试验方法,且易被人们所接受。二. 基桩静荷载试验分类单桩竖向抗压试验,单桩竖向抗拔试验,单桩水平荷载试验。三. 单桩承载力计算: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qpa

6、 *ap+up eqsi a*liqpa-桩端阻力特征值qsia-桩侧阻力特征值ap-桩端横截面面积up-桩身周长li -m i层岩土的厚度几种值的换算:1.2ra=单桩设计值2ra二单桩极限值1.67单桩设计值二单桩极限值2. 单桩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尺二up工 q i*qsdi*li+gpkqi-第i层土抗拨承载力系数:砂土取05、07粘性土、粉土取0厂0.8gpk-单桩桩身标准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应扣除水的浮力)3. 单桩水平承载力主要同截面的抗弯刚度、材质强度及碗桩中的配筋相关方形:w-bh2/6圆形:w二;rr /4四单桩竖向抗压试验1. 检测目的及数量详见规范p9 3. 3.1或讲义

7、(一)p3总桩数1 %且不应小于3根,50根以内不应小于2根目的:(1)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2)检验工程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 加载反力架装置要求详见规范p134. 2. 23仪器、仪表的选择与安装详见规范p144. 2. 34. 2. 5千斤顶(有效量程)、荷重传感器和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优于或等于0. 5 级)位移传感器(大量程百分表)-最好安装在试验桩顶下200mm基准梁(包括基准桩埋置可靠)刚度要大)距离要求详见规范p14-154. 2.64试验荷载的分级与测读详见规范p15-16 4.3.3、4.3.55终止加载的条件:详见规范p16 4.3.76.试验最短时间试桩施工完成后到止式

8、试验最小天数为:(1) 砂类土不小于7天(2) 粉不土小于10天(3) 非饱和粘性土不小于15天(4) 饱和粘性土不小于25天7承载力的判定详见规范p17 44.24448报告内容详见规范p18 4. 4.5问题:1.如何克服因试验装置或荷载偏心对试验精度的影响;2正式试验前要不要进行予压?不予压会有什么问题,予压的目的是什么?予压值通常如何确定?3. 几种典型的qs曲线纯摩擦缓变型曲线桩身有缺陷曲线4. 锚桩上拨量监测:可参照抗拨试验上拨是为loomnio五、单桩竖向抗拨荷载试验1设备、仪表安装同竖向抗压荷载试验2荷载分级、加载及测读可同竖向抗压荷载试验,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载方法抗拨荷载

9、试验时要隨时仔细观察桩身碗裂缝的开展情况。3. 终止加载的条件详见规范p205. 3. 34. 单桩竖向抗拨极限承载力的判定详见规范p215. 4. 25. 报告内容详见规范p21-225. 4. 6问题:1. 采用天然地基土提供反力时,地基土的应力的控制?(1. 5倍土的特征值);2抗拨桩纵向钢筋的应力控制:09ag*fy;3 纵向抗拉钢筋的焊接。六单桩水平荷载试验1 加载方法及荷载分级:一种是单向多循环法,另种同竖向抗压试验一样采 用慢速荷载维持法。单向多循环分级为1/10最大水平极限承载力,每级施加后恒载4min, 然后测读水平位移,卸载至零2min后测读残余水平位移为一个循环, 每一分

10、级须5次循环后方可施加下一级。2 仪表安装详见讲议(一)p99;3基准梁:基准桩与试验桩净距大于等于id,试桩至支座桩不小于3d详见讲义(一)p144终止加载条件:(1)桩身断裂;(2)水平位移超过30、40伽,软土中的桩或大直径桩时取大值;(3)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位移值;5单桩水平荷载的确定:临界值、极限值、特征值三种,详见规范p266. 4. 46. 4. 7报告内容详见规范p27 6. 4.8问题:1. 如何做到点接触;2反力架的强度与刚度;3支点的可靠性;4 位移传感器的安装。基桩动测基桩动力测试其假定依据为一维杆件的波动方程理论,假定一 些边界条件求解方程式从而获得所需结果。基桩

11、动力检测是在桩顶施 加-个力,力通过桩的质点振动使其传递到桩底又从桩底反射至桩顶, 然后用相关的仪器将有关信号接收下来加以分析。这个过程有一 个非电量转为为电量的关系,故对仪器有一定的要求。要记住桩 长、波长、频率、波速、传递时间相互之间的一些关係.px =arv - c20001 cx =2 a/1乂 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的时间差(ms);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5值替代;at 频谱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n- n +1z = a pcn = z/ z2 = £ p、c / a2p2 c2应力波在界面中的传播式中z为阻抗,n为阻抗比,p、a

12、分别为桩的密度与截面积,c为波速反射波系数r、透射波系数乩(1) n二1时,r尸0,说明界面不存在阻抗不同或截面不同的材料,无反射波 存在。(2) 当n>l时,zi>z, r>0,反射波和入射波同号,说明界面是由高阻 抗硬材料进入低阻抗软材料或大截面进入小截面。(3) 当nvl时,zi<z2, rx0,反射波和入射波反号,说明界面是由低阻 抗软材料进入高阻抗硬材料或小截面进入大截面。从以上三种情况的讨论表明,根据反射波的相位与入射波相位的关系,可以判别界面波阻抗的性质,这是反射波动测法判别桩身质量的依据。低应变法一、目的:检测成桩的桩身质量(強度、桩长校核,缺陷的位置及

13、类别)。二、原理:根据一维杆件的波动方程理论,对桩顶施加一个瞬间的激振力, 使桩产生轻微的振动,压力波向桩底传递,当桩身阻抗变化吋波会反射至桩 顶。波在桩中的传递规律与变截面杆件相类似。三、仪器、设备激振力棒分析记录仪信号放大釆集器反射波现场测试示意图1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大于等于2000h乙灵敏度大于100mv/g, 速度传感器频率101000h乙 灵敏度大于等于300mv/(cm.s);2、锤:锤的材料有铁、铝、尼龙、硬橡皮等,各种材质的锤锤击后产生 的振动频率是不同的,以上材质的锤产生的激振频率由高到低;3、放大器:增益高、噪声低、频带宽,增益大于60db,噪声低于3db, 频带10

14、5000hz3、放大器:增益高、噪声低、频带宽,增益大于60db,噪 声低于3db,频带105000hz;4、多通道信号采集、分析仪;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模/数转换 器(a/d)的位数大于12bit,采样间隔宜为10500微秒,且可分档调节,采样 长度每通道不小,于1024个采样点,振幅偏差小于0.03,相位偏差小于0.05ms, 应具有实时时域显示及信号分析功能。四、适用条件、检测数量及方法(1) 数量:群桩为总桩的百分之二十,且不小于10根,柱下承台桩每个承 台不小于一根;(2) 方法;a、桩顶至设计标高,碗应密实、強度到设计要求,最低为设计强度的百 分之七十且不小于15mpa(b)

15、;(b) 、桩顶要水平、平整,去除疏松部份;(c) 、传感器安装在桩半径中心的2/3处,管桩为壁厚的1/2处,且应粘结 牢靠,粘结材料越薄越好防止产生滞后现象;(d) 、锤在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回弹后即移去,落点在桩的中心,管桩与 传感馬成90度;(e) 每一测点重复三次,每根桩采集23个测点的信号。.3、桩身完整性判定(1) 、曲线采样耍求:桩底反射明显、数次采样曲线基本相同、曲线尾部 归零;(2) 桩身截面变化(密实性不同),受振动后其发生的阻抗是不相同的。根 据实测曲线入射波(首波)与反射破相位的不同,的特性来分折桩身质量及缺陷 位置。一般情况下,反射波相位与入射波相向即存在缺陷(缺陷程度

16、要看峰值 的高低及经验来判断),反之为有利缺陷。高应变检测一、目的;1、监测了制桩打入时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比,选择打桩设备和工 艺参数,予制桩的桩型和桩长;2、判断桩身的完整性;3、估算单桩承载力(拟合法、case其适用条件详见jgj_106_2014 规范p449.4.8条的13)、检测原理作用在桩顶的力尽可能使桩身的应变接近工程桩实际受力时的应变,在 力的作用下使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桩的侧摩阻力充份发挥,端阻 力也相应被激发,运用波动方程理论来求鮮、分析桩身质量和估算桩的承载 力。三、设备 仪器设备装置力传感器仪器设备装至框图1、传感器:应变式力传感器,谐振频率大于2kh乙非线性

17、误差小于等于 百分之一;加速度传感器频带越宽越来越好,频率大于等于2000h乙量程加 速度为20003000米/每秒平方;2、锤:整体锤,形状对称,高径(宽)比不得小于1,底部平整,且有稳固的 导向装置,锤重/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0.02;3、放大器:增益高、噪声低、频带宽,增益大于60db,噪声低于3db,频带10-5000h乙4、多通道信号采集、分析仪;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模/数转换器(a/d)的位数大于12bit,采样间隔宜为10500微秒,且可分档调节,采样长度每通道不小,于1024个采样点,振幅偏差小于0.03,相位偏差 小于0.05ms,应具有实时时域显示及信号分析功能。

18、四、检测:(1)准备工作:a、接桩:桩顶要加二层双向钢筋网片,桩中的纵向筋升至上层网片,接桩碗強度比桩设计标号高12个等级;b、力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距桩顶约12倍桩径处,固定可靠;c、桩顶加1030mm厚的木板或胶合板;d、参数设置:输入桩径、桩长、采样间隔时间50200微秒、材料质量密度;e、重锤提升至一定高度(最高不得高于2.5m,贯入度宜为26mm;f、落锤、采样,每根桩采样23次即可。五、安全措施:1、釆用重錘轻击降低偏心,保护仪器及桩头;2、锤的导装置i古i定牢靠;3、落锤时人员要离试桩安全距今;4、四周设安全警示。六、波形判断1、实测力和加速度曲线第一峰起始段应成比例;2、采样

19、时时足够长一般为tl+2l/c,当柴油锤则为114-2l/c;3、四通道数据齐全,两侧力信号幅值差小于等于1倍;4、桩底反应明显,力和加速度曲线尾部归零。七拟合时主要影响因素1、土的静阻力。侧阻力增大,速度曲线下、降力曲线增大;端阻力 增大,速度曲线下、降力曲线增大;2、弹塑性加载加大土的位移速度曲线变小,力曲线变小,使土的弹 簧刚度減小,加载速度加快;3、卸载系数。卸载弹性变形最好与加载弹性变形相等;4、阻尼系数。土的阻尼的增減作用与土的静阻力作用相近,阻尼大 使计算曲线严缓、光滑;5、卸载水平。卸载快慢可调整拟合曲线的尾部。当拟含得出力一吋间曲线在2l/c附近出现高频振蕩时要增大阻尼系数,

20、拟 含质是最好在10以内。典型的现场记录波型g)(h)典型的现场记录波型(a)波形是打桩期间进行测试,桩很容易打入,从波形特征反映,几乎无 桩侧、端阻力。(b)波形表明,桩侧阻力很小,儿乎无端承力。(c)波形表明,桩侧阻力很大。(d)波形表明,侧阻力小,端阻力大。(e)波形表明,仅有桩端阻力,无侧阻力。(f)波形表明,侧阻力较大,端阻力很大。(g) 波形表明桩身无陷缺。(h) 波形的2l/c以前速度波位于力波的上面,表明桩身有严重缺陷,该 缺陷可能是桩身产生裂缝。高应变的监测主要是予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效率,选择沉桩设备 与工艺,选择予制桩的桩型和桩长。声波透射法一、基本原理:声波透射法

21、是根据物体受到振动后,质点的振动传递 给邻近的质点(谐振)产生各种波形特性,在桩身中予埋两根以上的声测 管,每对声测管构成一个检测剖面,通过水的耦合,超声波从一个声 测管发射至另一个声测管接收,根据频率、声明(声速)、波幅等参数的 变化特性来分析桩身质量。1、波的种类:物体受到振动后,物体内的各质点产生运动,因波的 传递路径不同,因而产生各种波,主要有以下三种。(1) 、纵波一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递方向一致(p波);(2) 、横波一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递方向;垂直(s波);(3) 表面波一固体介质表面受到交替变化的表面张力,使介质表面的质点发生相应的纵向和横向振动,结果使质点作两种

22、振动的合成振动, 即绕其平衡位置作橢圆振动,橢园振动又作用于相邻质点而在表面传 撅r波).2、波的形式:波的形式是根据波阵面的形状来划分的。声源在无限大且各向同性的介 质中振动时,振动向各方向传播,传播的方向称为波线,在某一时刻振动所 传到各点的轨迹称为波前,介质中振动相应相同的所有质点的轨迹称为波阵面。在任一确定的吋刻,波前的位置总是确定的,只有一个波前,而波阵面的数目则是任意多的。1 2(a)平面波(b)球面波(c)柱面波1-波线;2-波前;3-波阵面波的形式按波阵面的形状可以把波分成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如图7. 1-2o1) 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的波称为平面波,其振源是一个作谐振动的

23、无限大的平面。另外,从无穷远的点状声源传来的波,其波阵面可视为平面, 也可称为平面波。2) 球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波称为球面波,其振源是一个点状声源。3) 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的波称为柱面波,其振源是一无限长的直柱形。其波动方程是根据虎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按余弦波波动方程求解求得其 结果。基桩声波透射法是根据超声波脉冲在栓中传播间的规律,对声波的频率、 振幅、声速等声学参数变化分析来判断桩身质量。声波在栓中的传播时,当栓越密实声速越高,而振幅根据声波衰减原理: 强度高衰減系数小,反之強度低或有缺陷时,蓑減系数大;声波频率越高, 衰減越快。同时起声波在缺陷界面会产生反射、散射、绕射(路线增

24、长),使 能量衰减,波幅降低,故当磴质量差或存在缺陷时接收到的声波波幅小, 高频损失,频率降低。二、测试仪器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数字式超声仪的基本原理1. 高压发射:声波发射脉冲宜为高压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为2001000v, 且分档可调。2换能器(径向振动)常用换能器类型:按波型不同分为纵波换能器与横波换能器,分别用于 纵波与横波的测量。目前,一般检测中所用的多是纵波换能器。以发射和接 收纵波为目的的换能器,又分为平面换能器、径向换能器以及一发多收技能 器,见上图平面换能器纵波*能器增压式换能器换能*彳向换能器i 横波换能器i一发双(多)收换能器上图换能器的分类换能器的种类需根据被测结构

25、物的测试要求和测试条件确定。测桩所用的 换能器应是柱状径向换能器,声波发射与接受状径向换能器应符合:1)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无指向性;2)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面轴线长度不大于150mm;3)谐振频率为3050khz;4)水密性应满足在impa水压下不漏水;5)收、发换能器的导线均应有长度标注,其标注允许偏差不应大于lonrni;6)为提高接收换能器的灵敏度,可在换能器中安装前置放大器。前置放 大器的频带宽度宜为550khz;7)单孔检测釆用一发双收一体型换能器,其发射换能器至接收换能器的 最近距离不应小于300mm,两接收换能器的间距宜为200mnio3声时测量(接收放大器)仪器的接收

26、灵敏度(即对微弱信号的接收分辨能力)一般要求接收灵敏 度w50uv,该参数取决于仪器的放大能力和信噪比水平,提高灵敏度可以 加大穿透距离,提高对微弱信号的识别能力。为满足混凝土声速测量精度的 要求,测时最小分辨度为0.5 ns,计时误差不大于2%,声波幅值测量相对 误差小于5%o系统频带宽度为5200khz,其下限不宜降低,否则不利于滤去因换能 器绝缘性能降低而产生的低频信号,造成自动判读时丢波和错判现象。增益 不应小于loodb,放大器的噪声有效值不大于2 us,波幅测量范围不小于 80db,测量误差小于ldbo4. a/d转换器:采集器模数转换精度不应低于8bit,釆样频率不应小于10mh

27、z, 最大采样长度不应小于32kbo5记录:为满足最大测距的要求,仪器的计时显示范围应大于2000 us,保 证有足够的扫描延迟时间及声时显示位数,并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声时显 示调节在2030 us范围内,2小时内声时显示的漂移应不大于土0. 2ns , 且不允许发生间隔跳动。6显示:仪器宜具有显示波形和游标测读功能,以便较准确的测读声时、振 幅及频率等参数。若釆用整形自动测读时,检测混凝土测距不宜超过5 (以软件判别方法自动测读的智能超声仪除外)。7存储和处理系统:仪器除应有自动测读、信号采集,还应具备存储和处理 系统。仪器适于一般现场测试情况下的温度、电源变化条件。三、声测管声测管是进行

28、超声脉冲法检测时换能器进入桩体的通道。它是灌注桩超声 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声测管的选择声测管的选择,以透声率较大、便于安装及费用较低为原则。由于混凝 土的水化热作用及钢筋笼安放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作用力,容易 造成检测管变形、断裂,从而影响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声测管最好采 用强度较高的金属管。声测管常用的内径是5060mmo为了便于换能器在管中上下移动,声测 管的内径通常比径向换能器的外径大10mm;当对换能器加设定位器时,声测 管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20mmo2. 声测管的数量与布置声波透射法只能检测到收、发检测管间连线两边窄带区域的混凝土质量, 即下图中的阴影区为检测

29、的控制面积。当灌注桩的直径增大时,每组声测管 检测的控制面积占桩截面积比例减小,不能反映桩身截面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一般桩径小于等于800mm时,声测管可布置2根;桩径为8001600mm时, 声测管不少于3根;桩径大于1600mm时,声测管不少于4根;大于2500mm 时,宜增加埋管数量。2根声测管沿直径布置,构成一个声测剖面;3根声测管按等边三角形均匀布置,下图三个声测剖面;4根声测管按正方形均匀布置,构成六个声测剖面。下图为声测管布置数量、方法、编号要求。声测管布置方式3. 声测管的埋设1) 声测管口应高岀桩顶loonrni以上,各管口高度一致。2) 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

30、。3) 保证声测管平行。由于声测管间距随深度的变化难以确定,各深度处 的声速只能釆用桩顶二根声测管的距离来计算,因此,为减少偏差必须将声 测管牢固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并在相邻声测管之间焊接等长水平撑 杆,保持管与管之前互相平行且定位准确。4) 声测管的连接。为避免产生漏浆、漏水和因焊渣造成管内堵塞问题, 声测管不应采用对焊方法连接,而应采用螺纹连接。四、现场检测1 准备工作(1) .要求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场地地质条件、桩型、桩设计参数、成桩工艺 成桩质量检验等资料。根据调查结果和检测的冃的,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2) .检测的时间应满足混凝土强度龄期的要求。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

31、要求混凝土灌注桩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o考虑 到混凝土在龄期14天后的超声波波速等特性参数变化已经趋于平缓,龄期 14天也可作为参考标准。(3) 用直径明显大于换能器的圆钢疏通声测管,以保证换能器在全程范围内 升降顺畅。(4) .清水冲洗声测管,清水做为耦合剂,浑浊水将明显甚至严重加大声波衰 减和延长传播时间,给声波检测结果带来误差。对利用取芯孔进行单孔超声 波混凝土质量检测,在检测前也应进行孔内清洗,取芯孔的垂直度误差不应 大于0. 5%。(5) 准确量测声测管的内、外径和两相邻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量测精度为土 lmnio(6) 根据检测桩的技术参数,选择测试系统各

32、部分应匹配良好的仪器配备。(7) 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并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标定从发射至接收,仪器系统产生的系统延迟时间to:将发、收换能器 平行置于清水中的同一高度,其中心间距从400伽左右开始逐次加大两换能 器之间的距离,同时定幅测量与之相应的声时,再分别以纵、横轴表示间距 和声时作图,在声时横轴上的截距即为too为保证测试精度,两换能器间距 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5%,测量点不应少于5个点。2. 现场测试(1) 将发射与接受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的测点 处。(2) .装置方式选择:发射与接受声波换能器以相同标高同步升降称为平测, 保持固定高差同步

33、升降称为斜测,保持一个换能器高度位置固定另一个换能 器以一定的高程差上下移动称为扇形扫测,如下图所示。径向换能器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为了保证测点间声场对桩身 混凝土的覆盖面,防止缺陷的漏检,上、下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looinmo 测试时,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同步升降,对收、发换能器所在的深度随时校准, 其累计相对高程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避免由于过大的相对高程误差而产生 较大的测试误差。(a)水平同步平测(b)等差同步斜测(c)扇形扫测平测、斜测和扇形扫示示意图(3) 实时显示和记录接受信号的时程曲线,读取声时、首波峰值和周期值, 宜同时显示频谱曲线及主频值。(4) .同一根桩中有三根以上声测管时,以每两个管为一个测试剖面分别测试。(5) 在同一根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 应保持不变。原因是:声时和波幅是声波透射法两个重要指标,声时是根据 波形的起跳点来确定的,波幅是一个相对量,波幅对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反应 往往比声时更具敏感性。在实际检测中,为了使不同位置处的检测数据具有 可比性和应用价值,在同一根桩的检测过程中,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