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常见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_第1页
北方常见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_第2页
北方常见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_第3页
北方常见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_第4页
北方常见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北方常见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专 业: 园艺技术 班 级: 园艺 081 2010年11月17日摘 要1前 言21 主要病虫害的特征及发生特点31.1 灰霉病31.2 黑星病31.3 白粉病31.4 菌核病31.5 炭疽病31.6 白粉虱41.7 斑潜蝇41.8 蚜虫42 主要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42.1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原则42.2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52.2.1 化学防治52.2.2 物理防治52.2.3 生物防治52.2.4 农业防治52.2.5 生态防治63 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63.1 种植密度63.2 栽培制度64

2、 结 论6致 谢7参考文献8摘 要阐述了黑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等北方主要蔬菜的常见病害及白粉虱、斑潜蝇等北方蔬菜常见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机理,并对这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日光温室;病虫害;防治;蔬菜前 言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蔬菜的需求不断增长,温室蔬菜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温室蔬菜栽培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易发生病虫害且难以防治。研究表明

3、,室内比室外环境要复杂得多,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温湿度变化小,长时间通风不良、环境卫生差等都非常有利于病虫害的繁衍。 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易发生,蔓延快,危害重,若防治不当,则造成严重损失。防治病害的前提是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症状确定植物是否发病及病害的类型,进而确定是哪一种病害,才能够对症下药。但是不同的病原物可能引起相似的症状,相同的病原物在不同的条件及不同的作物上又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而且同一种病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可以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症状,正确识别有时较为困难。尤其是在保护地的蔬菜上,因为高温高湿的条件,非常有利于各种病害的发生,往往多种病害混发,一般很难判断。但是,不同种类病害症状又具有

4、一定的规律性,防治方法也很相似。温室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考虑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适发条件,然后再根据不同寄主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合理防治的目的。东北温室蔬菜常遭受病原生物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发生病害。蔬菜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根腐病等侵染性病害和沤根、冷害等生理性病害。冬季和早春是我省温室菜育苗期,此时气温低、棚内湿度大,对苗期病害发生十分有利,病害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毁苗、秧苗素质差并直接影响温室蔬菜德的生产对于温室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仍在不断的探索研究,21世纪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黄金时间,它广泛应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

5、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农业。智能温室的出现证明我国的温室农业正在向前发展着,在按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来说,已进入农业的最新阶段。1 主要病虫害的特征及发生特点1.1 灰霉病主要为害幼瓜,从开花后的雌花花瓣开始发病,接着侵染幼果,使幼果软腐。与开败的花瓣及病果接触的叶片发病,形成灰褐色圆形大病斑,湿度大时受害部位密布灰色至浅褐色粉状霉层。该病是低温高湿性、弱寄生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或遗留在土壤中度过寄这主中断期,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1.2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收获期均能发病,主要侵染生长点附近的嫩茎、叶、幼果及卷须等部位。茎的先

6、端发病时,发育停止,呈花打顶状。叶片发病,产生近圆形褪绿小斑点,逐渐变成白色圆形病斑,病斑边缘产生裂纹而穿孔。茎及果实染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稍凹陷病斑,不久病斑开裂流胶,病斑上均着生茸状霉菌,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于大棚支架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通风不良、湿度大时病害发生重。1.3 白粉病是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尤其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生流行。主要侵染叶片、茎和叶柄,一般不为害瓜条。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出现近圆形白色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周围蔓延连接成片,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该病是喜高温低湿的真菌性病害,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

7、,或在日光温室瓜类、茄果类蔬菜上越冬,借气流传播,完成再侵染。1.4 菌核病该病发生期、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与灰霉病基本一致,但菌核病发病部位产生的是白色绵状霉层,湿度大时流出透明汁液,且受害部位形成菌核,这是区别于灰霉病的主要特征。1.5炭疽病黄瓜生长期都可发生,该病可为害叶片、茎及果实。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小型水渍状褪绿病斑,圆型或近圆型后呈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和地面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湿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氮肥过量,通风不良及重茬地发病均重。1.6白粉虱 又叫小白蛾子。成虫和若虫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色、变黄、萎蔫,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果实

8、和叶片。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下休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在北方,温室一年可生10余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危害。成虫有趋嫩性,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危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在北方温室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此虫世代重叠严重。1.7斑潜蝇 斑潜蝇又称蔬菜斑潜蝇,双翅目潜蝇科害虫,形态识别成虫为2mm大小,背部黑色并有1黄黑色亮点。成虫吸食叶片汁液,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表皮内,在适宜条件下经35天孵化成幼虫。幼虫为无头蛆,白色至浅黄色,长3毫米左右,呈椭圆

9、形。危害多种蔬菜,其中以黄瓜、菜豆等受害最重。受害严重的叶片迅速干枯。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为害作物。成、幼虫均可为害。为害症状幼虫在蔬菜叶片内取食叶肉,使叶片布满“蛇形”蛀道。雌成虫刺伤叶片取食和产卵。受害后叶片逐渐萎蔫,上下表皮分离、枯落,最后全株死亡。受害田块受蛆率30%100%,减产30%40%,严重的绝收。1.8 蚜虫蚜虫属于半翅目体小而软,温室内以无翅胎生雌蚜繁殖,终年为害。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的大害虫。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

10、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北地区在蔬菜土产卵越冬,翌春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产生有翅蚜,向其他蔬菜上转移,扩大为害,无转寄主习性。2 主要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2.1 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原则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应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下,坚持“以蔬菜为对象,健身栽培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协调各项防治技术,发挥综合效益,把病虫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保证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的

11、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2.2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2.2.1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将有害生物种群或群体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农药的生物活性表现在4个方面。1.对有害生物的杀伤作用,是化学防治速效性的物质基础。2.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的抑制或调节作用。3.有害生物行为的调节作用。4.增强作物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1)根据使用对象分类: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2)根据作用范围分类:广谱性、选择性。(3)毒性作用及侵入途径分类: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2.2.2 物理防治即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

12、虫害的措施。包括最原始、最简单的徒手捕杀或清除,以及近代物理最新成就的运用,可算作古老而又年轻的一类防治手段。人工捕杀和清除病株、病部及使用简单工具诱杀、设障碍防除虽有费劳力、效率低、不易彻底等缺点,但在目前尚无更好防治办法的情况下,仍不失为较好的急救措施年黑光灯和高压电网灭虫器应用广泛,用仿声学原理和超声波防治虫等均在研究、实践之中。原子能治虫主要是用放射能直接杀灭病虫,或用放射能照射导致害虫不育等。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近代物理学防治技术将很有发展前途。2.2.3 生物防治即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

13、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方法:利用天敌防治,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2.2.4 农业防治 即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主要措施有选用优秀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

14、藏等。农业防治如能同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农业防治的效果往往是由于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压低有害生物的发生基数压低有害生物的繁殖率,从而减少种群或群体数量。影响有利于利用自然天敌,降低有害生物的存活率。影响作物的生长势,从而增强其抗病、抗虫或耐害能力由于农业防治措施的效果是逐年积累和相对稳定的,因而符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而且经济、安全、有效。2.2.5 生态防治即利用可以改变害物习性的化学物质作为防治手段。是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藉以控制害虫数量。包括信息型生物活性物质(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剂)和提供化学信息的活性物质(外激素和利它素)。

15、优点是:对昆虫无毒害,只破坏个体发育一定阶段的发育步骤或破坏种内或种间的化学联系机制;不损害天敌;对目标害虫有选择性;对人和温血动物安全;用量低;后效大。信息型主要是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其中保幼激素最有利用价值,但不是快速灭虫手段;对目标害虫的发育阶段要求相对一致。外激素中的性外激素用途很广,其合成品可查明害虫发生基地,限制检疫对象传播;预报施药适期;查明虫口密度以确定是否喷药;藉雄性真空法和迷向法直接治虫;把害虫的雄性诱向化学不育源等,为直接利用治虫开辟了广阔前景。3 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3.1 种植密度定植过密由于温室设施投入较大,蔬菜栽培时想通过提高定植密度等措施来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

16、益,实践表明是不科学的。保护地内水肥充足,湿度大,温度较高,相同品种在保护地内的生长势强。定植密度偏大时常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气差,容易诱发病害。因此,同样的品种与露地相比,光照相对较差,定植密度应较露地3.2 栽培制度 连作问题在一些地区,由于某种作物效益很好,种植者常常在保护地里连年种植1种作物,地力得不到恢复,最终导致各种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蔬菜同科作物普遍忌连作,与同科作物连作的时间间隔至少2年。在保护地内,因无严冬酷暑,病菌虫卵繁殖快、数量多,更需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轮作期为34年。轮作倒茬原则上以一种高产高效的作物为主茬,轮作换茬要有利于控制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注意生物间

17、的相生相克,尽量使前后茬作物、相邻间作作物发挥互利或偏利作用,也可利用作物与杂草的相克作用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4 结 论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这需要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防治措施相继问世,但是生产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自然规律,不能盲目生产,为了高产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相信们在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下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农业高产、丰产、高效的目的。致 谢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教导,在不断的询问和研究过程中给予指点,斑竹我开拓思路,热心支持,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热心帮助下完成了这篇论文,感谢老师在半忙之中对我的照顾和鼓励,严谨的求实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使我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和教育事业的崇高,此次的论文指导是我受益匪浅,明白了想做好一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是踏踏实实,严谨求实才可以成功的。感谢,感谢论文答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