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_第1页
毕业论文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_第2页
毕业论文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_第3页
毕业论文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_第4页
毕业论文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提要:生活本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 的生活背景z屮,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 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让语 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关键词:体验生活,拓展空间,再现生活,注入生机语文,学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中指出“教育不能脫离 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沃土,生活是 语文能力的根源。因此,语文

2、教学不等于语文课本的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 等,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但长期以來,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课本和课堂的作 用,导致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的思维定势;学生教师远离社会生活,被禁固在狭小封闭的教 育空间里,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打破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拓展语文学习的 空间,把缤纷多彩的生活活水引入语文教学,无疑会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如何把生活这股活水注入语文教学呢?一、课外体验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1.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如今的孩子远离了丰富多彩、神奇莫测、变化无穷的大自然,他们从成人语言中获得的、从电视里看到的、书本上

3、习得的知识,往往与现实有距离。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中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让他们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花鸟虫鱼对话,与大海、沙滩、森林、w野亲密接触,让大自然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成为乐山的仁者,乐水的智者,从自然中获得丰富的思维资源。南方的秋天来的不如北方的那么浓烈,学生很难感受到书屮描绘的“霜天红叶”“北雁南飞”“枫林尽染”,学生特别期盼秋天的到来,其实他们不知秋天在不知不觉中己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为了给学生补上这观察感受的一课,周末,我们就让学生去寻找秋天,他们走入田野、走入果园,走在乡间小路上,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秋的气息,

4、于是学生不由自主的写道:“秋风,她像一位少女,穿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來到人间。你瞧,秋姑娘来到ed野里把一朵朵棉球染的洁白如雪,玉米见了秋姑娘 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朿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俯着 腰迎接久别的秋姑娘;柿子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 的红红的。”“我来到小公园,爬到山坡上,一眼就看到了银杏树。银杏树的树叶像把小扇子。秋风吹来,银杏叶就随风一起摇摆,像在为我们扇风。这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钻进 了我的脑袋:秋天之所以那么冷,会不会是被它们扇成这样的呢? ”;“一条田间小溪在田野 里欢快的流淌,蜿蜒着流向远方,一些

5、树叶落在上面,变成一只只金色小帆船,随着溪流向 远处航行。余晖洒在了小溪上小溪上乏着金光,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还有许多各色各 样的斑点,宛如洒在小溪里的宝石,把消息点缀的五彩斑斓。”“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笔下流淌出来的这些文字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侣的“重视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 独特感悟”吗?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新课程标進强调要全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可以领着学生到街头看一看。一个有远见

6、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 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语文田园。先看街头的招牌,有没有使 用错别字,有没有使用不规范的字。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学生自己解决。学生集体商 量后决定,派代表与店主人对话,指出错别字,并告诉他规范使用汉字是国家的要求,帮助 他们改正错别字。再看广告语。可以引导学生闱绕以下儿个方面展开讨论:你们从这则广告 中了解到了什么?这则广告好在哪儿?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如果是你你会拟什么样的 广告词。这些训练能使学生了解广告的特点一一形象、精练、朗朗上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可谓一举二得。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为学校设计绿化广告语、

7、宣传广告语。有 学生为学校小水池设计的广告语:“为了映出你美丽的倩影,请你爱护她的身影。”草坪的广 告语是:“蓝天、绿草、爱心,相映生辉。”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开展,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丰 富性,领略到语文的魅力。3. 充分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 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 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小学语文新课程实现了生活化拓展,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 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语文课程,语文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 通,天然联系在一起。正如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

8、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 有学语文的机会”。学生在现实生活屮,要能感悟语文、体验语文,从而才会充满兴趣学习语文。假期是孩 子们自主学习的最好时间,但是很多孩子学习无序,好多的作业要么在放假的前一段时间拼 命做完,要么拖到快要读书时才匆匆忙忙完成,导致那么长的休息时间,学生的作业质量非 常低下。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在去年的寒假时期,我把语文作业进行了一帝改进。制作一 份寒假生活集锦。要求完成这么几大块:(1)设计一份漂亮精致的封面,要求排版合理,画 面精彩,标题醒目;(2)设计好目录;(3)制定好假期学习总目标和一日作息时间表,并对 作息时间的完成情况有一个评价表,分自我评价和家长评

9、价两人内容;(4)搜集关于新年的 资料,如:过年的风俗、新年的对联、图片,新年的祝福语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等资料 进行查;(5)寒假的体验日记;(6)寒假的活动掠影,并适当配上一些精彩的解说词(7) 寒假自我小结;(8)爸爸妈妈的总评价等等。开学初,学生们上交的作业真的是精彩纷呈。好多同学在规定的内容中又有了自己独创 的内容。比如:在放假前夕,安排了一个爸爸妈妈对孩子假期屮的期望;比如搜集到的新年 祝福语集锦;趣味的灯谜集锦;各地庆祝新年的活动图片,爸爸、妈妈等亲戚朋友对她的新 年希望;自己给父母、亲人的一份承诺这样的寒假生活集锦设计新颖、过程完整,从开 始过寒假的计划到寒假快要结朿的新学期打算

10、,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又灵活多变。每一块内 容又涉及排版、美化等艺术创作,有的用色笔进行描绘,有的用彩笔勾花边,有的还巧妙地 运用一些彩色图片来美化自己的作品。每一页都是一张精美的小报,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其 中的亲人希望和自己的承诺又是对自己最好的学前教育。活动掠影和体验日记又是对寒假生 活最好的记录。剪报内容的引入把学生的视线由书本转向对身边新闻的关注,冇些家长反映 孩子一到下午三明日报一到,她就抢着看报纸,看有没有她可以利用的图片、新闻。完 成这样的作业,就像诞生一个新生娃娃一样,使孩子们充满了成就感,不仅锻炼了学生其他 各方面的创作才能,而ii充分运用生活素材,人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

11、学资源不断输 入语文课堂,从而有效实现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语文延伸到生活实际的目标。4. 通过阅读拓宽空间如果说组织学生直接接触生活面对生活,需要许多外界条件,不是语文教师力所能及的 事情,那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让学生间接地接触生活,拓宽生活空间。读书,让学生 间接地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思接古今,视通中外,源源不断获取精神食粮,不断扩充自己 语言和思维的江河。学生阅读的过程,正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通情明理的过程。学生的情感 需要交流,盅要滋补营养,才能健康发展;人格的健康成长则需要丰富的阅历,书籍可以提 供多种i'可接阅历。阅读是生活的拓展,学生们可以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内通过阅读,获得无限

12、 的生活感受。但学生往往对课外阅读兴趣不高,主要原因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作为语文 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需要,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情趣和人文精神的内容向 学生推荐他们喜欢读物,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具有时代特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 学生感兴趣的语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拓展阅读领域,注重通过以赛促读,激发兴趣,“诗词 朗诵擂台赛”、“成语故事接龙”、“名篇名段赏析”、“课外知识竞赛”、最佳“博览奖”、课前 二分钟精彩展示等活动,并且开展读书批评活动,评出“读书积极分子”学生尝到了成功的 喜悦,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了读书的热情。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尝到了读书的 乐趣,从而激发了

13、读书的热情。二、课堂再现生活,让生活真正进入语文教学1. 找一找,认识生活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 活屮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只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能像作 者一样,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而己。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发现课文中常见和比 较熟悉的生活画面。这时,教师如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学生的情 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还用小 镇的早晨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师:选择这一

14、节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镇的热闹吧。谁读一读你选择的 部分。生:“路不宽,人很多,沿街第一批顾客。”师:还有谁想读一读你选择的部分?生:我也是选择的这一部分。师:好的。那你也读一读吧。生:“路不宽,人很多,沿街第一批顾客。”师:还有谁想读?生:我也选择的这一段。师:也选择的这一部分啊,那也读一读吧。生:师:选择这一部分的同学多吗?举手给老师看看。(有一大半的学生)师: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这一部分啊?生:我读了这一部分,就好像自己和妈妈去买菜时一样,真的很热闹。生:我也去买过菜,就像书上说的这样。师:这作者就好像和我们在一起,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厉害” 了!正是这样与学生生活贴近

15、的描述,与学生的认知相近,产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内心学 习的情趣,所以学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让学习成了快乐,让学习成为生活,让学习成为享 受。如果有一天,学生和他的家人再去菜市场买菜时,一定会想起作者这么生动有趣的描述, 说不准还会情不口禁地背诵出来呢。2. 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 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止学生演一演,可以 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比如在教学将 相和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安排学生排练课本剧,有的学生扮演蔺相 如

16、,有的学生扮演廉颇,有的学生扮演秦王,学生表演时情绪高涨、声情并茂:繭相如有勇 有谋、深明大义;廉颇爽直磊落、知错就改;秦王以强凌弱、咄咄逼人,让人仿佛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学生表演时己经融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体会,感悟也就深刻了。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我安排了 “船夫招揽乘客”这一表演活动。我没有采取惯用的 “独角戏”的简单方式,而是让两名“船夫”展开竞争,四名“乘客”自由选择,从而使得 表演活动的趣味性更强,参与者更多。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船夫甲:哎!南来北往的注意啦!我的小艇是正宗的威尼斯小艇,名字叫做“欢乐号”, 因为它会为您带来欢乐。您坐在软软的皮垫子上像坐在沙发上一样。我的行船速度极

17、快,操 纵自如,再窄的胡同我也能平稳穿过,毫不手忙脚乱。我还能作急转弯呢。如果您觉得我的 小艇适合您,就请上我的小艇!船夫乙: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不坐你后悔,坐了后悔没有早坐!我的小艇是威尼斯 最美也最舒服、最快也最安全的小艇。摸摸这皮垫子,多软,都能当蹦蹦床跳!(同学们笑 起来,有人插话:可别跳到海里。)我有十年的驾驶经验,驾驶技术绝对一流,别的船夫都 管我叫“轻功水上漂”。我的收费全市最低,残疾人免费,小学生半价。大家快来坐我的小 艇!(下面四名乘客选择小艇,“船夫”与“乘客”展开对话。)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已然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18、。“威尼斯的小艇”驶进了学生心灵的港湾。3. 品一品,领悟生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屮我们如 果有意识地让学生品味生活实际,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诗后, 我就小吋的李白为题,让先听铁杵磨针的故事,品味故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看 到的或听到的生活见闻,体会“铁杵磨针”的道理,从而认真完成这次作文。由于课文中已 列举了一些例子,又切合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故此,学生写作热情高涨,感情深厚。 在他们的作文中,既有“艺无止境”的哲理,又有刻苦学习才能练就过人本领的体会,以及 做人应虚怀若谷、不骄傲自大的认识。通过课堂的延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再以给予是快乐的为例。当完成这篇短文的教学吋,我让学生先品味社会上某种人、 某种现象,即就社会上的某种人、某种现彖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说明给予是快乐的。他们稍加 思考后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说到了当他帮助了同学以后他的内心总会感 到快乐;有的学生对商人的行为发表感想一一做生意应以诚信为本、老少无欺,不卖伪劣假 冒产品,赢得了信誉而感到快乐;有的学生以某些出租司机的行为为例來说明给予是快乐的: 开车时,拾到乘客的钱物归还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