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CA6140车床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CA6140车床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CA6140车床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CA6140车床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CA6140车床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学院: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20064024130课题名称:设计ca6140车床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50 000件)指导教师:教授研究起止日期:2010年3月一2010年6月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 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 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 查后生效;2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了 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

2、在其它纸上后剪 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 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 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 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 数字书写。如“2002年4月26日”或u2002-04-260、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 较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 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

3、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机床工业是现代制造业及现代工业的基础,机床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和工业的发 展。对一个国家而言,木土的机床工业与木土的制造业及工业紧密相连,高水平的木土机 床工业有助于提升本土制造业及工业的水平,徳国、h本颇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和工业,很 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国高水平的本土机床工业,美国在航空与宇航等高端制造业的优势,与 美国在高端机床的研发和生产密不可分。为此力争早口实现我国机床产品从低端到高端、 从初级产品加工到高精尖产品制造的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 造强国的转变。务加大力度,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探索科学理论的应用, 科学地分析

4、的处理经验,数据和资料,既能提高机床设计和制造水平,也将促进设计方法的现 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趋精密、复杂,改型也益频繁,对机床的性能、精度、 自动化程度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 施之一,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牛产率,降低生产成木,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1797年, 英国机械发明家莫兹利创制了用丝杠传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并于1800年采用交换齿轮,可改变 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

5、机构来 改变主轴转速。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 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20世 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 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 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屮,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 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车床问世后用于加工各种轴、盘类回转体零件

6、,在各类大小机器中,量大面广,最为得用。 在机器制造业中,车床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泛。在各类金切机床中,车床的比重最大。中国 1995年金切机床拥有量498万台中,共有122万台车床,占41%;美国、日本约占22%。在先进工业国家如美国和本,由于毛坯质量好,加工余量小,有些可直接进行磨削精加 工,因此粗加工的车床数量较少,比重也相对较小,而磨床比重不断增大(如中、日、美的磨 床比重分别为13%、18%、23%)o随着毛坯与工艺的改善,车床比重在同一国家逐渐减小。如日 本1952年时车床占40%, 1963年为30%, 1973年为26%, 1994年减至22%。由此可见,工业生 产少不了车床,

7、而毛坯、工艺愈落后,车床数量就愈多。fi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相对完整的机床工业体系。机床的产量与质量不断上升, 机床产品除满足国内建设的需要外,还有一部分已远销国外。我国己经制定了完整的机床系列 型谱。生产的机床品种也h趋齐全,能生产上千个品种。现在己经具备了成套装备现代化工厂 的能力。女也我国汽车工业屮东风集团的设备80%以上是我国机床业装备的。目前我国已能生 产从小型仪表机床到重型机床的各种机床,也能生产除各种精密的、高度自动化的以及高效率 的机床和自动线。我国机床的性能也在逐步提高,有些机床己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数控 技术近年也有较快的发展,a前已能生产上百种数控机床。中国作

8、为一个制造大国,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而在产品 的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的产业不能安于现状,应该抓住机 会不断发展,努力发展自己的先进技术,加大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综合服务能 力,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运动传动链的两末端件是主电动机和主轴。运动由电动机(7.5kw, 1450r/niin)经v带 轮传动副0130mm/0230mm传至主轴箱中的轴to在轴t上装有双向多片摩擦理合器mi , 使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它就是主换向机构。当压紧离合器mi左部的摩擦片时,轴i 的运动经齿轮副咯或標传给轴ii,

9、使轴ii获得两种转速。压紧右部摩擦片时,经齿轮50 (齿数)、轴vii上的空套齿轮34传给轴ii上的|古|定齿轮30。这时轴1至轴ii间多了一个 屮间齿轮34,故轴ii的转向与经左部传动时相反。反转转速只有一种。当离合器处于 中间位置吋,左、右摩擦片都没有被压紧。轴的运动不能传至轴ii,主轴停转。轴ii的运动可通过轴ii、iii间三对齿轮的任一对传至轴iii,故轴iii正转共有2x3=6 种转速。运动由轴iii传往主轴有两条线路:a:高速传动路线 主轴上的滑移齿轮50移至左端,使之与轴iii上右端的齿轮63啮 合。运动由轴iii经齿轮副摻直接传给主轴,得到4501400r/min的6种高转速。

10、b:低转速传动路线主轴上的滑移齿轮50移至右端,使主轴上的齿式离合器m2啮 合。轴iii的运动经齿轮副窖或書 传给轴iv,又经齿轮副鲁或鲁传给轴v、再经齿轮副 26亟和齿式离合器m2传至主轴,使主轴获得10500r/min的低转速。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 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在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中,应当掌握下面一些资料:工程图纸,工艺文件,生产 纲领,制造与使用夹具情况等。2. 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法和刀具的导向方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符合定位原理。合理地设置定位件和导向件。设计定位件和导 向件时,应尽量采用通用标准。3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机构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应符合夹紧原则。进

11、行夹紧力的分析和计算,以确定加紧元 件和传动装置的主要尺寸。4 确定夹具其他部分的结构形式如分度装置,对刀元件和夹具体等5. 绘制夹具总装配图在绘制总装配图时,尽量釆用1: 1比例,主视图应选取面对操作者的工作位置。绘图吋,先用红线或双点划线画出工件的轮廓和主要表面,如定位表面,夹紧表面 和被加工表面等。其中,被加工表面用网纹线或粗实线画出加工余量。工件在夹具 上可看成是一个假想的透明体,按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夹紧机构,传动装置等顺 序,画出具体结构。6. 标注各部分主要尺寸,公差配合,和技术要求7. 标注零件编号及编制零件明细表在标注零件编号时。标准件可直接标出国家标准代号。明细表要注明夹具

12、名称,编 号,序号,零件名称及材料,数量等。8. 绘制家具零件图拆绘夹具零件图的顺序和绘制夹具总装配图的顺序相同。五、课题的研究进度第一阶段(2010年3月10-2009年3年31)材料的搜集整理查阅相关资料;木阶段 需要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调研工作,并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搜集、整理,选出与设计有关的资 料备用,并且找岀自己设计的产品与国内外的不同之处,说明其优点所在,拟定设计草图, 选出最佳方案。第二阶段(2010年4. 1-2009年5月10)方案设计,总体布置设计,计算中,最为显 着的特点是机电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机电一体化是目前新型卷染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 标。本阶段主要清楚的表达出卷染机的结

13、构,及相关方案设计,总体布置设计如果有不 合适的地方应进行修改,计算,使之满足生产要求。第三阶段(2010年5月11-2009年6月10)绘制装配图零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本 阶段主要完成与方案相符合的文章的撰写,包括摘要、前言、设计步骤、内容、参考文献 等。图纸的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六、预期结论通过本次开题,我对工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 实践,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涡轮箱的设计和未来发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次设计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对夹具设计和刀具设计有了 实践和了解。通过对夹具、刀具和工艺的设计,尽可能的提高涡轮箱零件的年产量。七、参考

14、文献1 赵家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岀版社,2000.102 李旦,邵东向,王杰.机床专用夹具图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3 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岀版社,1991.9.4 徐圣群,简明加工工艺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5 机械加工实用手册编写组.机械加工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6 王娜君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岀版社.2000. 8o7 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8 刘华明.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9 傅水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11 王绍俊.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岀版社,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