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_第1页
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_第2页
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_第3页
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_第4页
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拍摄以及剪辑的一些问题前期设置1、相机应处于全手动模式,手动设定光圈、快门、ISO2、光圈的作用在于控制进光量和景深光圈值越大,进光量越小F/1.4可以获得浅景深,F8可以让更多的物体处于焦点内拍摄新闻和纪录片时推荐使用F4F8的光圈范围想获得更好地浅景深推荐使用F1.2-F4的光圈范围3、ISO 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数值越大,感光能力越高,相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照片质量,但是提高ISO会有很多噪点(彩色噪点和数字噪波),一般来说ISO不宜高于16004、快门速度总是帧速度的两倍在视频模式下快门速度要具体设定,若使用24fps或者25fps拍摄时,使用1/50的快门

2、速度,50fps帧速度,快门要1/100, 格式:每台相机的参数都不一样,会导致拍摄出来的视频在格式上不一样,不同格式的视频在剪辑时会出现声音、画质、画面上的差异, 我们经常见到1080p、1080i,1080p指的是1920×1080像素的分辨率下逐行扫描;1080i的分辨率也是1920×1080像素,但却是隔行扫描。隔行扫描占用的内存小但画面质量不高,1080p的视频质量要好于1080i。一样的道理,720p和720i的差别也是一样。补充:50 帧/ 秒:欧洲和其他一些PAL视频制式的国家采用50 帧/ 秒作为

3、720P 高清视频的标准帧速率。PAL 制式是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视频标准。30 帧/ 秒(29.97 帧/ 秒) : 美国和其他几个NTSC 制式的国家在广播电视中使用的标准帧速率。25 帧/ 秒:欧洲和其他几个PAL 制式的国家在广播电视中使用的标准。24 帧/ 秒(23.98 帧/ 秒) :这是一种非常接近电影的帧速率。如果你的片子想要模拟电影的视觉效果,建议你用24(23.98) 帧/ 秒。如果你的片子要在使

4、用NTSC 制式的电视台播出,最好用30(29.97) 帧/ 秒隔行扫描拍摄1920×1080 的素材。如果你的片子将在PAL 制式的平台上播出,就选择25 帧/秒。如果要拍1280×720 的视频素材:NTSC 制式的话,选择60(59.94)帧/ 秒;PAL 制式的话,选择50 帧/ 秒。 对焦:自动对焦没有任何意义几乎在每一期都出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第一期,因为对焦点的位置,导致被拍摄主体人物不清晰,主体后方的人物却清晰可见,造成这一问题

5、的原因在于相机使用的是自动对焦。1、关于拍摄视频时使用自动对焦问题,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时刻保持被主体的清晰,但同样这也是它的局限,在光线弱,被摄主体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相机并不能有效区分被摄体和周围环境。比如我们第二期的策划会,在晚上时光线弱,相机处在自动对焦时画面会出现忽明忽暗;策划会时由于画面中人物多,对焦点在人物之间不停切换导致画面不清晰。    2、在推拉镜头时焦点也容易模糊,所以一般情况不进行推拉镜头的变换,手动对焦时推拉镜头调焦快一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角度:一个角度是枯燥的一直使用同一个角度拍摄,展现的东西是缺乏想象力的,会枯燥。对我

6、们的策划会来说,本质上是一个简单的对话场景,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一个镜头的话会十分枯燥,在镜头上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对的转换几个镜头可以让画面有动感一点。1、这里有一个“180度定则”设定和保持演员或行为动作在场景中的方向,设定一条轴线,轴线是主体和他对戏的人或物体之间一条假象的线,或是沿着主体运动路径一条假想的线,越过轴线放置机位会让画面看上去怪异。180度定则还有很多应用,熟练这一定则不会让你拍出来的东西很怪,在这里就不细说(主要是自己也不是很理解)2、增加插入镜头以我们的策划会为例,画面没有什么内容,但是可以加入一些短镜头,类似于静距离特写,某人说话时给的特写,或者拿稿子时的一个特写,或

7、者是加入大全景。3、机位之间的配合(1)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机位1控制B区域,机位3控制A区域,机位2控制整体。三个机位都是固定机位,在开始拍摄之后便不能再移动了,在后期编辑时也可以更方便的切换镜头。(2)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直接相接,比如说机位一的一个镜头,在画面中有需要剪切掉的内容,不能直接剪切后前后拼接在一起,会有画面跳跃感。 (3)在我们的实际情况中,因为只有两台机子,假设是机位1和3,。单反的推拉画面并不是很好,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进行推拉,但在我们的策划会中需要特写时,切换景别可以利用机子的空闲。意思就是在机位1需要切换景别时,可以在画面内容是机位3控制时

8、进行。(4)关于摇镜头,在第六期和第七期中有比较多的这种镜头,在我们的策划会中摇镜头可以用,但是要把握好。首先是摇镜头时的流畅,不能出现卡顿情况;其次有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摇镜头时,我们是为了将镜头放在正在说话的人身上,但我们并不能预测下一个说话的人是谁,摇镜头时会出现过了目标主体时又要回来的情况,在感觉上很不好。 光线 我们的拍摄是在教室中,主要的光线来源是测光(窗外的自然光)以及顶光(教室日光灯)。在我们的拍摄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天气晴朗时,光源主要集中在C区域(没有窗帘很坑),这种情况下机位3是顺光,拍摄出来的画面正常清晰,而机位1或2会出现逆光的情况,在拍摄时要尽量将机

9、子放在机位2所在的地方,不能很好的兼顾B区域人物,但能够避免逆光的情况。第二种是阴天,室外光线不强,主要依靠日光灯带来的光线,这样可以较为自由的放置机位,但要适当的把感光度提高,避免画面昏暗。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为了特殊效果,也有静接动或动接静的镜头。 光线还会影响到镜头的组接,因为光线的不同,两个机位拍摄的画面在影调色彩上会有偏差,组接两者镜头会有不协调感,所以在拍摄前可以先拍张照片对比一下。  后期1、格式转换,单反拍出的视频格式一般为MOV,这种格式

10、直接编辑的话比较吃力,电脑给力的话可以直接编辑,质量会很好,电脑不行的话转成MPEG格式的再进行编辑吧! 2、编辑习惯 (1)文件夹的设置,我觉得这是要有的一个习惯,不管是premiere还是edius,都可以设置文件夹来放素材,可以把素材进行归类,找起来也容易。 (2)因为是两个机位的视频,可以建两条VA轨道(视频、音频),将两个视频分别放在轨道上。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到两个机位的视频,但音频只用有话筒的那一个,保证声音的清晰。这样的话,将两个视频的开始结束都对上,方便剪接。如第二张图片所示,较暗的素材是隐藏起来的,我们启用轨道一的音频和轨道二的视频,因为两个素材是同步的,

11、所以直接剪辑是没有问题的。 (3)过渡效果在新闻类节目中(我们的也算是吧)一般不怎么用过渡效果,一般是直接组接,偶尔会用上闪白、闪黑,淡化用的也比较少,可以在节目开始结束时使用淡化。3、角标、台标等等这个就不细说了,角标的话最好用AE或者3Dmax去做,但是水平有限,我做的角标是直接放的一个视频,然后用edius去除了杂色覆盖上,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不标准,还有就是比较麻烦,渲染慢占内存。4、字幕字幕用的是edius插件传奇字幕,这里说的字幕指的是唱词,唱词字幕是电视字幕中的一种重要字幕形式,主要用于电视剧台词、专题节目解说对白和新闻唱词等。用edius或者premiere自带的字幕工作做出的字幕只适用于节目中的一些艺术类的字幕或者结尾字幕。同步的解说需要的是唱词字幕,在TXT文档中先将台词做好,单行唱词字幕要进行分行,一般一句话占一行,内容多时要细分。做好TXT文档后就可以在传奇唱词中打开,然后对着说话内容拍就行了。(具体操作就不细说了)暂时先这样了,在我们的拍摄以及剪辑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慢慢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