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及研究_第1页
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及研究_第2页
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及研究_第3页
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及研究_第4页
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及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及研究泉州是闽东南重要的港口城市,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福建省的核心地 位非常突出,发挥着侨乡工贸中心城市的先导作用。随着泉 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 扩大,城区公交服务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出行需 求,已经迫在眉睫。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调查公交线路跟车调查。公交线路跟车调查一般选取周二至 周四时间段,同时要注意避开重大的社会活动。一天中选取 早高峰(7: 00-9: 00)、午高峰(11: 00-13: 00)和晚高 峰(16: 30-18: 30)三个时段进行跟车调查。调查所跟公 交车辆到达

2、沿线各站的时刻和离站时刻,以及调查所跟公交 车辆在沿线各站的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我们对泉州市58 条线路进行了跟车数据采集。典型站点上下客人数调查。一般选择停靠公交线路较多 的公交中途停靠站点为调查的典型站点。调查该站点停靠时 的各线路的名称、行驶方向、车辆到站时刻以及上车人数、 下车人数和留站人数,为较全面反映全天的公交客流变化情 况,一般选择早高峰(7: 00-9: 00)、午高峰(11: 00-13: 00)和晚高峰(16: 30-18: 30)三个时段。本次调查选择 了泉州高铁火车站、泉州一院、泉州汽车站等28个有代表 性的站点进行调查。居民出行意见调查。泉州居民出行意见调查内容包括出

3、 行者的年龄、月收入等个人特征及出行目的、时间、费用等 出行特征以及现状公交存在的问题。在调查泉州中心城区采用随机抽样为主的抽样方式,所 选取的抽样样本时要按照等比例抽样方式对男女性别和年 龄阶段(分为青少年(20岁以下)、中青年(20岁40岁)、 中老年(40岁60岁)、老年人(60岁以上)四阶段)进行 抽样。样本要求:家庭成员中没有成员在公交公司工作; 被调查者最近半年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调查。泉州市居民出行意见调查共发放表格1740份,回收表 格1739,有效表1454份,有效率为83.6%。居民出行调查。泉州居民出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泉州居民出行调查一家庭表主要包括:出行者 家庭人

4、口数、拥有交通工具、月交通费用支出情况、离家最 近的公交站点及购买小汽车的愿望等内容。(2)泉州居民出行调查一个人表主要包括:出行者 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一日出行信息, 如一天中各次出行的起点、讫点、出发和到达的时间、出行 目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居民出行调查家庭表和个人表采用家庭访问调查的方 式,由调查员将调查表发放给抽样住户,了解抽样住户中包 括学龄儿童在内的全体成员全天的出行情况。泉州市居民出行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发放泉州市居民 出行调查一家庭表表格4160份,回收表格2186份,回收 率52. 55%;其中有效表格为2061份,有效回收率达94.3%。 发放泉州市居民

5、出行调查一个人表表格12480份,回收 表格3351份,回收率26. 85%;其中有效表格为2931份,有 效回收率达87. 5%o泉州中心城区公交客流现状分析泉州公交客流分析。通过对泉州公交跟车调查中的各线 路调查高峰时段的上下车乘客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确定了各 主要时段的站点高峰上下客信息、各主要时段单车单向全线 客流量及最大断面流量。(1) 站点高峰时段上下客分析表1显示的是高峰小时单车上下客流站点加和客流量排 序。其中站点的上下客流为高峰期各条线路单车在此站点上 下的乘客总和。由上述统计结果可知,泉州市各线路全线流量整体差异 较大,散布在100到1000人次之间。其中在250-450之间

6、 的区间分布密度最大,主要集中在23, 27, 30, 2, 15, 208, 202, 5, 9, 11, 3, 24, 42, 38, 801, 16, 20, 10, 47, 37, 203, 7, 201, 44, 209, 12, 25, 602, 46, 33 这些 线路上。这些线路主要是经过市区商业文化区沿线地带或跨 区运行,客流需求较大且相对集中。而全线流量较小的线路 如31, 14路主要是经过市区近郊或是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 地带,客流需求小。全线流量最大的线路21主要是将泉州 市中心城区全部连入线路内,并穿过泉州市主要的商业文化 区和主干道,形成了强大的客流汇集。从分析的结果

7、看,基 本符合泉州市的实际情况。泉州公交出行特征分析。年龄特征。调查结果表明, 21-30岁年龄段的出行者占公交总出行者的主要部分,共 计为39.0%, 14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出行者较少,均只占 5.4%。职业特征。从职业特征上来看,各种职业中乘坐公交的 人,公司职员所占的比例(30.91%)是最大的,其次是工人 (21.94%)和学生(10.54%)。月收入特征。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所占比例达到了 25.53%, 10002000元的占18. 80%, 3000元以下的收入者 所占比例总和达到67. 50%,可以看出公交车的服务对象是广 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公交出

8、行费用。根据调查数据可知,不到10%(太髙0. 69% 和高9. 08%)的泉州市居民认为每月用于公交出行的费用占 总收入比例较高,大约40% (低28. 56%和很低& 47%)的泉 州市居民认为每月用于公交出行的费用占总收入比例较低, 超过50%的泉州市居民认为每月用于公交出行的费用占总收 入比例适中。由此可见,泉州公交的价格基本合理。乘坐公交车的次数。根据调查数据可得,每个星期乘坐 公交车3次一10次(经常性)和10次以上(每个工作日) 的出行者占总公交出行者的66. 59%o可以看出,公交在居民 的日常出行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等公交车时耗。从调查结果来看,泉州市居民一般等公 交车

9、花费的时间仅有10. 56%在5分钟之内,36. 72%在610 分钟,26.51%在1115分钟,26. 22%在15分钟以上。可以 看出泉州市公交车发车间隔太长,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公 交覆盖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乘坐公交车时耗。根据调查数据,泉州市居民乘坐公交车花费的时间仅有16. 80% 在15分钟之内,高达41.14%在3145分钟之间,有13.85% 在45分钟以上。步行到站时间。从调查的所有站点来看,步行到对应的 公交站点的时间有36. 21%在5分钟之内,40. 32%在610分 钟,23. 46%在十分钟以上。可以看出泉州市公交站点的设置 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公交覆盖范围还需

10、要进一步扩大。换乘次数。调查结果表明,需要换乘的出行者占22. 97%, 换乘次数一次的占14. 32%,换乘次数超过一次的占8. 65%o 泉州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为1.56o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 计规范(ge50550-95)中规定: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不应大于1. 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 3o泉州市定位为中等 城市,显然其乘客平均换乘系数超过了 1.3,反映出市民乘 坐公交直达程度较差,公交满足了居民出行的基本要求,但 是仍然存在部分绕行现象。泉州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居民出行次数特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泉州个人 出行调查的有3351人,填写有效问卷为2931份,总出行次 数7117次

11、,平均每日每人2. 43次。居民出行目的特征。根据泉州市当地居民出行的特点, 将出行目的分为上班、上学、看病、生活购物、娱乐体育、 公务、回家(目的地为家)、回程(目的地不为家)、接送人、 其他等,共10类。泉州市各种出行目的比例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泉州市居民上班、上学、生活购物 这三个出行目的占总出行次数的比例最高,总和达到 89. 76%o从图2中可以看出,泉州市居民的公交出行比例为 19. 62%,但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摩托车仍是主要的 出行方式,四者达到总量的56.84%o此外私人小汽车占有 13. 3%的出行总量,出租汽车占有3. 34%的出行总量,从大量 居民采用步

12、行、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出行方式可以看出, 尽快完善公交线网和加强公交体系的服务,从而方便居民出 行是泉州市公交发展的迫切需要。居民出行时间特征。居民出行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交 通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帮助了解客运交通的 流量和流向,现有交通系统满足出行需求的程度,以及需要 采取交通改善措施的地域。居民出行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也就是说在一天 24小时中每小时时段内的居民出行量是不同的。出行时段 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统计调查数据,掌握居民出行的时 间分布规律,为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按出发时间,以一时小为一时间段,泉州市居民一天出行量 分布如图3所示。从图3

13、可以看出,以出发时间为基准,泉州市居民一天 的出行有三个高峰:(1) 第一个早高峰为7: 009: 00,这一时段出行的 出发和到达出行量占各自全天出行量的比例分别为45.45% 和 35. 72%o(2) 第二个午高峰为13: 3014: 30,这一时段的出 发和到达出行量占各自全天出行量的比例分别为11.04%和 16. 34%o(3) 第三个晚高峰为17: 3019: 30,这一时段的出 发和到达出行量占各自全天出行量的比例分别为9. 35%和 15. 43%o这三个出行高峰时段累计5小时30分钟,占全天时间 的23%,而其出发和到达出行量却分别占全天总出行量的 65. 84%和67.4

14、8%。由此可见,居民出行在时间上的分布主要 集中在高峰时段。根据泉州市城区居民出现时段规律,公交 线路可在相应的时段采用加大或减少发车频率来适应道路 上的公交客流量。居民出行时耗特征。出行时耗与城市区域范围密切相 关,城市直径越大,出行时耗一般也越长;出行时耗与工厂、 学校、机关、商店、医院等城市构成要素的分布也有直接关 系,城市布局结构越合理,则出行时耗也将趋于合理;出行 时耗还受就业、就学组织水平的影响,就业、就学组织得越 好,出行时耗一般就越短。研究居民出行时耗的主要目的是 为城市构成要素的合理布局、就业就学的合理组织、城市公 共交通方式结构的合理配备提供数据。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居民平均

15、出行时间24. 06分钟。可 以看出中心城区鲤城区和丰泽区是居民出行活动的主要区 域。在调查的居民中,71.49%的居民出行的时耗在30分钟 以内,出行时间在一小时内的居民占到95. 53%o公交服务水平分析。公交线路走向和发车间隔。根据调 查数据,有超过30%的泉州市民不清楚(不清楚28. 36%和很 不清楚3. 17%)公交线路走向和车辆发车间隔,只有大约20% 的泉州市民清楚公交线路走向和车辆发车间隔。公交车收发班次设定合理性。通过调查发现,泉州调查 市民中超过50%的认为公交车末班太早,接近20%的市民认 为公交车首班太晚。可知,泉州市公交车的收发班次设定不 合理,需要进一步修改公交车

16、的首末班车发车时间。公交车拥挤程度。由调查数据可知,接近70%的乘客认 为公交车拥挤程度为时段性拥挤,只有不到2%的乘客认为公 交车很舒适,见图4所示。因此,高峰时段泉州市公交车拥 挤程度比较严重,公交车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泉州公交现状特征总体评价。综合现状公共交通调查、 线路跟车调查、典型站点调查、居民出行调查、公交出行意 见调查的分析结果和现状公交线网的空间布局分析,总结出 泉州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公共交通发展缺乏指导性规划;(2) 城市客运管理体制不顺;(3) 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运营效率不高;(4) 边缘区公交线路网密度整体水平低,存在着不少 公交服务薄弱地区;(5)

17、运营车辆不足,车型结构不合理;(6) 中心区高峰时段过度拥挤,舒适性差,公交服务 质量较低;(7) 公交运行得不到优先保障;(8)公交调度及站点管理手段相对落后;(9)公交用地缺乏统筹规划,停车场、保养场缺乏, 部分中间停靠站设施简易。泉州公交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泉州公交客流目前 情况,应以提高居民利用公交系统出行的便利性为出发点, 结合居民公交出行成本及泉州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对泉州 现有公交线路、公交场站和收发班次进行优化设计。以缓解 现有泉州公交系统存在的重复路段过多、多次换乘、线路过 长及弯曲等问题。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公交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 必须保证大多数居民能比较容易的到

18、达站点并乘坐公交。其 主要的一点就是公交线路优化、场站布局优化,以有效地增 加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减少乘客车外时间。公交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城市居民并缓解城市交 通压力,公交线路过长会使得运营成本过高;而公交线路过 于弯曲会造成线路重复度高和提高居民平均出行时间延长 等缺点。所以,通过“截长取短”和“裁弯取直”,应该能 够使泉州的公交系统更加合理,并且降低居民的平均出行时 间。达到大部分线路单程长度不高于12公里、高峰单程不 超过35分钟的目标,90%的居民公交出行1次换乘即可实现、 居民的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对公交场站布置重新布设。公交场站是居民乘坐公共汽车的起点,公交场站的布置直接关系到居民利用公交系统出 行的便利性。通过项目的优化方案,除利用现有公交场站外, 还要充分利用绿化带、杂地,在不破坏城市规划的前提下, 布置若干新的交通场站和公交枢纽,以提高公交场站的服务 半径。达到中途停靠站服务半径500米的区域不低于90%; 300米的区域不低于70%o对公交班次重新设定。公交班次设定关系到公交服务水 平和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公交车班次时间间隔太长、公交车 的收班时间太早,居民便会选择其它出行方式。较长一点的 路线、客流比较密集的线路,一定要增加公交班次密度。对 于居民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如商业区、人口比较密集的居 住区和生产区,要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