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栾川县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_第1页
浅谈栾川县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_第2页
浅谈栾川县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_第3页
浅谈栾川县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_第4页
浅谈栾川县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栾川县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摘要栾川县位于豫西山区,地质条件复杂,矿 产资源丰富,矿业开采历史悠久,造成了对地貌、植被、岩 土、水域及大气等自然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分析采矿活动有 可能诱发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次 生地质灾害,根据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有针对的提出 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和保护措施。关键字栾川县矿产资源地质环境预防和保护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 -2-81-2栾川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以创建和谐社会和 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因矿产开采引发 的地质环境问题,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1矿产资源及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1.1矿产资源概况栾川县属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区,是我国16个重要多金 属成矿带核心区域和重要的钮、铅、锌多金属矿产地。区内 已发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气矿产4大类 50多种矿种1.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产资源结构有鲜明的地域分布特点,突出表现在优势矿产的矿种组合与地域分布上,钮鹄矿主要集中在遏遇岭的上房沟、南泥湖、三道庄矿区,铅锌矿主要分布在钮鸽矿的 外围和马超营断裂带区域,金矿主要分布在马超营断裂带北侧的熊耳山南翼,稀有稀土(金属)矿产以伴生矿产为主,分布于三川栾川多金属成矿带内,非金属矿产遍布全 县。矿山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2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存在的矿山地质环

3、境问题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 诱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含水层的 破坏等。2. 1地形地貌景观破坏2. 1. 1露天采矿场导致的破坏露天开采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基建和 生产过程中。在露天矿建设期间,矿山生产区、办公区,以 及生产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都占用土地,建设过 程中必将对矿区原有的土地、水系、植被和大气等生态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2. 1.2井下开采导致的破坏栾川县的小型钮矿、铅锌矿、金矿、萤石矿多为井下开 采,井下开采出的废渣对土地的压占破坏及对地质环境的影 响主要有两个方面:(1)矿区地表塌陷,(2)废渣及采矿场 压占,采矿塌陷对土地资源和生态

4、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 个方面:采矿塌陷可使塌陷范围内的地表发生垂直沉降。 采矿塌陷区沉降和移动不均衡,使塌陷区产生不同的附加 倾斜、弯曲,裂缝甚至滑坡或崩塌,使土地本身可利用性及 其附着物受到破坏。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水利、交通、电 力等工农业生产设施因采矿塌陷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和 破坏。2.2诱发地质灾害栾川县境内调查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7处,均为小型, 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露天采矿 场和采石场,在这些采矿区,开采边坡角度大,有的大于 70°。主要分布于赤土店镇、冷水镇、潭头镇、狮子庙镇等。 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开裂,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 2. 1诱发

5、地面塌陷地质灾害(1) 地面塌陷产生的机理。由于地下开采,造成上覆 岩层的松动,地面变形,产生地面下沉形成开采塌陷盆地, 它的范围成数倍于采空区的范围,按地面变形破坏程度不 同,可划分为边界区、危险区与断裂区。边界区仅发生很小 的下沉,一般不影响地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危险区随时可 能发生塌陷,断裂区中则地面发生一系列地裂缝,建筑物将 破坏或倒塌。(2) 地面塌陷影响因素。 矿产埋藏条件:开采深度愈大,变形扩展到地表所需的时间愈长,地表变形值愈小,变形比较平缓均匀,但地表 移动盆地的范围加大;矿层厚度愈大,开采空间愈大,会 使地表变形值增大;矿层倾角大时,使水平移动值增大,地 表出现地裂缝的可能

6、性增大,盆地和采空区的位置更不相对 应。 地质构造条件:栾川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地 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北侧衔接部位。矿层倾角平缓时,盆地 位于采空区正上方,形状基本上对称于采空区;矿层倾角较 大时,盆地在沿矿层走向方向仍对称于采空区,而沿倾角方 向,随着倾角的增大,盆地中心愈向倾斜的方向偏移。岩层 节理裂隙发育,会促使变形加快,增大变形范围,扩大地表 裂缝区。 岩性条件:该区岩浆岩分布广泛,种类较多,岩石地 层复杂多样,熊耳群火山岩节理发育,岩石风化破碎强烈; 管道口群、栾川群千枚岩、片岩类分布区片理和软弱层发育; 花岗岩分布区地势险峻,风化松散坡积物发育。上覆岩层均为坚硬、中硬、软弱岩

7、石层或其互层时,开采后容易冒落。采矿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是影响围岩应力变化,层移动,覆岩破坏的主要因素。当深厚比较大时,能促使上覆岩层迅速而平稳地移动,地表下沉量达到最大,因而下沉系数也较大。在矿层埋深不变的情况下,开采宽度越大,形 成的地表影响越大。2. 2.2诱发地裂缝地质灾害栾川县矿区多为非连续性地表变形区域。在矿山地质环 境问题中地裂缝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引 起的,并且出现地面变形(地表移动)整个过程中,直到塌 陷区稳定后才逐渐消失;另一类是露天矿开采引起的,露天 开采塑造了边坡。上露岩体出现的大量卸荷裂缝,继续发展 则演变为崩塌,滑坡。2. 2.3诱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危

8、害矿山,矿区是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的集中分布区,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矿山厂房、宿舍、设施等都建在沟谷两 侧较平坦的凹地,处于泥石流的形成区和流通区内,一旦发 生泥石流,是首当其冲的危害对象,对于下游的城镇村庄以 及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危害。2. 3导致含水层破坏采矿塌陷引起的地表沉降和裂缝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地表径流方向和汇水条件,使部分地表水沿裂缝渗入地下, 同时也可使地下水沿上覆岩层采动裂缝渗入采空区或深部 岩层,从而使矿区地表水减少,潜水干涸,井、泉断流,同 时使地下水位降低,甚至使上覆岩层中的含水层遭受破坏。 地表水通过采动裂缝渗入地下的同时,地表污水也随之进入 含水层,从而污染地下水源;地

9、下水通过采动裂缝进入采空 区时,又可能受到采矿污染;矿坑水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到地表水系中又使地表水系受到污染,因而矿区水环境将不断恶 化。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3. 1取得的成就(1) 认真贯彻国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的矿产资源管理总方针。统筹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 效益,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了鼓励开采区、限制 开采区及禁止开采区,另外由建筑石料石粉、机制砖等代替 砖瓦粘土。有效的控制了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2) 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起县、 乡(镇)三级地质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大型矿山企业 设置了环保科,中、小型矿山企业建立了科或组,负责矿山

10、地质环境监测、污水治理、矿山防尘、矿区绿化、土地复垦 等项工作,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有了组织保障。(3)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日趋完善。在全县范围内 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包括矿山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制度、 汛期应急巡查制度,汛期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 情巡查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等,提高了防灾应急能力和反应 速度,为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减少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 作用。(4) 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培育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与其自身安全健康的重要性,调动矿业权人、公众等各方 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

11、护与治理工作。(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治理工作得到加强,矿山地 质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河南 省栾川县大南沟泥石流灾害防治前期勘察报告、栾川县三 川镇门子岭滑坡应急治理、栾川县大南沟泥石流治理工 程等项目的申报及治理验收工作,拉开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的序幕。3.2存在的问题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监管、约束机制和 经济政策有待完善。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治理投入资 金保障,监管部门人力、经费、技术装备不足(2) 历史积留问题多,恢复治理难度大。栾川由于长 期采钮的影响,导致采区地表大面积变形和塌陷,矿区部分 房屋建筑、公共基础设施、耕地植被等遭到严重破坏,给沉 陷区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4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虽然任务艰巨,但大有可为。不 仅可以使大量的矿山塌陷土地和废弃土得到利用,而且可通 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山固废、废水资源化开发利 用,强化循环经济发展,必将获得良好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 益。创造社会财富,改善生存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矿业的发 展目标。5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和保护措施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必须 坚持“事前预防,事中治理,事后恢复”的原则,按照科学 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系统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