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章热力学基本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 )300K 将 1molZn 片溶于稀硫酸溶液中,设恒压反应热效应为Qp,恒容反应热效应为 Qv,则 QpQv=(D.无法判定B. 2494)JoA. -2494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A.必定改变B.必定不变1mol, 373K , po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A. W1W2Q1Q2C. 0C.不一定改变D.状态与内能无关373K , po下的水蒸汽,(2)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C. W1=W2Q1=Q2B. W1VW2QIQ2)D. W1W2Q1 W2 WB.W2 W1 W3C.W3W2W1D.W
2、3 W1 W29、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正确?A.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B.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C.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10、在 298K 及 101.325KPa 下的 1.00dm3氢气,A、0.418 JB、0.0418 JD.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等温可逆膨胀到 2.00 dm3,所做功的绝对值为()C、70.3JD、7.11J11、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岀发经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C. (Q+W)0 ;12、同一温度下,同一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A、 Cp,mV Cv,m;B. Cp,m Cv,m;C. C13、 对于孤立体系的实际过程,下列
3、关系式不正确的是(W=0A. (Q+W)=0 ;D.难以比较。B、Q=0C、 U=0D、 H=014、在P?下,C(石墨)+02(g) C02(g)的反应热为H0m,对于下列几种说法,哪种不正确?A.eeHm是 CO2的标准生成热,B.m是石墨的燃烧热,eC.m=ArUm,15、 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H=U+PV,若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A、PV;16、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体系的同一状态具有相同的体积B、 P2V2- P1V-; H=AU+A(P),式中(PV 的意思是:PV- VP;D、没有确定计算式B 体系的不同状态可具有相同的体积C 状态改变,体系的所有状态函数都改变17、经过一
4、个循环过程,下面各个量的变化值不一定为零的是(A .温度 TD 体系的某一状态函数改变,其状态一定改变)oB.内能 UC.焓 HD .热量 Q18、对于吸热的化学反应2A(g)+B(g)=C(g),其 Qp 和QV的关系正确的是(B.QV=QpQpD.QV019、 已知气相 CH3CH2OH、H20 和 C02的生成热分别为.汨1、.泊2和-Ha,化学反应 CH3CH2OH+3O2=2CO2+3H2O 的反应热为A . jH1+H2H320、 某化学反应在 298K 时反应热为36.12kJ, LCp=16.7J?mol 七 K,且不随温度变化,1000K 时汨为()B . 3 心 H2+2
5、岀 H3H1。.泊3-3.泊2-2 泊1D . 泊3卜1卜2A.-48.01kJB.-36.12kJC.-24.40k、D.-15.28kJ(热力学第二定律) )1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A. S = 0, W = 0 B. H = 0 , U = 0 C.AG = 0, H = 0 D. U = 0 , G = 02. 方程dInP帘m适用于以下哪个过程?A. H20(s)= H2O (I) p.H20(S)=H20(g) |C. NH4CI(s尸 NH3(g)+HCI(g)D. NH4CI(s)溶于水形成溶液3. 反应 FeO(s) + C(s) = CO(g) + Fe (s)的为正
6、,;为正(假定.rH,与温度无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自发,高温下非自发;B.高温下自发,低温下非自发;市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4. 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的值: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5._25C下反应CO(g)+2H2(g) = CH3OH(g) .rHm= - 90.6kJ mol-1,为提高反应的平衡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_。A.升高温度和压力 B.降低温度和压力|C.降低温度,升高压力| D.升高温度,降低压力6. A=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A.逆绝热过程 B.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C.等温等容且非体积
7、功为零的过程|D.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7.AG=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A.可逆绝热过程 B.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C.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D.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8.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Gm=5KJ eol时,该反应:A.能正向自发进行 B.能逆向自发进行 C.不能判断|D.不能进行9. 在一绝热恒容的容器中,10 mol H2O(l)变为 10 mol H2O(s)时,如果不做非体积功,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一定为零的是:A.SB.GC.HID.U10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系统,其总熵 :A.不变 B.可能增大或减小 C.总是减小|D.总是增
8、大11.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A. S=0| B. G=0|C. H=0D. U=012 .在 0C、101.325KPa 下,过冷液态苯凝结成固态苯,则此过程的:A. S0 B. S(环)0 | D. S + S(环) 0,Hm 0 ;B.一定是.Vm 0,. :Hm 0,Hm 0;或 AVm 0 ; 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16. 单组分体系,在正常沸点下汽化,不发生变化的一组量是:A. T,P,U B.H,P,U C. S,P,G | D. T, P,G17. 吉布斯判据可以写作: A. (dG)T, p, w =o三0B. (dG)p,W=00C.
9、(dG)T,v, w=o0D. (dG)v,W=0018. 在隔离系统中发生一自发过程,则系统的G 为:A. G = 0 B. G 0 C. G | 0 (填 , 或=)。5. 纯物质在其三相点的自由度是()A. 3 B. 2 C. 1| D. 06 一个化学反应体系A(g)=B(g),若反应物 A 的化学势大于产物 B 的化学势,则其 GE图A.是一条(3G/BE)T,P0的曲线 C.必然存在(BG/BE)T,P=0的点| D.上述说法都不对07. 乙苯直接脱氢反应的 G= 83.2kJ mol-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态下反应能自发进行B.在标准状态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
10、能自发进行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8.分解反应 A(s)=B (g) + 2C(g),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p与分解压力 P 数值的相对大小为A.Kp= P B.KpPC.KpVP D.无法比较相对大小9.某温度时,测得反应 CaCO3(s)=CaO(s)+ C02(g)达平衡时的压力PCO2大于 101.3kPa,又测得 2CaCOa(s)=2CaO(s) + 2CO2(g )的平衡常数为Kp则有 A.KpVpC02B.Kp=PCO2C.KpPCO2D.Kp与PCO2无关10.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中,哪个反应增加压力能提高产物的单程效率A.N2(g) + 3H2(g)=2NH3(g)B.CH
11、aOH(g)=HCHO(g) + H2(g) C.CO(g) + H20(g)=C02(g) + H2(g)D.C(s) + CO2(g)=2CO(g)11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应满足的条件是A. G=0B. G = 0 C.AG = GD. G=-RT|nK 012.已知红辰砂a- HgS 与黑辰砂BHgS 的转化反应:a-HgS-BHgS,其厶 G= 980 - 1.456T(J).那么常温下(298K)两种辰砂间 A.黑辰砂稳定B.红辰砂稳定 C.两种辰砂可互相转化 D.无法判定13 .已知反应 N2(g) + 3H2(g) 一2NH3(g)在温度 T1的G?要计算
12、另一温度 T?的GI所需的数据是D.溶剂性质B.22.81B.总是从浓度低的相扩散到浓度高的相D.总是从化学势高的相扩散到化学势低的相A.反应物及产物的 Cp,m随温度的变化关系B.反应物在 T1的厶 H;,mC.反应的 H%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D.T1的平衡常数 心14 .表达 K?T 关系的微分式为 L dInK/dT=- H/RT_:定积分式为_01 电竺)=-H/R(1/T辽刃_15.化学平衡移动时,平衡常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对于一个均相反应系统,下列措施肯定会改变平衡常数的是:A.增加一种或几种产物的浓度B.改变反应物投料比C.加入反应物,并使系统和环境绝热一| D.增加惰性气
13、体15.标示下列相图:单组份:T16. 反应 aA(g)+bB(g)=mM(g)+hH(g),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的转化率比 T?时大一倍仃2=2T1),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总压Pi时的转化率比 P2时低(P2Pi),该反应的特点是:A.吸热反应,体积增大B.放热反应,体积增大 1C.放热反应,体积减小D.吸热反应,体积减小17.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rG;不仅是_温度 L 的函数,而且还是反应进度的函数。在G-E曲线上的最低点处?rGm匸最小,此点即为LI,I系统的平衡点。在平衡点的左边 ?rGm0_。18. 对有纯态凝聚相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压力商中只出现丄气体二而与_纯态凝聚相_
14、无关。但对有固熔体或溶液参加的反应,压力商中则不仅出现气相组分的压力,还出现_固熔体或溶液中的溶质_ .19. 对化学反应 aA+bB=cC+dD,当 nA,0: nB,0=g_时,B 的转化率最大;nA,0: nB,o= a/b_时,产物的浓度最高。20.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只是_T_的函数,而与_浓度无关。_J_=K?也是系统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第 4 章相平衡1.物质 A 与 B 的体系在蒸馏时可按一定比例构成低共沸混合物E。已知纯物质时,A 与 B 的沸点之间的关系为 Tb(B) Tb(B)。若将任意比例的 A+B 体系在一个精馏塔中蒸馏,则塔顶馏出物应是什么()?A.纯 B B.
15、纯 A C.低共沸混合物 E |D.不一定-2 . A 和 B 形成理想的液体混合物,50C时纯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84kPa,纯 B 的为 35kPa。50C时与液相组成XA=0.75的液体平衡的气相组成 yA=_。A. 0.88 | B. 0.71 C. 0.75 D. 0.423 .水和盐 B 可以形成两种水合盐 B H2O 和 B 2H2O,恒压下与冰和盐水溶液平衡共存的固体水合盐为 _ 。A. B H2O B. B 2H2p| C. B H2O 和 B 2HQ D.无法判定4.H2SO4与出 0 可形成 H2SO4H2OG)、,H2SO42H2OG)、H2SO44H2OG)三种水合
16、物,在p0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和冰达平衡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几种?A. 3 B. 2C. 1D.05.25C,NH4HCO3(s)在恒容真空容器中分解达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0(g) + CO2(g),该体系的组分数 C = 1,F* = _06 在描述恒沸混合物时,下列各点中哪一条不正确()A、恒沸点的 F= 0,是一个无变量点 B、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D、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7.将固体 NHHCO(s)放入真空容器箱中,s)按下式达分解平衡:NHHCQs) = NH3(g) +H20(g) +C02(g),此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17、=J,条件自由度 F*=_0O8.关于三相点,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D.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9.NaHCO3(s)在 50C分解达平衡:2 NaHCOVs)宀 NCOMs) +出 08) + CO2(g)体系的组分数为丨 2 L 自由度为 I 0_.10. AB 二组分气-液平衡体系,若在某溶液中加入组分B,溶液的沸点将下降,则 A 在气相中的浓度和液相中的浓度谁大液相11. 101.325kPa 和 30C时有 100g 由 60%出 0 及 40 % C6H
18、5OH 的所组成的体系形成上下两层溶液,在 C6H5OH 层中含有 70% 的 C6H5OH,在 H2O 层中含有 92%的 H2O,试求两层的质量。水层为 _,酚层为 .12. 在下列二组分体系相图中,O 点代表相合熔点的是A.最高恒熔温度B.稳定化合物的熔点C.最低恒熔温度 D.不稳定化合物和 B 的低共熔温度13 右图中 e,g,b 三点所代表的物系在步冷区线上有明显的温度停顿区间(平台)的是(A)g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定压下蒸发某液体时,若其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相同,该液体必为纯物质B. 某一液体在定压下冷却的步冷曲线中只有一个平台,则该物质必为纯物质(B)e (C)g 和 e
19、(D)bC. 固熔体与化合物的区别在于固熔体的组成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在定压相图中恒沸点的自由度f*=0,因此恒沸点的组成不随外压而变化18. HAc 及 C6H6的相图如下图指出各区域所存在的相和自由度数。(这一问自己应该能写出来吧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低共熔温度为8C,最低共熔混合物的质量分数含C6H60.64,试问将含苯 0.75 和 0.25 的溶液各 100g20C冷却时,首先析出的固体为何物,计算最多能析出该固体的质量。解:只计算 25%的溶液,75%的溶液计算方法相同.该题用杠杆规则计算即可含苯 25%的溶液降温曲线是 a,冷却时最先析出的固体是醋酸,冷却到无限接近水平线可以析
20、出最多的醋酸,可以按水平线计算列方程: 100=m(HAc 固体)+m(64% 溶液)m(HAc 固体)X(0.25-0)= m(64% 溶液)X(0.64-0.25)lgP2=- 5555/T + 12.564 则两晶形的转换温度为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的三相点 F=0,而冰点 F=1B、水的三相点温度是 0C,压力是 610.62PaC、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 不能任意改变D、水的冰点是 0C,压力是 101325Par-1歆歆般it:一二组分液液相图二组分气液相图二组分液固相图-5082/T + 11.36416.某晶体的两种晶形,在转换温度附近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关
21、系(C)394.2 K (D)494.2 K(A)375.2 K(B)392.2 K19 下图是 HQ-Nal 系统的相图,试分析各区域(1-8)及 AB , CD , EF 线上平衡共存的相。欲由图中组成为P 点的溶液制得 BW2(s),应如何操作?解:先恒温蒸发减少水的含量,将物系点从 P 点右移到 EF 上方,然后降温,则可以析出 BW2( s)解二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m(HAc 固体)将含苯 0.75 和 0.25 的溶液冷却到-10C时,画出此过程的步冷曲线20.下图为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组分相图。(该题类似 18 题)当组成为 X 的物系冷却到 tC时,析出何物?此时固、液两相
22、之比为多少?(2).据图填下表:区域相态相数自由度1234第 5 章电化学2.在浓度不大的范围内,强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A. 与浓度成反比关系,随浓度增大而变小;B.与浓度无关,不受浓度的影响;3.科尔劳许定律二-订1-:c适用于(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C.无限稀释溶液D.强电解质稀溶液|2 2 1 2 2 14.已知 25C时,NH4CI、NaOH、NaCI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X10 S m mol、2.487X10S m mol、1.265x10-2S m2 mol-1,则 NH4OH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A.0.277x10-2Sm2mol
23、-1;p.2.721x10-2sm2mol-1|;C. 2.253x10-2Sm2mol-1;D.0.225x10-2Sm2mol-1;5.无限稀释的 KCI 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 0.505,该溶液中 K+离子的迁移数为:A. 0.505 ;| B. 0.495; |C.67.5;D. 64.3。合合6.已知 298 K 时, Hg2CI2+ 2e = 2Hg + 2CI-,E1= 0.2676 V,AgCI +e = Ag + Cl-,E2= 0.2224 V。则当电池反应为 Hg2CI2+2Ag = 2AgCI + 2Hg 时,其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A、-0.0886 V; B
24、、-0.1772 V ;| C、0.0452 V ;|D、0.0276 V。7.反应 Hg(l) + 2K0H(aq) HgO(s) + H2O(I) + 2K(Hg)( aam)设计成电池:Hg(l)IHgO(s)IKOH(aq)IK(Hg)( aam)。属于_单液类型电池(单液,双液,化学,浓差)。8.25C时,电池反应 Ag+1/2Hg2Cl2=AgCI+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 0.0193V,反应所对应的厶 S 为 32.9J/K,则该电池的温度系数为43.41x104V/K9.0.0025 mol dm-3的 K2SO4溶液的电导率是 0.06997 s m-1,则其摩尔电导率为多少
25、s m2mol-1?A. 0.02799 IB. 27.99C. 0.2799D. 2.79910. 下面条件中哪一个不是摩尔电导率的定义所要求的A.两电极必须平行B.两电极相距 1mC.电解质的物质的量为 1molD.溶液体积为 1m11. 极化曲线是指:A.通过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与电解槽两端电势差的关系曲线;| B.是电解池(或原电池)工作时的电流密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曲线;C.是在某一电流密度下电解池的分解电压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曲线12. 在 25C时,下列诸溶液中电导率较大的两种是:3-3-133A. 0.01mol dm HAc; B. 0.01mol dm HCI; C. 0.01mol
26、 dm NaCI; D. 0.005mol dm Na2SO413. 下列关于 Ag|AgCI|CI-的电极电势表达示中,正确的是:A. *(Ag+/Ag)+RT/Flna(CI-) B. (AgCI/Ag)+RT/Flna(CI-) C. $ =&AgCI/Ag)-RT/Flna(CI-)D. =(AgCI/Ag)+RT/Flna(Ag+)14. 下列电池中,可以用来测定 H2O 的离子积 Kw的电池是A.Pt,H2(P1)|H2O|H2(P2),Pt B.Pt,H2(P1)|OH-(a1)II H+(a2)|H2(P1),Pt|C.Pt,O2(P1)|OH-(a1)II H+(a2
27、)|H2(P1),Pt.Pt,H2(P1)|OH-(a1)IIH+(a2)|O2(P1),Pt15. 原电池 M 丨 M+)| M+(a2)IM,在某温度下,当 a1=2a2时,电池的电动势为 E,若维持 a 不变,使 a1增加一倍,则原电池的电动势变为 A.0.5E B.ED.变为零RTaRTRTM*(a2) M+( a1) E = - In-a1= 2a2E = - ln2 a1= 4a2E = - In 4 = 2EFa2FF1.已知 298 K 时,则当电池反应为A. -0.0886 V;Hg2Cl2+ 2e-= 2Hg + 2CI ,AgCI + e -= Ag + CI -Hg2C
28、l2+2Ag = 2AgCI + 2HgB. -0.1772 V ; C.0.0452 V;QEi= 0.2676 V ,E2= 0.2224 V。时,其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D.0.0276 VC.与浓度的丘成线性关系,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与浓度的 c 成线性关系,随浓度增大而增大16.已知 298K 时 gK+)= 7.35x0-3S m2mol-1, b(C) = 7.635x0-3S m2mol-1, Kohlrausch 经验公式中唯一的常数A = 2x10-4,则浓度为 100mol -m-3的 KCI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各单位分别为 Sm2mol-1)A.0.01395B.0
29、.01299 | C.0.0169D.0.014017. 若浓度为 m 的 H2SO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为Y则其活度 a 为:A. 41/3Ym/m)B.Ym/m)2C. 4(Y3(m/m)3D. m/mo)3计算式:肥皂泡是内外两层,且两层的半径近似相等,则由拉普拉斯方程Ap = -2YX210.试阐述人工降雨的原理。人工降雨的原理,就是当云层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时,在云层中用飞机喷洒微小的颗粒,此时 Agl 颗粒就成为水的凝结中心,使新相(水滴)生成时所需要的过饱和程度大大降低,云层中的水蒸汽就容易凝结成水 滴而落向大地。11.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为9=bp/(1+b
30、p),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12.在等温下,同组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液滴的饱和蒸气压p1(大液滴)和 P2(小液滴)存在:14.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的是:C.防止农药挥发15. 已知乙醇和玻璃的接触角990 ,将玻璃毛细管下端插入乙醇中,平衡时管内液面呈_ 形,管中液面 高于(高于或低于)管外液面,附加压力指向大气 。16. 在密闭容器中有半径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会发生小液滴消失,大液滴增大 现象,其原因为 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大,此时蒸汽未达到饱和,所以蒸发变小,大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小,达到了饱和,则继续液化变大.18.已知 $(Ag+/Ag)=0.
31、799V;(Ni2+/Ni)=-0.23V; (Cd2+/Cd)=-0.402V; H2在 Ag 上的n=0.20V,Ni 上的n=0.24V,Cd 上的n=0.30V,则含有 Ag+,Ni2+, Cd2+, H%活度均为 1), pH = 2 的溶液,电解时 出与各金属在阴极析出顺序为A.Ag , H2, Ni , Cd B.Ag , Ni,E金属,不可逆E金属,可逆=E金属,可逆-E氢气不可逆=E氢气,可逆-n=E氢气不可逆-H2, Cd C.Ni , Ag , Cd, H2D.Ni , Ag , H2, CdRT+ o乙卩lna( M )=()金属,可逆RT a( H2)RTa( H2)
32、 RT 1zFlna2(H+)-n=-zFlna2(H+)-n=(10-2)2-n按照 E 由大到小的顺序就可排列出各金属和氢气的析出顺序19. 对于电池 Sn | Sn2+(a1) |Pb2+IPb,若阴极 Pb 增加了 414.4 克,则放出电量为:(Pb原子量为 207.2) A.163X03库仑20.阴极电流密度与超电势的关系曲线为B.386X103库仑C.193 W3库仑 D.683X103库仑界面现象1.若某液体在毛细管内呈凸液面,则该液体在毛细管中将沿毛细管(A.上升B.下降C.与管外液面相平)A.小B.相等)D.无法确定C 大D.无法确定3. 溶液的表面张力越大,则在该弯曲液面
33、上产生的附加压力(越大越小不变4. 溶液的表面张力越大,则在该弯曲液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B.越小C.不变A.越大5. 在等温下,同组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液滴的饱和蒸气压A. P1 P26.肥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A. 0.6 PaB. piP236X10-3NB. 1.2 Pa C. 2.0 Pa无法确定P1(大液滴)C.p1= P2D.不能确定m-1,用溶液吹一个半径为 2X10-2m 的肥皂泡,则泡内的附加压力为:D. 1.0 Pa和 P2(小液滴)存在:(7.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被分散成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分散体系时,将具有不同饱和蒸气压。以凹面和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是A.
34、P平P凹P凸B. P凹P平P凸8. 植物的叶子一般是憎水性的,所以在配制农药时常常要加药液能在植物叶子上铺展。9 有机合成中,需在加热液体的烧瓶里加入沸石,试说明原因。 越小,泡内压力越小,则小气泡难以形成,容易形成过热液体, 正常进行。p 凹、p 凸、p 平分别表示平面、C. P凸P平P凹D. P凸P凹P平表面活性剂或称为润湿剂,以增加药液对植物表面的润湿程度,使(2)生成的气泡3 )沸石是成泡中心,可以加大成泡半径,使汽化(1)加入沸石是为了防止液体在加热过程中暴沸。直至暴沸现象。AgIC、P1= p213.肥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6X10-3N m-1,用此溶液吹一个半径为piMgSO4Ca
35、CI210. NaNO3、Mg(NO3)2、Al(NO3)3对以 AgNO3与 KI 制备的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140、2.62、0.067mol/L,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Agl)mnI-(n-x) K+x-x K+,电泳方向胶体粒子向正极移动。11.在溶胶的下列现象中,哪一个与光的散射作用有关2 2VA= kACACB= kCA( (2CA) = 2kACA= kCAtl / 2CA,okk=k2活化物质,所谓A.布郎运动 B.电泳C. 丁铎尔效应D.沉降平衡12.对于有过量 KI 存在的 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K3Fe(CN)6 B. MgSO4C. FeCI31
36、D. NaCl13. 玻璃板上,滴上下面某液体,其接触角大于90则此液体最可能的是:A.酸| B水|C.水银D.酒精14. 在高压.强吸附时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式的形式是:A.9=KB.9=0 |C.9=1 | D.9=KP15.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A.温度|B.液体密度C.附加压力D.大气压力16. BET 吸附理论与 Langmuir 吸附理论的基本区别是:A.固体表面是均匀的B.被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C.吸附是多分子层| D.吸附与脱附间能建立动态平衡17. 下列各方法中能引起憎液溶胶聚沉的是:A.温度的变化B.溶胶浓度的变化 C.大量大分子物质
37、的加入| D.电解质的加入18. 依吉布斯吸附等温方程式,对仅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若r0 时,则:A.该溶质为非表面活性物质B.该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C.不能说明该溶质是否具有表面勺浓度低于溶液本体的浓度19. 在 273K 下,用活性炭作 CO 的吸附实验,由所得数据作 P/V 对 P 图时,得一直线,其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0.009cm-3和 则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为:1199.89Pa cm-333I33A.0.009cm3B.9.0cm3C.111cm3D.1.0 :10 cm31 / 211计算题热力学(一,二定律及化学平衡)bp1 + bpva=vrme=V;bp1 + bp20.以
38、 100cm30.005mol dm-3的 AgNO3溶液和A. (AgCl)mnNO3(nx)Ag xAgC. (AgCl)mnCl (n x)Na xxNap111厂 V1b+vap截距它10cm30.02mol dm-3的 NaCl 溶液混合以制备 B.(AgCl)mnAg (n x)NO3xNOD. (AgCl)mnAg (n x)ClxxClAgCl 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I.lmol He (理想气体)从始态 273K、lOOOKPa、10dm3分别经等温可逆,绝热可逆膨胀至 U 压力为lOOKpa 得终态,试计算过程的吕Q、W、AU AH S 和G .(已知 S 根(He 298K
39、 ) = 126.O6 J K -mol )。解:(1)等温可逆过程AU = O ,AH = On =C= (1O4 5 61O-310)/(8.314273) = 4.41 molW1= n R T1ln p2/p1= 4.418.314:273ln100/1000= -23048 J = -23.05 KJQ1= - W1= 23.05 KJ-1AS1= Q/T =23050/273 = 84.43 J K1-AG =AHT-AS = 27384.43 = - 23050 J = - 23.05 KJyJ(2)绝热可逆过程:丁 T_P; = T_;P J T2= T1(P1/P2R =27
40、3(10/1)1-1.67/1.67=109 KQ = 0W =AU = n Cv.m 仃2-)= 4.41 3/28.314(109-273) = - 9020 JAH = n Cp.m (T2-T1)= 4.41X5/2X8.314X(109-273) = - 15033 JAS = 06S1(273K) = S(109K)rlK:朋m= (109) -(298) =朋= 5/2X8.314Xln 109/298= - 20.90 J K-1-BB-1S(109K) =Am+ S-!(298K) = - 20.90 + 126.06 = 105.16 J K-AG =AHSAT 二 150
41、33 -105.16 (109-273) = 2213 J2. 已知冰在 00C、100KPa 下的摩尔熔化焓为 5858J mol-1,冰和水的平均摩尔热容分别为37.6 和 75.3J K-mol-1,计算 1mol、-0c100KPa 的过冷水在等温等压下凝结为 -10C、 100KPa 冰时系统的AU、AG、AH 和AS,并判断过程能否自发进行。解:此过程为不可逆相变,设计下列可逆过程263K 100KPa H20(1 ) 一 263K 100KPa H2O(s ).(1)(3)273K 100KPa H2O(l )273K 100KPa H2O(l )5AH =A1+AH+AH3=n
42、 C p. m (l )AT +H nA+n Cp.m(s )AT=1+ 1 i-i:-:i + 1 - : L =753-5858-376=-5481JAU =AH-5481 J-535SAS =A1+AS2+AS3= n C p .m (l )ln T2/T1+ nAHm /T + n Cp.m (s )ln T1/T2= 75.3ln 273/263 + 37.6ln 283/273=2.81-1.46-1.40= -20.05 J mol-1K-1AG =AH-TA54=1-263X (-20.05) = -207.85 J等温等压AG:O,自发。若用熵判据,需计算环境的熵变AS 环=
43、-Q 系统 / T 环=-AH / T 环=5481/ 263 = 20.84 J K -AS隔离=AS系 +AS环=-20.05 + 20.84 = 0.79 J K -1 0 (自发)3. 将 1 mol O2由 298.15 K, P 的压强下经恒温可逆压缩增至压强为607950 Pa 的末态,试求 W、Q、AH、AG、AS。解:将 O2视为理想气体,因是恒温可逆压缩,故AU=OAH=OQr= nRTIn(PP2)=1 XJ.314X298.15ln(101325/607950)= -4441 J= -4.44 kJW=- nRTln(P P2)=1X.314 X?98.15ln(101
44、325/607950)= 4441 J= 4.44 kJAG=AH-TAS= - Qr= 4.44 kJAS 体=Qr/T= -4441/298.15= -14.9 J K-1-4 25C时化学反应:A (气)=AfHm/ kJ mol-1-550Sm / J K-1mol-1167.4上述反应中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反应的B (固)+ 2C (气)的有关数据如下-29.0-293.5021.4113.0ACp, m=0(1)计算 125C时,标准态下,反应的ArHmASm。、Qp、Qv;计算 125C时,标准压力下,A 的转化率是多少?解:计算 125C时,标准态下,反应的ArGm,并判断该
45、反应在 125C时的反应方向;(3)求出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和125C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K ;(1)4Hm( 298.15 K ) =( 29.0 )+ 2 X( 293.50 ) ( 550 )=56 KJ mol14,Sm( 298.15K ) = 21.4+ 2X113.0167.4 = 80J K1因4C=0 则4H 、 S 与温度无关p ,mr mr m4Hm( 398.15K ) =ArHm(298.15K ) = 56KJ mol14,Sm( 398.15K ) =4,Sm( 298.15 K ) = 80J K1molQp=4Hm(398.15K ) = 56KJQV=Qp
46、2RT = 562 X8.314X398.15X103=72.6KJ(2) 4Gm( 398K)=4Hm(398.15K) T4Sm(398,15K)=56398.15X80X103=57.6KJ mol1 0反应自发向右mol1(3)In K(T)=4Gm4HmT4SmRT57.6X10380T6928+ 9.62T8.314T6928(T ) = exp( + 9.62 )4Gm( 398 ) (398.15 K )=RT(398.15K ) = 3.6X107B(s)0或者:KIn K(4)A(g) ?1 =57.6X103=17.48.314 X398.152C( g)0n= 1 +a
47、(398.15 K )=(2a)21ap na 100%4a27=3.6X1071a25有反应为:A(g) = B(g) + C(g),各物质在298K 的4fHm和Sm的数值为:物质A(g)B(g)C(g)fH-1m(kJ mol )125110.060Sm11(J mol1K1)305.3278.5130.6(1)计算该反应在298K、标准态时的rHm、Q、Q;(2)计算该反应在298K、标准态时的Gm并判断该状态下反应的自发方向(3) 求出4Gm与 T 的关系式;(4)求出K与 T 的关系式;(假定该反应的ACp=O);(5)如果各气体分压的分压均为 0.5p,试判断反应在 298K、标
48、准态时的自发方向。 解:(1)4rHm(289K)=ZY 4fHm(289K)rHm( 289K)=QpQV= Qp- RT4ng(2)4rGm=4rH(289K)-T4rS(289K)=4H(289K)-298X4rS(289K)判据:4rGm 0(3)- 4Cp,m=0 - 4rHm 4“皿与温度无关rGm=4rH(289K)-T4rS(289K)(4)4rGm= -RT n K In K =-RT+R6.25 C 时反应MCO3(S)=MO(s)+ CO2(g)(M 金属)的有关数据如下fHm/kJ-mol-1-500-29.0-393.50Sm / J -1 -1K -mol167.4
49、121.4213.0Cp, m/ J K-1-mol-1108.668.4040.20rHm(289K)4rSm(289K)相平衡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与原电池) )E = 0.460V, ;. . =3.40X10-4V.K-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计算 25 C、Z = 2 时,电池反应的rGm、rHm、rSm、Qp及可逆电池反应热 Qm.Ro(-)2Ag -2e-1+ Cl 2AgCl(s)1(+) 2HgCl (s)+ 2e1 Hg(l) + 2Cl1rGm= -nEF = -88.78KJ. molrSm= nF=65.62KJ.mol-11Hm= rGm +T Sm= - 69
50、.23 KJ.mol-1Qp= rHm= - 69.23 KJ.mol-1QR=T rSm=19.55 KJ.mol2. 某电导池先后充以高纯水、 0.02 mol.dm-3KCl 溶液和 AgCl 饱和溶液。25C时分别测得电阻值依次为2.20X105、100 和 1.02X105Q。已知该温度下 KCl、AgCl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383X10-2、1.268X10-2S.m2 .mol-1,求:(1)电导池常数;(2) 25C时 AgCl 溶液的电导率和 AgCl 的溶解度。解:(1)正极反应2AgCl(s) +2e 2Ag(s) +2Cl (2mol kg-1)负极反应M M2
51、+(mol kg-1) +2e 电池反应2AgCl(s) +M 2Ag(s) +MCI2(1mol kg-1)(2) E=(1.200+4.00X105X25 +9.00X107X252)V=1.2016VrGm=zFE =2X96500Cmol1X1.2016V=231.9kJmol1(dE/dT)p=(4.00X105 +2X9.00X107X25)VK1=8.5X105VK1rSm= zF(dE/dT)p=2X96500Cmol1X8.5X105VK1= 16.41JK1mol1rHm=rGm+TrSm=231.9kJmol1+298KX16.41JK1mol1 =227.0kJmol1
52、Qr=rSm=298KX16.41JK1mol1=4.89kJmol13.某金属 M 的氯化物 MCI2是一强电解质,设下列电池:M | MCl2(1mol kg-1)| AgCl | Ag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V=1.200+4.00X10-5(t/C) +9.00X10-7(t/C)225C时的 E (M2+/M)= 0.9636V,E (AgCl,Ag|Cl)=0.2223V。 F=96500C mol-1。(1) 写出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2)计算 25C时上述电池反应的 E ,rGm,rSm,ArHm及可逆热 Q。解:(1)正极反应2AgCl(s) +2e 2Ag(s) +2C
53、l (2mol kg-1)负极反应M M2+(mol kg-1) +2e电池反应2AgCl(s) +M 2Ag(s) +MCl2(1mol kg-1)(2) E=(1.200+4.00X10-5X25 +9.00X10-7X252)V=1.2016V1 1rGm=zFE =2X96500CmolX1.2016V=231.9kJmol(dE/dT)p=(4.00X105 +2X9.00X10-7X25)VK-1=8.5X10-5VK-1rSm= zF(dE/dT)p=2X96500Cmol-1X8.5X10-5VK-1= 16.41J - K-1mol-1rHm=ArGm+TrSm=231.9k
54、Jmo+298KX16.41JK-1mol-1-1=227.0kJ mol11Qp=ArHm=227.0kJmol1Qr= TrSm=298KX16.41JK-1mol-1=4.89kJmol-14.已知 25C时的 E (Ag+/Ag)=0.7994V,E (AgCl,Ag|Cl)=0.2221V,F=96500C- mol-1。试通过设计原电池, 求 25C时 AgCl 在水中的溶度积心o(1)(3)(5)计算 25C时,标准态下,反应的 该反应4Gm (T)与 T 的关系; 计算1500C下,反应的 K3o(6) rHn、rSm Gm ( 2)计算 125C时,标准态下,反应的QP、QV
55、。(4)计算 1500C,标准态下,反应的该反应 K(T)与 T 的关系; rGm及此条件下的反应方向。(7)该反应有无转化温度?若有,是多少?1.标示相图:g=ll=s1.已知电池 Ag(s)|AgCl(s) |HCl(a=0.9) |HgCl(s) |Hg(l) 25C时, (1)(2)解:反应:2Ag + HgCl 2AgCI(s) + Hg(l) + 2Cl解: AgCl(s)= Ag+ Cl正极反应 AgCl(s) +e Ag(s) + Cl负极反应 Ag(s) Ag+ e设计电池如下:Ag(s) Ag+ClAgCl(s) Ag(s)E= E AgCl/Ag _E Ag: :/Ag其
56、电动势为一E0=RT/F InKSP25C时,0.2221-0.7994=0.05916lgKSP,界面现象1.25C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b与乙醇浓度的关系如下b=72- 0.5c+0.2 c2(103Nm-1)试解决下列问题:(1) 25C时将一个半径为 10-5m 的毛细管插入水溶液中,试计算毛细管中的液面将升高多少?假设润湿角为 度为1.00kg dm-3, g=9.80m s-2。(2) 计算 25C时乙醇浓度为 0.1mol dm-3的表面吸附量。解:(1)纯水的表面张力b=72X10-3N m-1升高高度 h=2bcose/pg r = 2X72X10-3Xcos0 /(1000
57、X9.80X10-5)=1.47m(2)r =-(c/RT)db/dc=-0.1/(8.315X298.2)(-0.5+0.4X0.1)X10-3=1.86X10-8mol-1m-22.已知在 273.15K 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3,其饱和吸附量为95.0dm3 kg-1,若 CHCl3 的分压为82.5dm3 kg-1。求(1)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b 值;(2) CHCI3 的分压 6.600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若干?解:vjf二r二麺_3 3幻0韭幻02 2p0f再由开尔文公式得Pr/P0=1.0017一3 _34,;: 4 3.14 1 103-.RTM 2F-.00173得心0017动力学1.已知反应 NO2(g) =NO(g) + (1/2)O2(g)以 N02的消耗速率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n(k/dm3 mol-1 s-1) = - 12884K/T +20.2664(1)试求反应的级数,活化能Ea 及指前因子 Ao(2)求 400C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英语写作课件百度云
- 探秘电流世界
- 硕士追求指南
- 四川省成都市第第十八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天津美术学院《现代推销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左玉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题含解析
- 南宁二中、柳州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9周周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传媒学院《现代生物制药工程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化与翻译(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物理试题周练二不含附加题含解析
- 《齿轮介绍》课件
- 民营医院分析报告
- 知心慧学提分宝-数学
- 吉祥航空飞行报告
-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变电站值班员(第二版)》高级工题库(全)
- 《曼陀罗绘画疗愈-初三减压》PPT
- 彩钢板屋面监理细则
- 文艺复兴史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BIM技术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
- 城市设计原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