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建筑文化理念的发展初探_第1页
辽代建筑文化理念的发展初探_第2页
辽代建筑文化理念的发展初探_第3页
辽代建筑文化理念的发展初探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辽代建筑文化理念的发展初探    孙文婧摘要:易经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也是古代人用以指导行为的工具书。易经关于文明和文化的定义,不仅具有对文明和文化本质的定性,同时包含着对人的行为的指向:“内心灿烂光明、行为在道德规范之内,是文明;将这种文明推广到人民中,是文化”。易经描绘的文化概念,内涵很深刻、外延也很明确,对人深有启迪力度。关键词:建筑文体理念,发展;研究贲,是形容装饰得很美的样子。作为象形字的“贲”字,上半部分是“卉”,表示美丽的花卉;下半部分是“貝”,表示很有价值。完整的“贲”字形象表示的是:文化是人怀着光明之心创造出来的美丽的体现人类

2、道德价值和道义价值的物事。我们可以把贲卦叫做“文化卦”,以贲卦的形态布设的建筑,对人必然有着文化的提示作用。贲卦,下面的三划是代表火的符号,叫做离卦,“离”在古词中与“丽”通意,意思是火光耀动很美丽;上面三划是代表山的符号,叫做艮卦,表示停止的意思。“卦”,外表是形象,也就是挂在那里让人观看的图象。贲卦的形象是火在山下燃或火在山内燃。那么,火在山下燃这个动态的形象象征着什么意思呢?火在下,山在上,“彖传”(“彖传”,即卦辞。“彖”tuan发音团,四声,即论断、判断的意思。)解释说是:“文明以止,人文也”。白话的意思是:“内(心)灿烂光明(离卦)而外(行为)止于礼仪(艮卦),是人的文明”。卦辞接

3、着又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白话的意思是:“考察人的文明,用以教化人民,形成文明的天下(这就是文化)”。1.辽文化建筑遗存1974年以来,国家有关文物部门在法库县叶茂台镇山峦中陆续发现了20余座辽墓。出土了许多珍贵、精美的文物及墓志和壁画等,其中轴绢画山水楼阁立轴和竹雀双兔立轴,以及带彩绣的衣被、木制房形棺床小帐、雕花石棺等,是辽代考古史上十分重要发的现。墓群中有一座辽代北宰相萧义的墓葬,墓室中有石棺一架,还有一方墓志及壁画,绘有“出行图”、“归来图”及武士等。根据出土墓志的记载,叶茂台辽墓是辽后族萧氏的家族墓地。叶茂台辽墓时间跨度较长,墓葬形制丰富、出土器物精美,对研究辽代的历史、经济

4、、文化、科技、手工业、艺术及契丹民族习俗、丧葬制度等方面都提供了丰厚的资料。法库还发现了另一位辽代宰相萧袍鲁的墓葬,出土了许多精美的辽代文物。研究表明,今天的法库地域,辽代时是帝后萧氏的故里,同时是历代辽朝宰相的祖地。从下面的图,可以看清萧氏后族和宰相在法库居住的线索。史书上记载法库地域的二十几个头下军州城,都应是后族萧氏的领地。萧袍鲁的墓志铭中写道,他逝世后葬在祖茔,也进一步说明了法库是后族萧氏的祖居领地。辽文化宝藏,还处在挖掘、鉴定、整理的初始时期,全国还没有一处系统、完整、深刻、生动地介绍和展示辽文化的立体文化平台。法库县既占有帝后故里的地利,又及时地抓住了文化发展的良好天时,上下齐心努

5、力,人和事兴,辽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辽文化的绚烂精彩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尤其是中国北方的骄傲。2.辽文化特色符号近些年,我国的辽文化挖掘和研究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土物、民间物的辽文化实物越来越丰富,辽代以及契丹文化研究的著述逐渐增多,相信这项事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掌握的辽文化特色符号已很丰富,经选择,以下这些辽文化形象作为建筑文化景观的造型似为妥宜。(1)辽代城邑屋顶辽代的城市的屋宇,在历史时期方面属于宋式建筑,在地域特色方面呈中国北部建筑风格。宋、辽屋宇虽都是梁架斜屋顶,但宋显清俏,辽呈厚重;宋透旖旎,辽现阳刚。这与宋、辽所据地域气候有直接关系。但总的来

6、说,正如辽道宗耶律洪基所言,是“华夷同风”的。由于辽处北方,宋據南域,屋顶的厚重程度和曲翘程度便自然出现了一些差别。从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木构楼阁可以清楚地看到辽对唐代建筑的继承关系。整个说来,辽代建筑保留了浓厚的唐代作风。但是密檐砖塔则很特殊,形制多是实心,底层立于须弥座、平坐勾阑和莲瓣之上,塔身八角或六角,仿木构的斗、柱、枋、门窗,上作层檐。辽塔一般色白或浅黄,极醒目。金代颇多仿建。“南博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突出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采用近代仿古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风格仿辽式建筑。南博外观高大雄壮,梁柱斗拱粗壮古朴,四面起坡的丈屋顶星曲面翘起,虽然十分庞大,

7、但给人轻快腾飞之感。”(2)辽代大车辽代大车是辽国主要的交通工具,辽国皇帝实行四季捺钵制度,即春夏秋冬到不同的地方行猎和休憩,同时也就巡视了各地。捺钵的队伍数万人,安营扎寨时,各营寨则以两辆大车相对架起辕门,其它大车围成一圈,作为行营。辽国诸军队行军途中驻扎也以大车为辕门。大车辕门,是辽代文化的特色符号。大车辕门气韵阳刚,形态威武,车上的棚轿具有房屋造型,相向扬起对接的车辕具有门楣的形态,辽文化特色突出,具有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和精神上的振奋效果。(3)契丹马鞍“契丹马鞍,天下第一”。契丹马鞍是辽代的骄傲。也是辽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契丹人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马鞍具的民族之一。在辽代,契丹马鞍具的制作达

8、到了颠峰。奢华精美的马鞍具,更是成为了契丹达官显贵炫耀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许多契丹贵族在马鞍和遒带上钉缀或镶嵌带饰作为装饰物。带饰也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最多契丹马鞍具构件,是再现契丹鞍风采最好的例证。材质有:银鎏金、铜鎏金、或加以玛瑙、玉块点缀等。金属类工艺上多用镂空或用捶揲、錾刻出各种图案,受波斯工艺影响较大。图案纹饰多是契丹人生活环境中动植物的摹写,如:牡丹、菊花、芍药、宝相花等。(4)辽代符牌与雕画辽代符牌造型独特、形状精妙,其形貌适宜作为楼宇墙面、窗框的装饰,既增美韵,又抒辽风。辽代雕画精美疏朗、辽风浓郁。已知最早的实物是1972年河北省承德县深水河老阳坡发现的辽代金牌和银牌。两牌除质料不同外,大小、形制和牌面上的文字均同。3.辽代文化理念的挖掘和发展辽文化,不能只表现在建筑风格方面,同时应该表现在精神文化中, 从辽文化中,可以挖掘、传承和发展什么样的核心理念呢?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辽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1110在位)的一些话语很具有辽代核心文化的特征。辽道宗在写给宋朝皇帝赵顼的信中说:辽、宋“虽境分二国,克保于欢和;而义若一家,共思于悠永”。这是文明和睦的表达。辽道宗在学习论语时还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这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表达。这两段话与易经贲卦“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理念相一致。“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