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监测探究现状及展望_第1页
灰霾监测探究现状及展望_第2页
灰霾监测探究现状及展望_第3页
灰霾监测探究现状及展望_第4页
灰霾监测探究现状及展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灰霾监测探究现状及展望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灰霾现象日益严重, 灰霾监测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介绍了灰霾的成因与危害, 总结了灰霾监测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关键词 灰霾监测;现状;问题;展望中图分类号p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 82-0094-02灰霾是指大气之中的硝酸颗粒、硫酸颗粒等粒子浓度很 大,致使空气能见度低,出现浑浊感的现象,其实质是细粒 子气溶胶污染,属于大气气溶胶的范畴。近年来,随着我国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严重,造成 灰霾污染现象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对社会生活发展带来诸 多不利影响,这使得加强对灰霾的监测变得刻不容缓。

2、1灰霾的成因与危害1. 1灰霾的成因灰霾的形成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大气在水平方向 上的静风运动变多。高楼大厦对风流的摩擦和阻挡效应使得 风流强度明显削弱,水平方向上的静风运动变多,妨碍了大 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其在城区和郊区的周边聚集。第二个原 因是大气垂直方向出现的逆温层。逆温层阻碍了低空处的空 气垂直运动,致使污染物不易向高空扩散而停滞在低空。第 三个原因是气态污染物和悬浮细颗粒物的变多。随着城市的 发展,悬浮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变多,从而造成了能见 度的降低。1.2灰霾的危害灰霾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日常 生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 康。灰霾

3、里面包含了很多的颗粒物,直径很小的气溶胶粒 子,这些东西能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如果在人们体内长 期积累则会诱发支气管炎等各种疾病。灰霾还会造成光化学 烟雾污染。灰霾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的照射 下会产生光热反应,产生所谓的光化学烟雾。这种厌恶具有 很强的毒性。此外,灰霾还会削弱紫外线,阻碍人们骨质中 维生素的合成,诱发病毒性疾病等3。2灰霾监测的研究现状2. 1灰霾监测系统的建立我国对于灰霾监测研究的起步较晚,为了探究灰霾监测 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国家环保部于2007年选择 了上海、天津等城市作为试点城市,研究建立一个统一的技 术规范与标准化的监测体系。灰霾监测系统主要包括

4、点位选择、监测因子选择、系统配置。1)点位选择。根据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在已有的 大气控制点中可以选择几个监测点作为灰霾的自动监测点;2)监测因子选择。选取s02、co、03和n02作为基本 的污染因子,pm25和pm10作为颗粒物浓度的监测项,气象 基本参数、能见度和太阳辐射作为气象条件监测的监测项;3)系统配置。系统配置主要包括监测设备和仪器。2. 2灰霾监测的主要方法灰霾监测采用的主要监测方法是建立区域灰霾监测站。该方法属于地面定点监测,一般包括简单记录、pm检测和综 合测量等。灰霾监测站内除了有常规的空气污染物自动监测 仪器,还有专门针对灰霾监测而配置的设备,例如黑碳监测 仪、voc

5、s监测仪等。作为气溶胶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的黑碳 气溶胶,对气溶胶的光吸收作用占主要影响,而黑碳监测仪 正是利用这个性质进行了测量°vocs监测仪可以对大气中的 很多种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连续性监测。此外,如果需 要对灰霾进行预警预报,则应该加入大气稳定度监测仪,则 可以对造成灰霾现象的主要物质构成监测。下面简单介绍下 灰霾监测站中的标准型监测站和扩展型监测站。1)标准型监测站。标准型监测站可以监测灰霾的基本 参数,例如浑浊度、氮氧化物、能见度、二氧化硫、臭氧等;2)扩展型监测站。扩展型监测站可以监测灰霾的高级 参数,例如颗粒物化学成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硝酸盐等。2. 3遥感技术在

6、灰霾监测的应用上面提到的灰霾监测站,在灰霾监测中应用广泛,但是 它有时空局限性,相应的监测效果尚不能很好的达到宏观监 测的要求。而遥感技术具有实时、监测区域广等优点,能很 好的弥补这一缺陷,对于发展和完善灰霾监测有着重要的意 义。遥感技术在灰霾监测的应用,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研 究。ramanathan等于2005年采用modis数据对位于喜马拉 雅和印度恒河平原之间的灰霾进行了分析;lee等于2006年 依据卫星数据对韩国的典型灰霾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wang 等于2008年采用modis数据对发生于珠三角的灰霾现象进 行了研究;guo等于2010年采用卫星数据对2007年发生于 黄海的灰霾事

7、件进行了分析。3灰霾监测的问题与展望1)灰霾监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监测点位偏少且分布不 合理的现状,现有的监测站只能反映小范围内的污染情况, 而对于大范围内的城市灰霾状况尚不能很好的反映。因此, 加大对灰霾监测的资金投入,增加监测站点的数量,如何研 究大尺度的灰霾现象将是以后灰霾监测工作所要注意的;2)灰霾监测设备鱼龙混杂,缺乏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灰霾监测设备往往品类很多,不利于保证监测设备的质量。 应该对监测设备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监测设备的使用;3) 灰霾监测体统尚需完善。可以对现有的监测体统增 加例如大气稳定性等项目的监测,以不断完善监测体系。4结论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我国对灰霾 的研究尚不完善,很多方面亟待提升。对灰霾的监测主要是 采用灰霾监测站,遥感技术的加入则提高了灰霾监测的水 平。应该不断加强对于灰霾监测技术的研究,不断完善灰霾 监测体系,为灰霾天气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基础。参考文献1 吴兑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3): 158-159.2 孙亮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环境科学 与管理,2012, 37 (10): 71-72.3 ramanathan v, ramanam v, roberts g, et a. 1 warming trends in asia amp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