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1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2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3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胃脘痛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 艾灸胃脘疼痛: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胃脘胀满: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暧气反酸: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2. 穴位贴敷胃脘疼痛: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胃脘胀满: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脘、关元3. 耳穴贴压胃脘疼痛: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纳呆:脾、胃、肝、小肠、心、交感4. 穴位注射胃脘胀满:足三里、合谷暧气反酸:足三里、内关5. 拔火罐胃脘疼痛:背腧穴6. 雷火灸虚寒型胃痛:神阙、中脘、足三里(双侧)、脾俞、胃俞、涌泉等穴药物竹罐疗法:(一)适应症1. 内科疾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导致的关节肿痛,感冒、发热、急慢性支气

2、管炎、胃痛、腹泻、头痛、中风后遗症等2. 外科疾病:疖、痈、疮、丹毒等3. 妇科疾病:痛经等4儿科疾病:发热、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5. 五官科: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等6. 皮肤科疾病:座疮、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7. 骨伤科:颈椎病、腰肌劳损、落枕 腰背痛、肩周炎等禁忌症:1. 咼热、抽搐、痉挛症等不宜使用2. 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消瘦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 不宜使用3. 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需慎用4.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慎用5.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如血友病中药热盐包疗法:(一般吴茱萸:粗盐比例为1:1 )适应症:1. 骨科:颈肩关节肌肉酸痛、腰腿

3、痛;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痛等;风湿痹症引起的关节冷痛、麻木、酸胀等。2. 消化科: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腹痛;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寒 性呕吐、预防药物化疗后呕吐等。禁忌症:热性病、高热、神昏、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腹部包块性质 不明禁用;皮肤炎症或湿疹、皮肤过敏患者禁用;孕妇禁用;过饥、 疲劳、体弱、感觉迟钝患者慎用。骨科护理中医特色疗法:一、四黄水蜜(大黄、黄芩、黄连、黄柏比例为1:1)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痛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2、适应症(1)闭合性骨折后疼痛。(2)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3)各类筋伤。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

4、痛,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 用。二、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1、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脘腹疼 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2、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 便不畅者。3、禁忌症:(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便秘:1. 腹部推拿(顺为补,逆为泻)2. (吴茱萸粉/大黄粉/玄明粉+水/醋(或者加凡士林),混匀,穴位 贴敷预防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留置尿管日起,用葱白捣碎,穴位贴敷于神阙穴,日一次。中药药枕:治疗头痛头晕、失眠呃逆、口舌生疮:吴茱萸粉+水调匀,穴位贴敷双涌泉穴自汗盗汗者:五倍子粉+水调匀,穴位贴敷神阙穴老年性夜尿频症状:肉桂粉+水调匀,穴位贴敷双涌泉穴腹水、肾性水肿;肢体肿胀:芒硝(可以加冰片)外敷(根据面积敷 范围)慢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