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王小明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D.凸透镜的两个焦距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1所示,则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

2、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设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60;     )A.将该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10B.物体为一点光源时,利用该透镜可得到一束平行光,此时u=10C.将该透镜作幻灯机的镜头使用时,u10D. 将该透镜作照相机的镜头使用时,u205、凸透镜由成放大实像变成为缩小实像,其转折点是物体在:(      )A.透镜中心处       B二倍焦距处      C.焦点处  

4、60;    D.无限远处6、物体从距凸透镜12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B11      C.20       D.以上都不对7、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

5、的方法是:(      )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 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8、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

6、立放大的实像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7、60;           D.正立、缩小的实像10、张老师在用投影仪放映投影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8、0;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二、填空题(本大题20空,每空1分,共26分)11、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太阳光起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2、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光轴慢慢向光屏的方向移动,发现在光屏上得到两次清晰的像,那它们一定是

9、60;        像,并且前一次得到的是          (填“实”或“虚”)的像,后一次得到的是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13、很多私家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车后很快就能将车上的水晒干。实际上,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       

10、;  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       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早晨、傍晚时分进行。14、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   _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 情况(如图2示),根据该图,这个人患了_   _(近视、

11、远视)症,可配戴装有_  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15、通过一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  &

12、#160;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6、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4甲所示,由图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当把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处时,如图4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17、有一次,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台板下报纸上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水滴相当于一

13、个      ,报纸上的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18、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填“大于”或“小于”)80,所成的像为缩小、       (填“倒立”或“正立”)的   &

14、#160;   (填“实”或“虚”)像。19、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爷爷戴的老花镜是      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其折射光的能力       (填“强”或“弱”)一些。 图520、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5)的实践活动中, 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

15、,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 _(填“上”或“下”)移动,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具有_的作用。                                           三、

16、作图题(本大题共8分)21、请在下列各图中画出经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15分6分5分,共26分)2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        和       ,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

17、160;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上。(2)小明同学用一个标有“f=10”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下表中的数据,请你帮他把这个表中的空白处填好,并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3015缩小倒立2517 倒立1530放大倒立1260放大 8与物体同侧约40放大正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2f时,物体成       

18、60; 的实像,这时像距的范围是           .物距          时,物体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这时像距范围是         。物距uf时,物体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只能用眼睛在蜡烛的另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到一个      (

19、填“倒立”或“正立”)的虚像。像距     物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由远处向透镜一倍焦距处靠近时(即物距减小),则像距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晓羽同学利用一个凸透镜、一把刻度尺和几根火柴,完成了两个小实验,请你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1)晓羽在太阳光下,把火柴点燃了(如图6所示),这种现象说

20、明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2)晓羽粗略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请你写出他测量时的主要步骤.    24、小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E、G等各点(如图7示) 分别按以下情况调整好光屏的位置:(1)把烛焰放在_    _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最大;(2)把烛焰放在_  _点,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小; 图7(3)把烛焰放在_ _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但通过凸透

21、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    立_  _的虚像  五、综合能力题(3分7分,共10分)25、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小丽发现: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丽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序号直径焦距甲530乙410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凸透镜是         (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凸透镜,在实验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22、#160;                                                 &

23、#160;                                                 &

24、#160;  。4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8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眼睛时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

25、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图8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   

26、0;   )A010      B1025      C从10到极远处       D025(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7、;                                                  

28、;                                。      参考答案(全卷45min,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BCBDBB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1、凸透、会聚。12、实、放大、缩小13、凸透、高温.14、凸透、近视、凹透15、凸、实、大于两倍焦距、会聚。16、15、正立。17、凸透镜、虚。18、大于、倒立、实。19、凸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