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微丝本章重点:微丝的功能微丝特异性药物主要内容:形态结构:纤维状,单根成螺旋结构,长短不定。< 存在形式:分散存在,聚集成束,交联成网分布:细胞质中,细胞膜内侧比较丰富肌动蛋白(构成微丝的基本成分)球形肌动蛋白(纯化的肌动蛋白单体,外形呈河蚌状,,分子内有ATP或ADP,Ca+, Mg+的结合位点,分子有极性)首尾相接.纤维状肌动蛋白(螺旋状纤维, 微丝的主体,有极性)(又称肌丝蛋白)微丝的化学组成微丝结合蛋白(与微丝结合,影响 微丝的形态、功能、 组装与去组装,控制 微丝与微管或其他 细胞器的连接)肌细胞中(与肌肉收缩有关)肌球蛋白(粗肌丝的基本构成单位 ): 约占肌细胞总蛋白的
2、一半。 由2个重链 和4个轻链组成,重链形成一个双股 a 螺旋,一部分呈杆状,另一部分与轻链 一起折叠成两个球形区域, 位于分子一 端,球形的头部具有 ATP酶活性。原肌球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5%10%,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相互缠 绕成a螺旋结构,位于肌动蛋白螺旋沟 内。原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位于肌动蛋白双螺旋的沟中, 主要作用是加 强和稳定肌动蛋白丝,抑制肌动蛋白与 肌球蛋白结合。肌钙蛋白:肌钙蛋白含三个亚基: 肌钙蛋白C ,特异地与钙结合,控制原肌球蛋白在肌动蛋白表面的位置; 肌钙蛋白T,与原肌球蛋白有高度亲 和力, 肌钙蛋白I,同肌动蛋白及Tn-T结合 抑制肌球蛋白的 ATP酶活性,
3、使肌球 蛋白的头部不与肌动蛋白接触。细肌丝中每隔40nm就有一个肌钙蛋白 复合体。肌肉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粗肌丝:肌球蛋白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微丝的组装一. 在适宜的温度,存在 ATP K+、Mg2+离子的条件下,(达临界浓 度以上)肌动蛋白单体可自组装为纤维。组装步骤:1. 成核:几个G-肌动蛋白开始聚合形成核心结构;2. 微丝生长:G-肌动蛋白从两端加到多聚体上,力口到正端比加到负端 速度快10倍以上。(此为结构极性;功能极性即行使功能具有方向性)3. 处于平衡状态:微丝延长到一定时期,游离肌动蛋白单体浓度降低 至临界浓度,正端延长速度等于负端缩
4、短速度,长度处于平衡状态(此 过程-踏车现象)二. 微丝组装的非稳态动力模型ATP肌动蛋白浓度高时,纤维末端形成一连串的 ATP肌动蛋白-ATP 帽。ATP肌动蛋白对F-肌动蛋白亲和力高。ADP肌动蛋白亲和力低。三. 微丝特异性药物(重点)细胞松弛素B可切断微丝纤维,并结合在微丝末端抑制肌动蛋白 加合到微丝纤维上,特异性的抑制微丝功能。鬼笔环肽 与微丝能够特异性的结合,使微丝纤维稳定而抑制其 解聚。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可特异性的显示微丝。微丝功能(重点):五月天-时光机.wma(1)维持细胞的形态:参与构成细胞骨架,很多细胞质膜下有肌动蛋白和一些微丝结合蛋白形成的骨架网络,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强度
5、和韧性,维持形态。(形成微绒毛和应力纤维)(2)肌肉的收缩: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单位是肌原纤维。肌肉收缩是 细肌丝与粗肌丝相互滑动所致。(3)细胞的运动与物质转运:1细胞运动质膜下平行排列的肌动蛋白纤维使细胞产生各种运动。如阿米巴运 动,变皱膜运动,胞质环流及吞噬活动等。这些运动可被细胞松弛素 抑制。(变皱膜运动:1微丝伸长,细胞表面突起,形成伪足;2.伪足与基质接触部位形成黏着斑;3.黏着斑解离,细胞向前移动。)2. 物质运输(膜泡运输)(4)参与胞质分裂: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离的子细胞内产生 收缩环,收缩环由平行排列的微丝和肌球蛋白 II组成。(用细胞松弛 素B处理细胞,胞质不分离,形成双
6、核或多核细胞。)(5)形态发生:两栖类胚胎发育中神经管的形成;顶体反应等。(6)其他功能:参与细胞连接,如形成黏着绊和黏着带;参与细胞 的信号转导 思考题答案: 名词解释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主要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微丝: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参与维持细胞形态,肌肉收缩,变 形运动变皱膜运动,胞质环流,吞噬活动以及胞质分裂的纤维状结构。 肌动蛋白:是构成微丝的基本成分,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纯化的肌动 蛋白单体为球形肌动蛋白,多聚体为纤维形肌动蛋白,根据等电点不 同分为:a肌动蛋白,B和丫肌动蛋白。变皱膜运动:培养细胞时,细胞表面变皱,形成许多波动式的皱和突 起,这是由于
7、细胞膜下肌动蛋白纤维的收缩, 使皱和突起不断交替地 与玻璃表面接触,形成黏着斑,当黏着斑解离时,细胞就向前移。胞质环流:植物细胞中胞质绕液泡环形缓慢流动的现象。动力来自肌动蛋白与 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考题回顾:在微丝特异性药物上会出填空选择题第九章微管本章重点:微观的功能(尤其是 P101图9 7)秋水仙素,长春花碱和紫杉醇主要内容:形态结构:1. 由13条原纤维(球形微管蛋白结合而成)纵横螺旋排列构成的中空的圆柱状结构2. 每条原纤维由球形微管蛋白结合而成3. 存在形式:单管,二联管,4. 分布形式:单管分散存在,微管蛋白:酸性蛋白(组成微管的主要 化学成分)网状分布,束状分布 a微管蛋 白J
8、 B微管蛋'白丫微管蛋白球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氨基 酸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差别,但来 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微管的化学组成a和B微管蛋白一般以 异二聚体 的形式存在,1微管蛋白二聚 体含有鸟嘌呤核苷酸GDP和(或)GTPP的结合位点,GTP 为微管蛋白二聚体组装成微管提供能量。2.Mg2+和Ca2+也能结合于微管蛋白二聚体上。3.微管蛋白二聚体上还具有与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结合的位点。I微管结合蛋白(MAP )由于MAP同微管壁的结合,提高了微管的稳 定性。所以MAP同微管的结合能控制微管的 长度,防止微管的解聚。MAP-1MAP-2:分布在神经细胞胞体和树突中,热敏感蛋 白质,可在微管间形
9、成横桥(但不使微管成束) 或作为一种胞质动力蛋白,与轴突的逆向运输有 关。Tau:大量存在于中枢及其周围神经细胞的轴突 中,与微管蛋白相结合以促进其聚合形成微管, 加强微管的动力学稳定性,降低微管蛋白的解 离,并诱导微管成束。MAP4微管的组装一. 体外组装 条件:1. 一定的微管蛋白浓度;2. GTP提供能量,偏酸(最适pH6.9);3. 需Mg 2 +存在;4. 一定的温度(最适为37 C)步骤:1. 微管蛋白二聚体形成原纤维;2. 多股原纤维并列结合成片层,再合拢成短微管;3. 二聚体不断加到短微管的两端,使微管逐渐延长至平衡状态。 说明:?微管具有极性,(+)极生长速度快,(-)极生长
10、速度慢。?微管和微丝一样具有踏车行为。?大多数微管处于动态组装和去组装状态(纺锤体)。? 37 °C,钙离子浓度低等因素利于组装;4°C以下,钙离子浓 度高有利于去组装。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最重要的微管工具药物)阻止微管成核反应,阻 止其他微管二聚体的加入,长春花碱 可引起微管去组装。紫杉醇 促 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治疗多种癌症理想药物)二. 体内组装微管组织中心 (MTOC是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染色体的动粒, 中心体、基体(纤毛,鞭毛)均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功能。所有微管组 织中心都具有丫微管球蛋白。作用:1.确定微管的极性,负端在中心处,正端离开MTOC2. 确
11、定所形成的微管中的原纤维数目微管蛋白与疾病一. 阿尔茨海默病AD (神经纤维缠结(Tau蛋白),老年斑)二. 纤毛不动综合症(纤毛结构缺陷)微管功能(重点)一、维持细胞形态,细胞不对称形状的维持与微管分布有密切关系;二、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可以作为细胞内小泡及颗粒物质运输的 轨道。(P101图9-7要特别掌握)三、维持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微管可固定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 和高尔基复合体的位置,并参与这些细胞器的位移。四、构成纺锤体,细胞从间期进入分裂期时,微管解聚为微管蛋白, 经重新组装,形成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运动。五、作为中心粒、纤毛和鞭毛基本结构成分,它们是细胞中稳定的微 管结构思考题答案
12、:微管:是具有极性的细胞骨架,由13条原纤维纵形螺旋排列构成的 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等功能的中空圆柱状结构。微管结合蛋白(MAP):附着于微管多聚体上,参与微管的组成并增加 微管的稳定性的蛋白。鞭毛:是真核细胞伸出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鞭毛比较长而数目少, 主要是由基体、杆部区和末端组成。精子及许多原生动物都以鞭毛或 纤毛为运动器。纤毛:是真核细胞伸出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比较短,数目多。主要是由基体、杆部区和末端组成。精子及许多原生动物都以鞭毛或纤毛 为运动器。微管组织中心:是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染色体的动粒,中心体、基 体(纤毛,鞭毛)均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功能。所有微管组织中心都
13、具 有丫微管球蛋白。有确定微管的极性,确定所形成的微管中的原纤维数目的作用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周围有一些无定形或纤维形、 高电子密度的物质,叫做外中心粒物质。中心粒由9组3联微管构成, 不直接参与微管蛋白的核化,具有召集 PCM (中心粒周围物质)的 作用。中心粒:成对存在彼此相互垂直排列构成中心体的圆筒状小体。考点回顾:在秋水仙素,长春花碱和紫杉醇的功能和相关应用上出过填空题第十章中间纤维主要内容:中间纤维(中间丝/中丝)形态结构:1. 单根呈绳索状,多根形成纤维网格;2. 外与细胞膜及细胞外基质相连,内与核纤层直接联系。化学组成和类型:单体:蛋白质纤维分子 【杆部高度保守,
14、头部(氨基端),尾部(羧 基端)】。类型(根据:组织来源 和 免疫学性质):角蛋白纤维,波形纤维, 节蛋白纤维,神经元纤维,神经胶质纤维。中间纤维结合蛋白(IFAP): 类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中间纤维联系密 切的蛋白,在细胞内与中间纤维共分布,且具有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 Eg.聚纤蛋白:能使角蛋白纤维聚集网蛋白:能在中间纤维、微管、微丝间形成横桥 桥板蛋白:参与桥粒的形成锚蛋白:在细胞的基质部使中间丝与微丝相结合组装:过程: 两个单体,形成两股超螺旋二聚体(角蛋白为异二聚体) 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 , 交错排列组装成四聚体 四聚体再相互连成一条原纤维 8 条原纤维组成中间纤维(对称,不具极性) 中间
15、纤维的装配特点:1由于IF是由反向平行的a螺旋组成的,所以和微丝,微管不同的是, 它没有极性。2.细胞内的中间纤维蛋白绝大部分组装成中间纤维,而不象微丝和微 管那样存在蛋白库(仅约 30%左右的处于装配状态) 。3.IF的装配与温度和蛋白浓度无关,不需要 ATP或GTP。功能:1. 维持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网架支持系统, 对细胞核起支持和稳定作用,与线粒体等膜性细胞器有密切联系。2. 增加细胞的机械强度,在受到较大的变形力时不易断裂,比微丝 和微管更耐受剪切力;3. 参与桥粒和半桥粒的形成4. 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及细胞的分化有关,与 mRNA 的运输有关,并 对 mRNA 的胞内定位和翻译有决定性作用。细胞骨架三种组分的比较内容微管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人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年教师座谈会校长致辞:《长安的荔枝》启示:送一份执着育一树未来
- 2025年高等数学教学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平安校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财务人员集中管理办法
- 东台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pos机安装管理办法
- 2025年食品冷冻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融资租赁管理办法最早
- 个人贷款集中管理办法
- 重症医学科肺康复综合体系建设
- 数字劳工的集体行动:“罢工”现象解析
- 癫痫学生免责协议书
- 贷款中介代办协议书
- 骨牵引护理课件
- 陶艺知识课件大全初中版
- 典型主机遥控系统AC系统维护与管理挪威Kong
- 2025湖南省高校对口招生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语数英专业课)
- 老年患者安全管理
- 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