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文科立体几何知识点方法总结高三复习_第1页
[高三数学]文科立体几何知识点方法总结高三复习_第2页
[高三数学]文科立体几何知识点方法总结高三复习_第3页
[高三数学]文科立体几何知识点方法总结高三复习_第4页
[高三数学]文科立体几何知识点方法总结高三复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ll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文科)一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1. 线面平行l符号表示:2. 线面相交al符号表示:3. 线在面内l符号表示:二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方法一:用线面平行实现。mlmll/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mlml/方法三:用线面垂直实现。若ml,,则ml /。方法四:用向量方法:若向量l和向量m共线且 l、 m 不重合,则ml /。2.线面平行: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llmml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ll方法三:用平面法向量实现。若n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ln且l, 则/l。3.面面平行: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且相交且相交mlmlmmll方法二:用线面平

2、行实现。/,/且相交mlml三垂直关系:1. 线面垂直:方法一:用线线垂直实现。labacaabacablacl,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mlnlmllmmlabcllmllmlm,2. 面面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ll方法二:计算所成二面角为直角。3.线线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mlml方法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poloalpal方法三:用向量方法:若向量l和向量m的数量积为0,则ml。三夹角问题。(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 范围:90,0(2)求法:方法一:定义法。步骤 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步骤 2:解三角形求出角。(常用到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abcba2

3、cos222(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方法二:向量法。转化为向量的夹角(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acabacabcos(二 )线面角(1)定义:直线l 上任取一点p(交点除外) ,作po于 o,连结 ao , 则 ao 为斜线 pa 在面内的射影,pao(图中)为直线 l 与面所成的角。aop(2)范围:90,0当0时,l或/l当90时,l(3)求法:方法一:定义法。步骤 1:作出线面角,并证明。步骤 2:解三角形,求出线面角。(三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1)定义: 在棱 l 上取一点 p,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l 的垂线(射线)m、 n,则射线m 和 n 的夹角为二面角 l的平面角。lmlmlcb

4、aabcnaoplaopnmlp(2)范围:180,0(3)求法:方法一:定义法。步骤 1: 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三垂线定理 ), 并证明。步骤 2:解三角形,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方法二:截面法。步骤 1: 如图,若平面 poa 同时垂直于平面和,则交线 (射线 )ap 和 ao 的夹角就是二面角。步骤 2:解三角形,求出二面角。aop方法三:坐标法(计算结果可能与二面角互补)。n1n2步骤一:计算121212cosnnnnnn步骤二:判断与12nn的关系,可能相等或者互补。四距离问题。1点面距。方法一:几何法。oap步骤 1: 过点 p 作 po于 o, 线段 po 即为所求。步骤 2:计算

5、线段po 的长度。 (直接解三角形;等体积法和等面积法;换点法) 2线面距、面面距均可转化为点面距。3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方法一:转化为线面距离。nm如图, m 和 n 为两条异面直线,n且/m, 则异面直线m 和 n 之间的距离可转化为直线 m 与平面之间的距离。方法二:直接计算公垂线段的长度。方法三:公式法。dcbamdcbamn如图, ad 是异面直线m 和 n 的公垂线段,/ mm,则异面直线m 和 n 之间的距离为:cos2222abbacd高考题典例考点 1 点到平面的距离例 1 如图,正三棱柱111abcab c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1cc中点()求证:1ab 平面1a bd; (

6、)求二面角1aadb的大小;a b c d 1a1c1b()求点c到平面1abd的距离解答过程 ()取bc中点o,连结aoabc为正三角形,aobc正三棱柱111abca bc中,平面abc 平面11bccb,ao平面11bcc b连结1bo,在正方形11bb c c中,od,分别 为1b cc c,的中点,1bobd,1abbd在正方形11abb a中,11abab,1ab 平面1a bd()设1ab与1ab交于点g,在平面1abd中,作1gfad于f, 连 结af,由()得1ab 平面1abd1afa d,afg为二面角1aadb的平面角在1aad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4 55af,又112

7、2agab,210sin44 55agafgaf所以二面角1aadb的大小为10arcsin4()1abd中,11152 26a bdbdadabs,1bcds在正三棱柱中,1a到平面11bccb的距离为3设点c到平面1abd的距离为d由11abcdca bdvv,得111333bcda bdssd,1322bcda bdsds点c到平面1abd的距离为22考点 2 异面直线的距离例 2 已知三棱锥abcs,底面是边长为24的正三角形,棱sc的长为 2,且垂直于底面.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cd 与 se 间的距离 . 解答过程 : 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 f,连结 ef,sf,cf

8、 ,ef为bcd的中位线,efcdcd,面sef,cda b c d 1a1c1bo f 到平面sef的距离即为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又线面之间的距离可转化为线cd上一点 c 到平面sef的距离,设其为h,由题意知,24bc,d、e、f 分别是 ab、bc 、bd 的中点,2,2,621,62scdfcdefcd33222621312131scdfefvcefs在 rtsce中,3222cescse在 rtscf中,30224422cfscsf又3,6sefsef由于hsvvsefcefssefc31,即332331h,解得332h故 cd 与 se 间的距离为332. 考点 3 直线到平面的距

9、离例 3 如图,在棱长为2 的正方体1ac中, g 是1aa的中点,求bd 到平面11dgb的距离 . 思路启迪 :把线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再用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求解. 解答过程 :解析一bd平面11dgb,bd上任意一点到平面11dgb的距离皆为所求,以下求点 o 平面11dgb的距离 , 1111cadb,aadb111,11db平面11acca, 又11db平面11dgb平面1111dgbacca,两个平面的交线是go1, 作gooh1于 h,则有oh平面11dgb,即 oh 是 o 点到平面11dgb的距离 . 在ogo1中,222212111aooosogo. 又362,23212

10、111ohohgoohsogo. 即 bd 到平面11dgb的距离等于362. b a c d o g h 1a1c1d1b1o解析二bd平面11dgb,bd上任意一点到平面11dgb的距离皆为所求,以下求点b 平面11dgb的距离 . 设点 b 到平面11dgb的距离为h,将它视为三棱锥11dgbb的高,则,由于632221,111111dgbgbbddgbbsvv34222213111gbbdv, ,36264h即 bd 到平面11dgb的距离等于362. 小结 :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的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都是线面距离.所以求线面距离关键是选准恰当的点, 转化为点面距离.本例解

11、析一是根据选出的点直接作出距离;解析二是等体积法求出点面距离. 考点 4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 4 如图,在rtaob中,6oab,斜边4abrtaoc可以通过rtaob以直线ao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aoc的直二面角d是ab的中点(i)求证:平面cod平面aob;(ii)求异面直线ao与cd所成角的大小解答过程 : (i)由题意,coao,boao,boc是二面角baoc是直二面角,cobo,又aoboo,co平面aob,又co平面cod平面cod平面aob(ii)作deob,垂足为e,连结ce(如图),则deao,cde是异面直线ao与cd所成的角在rtcoe中,2cobo,112oebo

12、,225cecooe又132deao在rtcde中,515tan33cecdede异面直线ao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15arctan3小结 :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常先作出所成角的平面图形,作法有:平移法: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选择“特殊点” ,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如解析一,或利用中位线,如解析二;补形法:把空间ocadbeocadbxyz图形补成熟悉的几何体,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如解析三 .一般来说, 平移法是最常用的,应作为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首选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2,0. 考点 5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例 5. 四棱锥 sabcd 中,底面a

13、bcd为平行四边形, 侧面sbc底面abcd 已知45abc,2ab,2 2bc,3sasb()证明sabc; ()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解答过程:() 作sobc,垂足为o,连结ao,由侧面sbc底面ab,得so底面abcd因为sasb,所以aobo,又45abc, 故a o b为 等 腰 直 角 三 角 形 ,aobo,由三垂线定理,得sabc()由()知sabc,依题设adbc,故saad, 由2 2adbc,3sa,2ao,得1so,11sdsab的面积22111222sabsaab连结db,得dab的面积21sin13522sab ad设d到平面sab的距离为h,由于ds

14、absabdvv,得121133h sso s,解得2h设sd与平面sab所成角为,则222sin1111hsd所以,直线sd与平面sbc所成的我为22arcsin11小结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时,应注意的问题是(1)先判断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2)当直线和平面斜交时,常用以下步骤:构造作出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证明论证作出的角为所求的角,计算常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角,结论点明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值. 考点 6 二面角例 6如图, 已知直二面角pq,apq,b,c,cacb,45bap,直线ca和平面所成的角为30 (i)证明bcpq(ii)求二面角bacp的大小a b c q p dbcas

15、odbcas过程指引 : (i)在平面内过点c作copq于点o,连结ob因为,pq,所以co,又因为cacb,所以oaob而45bao,所以45abo,90aob,从而bopq,又copq,所以pq 平面obc因为bc平面obc,故pqbc(ii)由( i)知,bopq,又,pq,bo,所以bo 过点o作ohac于点h,连结bh,由三垂线定理知,bhac故bho是二面角bacp的平面角由( i)知,co,所以cao是ca和平面所成的角,则30cao,不妨设2ac,则3ao,3sin 302ohao在rtoab中 ,45abobao, 所 以3b oa o, 于 是 在rtboh中 ,3t a

16、n232bobhooh故二面角bacp的大小为arctan2小结 :本题是一个无棱二面角的求解问题.解法一是确定二面角的棱,进而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无棱二面角棱的确定有以下三种途径:由二面角两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确定棱,由二面角两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找出棱,补形构造几何体发现棱;解法二则是利用平面向量计算的方法,这也是解决无棱二面角的一种常用方法,即当二面角的平面角不易作出时,可由平面向量计算的方法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考点 7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和角例 7 如图,已知1111abcdabc d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1aa上,点f在1cc上,且11aefc(1)求证:1ebfd, , ,四点共面;(2)若点g在bc上,23bg,点m在1bb上,gmbf,垂 足 为a b c q p o h cbaghmdef1b1a1d1ch,求证:em 平面11bcc b;(3)用表示截面1ebfd和侧面11bcc b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求tan过程指引 : (1)如图,在1dd上取点n,使1dn,连结en,cn,则1aedn,12cfnd因为aedn,1ndcf,所以四边形adne,1cfd n都为平行四边形从而enad,1fdcn又因为adbc,所以enbc,故四边形bcne是平行四边形,由此推知cnbe,从而1fdbe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