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专题_第1页
卤族元素专题_第2页
卤族元素专题_第3页
卤族元素专题_第4页
卤族元素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一一.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化学上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统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二二. .原子、离子、分子结构的比较原子、离子、分子结构的比较1.1.相似性相似性:原子的最外层均为 7 个电子,离子的最外层均为 8 个电子,分子均由原子组成。其阴离子半径大于对应的原子半径。2. .递变性递变性:从氟到碘,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或离子的半径也依次增大,分子内原子间的核间距离依次增大。三三.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1.1.相似性相似性:它们均有颜色,有毒,在水中溶解度较小(F2除

2、外) ,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2.2.递变性递变性:从氟到碘,颜色依次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溶解性依次减小。3.3.特性特性:F2有剧毒,Cl2易液化,Br2易挥发,I2易升华。说明说明:(1)存液溴应用棕色瓶盛装,并在液溴上加水(水封) ,防止液溴挥发成溴蒸气。(2)卤素单质在不同状态及不同溶剂中颜色不同。单质 F2 Cl2 Br2 I2 状态(室温) 气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标准状况 淡黄绿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紫黑 气态 淡黄绿色 黄绿色 红棕色 紫色 水溶液 浅黄绿色 黄色橙色 深黄褐色 苯或汽油,CCl4 黄绿色 橙橙红 紫红色 (3)卤素单质从 F2到 I

3、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液固,熔点、沸点依次升高。这是因为式量逐渐增大、分子间引力逐渐增大的缘故。四四.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1.相似性相似性都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它们均能与金属、非金属、水和碱溶液反应。X2+2Na=2NaX (以 X 表示卤素原子,X2表示单质分子,以下同)X2+H2=2HXX2+H2O=HX+HXO(F2除外)X2+2NaOH=NaX+NaXO+H2O(F2除外)2.2.递变性递变性 从 F2到 I2氧化性依次减弱,表现在:(1)卤素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的化合价不同。如,与铁反应,F2、Cl2、Br2均能将 Fe 氧化为+3 价的铁盐,

4、而 I2与 Fe 作用仅生成碘化亚铁(FeI2):2Fe+3X2=2FeX3(I2除外)。(2)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时,所需条件愈来愈高,剧烈程度及反应的能力依次减弱。H2+F2=2HF(暗处、爆炸、HF 很稳定)H2+Cl2=2HCl(强光、爆炸、HCl 较稳定)H2+Br22HBr(缓慢、 HBr 不如 HCl 稳定)H2+I22HI(高温、缓慢、HI 很不稳定,此为可逆反应)可见:从 F 到 I,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单质的活泼性依次减弱,它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所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降低。说明说明: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

5、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在化学方程式里,用两个方向相反的箭头代替等号来表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发生,如果不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发生,则不叫可逆反应。例如:2H2O2H2+O2和 2H2+O22H2O 就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都是不能趋向完全的。体系中始终既有生成物,又有反应物。(3)卤素与水反应时速率愈来愈慢。2F2+2H2O=4HF+O2(爆炸)Cl2+H2O=HCl+ HClO(缓慢)Br2+H2O=HBr+HBrO(较弱)I2+H2O=HI+HIO(极弱)氟、氯、溴、碘与水的剧烈程度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弱。(4)卤素单质间的

6、置换反应。活泼的卤素单质能将不活泼的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溶液中置换出来。Cl2+2NaBr=2NaCl+Br2Cl2+2NaI=2NaCl+I2Br2+2NaI=2NaBr+I2这说明,在氯、溴、碘三种元素里,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证明,氟的氧化性比氯、溴、碘都强,能把氯等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即氟、氯、溴、碘的氧化性,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核吸引电子能力减弱而减弱。F F2 ClCl2 BrBr2 I I2氧氧 化化 性性 逐逐 渐渐 减减 弱弱3 3特性特性(1)F2: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能与惰性气体反应;F 元素不存在正化合价。(2)I2

7、:遇淀粉显蓝色;五五. .含卤化合物含卤化合物1 1卤离子卤离子(Cl-、Br-、I-)的检验的检验(1)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Cl+AgNO3=AgCl(白色)+NaNO3NaBr+AgNO3=AgBr(浅黄色)+NaNO3NaI+AgNO3=AgI(黄色)+NaNO3用此方法鉴别卤化物时,要注意 CO32-、PO43-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Na2CO3+2AgNO3=Ag2CO3(白色)+2NaNO3Na3PO4+3AgNO3=Ag3PO4(黄色)+3NaNO3为防止 CO32-、PO43-干扰,在加入 AgNO3溶液后,还需加入稀HNO3。Ag2CO3、Ag3PO4溶于稀 HNO

8、3,而 AgCl、AgBr、AgI 不溶于稀 HNO3。(2)用氯水检验往待测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振荡,然后加入四氯化碳,静置片刻分层:下层出现紫红色,原溶液含 I-;下层呈橙红色,原溶液含 Br-;下层无色,原溶液含 CI-。2 2卤化银的用途卤化银的用途卤化银都有感光性,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分解反应。2AgBr2Ag+Br2照相用的胶卷和相纸上都有一层药膜,其感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分散于明胶层中的溴化银。AgI 用作人工降雨剂。说明说明:AgX 见光分解的现象是逐渐变黑,黑色物质是银单质的小颗粒。AgX 的感光性强弱是不同的,AgF 无感光性,AgI 的感光性最强。卤化银的溶解性: AgF(溶)

9、AgClAgBrAgI。关于碘的升华现象关于碘的升华现象 碘是容易升华的,但在碘的升华实验中有时又看到有少量液态碘的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碘的蒸气压相对来说比较大,在加热时,它就直接化为蒸气,就是升华。从上图可看出,碘的蒸气压是随着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的。碘的熔点是 112.7,碘的三相点是 114.15,这时蒸气压为 1.19104Pa(下图)。三相点 O 是固态、液态、气态的碘共存的条件。显然,三相点的蒸气压越高,固态物质的升华越容易。所以通常在敞口容器加热碘的固体,由于碘的蒸气不断逸出,达不到1.19104Pa 的气压,固态的碘不经熔化而直接升华。如要得到液态碘,就要创造蒸气压超过 1

10、.19104Pa 的条件。把足量的碘放在细口蒸馏瓶中加热,就可以得到液态碘。当我们在一般碘升华的实验中,如果加热比较快,碘的蒸气比较浓,又没有及时冷凝,温度、蒸气压在 ONC 的区域中,就会有液态碘出现。关于碘遇淀粉溶液变色的问题关于碘遇淀粉溶液变色的问题 淀粉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它是由几百个到几千个 C6H10O5的单体形成的直链的或包括支链的高分子所构成。通常的淀粉都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物。遇碘溶液时,直链淀粉呈蓝色,支链淀粉呈红紫色。碘跟冷的淀粉溶液生成蓝色物质这种现象人们已经知道 100 多年了,一般认为是淀粉同碘生成一种包合物。包合物是一种以大分子包容小分子,借分子间的范

11、德华力结合起来的化合物。近来,对这种蓝色物质的结构知道得比较详细了,主要是以下几点:(1)它在光谱的 625010-10m 区域有强的吸收。(2)只有直链淀粉才形成包合物,包合物的单位和发色团不是通常认为的 I2而是I2I-。(3)碘原子形成线状的链,占据由直链淀粉形成的螺旋形孔道,每个碘原子相当于 3.9个 C6H10O5单位。其它多羟基的化合物,如经过发酵的支链淀粉也会跟碘形成深色的复杂物质。但与直链淀粉跟碘呈现颜色的光谱是不同的,这种性质曾用于分析测试。溴化银用作感光剂溴化银用作感光剂当卤化银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时,就能分解出金属银。X 代表卤素。反应简单表示如下:2AgX2Ag+X2

12、这个原理应用于照相术中,制照相胶片时通常用的是溴化银。溴化银对光敏感,发生光敏反应,是一种感光剂。溴化银感光剂的制作原理一般是在溶胶存在条件下,使硝酸银与溴化钠起反应,生成溴化银晶体。这种晶体是很小的,直径约为 410-8m。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溴化银晶体时,只有晶体表面的极少数的银离子被还原为银原子。实验证明,只要在溴化银晶体表面有一簇 5 个银原子就足以使溴化银晶体对还原剂,即对显影剂很敏感。在显影剂作用下,溴化银晶体中的银离子都被还原成银原子,一般只要有 1011 个银原子就可以形成成像的黑点。当显影以后,再用定影剂把没有曝光的溴化银晶体溶解掉。通常使用的定影剂是硫代硫酸钠(Na2S2O

13、3),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2Na2S2O3+AgBr=Na3Ag(S2O3)2+NaBrAg(S2O3)23-的溶解度是相当大的,所以用 Na2S2O3可以把不溶性的 AgBr 洗去。溴化银的光敏反应只有当感受蓝光或紫外线时才发生,不能感受波长较长的红光和绿光。所以这种胶片有人叫它“色盲片” 。如果在乳剂中加入感受绿光(感绿)和感受红光(感红)的增感染料,增感染料能把吸收的绿光和红光的能量传递给溴化银,使溴化银能够感受全部可见光,也就是获得全色敏感的能力,这种胶片就叫“全色片” 。彩色片是利用三补色黄、红、青的迭加形成各种颜色的原理而制成的胶片。加在溴化银乳剂里的成色剂(染料中间体)有三种,

14、分别调和在迭加在一起的三层乳胶中。当彩色片曝光以后,曝过光的银离子使显影剂氧化,自己还原为金属银。被氧化的显影剂跟多种成色剂起作用,分别生成显黄色、红色或青色的物质。再经定影,洗去没有起反应的溴化银,就成了彩色负片。把上述过程用感光纸重复一次,就得到正片,显出景物的原来色彩了。卤族元素卤族元素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将碘水和下列试剂混和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红色的是( D D )A酒精B溴水CCCl4D汽油2 2按氟氯溴碘的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D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3 3用溴化钠溶液制取单质溴,适宜采用的

15、方法是( C C )4下列各组微粒中,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 A )AF,Cl, Br BF-, Cl-,Br-CNa,Mg,AlDBr,Cl,F4 4下列各组微粒中,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 A )AF,Cl, Br BF-, Cl-,Br-CNa,Mg,AlDBr,Cl,F5 5光照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C C )AH2与 Br2蒸气混合气BMnO2和浓盐酸混合物CNaBr 与 AgNO3反应生成的难溶物DH2和 O2的混合气6 6有 A,B,C 三种气体,它们是 Cl2,HCl,HBr,但不知 A,B,C 究竟是哪种,但知A,B 混合可发生反应,则下面叙述正确的

16、是( D D ) AC 绝不是 HClBA 和 B 能确定CA 可能是 HClDC 不是 Cl2,HBr7 7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刚好完全反应,滤去沉淀,所得滤液(不考虑过滤时的损失)的质量恰好等于反应前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则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A )A72.3B50C48.3D388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D ) A.由于卤素单质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因此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B.都能与 H2化合,形成气态的卤化氢C.都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次卤酸和卤化氢D.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都生成三卤化铁 FeX39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砹或砹

17、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 ) A.常温下单质是固态,颜色比碘单质深B.HAt 是不稳定的弱还原剂C.NaAt 溶于水,AgAt 不溶于水D.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10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卤离子 X-(X-为 Cl-、Br-或 I-) 。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B )A.Br- 、Cl-、I- B.Br-、I-、Cl-C.I-、Br-、Cl-D.Cl-、I-、Br-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1下列每小题有左右两栏。左栏中只有一项跟右栏中的四项相关。把这一项的编号及右栏中同它不相关的一项的编号填在括号中左栏右栏A氯气 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比空气大B氟化氢 水溶液呈酸性C氯化氢 实验室制取它的反应容器是烧瓶D溴化氢 实验室制取它的原料之一是氢卤酸能腐蚀玻璃( ( A A ) )12溴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再加汽油或苯,振荡、静置,上层呈( ( 橙红橙红 ) )色,下层呈( ( 无无 ) )色;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溴水少量,再加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片刻,上层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