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_第1页
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_第2页
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_第3页
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花艳明光市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十年九旱,土壤瘠薄,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通过多方研究,笔者认为艾草产业是适宜明光发展,效益很高,能致富一方的经济作物。1 明光市艾草产业发展现状明光市艾草产业起步于2015年,当前在涧溪镇试种50亩,2016年发展到300亩;2017年,涧溪镇的鲁山、官山、陡山、周郢、茅山,自来桥镇的尖山等地示范种植600亩左右,在桥头镇汉塘村落实种植面积600亩,在石坝镇铁山村落实种植面积1200亩,在管店镇罗岭村落实种植面积1500亩,全市已在十个乡、镇、街道开展种植示范,累计落实种植面积10

2、000余亩。在加工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两家艾草加工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2 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前景2.1 艾草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艾草喜温润、怕水浸,适生于丘陵坡地。明光市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多丘陵山地,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全市确权耕地160万亩,山区、丘陵耕地约120万亩,其中约有80万亩旱岗地非常适合种植艾草。特别是我市南部山区约有20余万亩种植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的田块,因高温干旱,五年有三年亏损,一年保本,一年盈余。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耐瘠薄、耐干旱的特性非常适合我市山区种植,同时还能有效解决我市南部山区长年种植花生的农作物,造成土壤外露造成水土流失的

3、问题。2.2 明光市野生艾资源丰富。明光市的张八岭、三界、管店、自来桥、石坝、涧溪等镇的山岗地,有丰富的野生艾草资源,当地农户有采集野艾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采干野艾50斤以上,日收入150元左右。 明光市的北纬3132度之间,与中国最著名的“宛艾”产地南阳同属于一个纬度带,加上明光市地处皖东,降水量较多,且雨热同季,非常适合艾草的营养生长,相比我国的艾草主产地南阳,其产量要高一个档次。2.3 艾草种植效益明显。明光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85万亩,常年亩产370公斤,平均亩效益300元左右;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亩产350公斤,市场价格不足2元/公斤,亩效益在200元左右;大豆种植面积13万亩,常年

4、亩产130公斤,市场价格5元/公斤,亩均收益300元左右;山芋种植面积8万亩,常年亩产鲜薯2000公斤,0.6元/公斤,亩效益500元左右。花生种植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市场价格5元/公斤,平均亩效益500元左右。目前,明光市主要种植农作物效益平均不足500元/亩,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肥料和农药。而种植艾草的比较效益十分明显,艾草一次种植多年采收,每年可采收三次左右,平均亩产艾叶100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收购价格5元/公斤斤计算,平均每亩毛收入可达5000元,除去生产成本亩纯收益2000元以上,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的4倍多。2.4 有利于对明光历史文化的挖掘。作为明太祖朱元璋

5、的出生地,元末明初瘟疫流行,一直流传着朱元璋治疗瘟疫的传说。明光现存的"梅大井"就是因朱元璋倒乌梅入井治好全城人的瘟疫而得名。又传朱元璋用乌梅加甘草等熬汤治疗瘟疫,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为后来的武装夺取天下奠定了经济基础。我们可利用朱元璋治病救人这一历史典故,趁着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东风,打造我市的“明文化”和“明艾文化”。2.5 与明光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一致。明光正在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计划建设一批中醫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发展艾草产业与明光市正在着力打造全

6、域旅游规划不谋而合。3 明光艾草产业发展对策3.1 统一思想,全力推进艾草产业的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艾草产业从原材料的种植、收获、晾晒、贮藏、加工一直到销售,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实现。全市上下,特别是农业部门,要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行成一股强大的产业推动力量,助推明光市艾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中优势力量,突破难点;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通过落实部门职责,实行目标管理,用一个强大的团队,推动艾草产业整体发展。3.2 系统规划,顶层设计艾草产业可以做的文章很大,必须提前做好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确保艾草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要与

7、健康产业、旅游产业同频共振,互为作用,协调发展,实现共赢。建立企业、医院、大专院校共同参与的科研和技术推广中心,每年抓住艾灸产业发展中的难题,确定项目,联合攻关,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和现代科学对灸治常见病、疑难病进行研究;引领行业创新,推进科教产一体发展。3.3 立足根本,因地制宜产业发展的根本是农民增收,农民收入没有增加农民就不会调整结构,就不会种植艾草。因此,在发展之初我们应确定发展的重点在中南部岗区,利用种植其它作物收益较低优势来发展艾草。在明光市的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示范种植,提高种植区的比较效益,确保艾草产业的稳步发展。3.4 大力推动,示范引导一个全新产业的推广,需要行政力量的干预和支持,可以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在适宜乡镇分别建立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引导更多农户种植艾草,行成一个广泛的种植艾草的社会氛围。3.5 立足招商,快速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力,要加快招商引资力度,邀请全国知名艾草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对到明投资的艾草企业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使我市快速行成一个在全国较为知名的产业集聚之地。同时,要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产业政策、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培养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