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昆明羊甫头墓地三角形齿纹青铜扣饰初探 潘绍池摘 要:昆明羊甫头墓地作为极具滇文化代表性的重要墓地之一,发掘出土的青铜扣饰是典型的滇文化器物。文章通过对三角形齿纹青铜扣饰的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滇池地区内部文化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的。关键词:羊甫头墓地;青铜;三角形齿纹扣饰作为古代人们较为常用的装饰品之一,青铜扣饰在羊甫头墓地出土数量较多,笔者进行进一步探索主要考虑到青铜扣饰在古代滇人中使用的普遍性。青铜扣饰不仅仅是贵族才能权利拥有的,一般的奴隶主只要有足够财力也能够享有。滇文化中的青铜扣饰的具体形状以圆形、长方形及各种动物
2、和人物的形象为大宗,与其他地方的青铜扣饰有很大不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笔者以羊甫头墓地出土的三角形齿纹青铜扣饰为例,对滇池地区内部文化“纵向传播”的传播方式做初步探讨。1 墓葬年代的再判断羊甫头墓地共发掘滇文化墓葬810座,根据墓圹的大小差异分为大、中、小三型。其中大型墓葬6座,m19保存完好,m113保存较好,为年代再判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证据;中型墓葬计27座,部分保存稍好,亦可作为判断相对年代的重要依据;小型墓葬777座,是这次发掘中类型最多的墓葬,但遭破坏比较严重。对于墓葬相对年代的判断主要依据铜、铁随葬品在滇池地区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将其分为四个大期:有铜器,无铜铁合制
3、器,无铁器;有铜器,有铜铁合制器,无铁器;有铜器,有铜铁合制器,有铁器;有铜器,无铜铁合制器,有铁器。其具体的墓葬分期详见下:大型墓,本次发掘的6座大型墓葬仅m19和m113两座保存较好,对这次分期有参考价值,其他大型墓葬由于破坏严重无法根据其随葬品来进行分期。在m19和m113中均未发现铜铁合制器和纯铁器,所以将这两座墓葬放在第一期。另根据m19与m113中青铜剑等其他器物的比较,m19早于m113。中型墓,本次发掘的27座中型墓葬大部分破坏严重。根据出土器物的整理分析,仅4座墓葬保存相对较好,对于此次分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分别为m30、m101、m102、m150。这四座墓中均未见有铜铁合
4、制器或纯铁器,初步将这四座墓葬放在第一期中。小型墓,本次发掘中数量众多的小型墓葬为分期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对于小型墓葬的分期,选择保存情况相对较好的109座墓葬,根据其有无铜铁合制品、铁器进行分期,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一期的墓葬数量为70座,约占整个墓葬数的64%;二期的墓葬数量为17座,约占整个墓葬数的16%;三期的墓葬数量为17座,约占整个墓葬数的16%;四期的墓葬数为5座,约占整个墓葬数的4%。一期墓葬随葬器物中未出现铜铁合制器和纯铁器,从整个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发展序列来看,年代相对较早,当时滇文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较小。而到了第三、第四期,滇文化受到汉文化影响,出现
5、了较为典型的汉式墓葬随葬的特征。所以可以判定这种分类方法是可信的。2 三角形齿纹青铜扣饰的分析羊甫头墓地出土的青铜扣饰数量多,种类齐全,有圆形、长方形及各种动物和人物形象,并且在大、中、小型墓葬中皆有出土。排除墓葬被破坏无法统计的因素外,在可编年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扣饰进行粗略统计时,大多数墓葬皆随葬有这种青铜扣饰,这为后期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参考。在出土的圆形扣饰中,有一种围绕玛瑙扣的周边均匀分布着三角形齿纹的扣饰比较引人注意。这种扣饰出土的数量较少,在羊甫头墓地中出土总数不超过20件。尽管数量不多,但是基于其出现的时间和墓葬等级对其进行研究仍然具有一定意义。从图1可以看出,式青铜扣饰三角齿纹
6、偏瘦长,玛瑙扣与下部凸起部分区别明显;式青铜扣饰三角齿纹较式短,三角形底边增长,玛瑙扣与下部凸起部分区别没有式那么明显;式青铜扣饰三角齿纹比起前两式较为矮胖,玛瑙扣所在位置呈三角形状,下部无凸起部分;式青铜扣饰三角齿纹进一步变矮,三角形状几乎呈等边三角形,玛瑙扣剖面几乎为竖直形状。与前分期所对应,、式属于第一期,式属于第二期,式属于第三期,第四期中暂未发现有这种青铜扣饰。这类带三角齿纹的青铜扣饰最早出现在大型墓葬m113(m113275)中,小型墓葬最早出現在m568(m568005)中。虽然m113与m568同属于一期,但也有早晚之分,从两座墓葬中所出的青铜剑等其他器物可以看出m568晚于m113。鉴于此可初步判断,在滇池地区内部的文化传播上存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呈贡天子庙滇墓1墓中所出土的青铜扣饰可作佐证,报告中m41为大型墓葬,时代为战国中期稍晚。m3为中型墓葬,时代为战国晚期,从前面划分的标准来看,m3应属于小型墓葬,其时代在战国晚期基本是可信的。二墓葬中都出有人面形青铜扣饰(图2),二者的风格有明显承继关系。从羊甫头墓地青铜扣饰的出土情况判断,m41所出青铜扣饰早于m3,这也和二者在报告中的时代序列对应。在大型墓葬中出现的器物在后一期小型墓葬中才出现,也能够说明文化是自上而下传播的。3 小结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学实训报告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
- 生产部门内控制度设计
- 售后服务方案设计与实施
- 试用期签试用期协议书
- 火箭快船达成协议书
- 伊朗在核协议书
- 中美协议书期货
- 2025年苏课新版三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风湿病常见症状及护理建议详解
- 纯净硅铁生产方案
-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ppt
- 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标试题及答案
- 汉语拼音6《jqx》(分层作业)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DMF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长城汽车4M变更培训
- 甘肃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研究
-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
- 磷酸化蛋白的wb
- GB/T 30733-2014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
- DB37-T 5026-20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