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8_第1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8_第2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8_第3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8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吴显俊一、整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二、种薯的选择与处理品种是马铃薯高产种植的基础,选择品种时

2、要根据市场需求、生育期、种植季节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要特别注意针对本地主要病虫害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品种选好后,挑选完整、颜色好、无霜冻、无病虫害、表皮光滑的薯块作为种薯。将种薯切成三菱形,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大小约30-40g,40g以下的可整薯播种,切块阴干愈合后可堆放在向阳背阴处催芽,堆厚不能超过30cm,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切块上可盖潮湿袋、薄膜来增湿加温。当芽长达到0.5-1.5cm时,将切块摊开,置于散射光下练芽,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质量。三、播种适时播种是高产的重要环节。适时是指土壤10厘米深处温度达到7-8%时播种最为合适。覆盖地膜可使地温提高3-5%,一般可提早播期10

3、天左右,一般要在晚霜结束后或地温17-18%时及时揭膜。播种时起大垄,垄距70厘米,深栽(低于地表10-12厘米)浅覆土(4厘米左右)。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就是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保持土壤中水、气、肥、热的协调,为马铃薯早产、高产创造良好的条件。1.除草。杂草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它不仅会争夺水、肥、阳光、空间等,还会向马铃薯传播病虫害。因此除草要除早、除小、除净。药剂除草一般采用播前混土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较好,其优点是省工,省时。人工除草虽费工、费时,但是在除草的同时又可疏松土壤,对保墒及提高地温很有利。对宿根性杂草和早春性杂草一般采用苗前铲地效果较好,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待全部出苗

4、后除1-2遍,在去除杂草的同时促进根系发育,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2. 培土。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茎的节数,利于匍匐茎的萌发,多结薯。因为在黑暗条件下马铃薯的每一个叶腋均可萌发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同时,培土也可防止马铃薯块茎外露形成绿肩、青头,影响商品性。3.追肥。马铃薯追肥一般在团棵期进行,发棵中期后不再追肥。团棵期追施氮肥,对营养器官的建造非常有利。但是施肥量要根据天气、土壤及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如果量过大,易引起徒长,影响结薯。为使肥料全部进入土层内,追肥后要及时中耕培土。干旱时,追肥后要立即浇水。如果是叶面追肥,则要注意氮、磷、钾浓度的控制。4.灌溉。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水分,且

5、茎叶繁茂,蒸腾量大。因此,在整个生育期,尤其是进入结薯期后,需大量水分,土壤水分要是不足会严重影响产量。同时,水分要是不足会直接影响追肥效果。灌溉时要根据马铃薯生育期间的需水规律进行。播前如遇严重春旱,应先灌水,待土壤吸收水分后,再播种,切忌播后灌水。如果土壤墒情较好,则不需灌水。出苗后一段时间,对水分的需求不大,只要不旱也不必浇水。团株以后到开花期,茎叶生长旺盛,根系迅速扩大伸长,气温也逐渐升高,对水分需求量较大,这一阶段如果缺水,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难于丰产。另外,这个期间缺水会影响匍匐茎顶端的膨大速度与结薯数量。现蕾期植株体内养分的分配从茎叶生长中心转向供应块茎的迅速膨大,此期不需要

6、太多的水分和养分,原则上不灌水,否则容易引起徒长。结薯期是块茎形成和迅速膨大时期,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总需水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这段时期要严格保证水分充足。结薯后期,即收获前10天左右,要停止灌溉,利于收获。五、病虫害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环腐病、软腐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马铃薯瓢虫、螨虫、蚜虫等。1.早疫病: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d一次,连喷23次。2.晚疫病:发病初期,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d一次,连喷23次。3.疮痂病:实行5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薯,播种时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薯;提倡高畦(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4.环腐病:选用无病种薯,尽量采用整薯播种;播种前在室内晾种56d,不断剔除病薯、烂薯;播种前用50mg/kg的硫酸铜浸泡种薯10min;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5.软腐病:避免大水漫灌;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6.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干旱;选用无病种薯;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喷雾防治。7.马铃薯瓢虫:可以捕捉或诱杀成虫;人工摘除卵块;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