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与成因_第1页
后进生的转化与成因_第2页
后进生的转化与成因_第3页
后进生的转化与成因_第4页
后进生的转化与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进生的进因与转化对策 二、转化对策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一)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

2、希望之火。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后进生的心理很脆弱,要加倍呵护,其内心越渴望被肯定,哪怕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甚至教师的只言片语,都可能经他们的心灵以最强烈的震撼。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后进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受压抑状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晒不到阳

3、光的角落”。对于他们而言,长时间的被否定,受压抑,无异于一种漫漫无期的精神刑罚,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极其自卑,下意识地关闭自己的心扉,另一方面心理又时时燃烧着渴望,渴望改善自己的境遇,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是以幻想的形式存在着,因为毕竟希望显得太渺茫了。这时,教师如能适时地给以关爱,不吝惜自己真诚的期望,那对学生而言,是阴霾中透出一丝阳光,是滋润心扉的滴滴雨露,将有力地鼓励他们奋起,激励他们前进。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情感。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

4、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要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点也要加以肯定,及时提出表扬,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不应当有了问题就无情讽刺,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淡,隔阂。我们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让他们能与老师情感上融洽起来,“亲其师,信其道。”把两个积极性拧成一股绳,后进生的转化就有了可能。(二)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

5、强,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然而,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老师从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学生从来就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在部分老师的观念中,“师道尊严”比法律所赋于的平等权利更有影响力。因而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很少从两个平等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个话题的角度去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师道尊严”的面孔下,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后进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

6、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北师大教授康健认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教育的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现代民主师生关系,就意味不可能建立现代的教育体

7、系和教育制度。”实现教育民主,教师必须树立平等的思想。它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在教师眼里是平等的,有学生个人尊严的。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随时尊重他们的人格,体现平等思想。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老师应把理解、尊重学生当成首条的金科玉律。” 也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之间关系,认识到对学生的尊重不该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教师应当必备的一种人生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尊严,这是一种恒久的动力,将对学生的发

8、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三)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后进生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教师,及时肯定表扬后

9、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求知欲,采取成功教学,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成功教学是由上海闸北八中首创,在全国中小学颇有影响的教学策略。成功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增强自信心,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足

10、够的自信心,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困难的。对于成人来说如此,对学生而言也是如此。他们要面对的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学业,需要克服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

11、来再前进。使后进生进步,首先是要对他们抱有美好而坚定的期望。要相信后进生一定会进步,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优等生,成为一个品德优良、学业优秀的人。这种期望是融化在你的言行当中的,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透射出这种期望,而后进生早已对温暖非常渴望和敏感的心灵总能感受到你对他是真有期望还是假有期望。当他真的确信你对他还抱有期望时,他会在你的期望中慢慢地顺着你期望的方向生长,就像一棵小树,对于阳光的需求。这种期望来自于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真诚的爱。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决不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就是不厌其烦,就是耐心说服,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无微不至,就是公平、公正。这种期望使教育者与后进生之间架起一座通向心

12、灵的情感之桥。这种情感使后进生会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后进生进步,其次是要给予后进生多一点宽容。特级教师丁榕说:“宽容比惩罚更有收获。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但是现在我们的学校里似乎只认惩罚,不认宽容。”中小学生犯错是难免的,因为他们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时期,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应该宽容学生。这种宽容,不是放任,而是对后进生的理解,理解后进生为什么犯错误,理解后进生为什么学业成绩搞不上去。这种宽容,是允许后进生有一个逐渐变好的过程,后进生成长过程比优等生可能要更慢。这种宽容,是承认后进生改正不良行为的艰巨性,允许后进生有行为反复。只有在宽容的环

13、境中,后进生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老师对他的关爱,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后进生才能学会宽容,他心灵里美的一面才能展示出来,丑的一面才能得到根除,也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后进生才能露出自信的笑脸。我们很多老师在转化后进生时,缺少宽容,经常抓后进生的小辫子,甚至上纲上线,其结果,轻的则使转化工作前功尽弃,重的则造成越转化越后进。宽容还意味着对后进生进行有别于优等生的要求,对后进生提出他们能够达到的要求。对于他们暂时还达不到的,不苛求。使后进生进步,第三是要善于引导后进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个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后进生的缺点通常也不是一点,经常是既有学业上的,也有品德上的

14、。所以引导后进生,要全面了解后进生的不足,并从心理上找原因,着眼全面,着手一点,从后进生最容易做到的细小处做起,引导后进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小事的成功中,找回自信使后进生进步,转化为一个优秀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的设定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将目标逐步向学生提出来。切莫一下子就把“标杆”竖得高高的。过高的设定目标,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来说,给学生设立的激励目标,应该是学生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 一是低起点。摸清学生知识准备和能力状况,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就可达到的水平上。二是小步子。即根据学生实际能达到的目

15、标,把教学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各层次间的步子尽可能小些,把学生产生学习挫折的频率减至最低限度。三是多活动。在课堂上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让学生大量参与学习活动,增强自我表现的机会,也延长了其有意注意的时间。四是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快速反馈,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舞。(五)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六)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