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条形根底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第三节 条形根底钢筋计算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一、条形根底定义及分类定义:指根底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根底方式。分类:按上部构造分为墙下条形根底和柱下条形根底 按受力特点分为梁板式条形根底和板式条形根底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3墙下条形根底和柱下条形根底;墙下条形根底和柱下条形根底;梁板式条形根底梁板式条形根底- -钢砼框架构造、框剪构造和钢构造等钢砼框架构造、框剪构造和钢构造等板式条形根底板式条形根底- -钢砼剪力墙构造和砌体构造钢砼剪力墙构造和砌体构造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4梁板式条形根底:梁板式条形根底:第一节 条形根底
2、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平法识图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平法识图l条形根底的集中标注是在根底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条形根底的集中标注是在根底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根底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内容,以及当根底根底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内容,以及当根底底面标高与根底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底面标高与根底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l原位标注是在根底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原位标注是在根底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与集中标注项配筋不同时与集中标注项配筋不同时第一节
3、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思索:上图所示内容详细表示什么含思索:上图所示内容详细表示什么含义?义?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编号编号 根底梁编号组成部分:梁代号、序号、跨数及根底梁编号组成部分:梁代号、序号、跨数及能否有悬挑。图集能否有悬挑。图集11G101-3 P2111G101-3 P21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截面尺寸截面尺寸u根底
4、梁截面用根底梁截面用b bh h表示梁截面的宽度和高度,表示梁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当为加腋梁时,用b bhYc1hYc1c2c2表示。表示。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思索:思索:JL01(2A)JL01(2A)、JL04(3)JL04(3)、JL05(2B)JL05(2B)各代表什么含义?各代表什么含义? JL02(3B) JL02(3B)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u根底梁的配筋有三项内容:箍筋、底部及顶部根底梁的配筋有三项内容:箍筋、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
5、、侧部钢筋。贯穿纵筋、侧部钢筋。箍筋:主要作用是接受剪力以及固定主筋,与其他钢筋经过绑扎或焊接构成一个良好的空间骨架,普通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 图集p57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a a当详细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当详细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号内;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号内;b b当详细设计采用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当详细设计采用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 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
6、箍筋,并在前面加注箍筋根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面加注箍筋根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根数;不同箍三种箍筋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根数;不同箍筋配置用筋配置用“/ /相分隔。相分隔。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a a当详细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当详细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当详细设当详细设计采用二种箍计采用二种箍筋间距时:筋间距时:
7、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当详细设当详细设计采用三种箍计采用三种箍筋间距时:筋间距时: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当详细设当详细设计采用二种肢计采用二种肢数时:数时:试说出以下箍筋详细的分布情况? 881004/102002; 68100/ 510150/102002 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
8、穿纵筋、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 a a底部和顶部贯穿纵筋的区别:底部贯穿纵筋根底部和顶部贯穿纵筋的区别:底部贯穿纵筋根据需求,多一种带架立筋的表示方法。据需求,多一种带架立筋的表示方法。架立筋架立筋: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并构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同时还能接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痕产生。普通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架立筋 :普通出如今梁的上部,由于梁多为下部受拉,上部受压,所以上部钢筋较下部少,采用多肢箍筋时上部无法固定,需加设钢筋与箍筋绑扎,架立筋不做受力思索,例如,梁下部4根筋,上部2根筋,绑箍筋时上部要加两根。 但有例外:根底梁第一节 条形根
9、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 a a底部带架立筋时:底部带架立筋时: 先注写梁底部贯穿纵筋先注写梁底部贯穿纵筋B B打头的规格与根数打头的规格与根数。 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求在跨中加设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求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 +将贯穿纵筋将贯穿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 +后面的括号内。后面的括号内。 当梁底部或顶部贯穿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当梁底部或顶部贯穿纵筋多于一排
10、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 a a底部带架立筋时:底部带架立筋时: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 b b底部和顶部贯穿纵筋的识读:底部和顶部贯穿纵筋的识读: 根底梁底部以字母根底梁底部以字母“B B打头,顶部贯穿纵筋以打头,顶部贯穿纵筋以字母字母“T T打头。打头。如:如:B:425;T4
11、20B:425;T420 B:425;T620 4/2 B:425;T620 4/2 B:425+(214);T420 B:425+(214);T420左边方框里的左边方框里的标注分别代表标注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什么含义?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 d d侧部钢筋:侧部钢筋: 当梁腹板净高当梁腹板净高hw450mmhw450mm时,根据需求配置纵时,根据需求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向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母母G G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打头注写,且对
12、称布置。 拉筋主要是为提高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普通不进展标注,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普通不进展标注,按构造要求进展配置:按构造要求进展配置:88,间距是箍筋间距的两倍,间距是箍筋间距的两倍11G101-3 P7311G101-3 P73课堂小测三1、条形根底分为 和 两大类。2、文字阐明JL02(3A)、JL05(2B)表示的意思。3、写出其平法标注: 1两端各布置6根8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0间距250布置,为双肢箍。 2两端向里,先布置4根10间距100的箍筋,为四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6根12间距150的箍筋,为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
13、按14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4、文字阐明 B:420;T620 4/2 所表示的意思。1、条形根底分为梁板式 和 板式 两大类。2、文字阐明JL02(3A)、JL05(2B)表示的意思。 根底梁02,3跨,一端有外伸. 根底梁05,2跨,两端有外伸。3、写出其平法标注: 1两端各布置6根8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0间距250布置,为双肢箍。 682004/ 102502 2两端向里,先布置4根10间距100的箍筋,为四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6根12间距150的箍筋,为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4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 4101004/ 6121502/142004
14、 4、文字阐明 B:420;T:620 4/2 所表示的意思。 底部贯穿纵筋为420;顶部贯穿纵筋为620 ,其中上排4根,下排2根。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原位标注识图二原位标注识图 在根底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 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一样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
15、图u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认识认识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是目的注该位置一切纵筋,包括集中标注的底部贯穿纵筋,如以下图: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
16、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2. 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l当两向根底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无柱时,应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直接在平面相应位置标注。1 1附加箍筋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的平法附加箍筋的平法标注如右图,表示标注如右图,表示每边各加每边各加4根,共根,共8根附加箍筋。根附加箍筋。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
17、2. 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2 2附加吊筋附加吊筋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遭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部分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资料发扬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痕,引起构造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在主梁中,接受次梁集中荷载的一种纵向受力钢筋。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2. 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2 2附加吊筋附加吊筋附加吊筋的平法附加吊筋的平法标注及效果图如标注及效果图如右图。在刚度较大右图。在刚度较大的条形根底主梁上的条形根底主梁上根底梁钢筋根底梁钢筋梁梁
18、节梁梁节点钢筋点钢筋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3. 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3. 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二、条形根底根底梁平法识图u5. 原位标注修正内容原位标注修正内容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19、编号编号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编号编号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编号编号TJBj02(2A):TJBp04(3B) :TJBj03(2):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u 截面尺截面尺寸寸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配筋配筋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1
20、. 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u 配配筋筋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根底底板的平法识图u2. 原位标注原位标注 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第一节 条形根底平法识图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55根底梁:1纵筋底部贯穿纵筋 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穿筋 顶部贯穿纵筋 架立筋 侧部构造筋 2箍筋 3其他钢筋附加吊筋 附加箍筋 加腋筋一、条形根底根底梁、根底底板钢筋种类:一、条形根底根底梁、根底底板钢筋种类: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56根底底板:1底部钢筋B受力筋、分布筋 2双梁条形根底加顶部钢筋T 受力筋、分布筋 一、条形根底根底梁、根底底板钢筋种类:一、条形根底根底梁、根底底板钢
21、筋种类: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571.1.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钢筋构造端部无外伸P57P57、65 65 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u结合课结合课本本P58P66P58P66、图集图集P73P73一一同了解。同了解。ula/laEla/laEu需思索需思索弯锚和直弯锚和直锚锚 底部顶部贯穿纵筋长度底部顶部贯穿纵筋长度=梁净跨长梁净跨长L0+钢筋衔接添加长钢筋衔接添加长度度+ 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留意留意 hc+50-c与与la/laE的大小。的大小。 la/laE查表计算得出查表计算得出hc+50-cla 直锚:直锚:=la /laE查表计算得出查表计算得出第二节
22、条形根底钢筋构造592.2.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钢筋构造等截面外伸P58P58、66 66 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结合课本表结合课本表4-2-44-2-4、4-2-164-2-16、图集、图集P73P73一同了解。一同了解。u下部:下部:u1.1.下排伸至外伸下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尽端弯折12d12d; 上上排伸至尽端不弯折。排伸至尽端不弯折。u上部:上部:u1.1.上排伸至外伸上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尽端弯折12d12d; 下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排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内侧起伸入柱内侧起伸入lala。u下部:下部:u1.1.当当ln+hclaln+hc0.4lab0.4
23、lab,弯,弯折折15d15d。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613.3.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钢筋构造变截面外伸P59P59、67 67 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结合课本表结合课本表4-2-54-2-5、4-2-174-2-17、图集、图集P73P73一同了解。一同了解。u下部:下部:u1.1.下排伸至外伸下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尽端弯折12d12d;上;上排伸至尽端不弯折。排伸至尽端不弯折。u上部:上部:u1.1.上排伸至外伸上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尽端弯折12d12d;下;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排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内侧起伸入柱内侧起伸入lala。梁底一平梁底一平u下部:下部:
24、u1.1.当当ln+hclaln+hc0.4lab0.4lab,弯,弯折折15d15d。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634.4.底部及顶部贯穿纵筋钢筋构造梁宽度不同P60P60、68 68 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u注:左侧图右边梁注:左侧图右边梁比左边宽,即宽出部比左边宽,即宽出部分的钢筋锚入支座分的钢筋锚入支座la/laEla/laE;u详见详见P61P61钢筋效果钢筋效果图。图。ula/laEla/laE分直锚和弯分直锚和弯锚锚u直锚:直锚:=la ( hc-cla=la ( hc-cla或或laE )laE )u弯锚:弯锚:=max=maxhc-chc-c;
25、0.4lab0.4lab+15d +15d ( hc-cla( hc-cla或或laE )laE )u试分析试分析JL01JL01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u知条形根底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知条形根底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为度等级为C35C35,环境类别二,环境类别二a a类;类;思索与练习:思索与练习:第二节 条形根底钢筋构造672.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穿纵筋钢筋构造 端部无外伸P61 P61 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二、条形根底根底梁钢筋构造:u结合课本结合课本P61P61表表4-2-94-2-9、图集图集P73P7
26、3一同了解。一同了解。ula/laEla/laE思索弯锚和直思索弯锚和直锚锚u梁端部非贯穿纵筋:梁端部非贯穿纵筋:u1.1.伸至端部弯折伸至端部弯折15d;15d;u2.2.梁包柱侧腋尺寸为梁包柱侧腋尺寸为50mm;50mm;u3.3.从支座边向跨内的从支座边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为延伸长度为ln/3;ln/3;lnln取值规定:端支座,取值规定:端支座,lnln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lnln取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取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101-3 P24 3.4.1101-3 P24 3.4.1梁端非贯穿纵筋长度梁端非贯穿纵筋长度=ln/3+=l
27、n/3+锚固长度锚固长度lala抗震时抗震时lala改为改为laElaE弯锚时:弯锚时:la=maxla=maxhc-c+50,0.4labhc-c+50,0.4lab+15d+15d直锚时:直锚时:la=lala=lalala查表计算得出查表计算得出u中间柱下区域非贯穿中间柱下区域非贯穿u纵筋:纵筋:u1.1.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伸ln/3;ln/3;uln=max(lniln=max(lni,lni+1),lni+1),ulnln为净跨长度,为净跨长度,i=1,2.i=1,2.中间柱下区域非贯穿纵筋长度中间柱下区域非贯穿纵筋长度=2=2* *ln/3+hcln/3+hcu
28、试分析试分析JL06JL06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u1 1上部、下部贯穿纵筋的长度;上部、下部贯穿纵筋的长度;u2 2非贯穿纵筋的长度。非贯穿纵筋的长度。u知:知:1 1条形根底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条形根底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为为C35C35,环境类别二,环境类别二a a类;类;2 2左跨梁轴线到轴线间左跨梁轴线到轴线间隔为隔为5400mm5400mm,右跨梁轴线到轴线间隔,右跨梁轴线到轴线间隔6000mm6000mm,柱截,柱截面为面为400mm400mm* *400mm400mm思思索索与与练练习习答案1上部、下部贯穿纵筋的长度 c=20mm lab=27d labE=28d laE=1.05*la=1.05*lab=708.75mm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弯锚锚固长度=max(Hc+50-c;0.4labE)+15d=1083.75mm总长=2*1083.75+5400+6000-2*2002非贯穿纵筋的长度c=20mm lab=27d laE=1.05*la=1.05*lab=708.75mm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弯锚左右端锚固长度=1083.75mm总长=2*108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度道路安全培训课件
- 危险废物环保试题及答案
- 测氧仪培训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互动性设计元素试题及答案
- 成功备考的纺织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最基本的普法试题及答案
- 政治青岛一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行业标准下的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备考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校面试题及答案
- GB/T 38192-2019注射成型塑料圆柱齿轮精度制轮齿同侧齿面偏差和径向综合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00题)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 版-3-反应器设计说明书
- 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 外科学总论教案-麻醉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 事业单位干部自传和干部履历表范文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牛排西式餐厅管理餐饮培训资料 豪客来 服务组排班表P1
- 一文看懂友宝在线招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