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013年,北京大学某研究团队成功地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甲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具有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并克隆出后代小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诱导成的全能干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B甲小鼠能通过体内受精、卵生等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C后代乙小鼠染色体上的DNA、基因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穴居的小鼠嘴前端用来探路的胡须发达是“用进废退”的结果2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现象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表达或解释正确的是( )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节水平平衡过程中,若右端下降,左端平衡螺母可以向右调B制作人体口腔上表皮细
2、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面滴加生理盐水C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掷向空中的铅球最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3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表示温度对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B乙图中,若a是茎的向光侧,则b点一定是茎的背光侧C丙图中,a、b、c和d四种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a组织中氧浓度最高D丁图中,若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尿素等含氮废物的含量变化4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证实了宇宙正在膨胀中B乙实验可以探究水的运输部位是茎的木质部C丙中铁
3、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可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D丁中的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可能二、填空题52014年2月开始,西非国家爆发了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已造成近22万人感染,9000余人死亡,它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常通过血液,排泄物等途径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头痛、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等症状,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1)埃博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_;(2)下列关于埃博拉传染病说法正确的是_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对埃博拉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参与,属于非特异性性免疫6小科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装
4、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种子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得到结论:_;(3)若要探究温度对玉米幼苗蒸腾作用的影响,可以把小烧杯移去,通过观察_(填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三、实验探究题7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10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甲、乙、丙三组每天分
5、别注射15g/mL、9g/mL、3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5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射线辐射处理,戊组_实验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的活性(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其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效果的标志),记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2)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说明由核桃外果皮提
6、取液_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选填“具有”或“不具有”)(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_(写出一点即可)四、解答题8某农科所对稻田养鱼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将4亩稻田分为面积相等的两块,插秧后其中一块放养300条红包鲤鱼(杂食性),另一块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在水稻的孕穗期,科研人员分别在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进行了相关测定并统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以上实验信息并回答:(1)养鱼稻田与未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显著不同,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一条食物链(包含螟虫):_(2)关于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_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虫和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养鱼稻田的营养结构比未养鱼稻田复杂,因此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
7、能力;水稻枯纹病的病原体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该病毒更适应于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3)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获得稻谷和鱼双丰收,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目的是_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013年,北京大学某研究团队成功地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甲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具有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并克隆出后代小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诱导成的全能干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B甲小鼠能通过体内受精、卵生等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C后代乙小鼠染色体上的DNA、基因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穴居的小鼠嘴前端用来探路的胡须发达是“用进废退”的结果【考
8、点】克隆技术的应用 【分析】有性生殖是由雌雄交配,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成胚胎,经妊娠后产出新的个体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解答】解:A、动物体的任何细胞的细胞核中都存在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包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所以说诱导成的全能干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A正确;B、小鼠属于哺乳动物,能通过体内受精、胎生等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B错误;C、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
9、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错误;D、穴居的小鼠嘴前端用来探路的胡须发达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克隆属于无性生殖2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现象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表达或解释正确的是( )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节水平平衡过程中,若右端下降,左端平衡螺母可以向右调B制作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面滴加生理盐水C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掷向空中的铅球最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考点】制作临时装
10、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倾斜时,杠杆的重心偏向杠杆下沉的一端,为使杠杆平衡,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 2、根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先滴的是0.9%生理盐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吸水;反之失水3、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的变化,说明受到了力的作用; 4、抛出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解答】解:A、杠杆的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螺母或右端的螺母向左调节,A错误;B、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
11、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要用0.9%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B正确;C、停止用力,木箱停下来,是因为木箱受摩擦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铅球最终会落向地面的原因就是由于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应用重力的概念、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惯性概念的理解可解答此题,有关重力的方向也是常考查的内容3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
12、,表示温度对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B乙图中,若a是茎的向光侧,则b点一定是茎的背光侧C丙图中,a、b、c和d四种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a组织中氧浓度最高D丁图中,若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尿素等含氮废物的含量变化【考点】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 【分析】分析曲线图,找出曲线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归纳出曲线变化的原因温度对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有影响;引起植物向光性生长因素是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影响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解答】解:A、甲图中,酶的
13、催化效率最高的是20的影响,而人体淀粉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是37,A错误;B、根据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的快甲图中若a点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a点,促进效果大于向光侧,则a、c两点之间的浓度一定为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B错误C、丙图中a点最低,血液内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最低,说明丁中氧最少即消耗氧最多,呼吸作用最强,释放能量最多,a组织中氧浓度最低,C错误D、丁图中,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相比较,含氮废物的质量分数下降,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在肾单位各个结构中含氮废物的质量
14、分数减少的变化曲线,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证实了宇宙正在膨胀中B乙实验可以探究水的运输部位是茎的木质部C丙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可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D丁中的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可能【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分析】(1)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2)乙实验
15、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探究实验,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3)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比较活泼的金属能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解答】解:A、彩色斑斓的气球上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球上的斑点各自远离而去,形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A正确B、乙实验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B正确C、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是金属铜,则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故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6、,C正确D、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是不能证明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认真解答二、填空题52014年2月开始,西非国家爆发了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已造成近22万人感染,9000余人死亡,它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常通过血液,排泄物等途径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头痛、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等症状,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1)埃博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2)下列关于埃博拉传染病说法正确的是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对埃博拉
17、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参与,属于非特异性性免疫【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传染病是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传播和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1)引起埃博拉疫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2)埃博拉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属于生物正确;对埃博拉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了病原体到达健康人的途径,这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8、分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正确;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抗体只对埃博拉病毒有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故答案为:(1)埃博拉病毒;(2)【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结构生活特点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6小科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种子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胚乳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得到结论: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3)若要
19、探究温度对玉米幼苗蒸腾作用的影响,可以把小烧杯移去,通过观察无色透明钟罩上产生的水珠的多少(填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考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从实验装置来看,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因小烧杯里的液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实验目的:当小烧杯里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时,是为了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当小烧杯里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时,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解答】解:(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中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黑暗处后,由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一段
20、时间后,钟罩内会积聚大量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由于实验装置是密封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些水珠大部分来自于装置内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一部分来自于花盆内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小烧杯内水分的蒸发;通过观察无色透明钟罩上产生的水珠的多少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故答案为:(1)胚乳 (2)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3)无色透明钟罩上产生的水珠的多少【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三、实验探究题7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
21、辐射损伤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10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g/mL、9g/mL、3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5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射线辐射处理,戊组不作处理实验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的活性(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其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效果的标志),记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
22、下列问题:(1)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2)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说明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选填“具有”或“不具有”)(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实验每组只用2只小白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写出一点即可)【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本实验探究山核桃外果
23、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所以实验组注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对照组不作处理,戊组是对照组,因此不作处理(2)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g/mL、9g/mL、3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结果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3)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10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每组只有2只老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答案为:不处理(2)不具有(3)实验每组只用2只小白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没有进行重复实验)【点评】熟练掌握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四、解答题8某农科所对稻田养鱼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将4亩稻田分为面积相等的两块,插秧后其中一块放养300条红包鲤鱼(杂食性),另一块不放鱼,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商业销售分销协议
- 药品配送技巧培训课件
- 智能硬件产品测试报告表
- 文言文文学魅力欣赏教学计划
- IT技术支持响应流程表快速问题解决
- 印刷购销协议集合
- 工程合同模板工具包
- 糖尿病个案护理演讲
- 贫血护理课程讲解
- 2025-2030年中国聚烯烃弹性体(POP)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主题班会课件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压力管道安全培训
- 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 培智学校家长培训
-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课件
- 评价量规介绍课件
- 公司安全员培训课件
- 政务服务智能化:DeepSeek在政务系统中的场景化落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