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一、填空题:1(3分)2002年6月11日,家住相城区的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太阳的照片如图所示,这是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时,位于中间的天体是(地球/月亮)2(3分)(2010长沙)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图甲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传播,当我们位于乙图中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3(3分)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度,反射角是度若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转动度4(3分)(2011秋合江县校级期末)光年是的单位;

2、光在水中沿传播夏日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5(3分)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人们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将光的三原色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彩色电视的图象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1)光的“三原色”是;(2)黄色光可以由两种色光混合而成;(3)白色光可以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6(3分)天文学常用的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叫做光年,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1年内所传播的距离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外距我们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星极感兴趣设

3、想几十年后或一百年后,地球上的一艘速度达到真空中光速0.9倍的超级宇宙飞船飞向该星,那么经过年飞行可到达该星7(3分)(2013秋金昌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反向射出,则AO与MP夹角为8(3分)小明身高1.8m,站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子高0.9m,小明的全身(填“能”或“不能”)在镜子中成像此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像高m9(3分)(2013黄埔区模拟)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原理来解

4、释(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凌日现象10(3分)(2013秋兴仁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长度一定的a、b两根木棒在发光点S照射下(a、b与S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在水平地面上形成的影长分别是L1、L2(未画出),则L1L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选择题:11(3分)(2011南昌)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12(3分)(2011桂林)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平面镜

5、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13(3分)(2011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的倒影B手影C钢笔错位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14(3分)(2011西宁)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15(3分)(2011嘉兴)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

6、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16(3分)(2004广安)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17(3分)(2008广陵区校级模拟)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

7、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18(3分)(2013秋灌云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A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C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D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19(3分)(2004天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

8、者的位置20(3分)如图,光线BO被平面镜MM反射后,反射光线OA照亮了屏幕上的K点,现要使反射光线OA下移到Q点,则可采取的办法是()AMM和屏幕不动,增大入射角B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在纸平面上绕O点逆时针转过某一角度C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在纸平面上绕O点顺时针转过某一角度D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向右移动21(3分)(2013黄石模拟)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镜面和桌面成45度角,一小球沿桌面向镜面滚去,如图,那么镜中小球的像将()A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C向左运动D向右运动22(3分)(2014秋鄂尔多斯期末)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

9、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三、作图与应用题:23(201

10、1河南)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24(2011济宁)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25在如图所示中,AB代表墙壁上的一扇窗户,某同学在室内对着窗户想看见窗户外的整颗树,请在图上左侧画出该同学能看到整颗树的范围(在内打斜线来表示)26(2011牡丹江)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

11、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27(2009自贡)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

12、: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28(2012秋信宜市校级期中)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OB向靠近(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2

13、9(2011连云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填序号)(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B)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3分)2002年6月11日,家住相城区的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太阳的照片如图所示,这是日食现

14、象;发生这种现象时,位于中间的天体是月亮(地球/月亮)【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进入了月亮的影子中,也就是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太阳就感觉太阳少了一块;故题目中是日食现象,该现象是由于地球进入了月亮的影子中,也就是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造成的故答案为:日食;月亮【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直线传播所产生的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

15、题2(3分)(2010长沙)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图甲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当我们位于乙图中A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简答题【分析】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解答】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以,解释日食现象要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如图,在地球上A区域,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人们看到的是日全食故答案为:直线,A【点评】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全食

16、、日偏食、日环食、月偏食、月全食3(3分)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65度,反射角是65度若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转动20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25°,因此入射角是90°25°=6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65°;(2)因为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

17、而减小,所以,若入射光线不动,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转动20°故答案为:65;65;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4(3分)(2011秋合江县校级期末)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夏日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在空气的速度大约3

18、×108m/s,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40m/s,故在发生闪电时,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解答】解:(1)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2)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根据传播速度表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那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长度;直线;光速比声速快【点评】(1)本题考查了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由于在生活中我们很少用到这个单位,所以很多学生看到光后面有个年,就误认为它是个时间单位;(2)知道光的速度和声的速度,利用光速远远大于声速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是解答此题的

19、关键5(3分)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人们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将光的三原色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彩色电视的图象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黄色光可以由红、绿两种色光混合而成;(3)白色光可以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将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解答】解:(1)光的三原色

20、是红、绿、蓝,它们被称为单色光;(2)红、绿、蓝,经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由图可知,黄色光可以由红、绿两种色光混合而成;(3)由图可知,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白色光故答案为:(1)红、绿、蓝;(2)红、绿;(3)红、绿、蓝【点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6(3分)天文学常用的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叫做光年,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1年内所传播的距离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外距我们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星极感兴趣设想几十年后或一百年后,地球上的一艘速度达到真空中光速0.9倍的超级宇宙飞船飞向该星,那么经过12年飞行可到达该星【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菁优

21、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求宇宙飞船的速度;再据距离可以计算出传播时间【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宇宙飞船的速度:v船=0.9v=0.9×3×108m/s=2.7×108m/s据:1光年=365×24×3600×3×108m,故10.8光年的距离是:s=10.8×365×24×3600×3×108m;由v=可知,t=378432000s=12年;故答案为:12;【点评】知道一光年

22、的长度,并能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3分)(2013秋金昌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反向射出,则AO与MP夹角为30°【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要清楚要使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光线要与镜面垂直【解答】解:根据题意反射光线与镜面N垂直,如图,由图知,反射光线与M的夹角为90°60

23、6;=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要知道在此题中光不只是经过一次反射,并且当光与镜面垂直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8(3分)小明身高1.8m,站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子高0.9m,小明的全身能(填“能”或“不能”)在镜子中成像此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高1.8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

24、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C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EF=AB=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8m,则镜长最小为0.9m因此小明身高1.8m,镜子高0.9m,小明的全身能在镜子中成像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正立的与自己等大的虚像,因此身高1.8m小明他的像高也是1.8m;由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可知小明的像离平面镜也是1m故答案为:能;1;1.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

25、(3分)(2013黄埔区模拟)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水星凌日现象【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解答】解:(1)“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

26、金星凌日”现象(2)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水星【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知道“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的成因10(3分)(2013秋兴仁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长度一定的a、b两根木棒在发光点S照射下(a、b与S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在水平地面上形成的影长分别是L1、L2(未画出),则L1小于L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

27、播,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无法传播,就会在后面形成物体的黑色轮廓,这就是影子【解答】解: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作图如下,影子长度为图中红色粗线部分:【点评】日食、月食、影子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题时要牢牢把握住这个道理,本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二、选择题:11(3分)(2011南昌)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

28、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镜中的你与你面对面,所以镜中的你用左手写字,笔往左移动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掌握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分)(2011桂林)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从物体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29、线会相交于一点,这便是像点【解答】解:图中表示的是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原因,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而来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我们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很容易认为光是从像点发出的,其实看到的是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13(3分)(2011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的倒影B手影C钢笔错位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

30、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故属于光的反射,故A符合题意;B、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故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也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例如“影子”和“倒影”涉及到的知识点就不同,更不要混淆14(3分)(2011西宁

31、)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析】皮鞋擦油后看起来很亮,说明光经过鞋表面反射后比较集中,向着同一个方向;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光线比较分散,所以表面看起来应该更暗【解答】解: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

32、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镜面反射,并且将镜面反射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15(3分)(2011嘉兴)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实验题【分析】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定

33、义【解答】解: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 D【点评】让学生通过“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科学探究式方法得出16(3分)(2004广安)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

34、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考点】光的反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解答】解:(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

35、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故选B【点评】(1)此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看到物体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线的多少来决定的;(3)通过水面和地面两种反射面对月光的不同反射,确定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即可得到此题的答案17(3分)(2008广陵区校级模拟)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鸢东则影

36、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这就是影子的成因【解答】解:如图所示:(1)图中“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中间的“窗隙”,就是“小孔”,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2)因此“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37、”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综上分析,选项ACD正确;(3)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B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梦溪笔谈这样的经典著作考查小孔成像知识,更能提高心智,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中外科普书籍,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18(3分)(2013秋灌云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A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

38、亮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C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D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考点】光的反射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确定经过镜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进行分析物体的明暗【解答】解: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的掌握情况,会根据物体所反射的光线多少判断物体的明暗程度19(3分)(2004天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

39、小取决于()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定性思想【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与物大小相同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A、物到镜的距离近,人们感觉像大,但真实的像的大小不变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故B正确C、小的平面镜也可以成大物体的完整的像,不会因为镜子的大小影响到像的大小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与观察者的位置无关故选B【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真实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视觉的像的

40、大小取决于物到镜的距离,注意区分题中的问法20(3分)如图,光线BO被平面镜MM反射后,反射光线OA照亮了屏幕上的K点,现要使反射光线OA下移到Q点,则可采取的办法是()AMM和屏幕不动,增大入射角B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在纸平面上绕O点逆时针转过某一角度C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在纸平面上绕O点顺时针转过某一角度D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向右移动【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MM和屏幕不动,增大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

41、射角随之增大,反射光线OA上移,故A错误;B、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在纸平面上绕O点逆时针转过某一角度,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随之减小,反射光线OA下移,故B正确;C、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在纸平面上绕O点顺时针转过某一角度,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随之增大,反射光线OA上移,故C错误;D、入射光和屏幕不动,MM向右移动,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随之增大,反射光线OA上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关键是明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1(3分)(2013黄石模拟)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镜面和桌面成45度角,一小球沿桌面向镜面滚

42、去,如图,那么镜中小球的像将()A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C向左运动D向右运动【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小球水平向右运动,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出像的位置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做出小球的像来,如下图所示,由于像与物体是对称的,所以此时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为45度,即像的连线AC与镜面的夹角也是45度,故此时AC与水平面垂直,所以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故选A【点评】确定平面镜的位置时,利用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

43、特点,找出像点来即可22(3分)(2014秋鄂尔多斯期末)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

44、,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考点】红外线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分析时主要抓住:“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为什么门不打开?玻璃板和足球、人有什么不同?【解答】解:A、玻璃板滑向门时,也会有声音的发生,但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声控装置不符合题意;B、玻璃板也会辐射出红外线,但门没有打开说明不是探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的不符合题意;C、若是自动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玻璃会穿透过去,反射回来的是非常少的,但足球和人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是比较多的,因为红外线是

45、不能穿透足球和人自动门就可以探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符合题意;D、玻璃板也可以通过空气给自动门一个压力,但玻璃板滑向自动门时,自动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空气压力来实现自动开闭的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的分析能力,我们在分析要能够抓住重点三、作图与应用题:23(2011河南)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图中给出发光点及反射光线上的一点,可以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

46、特点作出像点,然后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线【解答】解: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即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因为反射光线看上去就像是从像点S'发出来的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连接S'点和A点,得到反射光线线段S'A与镜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与入射点便可得到入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点评】注意作图题要规范、清晰、合理光路图中要标明方向,光路图中实线、虚线要分清实际存在的光线要用实线,辅助线及虚像用虚线24(2011济宁)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47、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反射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在作图过程中,特别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首先做出法线,后确定镜面位置【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然后做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位置故答案为: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25在如图所示中,A

48、B代表墙壁上的一扇窗户,某同学在室内对着窗户想看见窗户外的整颗树,请在图上左侧画出该同学能看到整颗树的范围(在内打斜线来表示)【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确定该同学能看到整颗树的范围【解答】解: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分别从大树的顶端(最上端)和底端(最下端)射出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经窗户AB后交于点O,O即为该同学眼睛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26(2011牡丹江)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

49、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控制变量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解答】解:在甲图和乙图中

50、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故答案为:(1)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4)太阳【点评】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从题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如观察图可知: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小孔的形状27(2009自贡)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最小【考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