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量1.5μ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_第1页
连续变量1.5μ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_第2页
连续变量1.5μ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_第3页
连续变量1.5μ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_第4页
连续变量1.5μ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连续变量1.5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摘要】:在过去近五十年里,量子光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及其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应用。量子信息研究最早起源于研究单粒子分离变量系统,后来拓展到具有无限维希尔伯特空间的连续变量体系。连续变量量子信息具有高的探测效率、可获得决定性纠缠、传输比特率高等优越性,所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近年来,利用连续变量的决定性量子纠缠已完成了量子保密通信、量子密集编码和量子纠缠交换等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领域的重要原理性实验,但所用光源都集中在1.06m和1.08m波段。要实现实用的量子通讯系统,非经典光场需要在光纤中传输,上述的波长在光纤中传输损

2、耗很大,特别是其量子特性随传输距离呈指数衰减。这就需要将非经典光场的波段扩展到光纤通信的最低损耗窗口1.5m。本学位论文围绕连续变量1.5m光通信波段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了1560nm高功率连续单频激光光源,并采用共焦FP腔弱反馈技术改善光源质量。我们采用单频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注入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首先获得光通信波段的高功率连续单频激光光源,作为产生该波段非经典光场的泵浦和注入信号光场。实验上在种子源注入功率1mW时,产生最大输出功率为2W的连续单频1560nm激光输出。由于半导体激光器本身固有的噪声以及光纤放大器自发

3、辐射等原因引入的噪声,输出激光强度噪声和位相噪声远高于散粒噪声极限,我们采用共焦FP腔弱反馈技术,压窄了光源的线宽,并降低了光源的强度噪声和位相噪声,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较好的光源。2)利用准相位匹配晶体外腔谐振倍频获得了高效780nm激光光源。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获得最佳倍频效率的条件以及各参数的容差,作为实验研究的理论指导。泵浦源采用上述1560nm连续单频激光光源,泵浦用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构成的倍频腔,通过外腔谐振倍频技术,获得高效倍频780nm激光输出。当泵浦功率为960mw时,780nm激光输出为700mW,最大倍频效率为73%。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及电子伺服系统锁定倍频腔,使780nm倍频激

4、光长期稳定运转。3)采用光学参量过程获得压缩度为2.4dB的1.5m连续变量真空压缩态。参量振荡器采用两镜驻波腔,非线性晶体为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采用1560nm光场作为注入信号光场,780nm光场作为抽运光场,通过阈值以下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获得了压缩度为2.4dB的1.5m连续变量真空压缩态。并在理论上数值分析了抽运光场和信号光场额外噪声对于产生压缩态光场压缩度的影响。4)理论上设计了采用两个1.5m单模压缩态光场在分束器上耦合获得1.5m纠缠态光场的理论模型,数值分析了抽运场额外噪声以及耦合过程中模式失配对于所产生纠缠态光场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验上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产生连续变量1.5m

5、纠缠态光场实验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述研究工作中,属创新性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1.在实验上首次获得了连续变量1.5m光通信波段压缩真空态。2.利用准相位晶体外腔谐振倍频技术获得高效率780nm连续单频激光光源。3.利用种子源注入放大技术及共焦F-P腔外腔弱反馈技术,获得高功率窄线宽1.5m连续单频激光光源。4.理论上研究了1.5m纠缠态光场产生过程中,泵浦光场额外噪声以及采用50/50分束器产生纠缠态光场时模式失配对量子纠缠态光场纠缠度的影响。总之,本论文在获得1560nm高功率连续单频激光光源的基础上,利用准相位匹配晶体、通过倍频和参量过程,进行了连续变量光通信波段(1560nm)的压缩态

6、光场和纠缠态光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进一步发展实用化量子信息网络、量子计算机以及长距离量子通讯等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连续变量1.5m压缩态量子纠缠态倍频光学参量过程【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O431.2【目录】:目录5-8摘要8-10ABSTRACT10-12第一章绪论12-281.1引言12-141.2非经典光场的描述14-191.2.1光子数压缩态14-151.2.2正交压缩态15-171.2.3强度差压缩态171.2.4EPR纠缠态17-191.31.5m光通信波段非经典光场的描述19-211.4本文的主要工作21-22参考文献

7、22-28第二章1560nm高功率连续单频激光光源产生的实验研究28-592.1引言28-292.2种子源注入光纤放大器技术29-302.3基本原理30-392.3.1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30-352.3.2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作原理35-392.4改善激光运转特性的技术39-442.4.1采用共焦F-P腔反馈的理论39-422.4.2模清洁器的设计42-442.5高功率连续单频1560nm激光光源的研制及运转特性的研究44-542.5.1高功率连续单频1560nm激光光源的研制44-472.5.2采用共焦F-P腔反馈改善1560nm激光光源的运转特性47-532.5.3采用模清洁器过滤激光光源噪

8、声的实验研究53-542.6小结54参考文献54-59第三章利用准相位匹配晶体(PPLN)外腔谐振倍频产生780nm连续单频激光光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59-913.1引言59-603.2理论分析60-773.2.1二阶非线性过程概述60-623.2.2准相位匹配晶体介绍62-663.2.3倍频器的设计66-723.2.4影响倍频效率的参量72-773.3实验装置77-803.3.1实验装置77-783.3.2锁腔电子伺服系统78-803.4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80-873.4.1采用单端输出腔型倍频过程82-853.4.2采用双端输出腔型倍频过程85-873.5小结87参考文献87-91第四章利

9、用简并光学参量过程产生1560nm压缩态光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91-1164.1引言91-924.2理论分析92-1054.2.1类简并光学参量放大(DOPA)过程的理论模型92-954.2.2类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的经典特性95-994.2.3类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的量子特性99-1024.2.4抽运光场额外噪声对输出光场压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102-1054.3实验装置105-1084.3.1产生压缩态实验光路105-1064.3.2非经典光场探测系统106-1084.4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108-1114.5本章小结111-112参考文献112-116第五章产生1560nm连续变量纠缠态光场的理论研究116-1265.1引言116-1175.2理论模型117-1245.2.1利用两束单模压缩光耦合产生纠缠态光场的理论计算1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