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颐和园_第1页
迷人的颐和园_第2页
迷人的颐和园_第3页
迷人的颐和园_第4页
迷人的颐和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迷人的颐和园-标志景点之一 原创摄影 -  2012-05-14 11:18:22|  分类: 【摄影天地】 |         颐和园是一个百去不厌的地方,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采,魅力无穷。因为离我所住的地方近,半年中去了12次。本周日再次来到颐和园。颐和园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好一副优美的山水画,感觉人在画中游。         以下片子均为原片,未加任何PS和光影,甚至裁剪都省去了。本次拍片是我所有去颐和园拍

2、片最满意的一次。1. 东宫门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颐和二字则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3、0;    一早不到八点,颐和园东宫门门口已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举小旗的导游都数不胜数。2. 东宫门前的南边狮子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在北京许多的风景旅游点的大门前都有一对狮子,起着避邪镇院作用。这一对狮子有公母之分,母的左脚下踩着一只肚皮朝上的小狮子在玩耍,非常温馨可爱。南边的狮子是母的,北边的是只公的,右脚踏着一只球。"寿星石"位于仁寿殿前.清光绪十二年重建颐和园时从北京西北郊(现北京大学校园内)移来而建。此石色调清雅,造型奇特,形似寿星;故称“寿星石”。寿星石还可以作为仁寿殿前玄关,可以避邪,有了它,仁寿殿不至于一进门就暴露无疑在游人面

4、前。5. 颐和园仁寿殿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在朝里活动中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6. 颐和园仁寿殿旁麒麟     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亦作“骐麟”

5、,简称“麟”,俗称四不象,是龙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贵。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现实中常认为长颈鹿是麒麟的原型,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猪尾于一身,乃吉祥之宝。有角,为龙角,其角极为坚硬,为浅灰色。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    原来麒和麟是雄雌两种性别相同的动物。7. 知春亭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来到的时候,这里就是颐和园中最早报春的地方。该亭位于

6、昆明湖东岸前突出湖面少许的人工堆筑的小岛上,是一座双围柱重檐四角亭。立于知春亭远眺,在视域范围内,从北面的万寿山前山区、西堤、玉泉山、西山、直至南面的龙王庙小岛、十七孔桥、廓如亭,视线横扫过去,形成了2000多米长,恰似中国画长卷式的天然风景构图立体画面。而从东堤上看万寿山东岸,知春亭又成了使画面大大丰富起来的近景。从乐寿堂前面向南望,知春亭小岛遮住了平淡的东堤,增加了湖面的层次。从"观景"与"点景"两方面看,知春亭位置的选择都是极其成功的。8. 知春亭和佛香阁遥相望8. 石舫石舫,也称清晏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

7、。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体用大块青石堆砌而成,仓楼部分是木结构。为了有统一的效果,仓楼部分都油饰成大理石花纹,整个石舫混为一体。在颐和园的建筑群众,别具一格。要建这样一座巨型的石船,除了点缀整个园林景观之外,还有其政治意义。乾隆在石舫记写道:“夫若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石舫,始建于1755年,乾隆引用唐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建造,象征清朝政权稳如磐石“永

8、不能覆”。舫上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9. 玉带桥        玉带桥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玉带桥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

9、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蛋尖形桥拱,特别高耸,好似玉带。此桥旧名“穹桥”俗称驼峰桥,均以形象命名。桥身、桥栏选用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洁白如玉,宛如玉带,故名。桥下原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后乘船至玉泉山的通道。玉带桥为清乾隆时建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说,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从此桥下经过,不仅因为这座桥交通方便,还因为它造型玲珑秀美。现在,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东面是: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用阿娜多姿来形容这座美丽的桥一点都不过。10. 绣漪桥    

10、;    地球人都知道颐和园有座桥叫玉带桥,但是知道跟玉带桥长得一摸一样的绣漪桥的人不多。原因之一可能是绣漪桥在颐和园的东南角,一般旅行社为了赶时间是不带游客穿过长长的东提去的,所以外地来北京旅游的游客几乎都没有去过。         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位于昆明湖东南与长河的交汇处,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绣漪桥在颐和园的南如意门内,是颐和园中最南端的桥。是昆明湖和长河的界桥,也是东堤连接西堤的起点。据说,此桥是帝后们从长河水路来颐和园进入昆明湖必经的“大门

11、”桥,因此设计和建造得都十分讲究,桥形精美华丽。此桥和西堤上的玉带桥是一对“姐妹桥”。玉带桥在昆明湖的西北,是昆明湖的进水口,绣漪桥位于昆明湖的东南,是昆明湖的出水口和长河的起点。两桥的造型相同,只是绣漪桥尺寸较玉带桥略小。 绣漪桥和西堤的玉带桥一样,都建于乾隆年间,为全石结构单孔高拱劵桥。桥身长32.2米,全长44.8米,宽5.8米。绣漪桥不仅体态秀美,其栏杆也制作的非常精致,用“雕栏玉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桥正中的栏杆上镌刻着乾隆皇帝手书的“绣漪桥”匾,桥身两侧刻有一副对联,均为乾隆皇帝御笔撰写。       

12、0;      该片是5月24日拍摄,那天是晴天,万里无云。11. 佛香阁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

13、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长廊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12. 佛香阁正面近景13.万寿山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14.苏州街苏州街,地处颐和园的后湖,是

14、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颐和园苏州街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该片拍摄2009年9月19日。15. 宿云檐城关        从颐和园石坊向北,在苍松翠柏之中,有一座很雄伟的建筑,名”宿云檐“,又称贝阙。它是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之一。上层有城楼,下层有圆形的门洞。        宿云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