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弦歌 为和谐塑形_第1页
为发展弦歌 为和谐塑形_第2页
为发展弦歌 为和谐塑形_第3页
为发展弦歌 为和谐塑形_第4页
为发展弦歌 为和谐塑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发展弦歌 为和谐塑形 湖南省祁东县文化强县纪实 广场上,人们闻歌起舞;书屋里,农民闻香夜读;群众文艺小团体演出,欢乐闹城乡,这里曾有“湘南第一县”、“黄花之乡”、“草席之乡”之称;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脉千秋、延其芳菲这里是“中南铁都”,更是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龙狮之乡”,祁剧、渔鼓、龙狮三大品牌,成就了灿烂辉煌的祁东文化,璀璨的文化孕育了“省级文明县城”、“全省城乡环境卫生十佳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南枣业大县”等累累硕果。 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祁东人在这片热土寻找、挖掘、整理他们始终矢志不渝地传承着不老的祁东文化,谱写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篇章。体制改革:

2、一记催开文艺百花的春雷“谁改谁受益,早改早发展”。 2011年,祁东县率先在衡阳地区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实现了无震动式改革、发展式改革的目标。新的机制体制焕发出活力,两个新的国有文艺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针对转企改制部分人员存在“崇事恐企”的思维定势和对国有文艺院团市场前景的悲观判断,对改革消极观望、畏首畏尾,不认同改革、不支持改革、不参与改革的现实,祁东县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不减人不减钱减负担”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原则,采取改制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制中实行政策扶持,改制后支持做大做强的政策,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以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来促进改革步

3、伐的加快。去年底,祁东县提前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取得决定性成果,走出了一条自主试点改革的创新之路。“在祁东,近几年文化建设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抓改革、谋发展已经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旋律,成为文化阶段性工作重点之一。” 祁东县人民政府县长在谈到文化体制改革时感受颇深。在采访中,该县文广新局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通过改革,她们现在的工作队伍年轻化了、知识化了,每个人都有事做了,待遇也提高了,幸福感溢于言表。记者了解到,为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该县成立了以县长雷高飞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艳春,常务副县长刘兴中,分管副县长周跃军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

4、领导小组,并把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周艳春部长告诉记者,对院团改革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改革中,通过县委常务会、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和30多次的现场办公,全程跟踪,使转企改制过程的许多具体事项在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同时,10余次的财政、劳动、编制、税务、审计、法制办等部门单位协调会,使改革事项的审批进度明显加快。 “能否妥善解决好转制过程中职工的身份置换、社会保障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祁东县文广新局局长王柏吉介绍,县财政对转企改制、职工权益保证金、离退休补偿、社保缴纳、税收申报等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都帮助企业减轻了历史包袱

5、,清除了发展障碍。” “走得放心,留得安心。”副县长周跃军告诉记者,他把转企改制心态总结为八个字。坚持把改革政策讲透彻,把方案措施讲具体,把改革前景讲清楚,把职工利益讲明白,并在改制中给足用活政策,在职工权益上确保最大化。据悉,祁东县为确保按期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县委县政府明确县电视台为祁东县电影公司转企的责任单位,县电视台台长为第一责任人,县电影公司经理为直接责任人;县文广新局为祁东县祁剧团转企的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县祁剧团团长为直接责任人。同时,县委县政府把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与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相融合,兴建祁东文化产业园。“对两家单位不是甩包袱,不是简单推向市场,而是给足最优惠

6、的政策,激发其活力,促进其发展,改制后对其扶上马、送一程,并承诺用2年左右的时间为改制重组的祁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和祁东县翔顺影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建新的剧院和电影院。”周艳春部长告诉记者。 “祁东的文化体制是早改、快改、真改,改得好,让文化活动有特色,舆论引导有影响,理论学习有创造,文明创建有成果。”去年年底,衡阳市委宣传部部长谢宏治督查期间,对该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曲艺之乡:一张耀亮全国的文化名片“开福家具邀艺人,丝竹清歌醉新城”。“走,到开福看渔鼓去咯”!一路行人络绎不绝。“咱们祁东的渔鼓蛮好看,那些艺人还是有两把刷子”。大老远,就听见一丝丝的鼓曲声,一板板富有节奏的鼓筒敲击声,一

7、句句朴实的祁东方言方韵,一轮轮的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台上艺人忘情演绎,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喜悦挂上眉梢,场面蔚为壮观。细细打听,原来是“开福杯”祁东渔鼓第五届大奖赛正在激烈角逐。“现今的祁东渔鼓,不仅形式、内容、演技变新了,而且吻合时代,他们演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成了普法、禁毒、税收、计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的最佳载体,成了祁东城乡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祁东县县委宣传部长周艳春告诉记者。祁东渔鼓是湖湘乡土文化一颗璀灿的明珠,是“曲艺之乡”的一朵奇葩。祁东渔鼓源于南宋建炎年间,其时金兵入侵、皇室南迁,众多宫廷艺人因不奈跋涉之苦,沿途流失民间,在湖湘一带便播下了弹词

8、、丝弦、渔鼓、小调的火种。“它兴起于建国初叶,创始人是民间艺人邹祖羲。渔鼓原本根植于祭奠活动之中,是邹祖羲让渔鼓由坐唱的形式冲出丧堂,走向社会,形成一拉一唱的演唱格局,他的一曲单口渔鼓廖仁福的互助组唱响了中南局在广州举办的戏曲汇演,首次让祁东渔鼓登上了大雅之堂。”祁东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京一告诉记者。在现场,我们切身感受到祁东渔鼓的艺术特点是伸缩自如、雅俗共赏。艺人即兴演唱,既是演唱者,又是创作者。由于渔鼓通俗易懂,艺人们现编现演,唱的又是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极受群众喜爱,渔鼓在祁东蔚然成风,民间但凡办一点大事都必定唱几场渔鼓。原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周汉平先生来祁视察曲艺活动,因渔鼓的演唱

9、风格已自成流派,则定名为祁东渔鼓。“祁东渔鼓一直走的是一条改革之路,攀升之路。近年来,祁东渔鼓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亮点纷呈,原来一拉一唱的单口渔鼓被对口渔鼓、群口渔鼓、表演唱、小唱渔鼓,乃至渔鼓小品、大型渔鼓戏所替代;一人多角、进进出出的表演,被多人多角、互为进出所替代;伴奏乐器不再是一把胡琴,还揉进了弹拨乐、吹奏乐和电声乐;唱腔不再是四句规定句式反复,而是加进了京剧、黄梅戏、祁剧、祁东小调,甚至渗入了流行歌曲的元素 ”该县曲艺家协会主席陈云飞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到本世纪初叶,祁东渔鼓形成五个全国之最:一是专业演唱人员发展至600多人,从业人员之多为全国之最。二是每年在本

10、县城乡和周边县市59支渔鼓演唱队演出场次突破二万场,演出场次之多为全国之最。三是每年观看渔鼓的观众突破千万人次,观众人次之多为全国之最。四是祁东县曲艺家协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会员214人,其中19人被接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2名艺人被发展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就一个县来说,拥有国家级、省级民间艺术家之多更为全国之最。五是近10年来,每年创作新渔鼓曲目40件,其中上市汇演获一等奖18次、二等奖9次,获全省创作一等奖2次,获全国创作一等奖3次。同时,在省剧海杂志发表渔鼓小品4个,在湖南曲艺发表渔鼓节目49个,录制的乾隆下江南、好丑媳妇、玉镯冤等27部渔鼓影碟,销量达200万张,并被北京博

11、物馆收藏。当记者翻开祁东渔鼓发展历程,一连串的数字和荣誉映入眼帘:2007年11月,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祁东县为“中国曲艺之乡”,2008年11月30日,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率队来祁授牌,县长雷高飞接牌。2009年春节,祁东渔鼓现身山东胡集书会,中央一台、中央三台、新华社予以报道。2010年春节,由邹昆山演唱的单口渔鼓大爱千秋代表湖南曲艺界赴河南参加全国曲艺擂台赛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2011年6月,该县渔鼓小品无底洞、盼赴湖北武汉参加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9月,中国曲协在四川岳池主办 “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无底洞荣获大赛银奖。“今年8月22日,

12、我县选送的渔鼓小品赌妻、薪火相传代代强在山西长治举办的第五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9月6日,我县渔鼓表演唱劝嫁参加衡阳市喜迎十八大,欢歌颂雁城银泰红城杯群众文艺团体大赛总决赛获金奖。” 该县曲艺艺术家陈云飞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 祁东渔鼓名闻遐迩,走向全国,这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的。“2010年,县委、县政府将祁东渔鼓列入预政预算。同时,县人大常委、县政协积极打造祁东文化名片,将修建中国曲艺之乡牌楼定为第一号提案上报县委,在高速公路入口处选址建造“中国曲艺之乡”牌楼。”祁东县委书记曾祥月说。“这是我县第一部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渔鼓专著。”2010年,当中国曲艺

13、家协会会员陈云飞创作的渔鼓声声唱祁东一书出版发行时,县长雷高飞激动的说。据悉,2011年,为弘扬和传承祁东传统曲艺文化,在县长雷高飞的倡导下,由县财政拨款在县职业中专开设曲艺班,今年在第五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由曲艺一班胡素文主唱的薪火相传代代强渔鼓小品荣获二等奖,祁东渔鼓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目前,该县正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官山村积极打造祁东曲艺演唱基地。农家书屋:一项家门口的惠民工程“进门受益,自有好书招待;出门获利,满怀致富良谋”。在祁东,有这样一幅对联,贴在农家书屋门口,这幅对联,是该县一位文秘工作人员应居民邀请撰写的。“我们要根据城乡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公

14、共文化设施、产品及服务,老百姓在家门口、甚至在自己家里边,就能便捷地读书看报、听戏看演出,让百姓真正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熏陶,享受文化大餐”。祁东县县长雷高飞告诉记者他的愿望。党的十七大以来,祁东县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驶入快车道。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农家书屋的建设目标。”县委宣传部部长周艳春激动地说。 采访当天,恰好下着大雨。在该县金桥镇楠木村的农家书屋,记者看到了让人感动的一幕。书屋里,60来岁的李

15、大爷带着3岁的孙子坐在看书。老人拿着一本致富经,孙子拿着一本孙悟空,爷孙俩倒也乐得自在。李大爷时不时总要放下手里的书本给孙子讲解图画。一见记者进来,李大爷连忙起身让座,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农闲时节,有的村民没事就凑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一座就是一整天,有的甚至熬更守夜,折腾得人腰酸背痛的。最让人揪心的是,打牌搓麻将的还让有的夫妻拌嘴,邻里吵架。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这一切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好多麻将客离开牌桌进了书屋。李大爷告诉记者,农家书屋的书种类很多,其中学菜谱、防疾病、如何养老健身等书籍,成了大家抢看的书籍。据了解,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是祁东县县委、县政府对文化高度重视的结晶,并且已被纳

16、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和建整扶贫、文明创建工作范畴。县文广新局把“农家书屋”和“乡镇文化站”这两项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举措,作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家书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要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之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艳春在该县今年“农家书屋”出版物配送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到今年为止,该县所有行政村都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在促进乡风文明的同时,祁东县有关部门创作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五下乡”(文化、温暖、科技、法律、健康)、“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方式,到各乡镇(街道)、村组巡回演出,丰富

17、的文化活动和实施惠民工程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2011年,该县文广新局共送戏下乡100场,商业演出217场以上,共安排广场文化活动21场,精心打造了“庆祝建党90周年暨县党代会胜利召开”及建县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广播电视台成功举办“祁东县首届电视歌手大赛”等。仅今年祁东就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900余场,累计观影人数近2万人。祁东县还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公益性服务,推进资源共享。今年,县文化馆、图书馆继续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馆已开办免费舞蹈班5个,美术班3个,文学讲座6个;完成了全部馆藏文物的网上电子登录及审核工作,进一步做好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管理,征集了归最窑

18、出土的17件珍贵文物。精品工程:一个祁东文化的品牌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我们的文艺作品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想群众所想,扬群众所颂,急群众所需,贬群众所厌,要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奉精品于人民群众。”县长雷高飞在年初文艺座谈会上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近年来,老一辈艺人们焕发青春,中青年艺人们勇挑重担,文艺新人们崭露头角,祁东文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该县宣传部长周艳春说。据了解,近年来,该县在县委书记曾祥月、县长雷高飞的高度重视下,在宣传部长周艳春的指导下,县文广新局紧紧围绕文化建设总体安排,从实际出发,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

19、略,一批融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地方风情,体现时代要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神文化精品力作相继推出,书写了“文化祁东”的民俗心史和精神图谱,成为代代相传的艺术瑰宝和文化遗产。县文广新局局长王柏吉告诉记者,虽然全国的剧团都曾经受到过电子产品的冲击,但该县祁剧团在困境中求生,在机遇中求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呈现了新气象。在全体专业干部的认真努力下,去年共产作品246件,获各级各类奖项40余项,其中,国家级获奖或发表10件,省级获奖或发表9件,市级获得金奖9个,银奖2个,发表作品20余件。2011年,祁剧团新创作优秀剧目曹炎参加全市专业剧团评比汇演,共获奖17项;挖掘整理剧目花田错,移植京剧剧

20、目大战洪州。全年演出350场,观众达到30万人次,演出收入33万元。祁东渔鼓力作不断涌现,提升着祁东文化的高度,刷新着城市文化名片。广场群舞:一条老百姓的星光大道“外边通常是流行音乐加健身操,没有自己的文化元素,对舞者吸引力不大。”但在祁东,凡外地人来参观都要去广场看操舞,看了就跳,很难驻足。18日,记者在祁东人民广场看到了广场舞的红火,群众体育人气很旺的范例。入夜,月光洒地,秋风拂面,琴声悠扬,鼓点铿锵,上百名市民随着音乐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太极拳、柔力球、健身操、广场舞、演唱队等都翩翩起舞,活力四射,场面十分壮观。月下跳舞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在广场上看跳舞,让记者的脚也发痒。这场操舞,不是官办,而是民办,好几百人的“派对”。“以往的舞蹈节奏挺快的,这套广场舞舞步多样,包括踏步、甩臂和跺脚等等,再加上嘿、嘿的喊声,不仅可以活络经脉,锻炼膝盖,而且美感十足,太适合我们中老年人了。”在香竹小区居住的王玉梅一边学跳广场舞一边高兴地说。 记者发现,这些看起来朝气蓬勃的舞者,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已退休十几年的陈阿姨身穿一袭雪纺连衣裙,乍一看还以为是妙龄少女。趁她休息间隙,记者上前攀谈。陈阿姨告诉记者,自己跳舞近十年了,天天都要跳,一听到音乐就觉得开心,“刚退休时没有出来跳舞,晚上都在家看电视,生活很单调,现在每天跳舞,不但锻炼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