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案汇总7篇_第1页
黔之驴教案汇总7篇_第2页
黔之驴教案汇总7篇_第3页
黔之驴教案汇总7篇_第4页
黔之驴教案汇总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ust like the rain always stops and the fog always clears, no one will fail all the tim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黔之驴教案汇总7篇 黔之驴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_,结合注释,能口译全文。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3理解放事的深刻寓意。教学步骤:一、从成语入手,导人新课。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_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_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

2、样的一个故事。二、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三、串译全文,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强调以下内容:1课后练习三所列的词语要一落实,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为以为且噬己也认为以为神把(它)当作之黔之驴的,结构助词。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它,代词,代驴。然庞然大物也愁愁然都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3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驴不

3、胜怒,蹄之。(蹄,踢。这里作动词用。)四、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教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一)明确: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明确:虎初见驴时,“蔽”

4、“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3黔驴之技有哪些?明确:“鸣”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艺。4师生共同讨论,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动物。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

5、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明确:_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_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能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_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_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五、齐读、齐诵课文。六、布置课外作业。1一场驴虎之争以驴死虎口而宣告结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虎家族正在

6、为它们的英雄召开庆功会,驴家族却在沉痛哀悼他们的不幸同伴,请你代表虎家族写一份贺词,代表驴家族写一份悼词。2.柳宗元在这则寓言中塑造了一个不光彩的“蠢驴”形象,其实驴也很无辜,请你改编黔之驴,为驴平反,重塑驴的形象。黔之驴教案 篇2教学目的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2、翻译文言文;学习_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_的内容和寓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

7、_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备统复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_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_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_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_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

8、、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范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黔好事者窥骇遁噬狎不胜跳踉三、串译全文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1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船载以人”:“以”,连词,相当于“而”。

9、“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他日”:有一天。“甚恐”:“甚”,很。“益司其声”:“益”:更加。“终不敢搏”:“终”:始终。“稍近”:渐渐靠近。“以为”:把(它)当作,“以为神。”认为。“以为且噬己也。”“因”:因而,“虎因喜。”于是。“因跳踉大阚。”“之”:的,结构助词。“黔之驴。”它,代词,代驴。“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庞然大物也。”“黔之驴教案 篇3一、考纲要求:考查要点可细化为5个考点:(1)朗读节奏的划分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

10、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2)解释实词的含义,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3)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_看,大多_于课下注释。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4)_内容要点的归纳、_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

11、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5 )_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_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二、点击中考1、20_湖北省随州市。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

12、间窥之10翻译下列句子。(2分)技止此耳!译文: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启示:(一)8.(1)异,特殊、特别。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1分。(2)去,离开。 1分。 9. c,2 分。 10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意思接近即可,2分。1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 启示:示例: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评分标准: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2、(20_年福建省宁德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

13、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

14、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注释】阖:关闭。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虎大骇,远遁 遁: (2)驴不胜怒,蹄之 蹄:(3)适异国来贡狮猫 适: (4)启扉急视 启: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译文:(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译文:11填空。(6分)(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 ,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

15、:【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一)9(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开10(1)有人喜欢多事的人用船将驴却到黔这个地方。(2)这样以后,才明白猫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11(1)甲文:以为神 技止此耳乙文:大与猫等,为害甚剧。(2)心理 动作12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猫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示例2: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要讲究策略,智取对手。黔之驴教案 篇4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了解

16、_的大意。2、说说_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一则笑话。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了解_的大意。2、说说_的寓意。三、目标的实施:1、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2、自由朗读。3、齐读。4、自由朗读课文,弄懂_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5、检测。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2)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3)驴的结

17、局如何?(4)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5)你觉得_有什么寓意?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评价7、提问:_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考几分钟?)8、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黔之驴,从而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

18、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老师祝愿大家能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为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奋斗。板书:黔之驴黔之驴教案 篇5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柳宗元的黔之驴,我将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流程。一、说教材1、本课的位置黔之驴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是一则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柳宗元三戒之一。_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藐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

19、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2、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显的文言文,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目标: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二)能力目标: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三)情感目标:从“驴”的角度理解寓意:使学生们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从“老虎”的角度理解寓意: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努力增长才干。(四)重难点:理解黔驴技穷,然大物等成语的含义。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

20、故事的深刻寓意。确立依据:本课对老虎的动作、心理、神态描写非常细腻,值得称道,同时这也是学生写作时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此外本课出现了一些成语,这往往是考试的要点,因此我将上述两点作为_学习的重难点。二、说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1、诵读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朗读教学贯穿到课堂始终。看动画,听朗诵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准读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齐读、散读、自由读、个别读等多方种式生的朗读,引导学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以达到教学目的。2

21、、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后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从而将_的重难点问题解决。3、读写结合法:本课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大胆想像,为驴翻身”,在理解全文后,同学们已敬佩于老虎的精明,痛恨于驴的愚蠢,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展开自己丰富的想像,为驴雪耻。这样的设计将阅读与写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三、说学法叶圣陶老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节课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语言凝练之美,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22、诵读法。钱志亮教授说,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大量的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预期将收到较好效果。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四、说教学流程本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步、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本课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走进课堂。“同学们,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常遇到很多成语,有不少的成语出自于我国古代的寓言,你能举个例子吗?(亡羊补牢、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今天,我们

23、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黔驴技穷”,它就出自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黔之驴。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吧。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作品并解题。首先介绍作家作品,使同学们对作者柳宗元的生平有所了解,并了解_体裁寓言,知道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三戒”之一,引以为戒之意。2、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读书的方法指导,如:自然段序号的标注、生字词的圈点、课下拼音要在正文中书写等等,读完之后设计了一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可帮助同学们扫除汉字障碍。3、看动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与课文相配套的小动画,其中还插入了课文的范读,以达到了

24、正音的目的。形象的动画,生动的朗读,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致了解。为下一步的“再读课文,再现故事情节”做了准备。第三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老师可出示幻灯片提出要求:结合注释自己试译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向全班同学求助,解决小组未解决的问题。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华展示,友情提醒。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三:一检查学生关键字词掌握情况,二给同学们搭建一个才华展示的平台,三教给同学们一个积累文言词语重要方法分类整理法。、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第四步、研读课文

25、通过课文的研读力求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通过揣摩老虎和驴的心理、观察二者的动作,认识老虎和驴的特点,以理解_的寓意。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实现目标。、老虎对驴的态度有何变化?、你能找出描写老虎心理和动作的词语或句子吗?、课文中描写驴的本领的句子有哪些?、通过课文的阅读,你得什么启示?从而总结出老虎的特点:这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在反复观察,反复试探后,摸清底细了驴的底细,从而大胆果断的进攻,致敌于死命。而驴仅会“一鸣,一蹄”,两相对比,驴最终被老虎吃掉也就不足为怪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读出启示:通常人们总是从老虎的角度总结道理,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学生从驴和老虎两个方面来总

26、结,以告诉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读出寓意:这则寓言是柳宗元的“三戒”之一,当时作者写这篇_的意图又是什么呢?为此安排了走近作者一环节。时代背景的介绍会帮助同学们理解_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的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对于他们无须害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五步,大胆想像,为驴翻身学生在真正理解_内容之后,已敬佩于老虎的精明,痛恨于驴的愚蠢,老师适时引入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力求做到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七年级学生思维正活跃,对于此类想像_很感兴趣,只要老师引导的好,学生会妙笔生花,绽放许多奇思妙想。第六步,结束语授课内容结束

27、了,但同学们来讲,如何让同学们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起到引导作用,期于此目的,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今天我也把这段句作为我说课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当今的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如果我们没有真才实学,仅凭金玉其表,那么将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学好本领,那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一路走好!第七步:板书:惧驴识驴吃驴附:作业:将黔驴新编整理之后写在日记本上。黔之驴教案 篇6教学目标1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_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代寓言的一

28、般特点,理解课文所讲道理是教学的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是_的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指导学生理解_的寓意,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导人: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_于我国的古代寓言故事。如,成语“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_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2作者介绍。(1)让学生站起来介绍。(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

29、替。)_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91),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谪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自主学习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要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3串译全文,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

30、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4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j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课文描写虎的动作时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6黔驴之技有哪些?7理解故事的寓意。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黔好事者窥 愁然骇遁噬搏狎不胜跳踉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起来纠正。2串译全文,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明确:(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31、。)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3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等。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4课文描写虎的动作时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

32、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竹生性走胆和工于心计。最后“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5黔驴之技有哪些?明确:(一“呜”一“啼”。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本领。)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7重点研讨课文第2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本段文字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刻画了老虎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语句分析老虎的形象。联系全文,理解_的寓意。(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明确:(根据具体语言加以分析,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只要理由充足即可。_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_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_所调整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或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_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注意: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观点。黔之驴教案 篇7学习目标:1、理解语言的深广含义2、通过标注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对驴的形象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寓意。一、导入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