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阶段检测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3·大连模拟)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而古代希腊则以海外贸易为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显著区别,其创造的文明模式也有较大差别,故选D项。答案:D2“希腊地区没有丰富

2、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其比东方各国发展缓慢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其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了民主政治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解析:地理环境是造成东西方政治制度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不能说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D表述错误;A、C的表述与材料不符。“三多一少”(多山、多岛、多良港,少耕地)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蕞尔小国纷纷建立,逐渐

3、形成了以城邦为载体的民主政治。答案:B3滨海中学开展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哪一选项不可以证明他们的观点()A布维斯和妻子一起去参加雅典国家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与公民大会类似于我国人大常委会与人大C纳尔比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但不能对外宣战抵抗入侵D陶片放逐法规定放逐那些不称职的国家公职人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认识。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没有政治权利,因而A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4(2013·广州模拟)狄摩西尼指出:“培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

4、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A人文主义盛行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C具有反抗精神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表明,雅典公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是雅典民主政治给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权利,使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国家事务,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答案:B5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希腊的雕塑、戏剧、建筑等思想文

5、化方面的发展,而这些发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希腊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就是说民主政治促进了希腊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答案:D6(2013·山西太原二模)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民主制度 B主张人民主权C反对直接民主 D主张君主专制解析:从材料中“不是偶然选中的人”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反对以抽签选举的方式参政,也就是反对直接民主。答案:C7(2013·吉林长春一模)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两个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发生战争,结果,经济高度繁荣、准备十分充分的雅典被斯巴达打败

6、。在总结雅典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著名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认为:“一切事务成败的首要原因在于国家制度的形式。国家制度是所有设想和行动计划的源泉,也是其得以实现的保证。”根据材料,在波里比阿看来,雅典战败的原因在于()A雅典贵族专制社会黑暗B雅典社会制度的落后C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D雅典社会矛盾的尖锐解析:雅典实行民主制度,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A项错误;相对而言,斯巴达的社会矛盾更为尖锐,D项错误;两个城邦都是奴隶制度,不存在落后一说,B项错误;材料中的“国家制度”是指直接民主制,C项正确。答案:C8(2013·皖南八校联考)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

7、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A BC D解析:习惯法是约定俗成,无文字依据,正确;由图中十二铜表法产生原因可知正确;万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错误;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所有法律的统称,错误。答案:D9(2013·广东汕头调研)英国工党领袖布朗辞去首相职务,改由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这说明()A英国国王对布朗不信任B布朗失去了工党的信任C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D卡梅伦在首相选举中胜出解析:在英国,国王的态度不能决定首相人选,A项错误;布朗失去工党

8、信任,继任者应该是工党的新领袖,而不是保守党领袖,B项错误;英国没有首相选举,议会选举的结果决定首相人选,D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10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古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不保护奴隶,故判为合法。罗马法允许离婚,故不合法,

9、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因此不合法。答案:C11(2013·湖北黄冈期末)右图反映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实质,下列四个选项的言论与漫画的主旨吻合的是()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C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D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解析:两党制下两党有不同的执政理念,但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正如钱币的正反两面,实质都是钱币的一部分,选择C项。答案:C12(2013·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美利坚生来便包罗万象合众国全境土质不一,气候参差,可说国中有国;因而

10、任何事情,若只定一条法则,都不足以概括全局。”美国1787年宪法中与此种特点相适应的原则是()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国中有国”,说明各州情况差异很大,1787年宪法因此规定了联邦制原则,既从根本上统一了国家,又照顾了各州的差异性。答案:A13(2013·河南高三联考)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巴登不来梅和汉堡”等邦()A拥有独立海军舰队B可以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C享有一些自治权D有权任命联邦议会的主席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

11、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故选C项。答案:C14(2013·云南昆明一模)“法国大革命掀翻暴君御座,一个令他们翘首盼望的民主共和国已经来临。但刀光剑影、鲜血喷洒、社会动荡、草菅人命的现状使他们深感惊竦。”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长期不能确立的原因是()A共和国期间,政局难以稳定B共和制造成了自由和民主的沦丧C君主制更能维护政局的稳定D法国的共和制缺乏经济基础解析:在法国的共和国时期,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政局难以稳定。君主制可以稳定政局,但是又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这是法国政权更迭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体现的是共和制造成的政局动荡,答案为A项。答案:A15(2013

12、3;浙江宁波一模)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年)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包括()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权力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A BC D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这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民主国家的普遍做法,不是政治跛子的表现,因此,可以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4分,第17题16分,共40分)16(2011·安徽文综)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

13、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

14、斯传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8分)解析:第(1)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隋唐之前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此得出“变化”;“影响”可以从“打破了旧的”“形成了新的”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中的“根基”实际是贵族制的社会基础,“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不同”的表述要注意可对比性,从性质、作用、标准等角度回答;“社会观念”可以从人们对知识、财富、个

15、人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回答。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

16、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17(2013·湖南岳阳高三模拟)选举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活动,是民主政治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避免某些有财有势者操纵选举,长期占据某些重要职位,雅典人设计出一种看似荒谬、实则十分有效的方法雅典人认为,那些财大气粗、名声显赫的公民与那些不名一文、默默无闻的公民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取决于神意或运气。(1)材料一中“十分有效的方法”是指哪一民主方式?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材料二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 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选举方面发生的变化。这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6分)材料三在美国的政治选举活动中,拥有政党支持成为选举获胜的重要条件。人数较少的小党与第三党很难战胜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作后盾的对手,在各种选举中,最后的角逐实际上是在这两大党之间进行。(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这一现象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解析:本题从选举制入手,考查古今选举制度的变化。第(1)问,根据所学和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