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_第1页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_第2页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_第3页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常德市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拴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166例,随机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产期护理,实验组患者 实施围产期全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牛率、症状积 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 者下肢深静脉血拴发牛率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 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通过围产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 患

2、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牛率,提高患者的牛活质量。关键词:围产期护理干预;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随着剖宫产技术的进步,高危产妇分娩时大多选择剖宫产手术,但剖 宫产并发症比较多,下肢深静脉血拴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产妇身体健康,降 低产妇成活质量。护理的实施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牛率,传统围产期护理 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牛 率,本院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给予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取得良好 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166 例,年龄2232岁,平均(28.6&

3、plusmn;2.7)岁;孕周3541周,平均(36.2±l.l)周;体重 6090kg,平均(69.1 ±3.4) kg;孕次 3次,平均(1.3±0.5)次;初产妇108例,经产妇58例。纳入标准:所 有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无精神病史。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3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产期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嘱咐患 者多休息,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h,给予患者心电监护, 24h后,患者可在床边进行坐起和简

4、单活动。实验组患者采用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如下:(1)入院后护 理干预:孕妇及家属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及家属介绍预防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指导孕妇及家属进行正确的下肢局部按摩,预防下肢深 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及术后输液时,穿刺点尽量选择在上肢,并尽量保证一次 穿刺成功,同一静脉避免反复穿刺输液,降低血管壁受到的药物刺激。(2) 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提升患者的配 合度,术后6h,患者可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2d,排气后,患者可进食半流质 食物,比如稀粥、鲫鱼汤等,保证患者的营养。(3)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 产妇顺利分娩之后,对患者

5、的生命体征变化密切的观察,并重点注意产妇双下肢 末梢血运状况,对皮肤的颜色、温度等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汇报 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术后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术后,护理人员将 产妇送冋病房,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6h,此期间内,指导家属正确揉捏患者 双下肢,按摩时,动作要轻柔,术后2h,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屈 伸运动,促进下肢肌肉收缩,术后6h,患者进行主动床上运动,定吋翻身,术 后24h,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冋流;麻醉消退后,留置的导尿管要 尽早拔除,鼓励产妇自主排尿,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每次运动5lomin, 每天35次,保证运动量适中,嘱咐产妇

6、不要长吋间静坐或站立,避免紧身衣 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保证 病房安静、干净、整洁,产妇术后被送冋病房之后,调节病房的温度,促进静脉 冋流,并保证病房的湿度。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统计两组产妇皮肤改变、 皮温升高、疼痛、肿胀及浅静脉扩张的严重程度,每项03分,分数越高,表 明患者症状越严重。观察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包含满意、般满意及不 满意。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平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利用t检验,数(n)和率()表不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

7、具 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症状积分比较实施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83例患者中,1例发生下肢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症状积分为(4.1 &plusmn;1.9)分;对照组83例患 者中,8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6%,症状积分为(5.1&plusmn;2.0) 分。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率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o2.2产妇对护理满意情况比较实施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见表1。3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从

8、足部跖静脉向上到骼股静脉系统之间出现血栓, 在血栓的影响下,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出现水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 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合并肺栓塞后,可诱发患者死亡4。现如今,大多高危 产妇分娩吋选择剖宫产,术后,患者由于疼痛,下床活动依从性差,而产褥期产 妇食用的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导致增加血液粘稠度,加之静脉反复穿刺,产妇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高。围产期护理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下肢深 静脉血栓,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手段,通过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升孕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 惯,自觉预防,同吋,产妇入院后,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保证

9、产妇合理饮食、 适当锻炼,并在术后有效预防,实现预防的目的,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率。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 统围产期护理,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 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 静脉血栓,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综上所述,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严重并发症,通过围产期护理干 预的实施,可促使产妇主动配合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预防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降低其发生率,促进产妇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邹清,李林鲜,杨宇翔等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 究j吉林医学,2012, 33 (18): 3982-3983.姚莉,陈长远围术期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山 东医药,2011, 51 (05): 100-101.3张燕玲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j 中外医疗, 2011, 34: 159.段冬梅剖宫产产妇行护理干预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