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景凤书画研究_第1页
詹景凤书画研究_第2页
詹景凤书画研究_第3页
詹景凤书画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詹景凤书画研究    田莉娟【摘要】詹景凤作为明朝末年诗书画皆能的文人,不仅在鉴藏方面有很深的见解,在诗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在鉴藏方面当时他已是领军人物,书法中草书作品千字文代表了他当时草书的最高水平,成为明朝的另一个闪光点,也为我们现当代的鉴藏研究、书画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詹景凤;书法;绘画一、詹景凤生平略述詹景凤,明末人士,字东图,号白岳山人,祖籍安徽休宁,詹景凤生平酷爱诗词书画,在当时富有盛名,与祝允明、文征明等人物齐名,其书画作品广为流传,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书法珍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东图全集詹氏小辨等,而詹景凤最为人所熟知的还

2、是他的草书作品,明末朱谋垩编撰的书史会要续编,文中称詹景凤“深于书学”,而“狂草若有神助”,可见他的草书之精妙绝伦。在詹景凤众多的草书作品当中,千字文可谓最负盛名。詹景凤所在的整个大家族都对古玩兴趣备至,收藏大量书画、古玩,所以詹景凤有着很好的艺术学习“范本”和艺术学习氛围,同伴、亲戚都是詹景凤很好的艺术交流基础,为詹景凤在书画上的成就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样的氛围里,詹景凤很小就对书画产生了独特的感情,每每得到优秀的书画作品自然爱不释手,詹景凤同其他文人书士一样,也有做官的人生经历,当然詹景凤的为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35岁詹景凤乡试中举,四处奔波,先后于1582年、1588年、159

3、5年、1598年到过江西、湖北、南京、四川、广西做过官,官职不大,正为詹景凤的书画艺术之路腾出了很多思考、学习以及实践的时间并且使得他在艺术上也有了很高的造诣。二、詹景凤书法作品分析詹景凤(15321602年),据史料记载,大约生活在明朝的中晚期,明朝中期的书法逐渐从明朝初期的单调僵化的“台阁体”迷雾中走了出来,书法文化的中心也由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转向商业经济繁荣的苏南地区,尤其集中在苏州地区,并且以吴门书派的出现为标志,掀起了苏南地区学习书法的风潮,自此吴门书派也成为整个书法学习的中心,汇成了一股巨流,成为明代书法史上最大的书法流派,在这种学书大潮的影响和延续下,明代书法继续发展,伴随着各种

4、思想的碰撞和冲击,带来的是个性的更大程度的解放,徐渭的“天成”、李贽的“意心”、汤显祖的“唯情”都强烈地表现出个性解放的造诣以及主体精神的表达。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詹景凤的书法也自然少不了狂放不羁的因素,但是也有他技法的娴熟作支撑,他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又受怀素影响甚大,詹景凤一生的主要作品集中在东图全集三十卷、詹氏小辨六十四卷、六纬撷华十卷等著作中,以千字文(图1)为例,可以说代表了詹景凤草书的最高水平,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的周兴嗣所编撰,名如其文,全文共由一千个汉字组成,而这一千个汉字完全取自王羲之平生书法作品,全文对称押韵,是古代中国流传最广的儿童启蒙读本,可谓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因取自

5、王羲之书法作品集,千字文也成为了后世众多书法名家争相书写之内容。作为对书法艺术不断追求至高至精的詹景凤对千字文自然也是情有独钟。他的草书作品千字文狂放不羁、行云流水,我想一方面源于作者性格爽朗大方,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其娴熟的技法与突然闪光的感受。作品笔走龙蛇,变化无穷,又不失古法。时人评其书法可与祝枝山齐名。明末朱谋垩在书史会要续编中认为:“詹景凤深于书学,用笔不凡,如冠冕之士,端庄可敬。狂草若有神助,变化百出,不失古法,论者谓可与祝京兆(允明)狎主当代。”詹景凤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没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祝允明不管是声名还是作品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样的论断足可以证明詹景凤在当时的影响,也能

6、看出他的草书在当时书坛的地位。祝允明当时也写过千字文,但他是以小楷为载体,相比较詹景凤的草书千字文来说则更加工整,仔细研究他的千字文,首先感觉到的是整个作品扑面而来的如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作者书写时与内容相结合将耳熟能详的千字文写在“乌丝栏”中(与他的草书作品草书杜甫诗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个性张扬又不失稳妥,用笔沉稳雄健,干脆利落,或急或缓,胸有成竹;结构变化多端又不失法度;墨色浓淡相宜,不沉闷,不空荡,和谐统一在一幅作品当中,实乃草书之佳品。三、詹景凤的画学古代文人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詹景凤也不例外也是一个各方面都有涉猎的人物,他不管是在书法艺术上还是在绘画艺术上,都非常注重

7、“师古”,重视传统。在他看来,唐画典雅、拙朴,比如他在詹东图玄览编中所言“唐画古雅而拙,北宋古雅失其拙矣。拙如大羹不和,大圭不琢,咄咄此境,后世伊谁领略”。他对唐画的高度评价,能够看出詹景凤的画风所向,用笔细致精微,这种兴趣在他的作品(图2)中也能略现一二。除了宗法唐画,他还尤喜欢元代倪云林的画,认为他的山水画“意得兴到,不在行迹”,并且在送给友人的一幅画作中,大胆用倪瓒的手法题跋:“倪元镇谓天下无人,故画山水不写。予谓我戴槐丈为今天下真人,故效其画法,特为加一人。”对倪瓒山水画的喜爱可见一斑。另外在詹景凤的所有的绘画作品当中,描述最多的是竹,纵观他的画作,不管是在山水画中还是花鸟画中,都有竹的出现,体现了当时文人意趣所在。结语从詹景凤的书、画、鉴藏等多方面综合看来,詹景凤在明代文人界也确实是相当活跃的,在与当时的文人墨客的交流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鉴藏能力,在当时也算是领军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