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打包机系统设计——机械部分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全自动打包机系统设计——机械部分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全自动打包机系统设计——机械部分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全自动打包机系统设计——机械部分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自动打包机系统设计机械部分设计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选题的背景中国打包机行业近年在国内发展一直表现十分良好,但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中,许多情况不容乐观,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明显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生产要素决定性作用正在削弱;产业能源消耗大、产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对自然资源破坏力大;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等。无法应对形势的变化,行业发展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技术创新能力弱,工艺技术进展缓慢,新产品开发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仿研跟踪的局面,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效益提升仍然主要靠规模拉动。

2、产品品种单一,成套设备较少,国内的很多全自动打包机,半自动打包机生产厂商一般都以单击生产为主,像国外很多都是成套生产销售,很少以单机销售出现. 这就造成了两种现象,一种是我国的包装设备无法满足国内包装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机械厂以单机销售也是利润较少,无法获得成套设备的销售高利润。许多企业产品质量粗糙. 首先主要的表现就是产品的可靠性差,技术更新速度慢,同时在新机制造上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地方较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而具有高附加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产品的一些电器配置如plc可编程控制器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无法完全实现国产化。2、选题的意义通过对全自动打包机的研究设计,可以综合培养学生

3、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机械设计的整个过程,熟悉和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工程设计的能力;加强对制图软件的运用;通过对全自动打包机的研究设计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全改产品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改进的空间以及发展趋势。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目标是根据全自动打包机的设计要求,分析计算各个零部件的工艺参数,包括机芯构件的分析计算、电机参数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分析,对轴和轴承装置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以及对机架结构尺寸及其附件的设计。

4、最后用 solidworks软件对设计的全自动打包机各个零件图进行三维建模,并实现虚拟装配。1 2、研究内容1 引言1.1 研究背景1.1.1国内外研究状况1.1.2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1.2 研究意义2 全自动打包机的设计2.1 工作原理分析2.2 主轴的设计2.3 主轴的校核 2.4轴承的设计与校核2.5 电机的选择3 solidworks三维建模3.1 solidworks制图软件概述3.2 solidworks的建模应用4 总结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本设计首先是通过对全自动打包机各个零部件的观察和分析,熟悉各个构件的作用,尤其是机芯部分;并对各个构件进行测绘

5、,记录数据;再根据已知设计要求和条件进过计算后选择电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对各个传动零件进行参数计算和设计,同时对轴及轴承装置进行参数计算和设计;再设计机架结构尺寸及其附件;然后绘制全自动打包机的部分零件图以及装配图;最后用 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虚拟装配。其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分析全自动打包机的结构、组成及作用,主要包括机芯、电机、传动装置、轴和轴承、以及机架和附件。2)对机芯构件分析计算和电机参数的选择是本次论文设计的重点3)完成对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分析,对轴和轴承装置参数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对机架结构尺寸及其附件的设计。4)用 solidworks

6、软件对设计的全自动打包机各个零件图进行三维建模,并实现虚拟装配。5)完成外文资料译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要求字数不少于2000 字。2 6)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中心明确、内容正确、格式规范、图表清晰、语句通顺、段落连贯,字数不少于8000 字。四、参考文献1 濮良贵 , 纪名刚 .机械设计 m . 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2 许连元 , 李强德,徐祖茂 .机械制图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3 杨曙东 , 何存兴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m. 第三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4 邓星钟 , 等.机电传动控制 m. 第四版 .武汉:华

7、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5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 m. 第七版 .北京: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6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m . 第五版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7 王旭日 .用标准 h 型钢代替焊接 h 型钢设计打包机机架n .国际纺织导报, 2010, 5: 26-28.8 王卫兵 .打包机的发展趋势 j. 广西化纤通讯,1999, 2:18-21.9 高德 . 包装机械设计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10 刘守谦 . 现代包装机械的创新设计j.轻工机械 ,2007,2(1):6-8.11 张明柱 . 打包机节能技术探

8、究 j . 中国棉花加工,2010, 2:16-17.12 钟雯. 机械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精选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3 s.m.son,h.s.lim,j.h.ahn,effects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on the minimum cutting thickness in micro cut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2005,45(4-5):529-535 .14 c.j.kim,j.r.mayor,j.ni.a static model of

9、 chip formation in microscale milling.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nce and engineerring.2004.126:710-719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1、研究的整体方案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全自动打包机的结构、组成及作用进行分析;对机芯构件分析计算和电机参数的选择;对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分析,对轴和轴承装置参数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对机架结构尺寸及其附件的设计;最后用 solidworks软件对设计的全自动打包机各个零件图进行三维建模,并实现虚拟装配。2、工作进度安排1)2010.11.102010.11

10、.30 资料收集、文献查阅、并进行方案设计与选择2)2010.12.01 2011.1.10 完成外文资料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3)2011.1.112011.02.21 对全自动打包机进行结构、组成分析4)2011.02.222011.03.15 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参数计算与分析3 5)2011.03.162011.04.20 对全自动打包机三维建模并进行虚拟装配6)2011.01.112011.04.20 撰写论文初稿7)2011.04.212011.05.10 论文修改定稿,完成其他相关文档8)2011.05.102011.05.20 毕业答辩及其相关材料的完成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研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