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育心理读后感_第1页
漫谈教育心理读后感_第2页
漫谈教育心理读后感_第3页
漫谈教育心理读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目介绍:漫谈教育心理,红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读漫谈教育心理有感选读这木书之初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因为在我看来,教学过程中 岀现的许多问题是和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分不开的。而了解他人在 某一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开展各方面的工作,抱着学习 的态度,我翻开了这本书。本书共有六章,按照其关注对象的不同,我把它分为三大主题:学 生、教师和学校层面。其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研究在前 三章(德育工作、心理辅导、学会学习),关注教师层面的有两章(第 四章、教师修养;第六章、教学艺术),还有第五章涉及了学校管理 层面。本书将德育工作放在了学生层面的第一章,这反映了编者对徳 育工作

2、的重视程度,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学校工作总是以德育 为首”,从侧面抨击了传统观念中的“分数决定论”。本书每一章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列举实例,引经据典,和科 学实验来分析与这六大主题相关的心理效应或者教学过程中普遍出 现的问题,对他们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可行 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个人认为 是一本很值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将要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经常 阅读、学习的好书。如上所述,前三章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的各种心理状态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这对每位教师而言, 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以助于我们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能应对

3、自如。而我 想在走上讲台之前,我们必须对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有的修养和教学艺 术有所了解,所以下面,我将对第四章和第六章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 几个点进行介绍。第四章分四节,分别是第一节“美玉有咳更有吸引力一不完美效 应”;第二节“青年教师的通病一大学惯性”;第三节“他山之石,可 以攻玉一听课效应”;第四节“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教师成长要闯'五 关,”。其中第一节指出教师应正确对待自己犯错误这件事,有错误应 敢于公开承认,一位出色的教师,偶尔犯点可以接受的错误可能学生 觉得更亲近;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一些听课的技巧和要领。第四节指出 一个教师在成长路上应闯过“角色关”、“敬业关”、“协作关”、“成熟

4、关”、“特色关”。而在我看到第二节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之前 的两年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第一年第一学期确实犯了“青年教师的通病 一大学惯性”。所谓“大学惯性”是指一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 教育教学时,照搬和模仿大学的教学方法,要求中学生用大学生的思 维方式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从而带來教不适学、学不适教的现象。 作者提到“大学惯性”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几偏”:自我定位偏高; 师生相处偏宽;教材处理偏深;教学方法偏少;教材组织偏乱;考试 命题偏难。在这六项中,我发现自己曾经就犯过其中三项:自我定位 偏高;教材处理偏深;考试命题偏难。在我刚走出大学校门时,自恃从小到大都是老师的宠儿,认为教

5、中 小学是大材小用,用大学学到的知识教中学已经绰绰有余,甚至有时 还会看不起一些学历比自己低的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因而在自我定位 上偏高。到后来在我听他们的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毕竟久经沙场, 对课堂上一些状况和问题的处理是有借鉴之处的,对他们的看法才慢 慢改观。正如本书所言,大学时期的辉煌让我觉得中学的知识没什么难度, 有吋会忘了工作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教材的处理上偏深。有吋上到 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我有一种想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介绍给学 生的欲望,而我和学生毕竟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所以有时候我说的很 多,学生却一脸茫然,做了无用功。记得我教书第一学期的第一次测试,我就是抱着本书所讲的“我教

6、的学生水平不会太差” “杀杀学生的傲气”这样的态度,忽视了学生 之前的知识积累,出的题与他们原来做的在难度上有很大差别,导致 当时的英语平均分只有60多分。后来很多学生向我反映题太难了, 我在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打击,一些懂得调节的 学生会主动加人自己做题的难度,经常问我解题思路,而那些原本成 绩就不太好的学生可能就会从此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没有了学习的 动力。所以后来我出题时,对难易程度进行了调整,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日益改善,到第一学期期末时,教委出的题较为简单,两个班的平 均分达到90分。本节在末尾给出了 “大学惯性”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学习。一是向 老教师学习,多听老教师的

7、课,多读教研文章。二是学大纲、研教材, 做到成竹在胸,这样就能做到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规范,逐渐 成熟。第六章从指导教师更高效地进行教学出发,分五节进行阐述:第一 节“座位也要合理流动一座位效应”,介绍了几种与传统方式有别的, 行之有效的座位编排方式;第二节“学生偏科有原因一'厄尔尼诺' 效应”,分析了学生出现偏科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防止学生偏科的 解决办法;第三节“避免死记硬背的关键一迁移效应”,同样先分析 原因,再给出建议;第四节“不耍穿新鞋走老路一心理定势效应”, 分析了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然后提出了避免定势思维的 消极作用的建议;第五节“学习的迁移核心一概括效应”,针对不同 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材料的方法。虽然这一章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处理问题提出的看法和指导,但我认为当中有儿点对现在还是研究 生的我们仍然有学习方式上的启示,尤其是“如何避免死记硬背”,“如何利用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作用”,还有“如何对 不同的材料采取相应的概括处理方式”这几点。从这本书开始,我发现自己对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开始感兴趣 了,原來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