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线工艺教材_第1页
一次线工艺教材_第2页
一次线工艺教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次线工艺一次线加工装配工艺共17页|第1页1依据和适用范围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 2005)、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一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GB5585.1 2005)、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二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GB5585.2 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 90)。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主回路母线的选择、配制、加工制作、连接和安装。产品主电路配线、制作和安装除应遵守本守则外,还应满足顾客的要求。2设备、工具与量具2.1设备母排加工机是成套设备生产加工的主要必备

2、设备,近年发展较快,规格品种齐全。既有手动操作便携式母排加工机(见图1),也有数字控制通用型三个加工单元母排加工机(见图 2),可满足成套设各生产母排加工的需求。图1便携式母排加工机编制校对 标准化提出部门审定一次线加工装配工艺共17页第2页图2通用型三个加工单元母排加工机2.1.1通用型三个加工单元母线加工机(1)组成及功能。机器上装有有冲孔、剪切、折弯三个加工单元、可分别进行母线的冲孔、剪 切、折弯加工。有数字控制,也有手动操作供选择,使用方便。(2)模具。包括冲孔模具、剪切模具、立弯模具、折弯模具、冲孔模具、压花模具、压平模具。(3)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 )。最大冲孔力(kN)2003

3、00冲孔加工冲孔加工范围(mn)© 4.3© 34最大加工厚度(mn)12最大加工宽度(mn)250剪切加工最大剪切厚度(mn)12最大剪切宽度(mn)250最大折弯力(kN)500折弯加工最大折弯宽度 (mm250最大折弯厚度 (mm12折立弯加工120 (12mm厚铜)主电机功率kW5.57.5表1通用型三个加工单元母线加工机主要技术参数2.1.2 便携式母线加工机有冲孔、剪切、折弯三个加工单元,特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常用于现场安装加工。次线工艺共17页第3页2.1.3 工具与量具台钻, 立钻, 冲床,液压压力机,手动母线平弯、曲弯机,三点式液压母线折弯机铸铁平台,台

4、钳,划规,戈U针,木榔头,样冲,平锤,8磅大锤,活动板手,卷尺、直尺、塞规,套筒板手,板锉,钢丝刷,直柄(锥柄)麻花钻头,铜排刷镀设备3一次线的选择3.1 母线种类的选择根据用途不同一次线材料分为硬母线和绝缘导线两种。通常硬母线选用TMY矩形铜母线或LMY矩形铝母线,也可选用异型母线;绝缘导线选用BVR或BV聚氯乙烯导线。3.2 主回路母线截面的选择主回路母线截面的选择应考虑到短时产生的机械应力及热应力和正常的温升,绝缘材料的老化 和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不应造成载流部件的连接有异常变化。一次线规格根据图纸要求确定; 当图纸没有标明规格时,根据线路容量在工艺文件的“导线载流量表”中查找。(每个

5、企业都应根据自己产品的不同型号、类型、工艺、防护等级等设计,试验总结出母排截面积及不同根数母排及 绝缘导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选用表。)3.3 中性线(N)、PEN及保护导体(PE)截面积的选择3.3.1 中性线(N)、PEN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如果相导线的截面积超过10mm中性线则等于相导线载流量的一半,但不能小于10mm2 PEN导体截面积的选择与中性线截面积的选择方法相同。3.3.2 保护导体(PE截面积的选择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表2中给出的值。相导体的截面积S (mrli)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P (mrm)S< 16S1 v S< 3516cl 一 c x a r

6、r保护导体的截面积(PE、PEN表2一次线工艺共17页第4页对于PEN导体,下述补充要求应适用:1 )最小截面积应为铜 10 mm2,铝16mm。2 )在成套设备内PEN导体不需绝缘。3 )结构部件不应作 PEN导体,但铜制或铝制安装轨道可用作PEN导体。4) 在某些应用场合,例如大的荧光照明装置,PEN导体的电流可能达到较高值,可以根据与用 户之间的专门协议,配备其载流量等于或大于相导体的PEN导体。5)母线搭接面处应镀锡或搪锡处理6 )主母线截面尺寸按工程图选用,但铜母线最小截面尺寸不能小于50x5mm。7)分支回路母线截面尺寸按分支回路中各电器元件中的额定电流选取,但回路中熔丝的热元 件

7、的额定电流值不作为选用母线的依据,所选用母线的允许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分支回路额定电流。8) 母样无特殊要求时,中性线和地线应不小于TMY40X4和LMY40x49) 母线截面尺寸选择(以35C时为标准)见表 1和表210)盘米母线根据需要可切成长料,然后在母线调直机上反复调直。直料可直接在母线调直机 上调直。11)根据一次元件装配位置,测算出需配制母线的长度,用切刀切料。12)将已备好尺寸的料,需要在铸铁平台上用平锤或木榔头反复敲打、调整平用线调直机不能 消除和母线上的平弯和立弯。13)调直后的母线在平台上测 量、母窄面每米的弯曲量不大于3mm,同样宽面上每米的弯曲量不大于2mm。表1矩形铝母线

8、载流量工艺文件一次线工艺共17页第5页母线截面(mm2)35 T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平放竖放15x313814520x318019025x321923030x430932540x440442540x645148050x555658550x661765060x673177060x885590060x10960101080x6930101080x81060115580x1011901295100x611601260100x813101425100x1014701595120x815301675120x1016851830单条铝母线 LMY多条铝母线LMY母线截面(mm2)35 r时最大容许持续

9、电 流(A)平放竖放2(60x6)112611852(60x8)146014802(60x10)168217702(80x6)132014332(80x8)165117952(80x10)195021202(100x6)156417002(100x8)193021002(100x10)230025002(120x8)214023302(120x10)261528403(60x6)139015103(60x8)176619203(60x10)221523303(80x6)169618453(80x8)211823003(80x10)253027253(100x6)203022003(100x8)

10、24802680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次线工艺共17页第6页单条铜母线TMY多条铜母线TMY母线截面(mm2)35 r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母线截面(mm2)35 r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平放竖放平放竖放15x31761851452153020x32332452(60x8)1503190025x32853002(60x10)2140225030x43944152(80x6)1705185540x45225502(80x8)2117251540x66927202(80x10)2575273550x57217602(100x6)2000217050x6797840

11、2(100x8)2470269060x69409902(100x10)2935318560x8110111602(120x8)2750299560x10123012952(120x10)4000400080x6119513003(60x6)1810197080x8136114803(60x8)2255245080x10153116653(60x10)27502900100x6155715923(80x6)2002390100x8167418203(80x8)27302970100x10186520253(80x10)32303510120x8194021103(100x6)2565279012

12、0x10215023403(100x8)318034603(120x10)500050003(100x10)373540603(120x8)351538204(80x10)500050003(120x10)500050004(60x10)40004000一次线工艺共17页第7页4母排加工及安装4.1 下料母线要求平直,母线不得有明显的锤痕、凹坑等缺陷。母排下料一般用剪切机切断。母排在下料前或下料后应进行校正,用母排校平机对母排校直、校正。4.1.1 断口处直角度偏差,如图3( a)所示,通常按表 3( a)的规定。表3( a)断口处直角度偏差值单位:mm母排宽度BV 40>4060>

13、;60120直角度偏差S0.81.01.2图3断口处直角度偏4.1.2 厚度偏差由于在剪切时,母排在剪切线上受压较大,使断面变形、减小,其厚度偏差见图3( b),通常厚度偏差按表 3( b)的规定。表3( b)厚度偏差值单位:mm母排厚度t344556610厚度偏差S0.50.7.01.24.1.3 去尖角。母排断口处应平滑圆整,不能有毛刺存在,以防止产生尖端放电,及便于装配维护。4.2 弯制矩形母线应尽量减少弯曲。母排弯曲部位距搭接面的边缘通常大于30mm母线扭转90°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并排母线的弯曲角度要一致,保证其连接安装时,不应产生内应力。4.2.

14、1 平弯母排平弯在弯排机上进行,将需弯曲的母排放在设备中,将尺寸线与弯排机刀口对齐,使母排 弯曲,母排平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表4。次线工艺共17页第8页表4母排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弯曲种类母线截面积(axb)(mrm)最小弯曲半径铜铝平弯5 X 50及以下2a2a10X 125及以下2a2.5a立弯5X 50及以下2b1.5b10X 125及以下1.5b2b注:a母排厚度;b母排宽度。弯曲小母排可用母排加工机或台虎钳弯曲,先将母排置于台虎钳的钳口中,但钳口上应垫以铝 板或碗木,以免碰伤母排,然后用手扳动母排,使母排弯曲到合适的角度。4.2.2 立弯母排立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表4。图4母排的平弯、立

15、弯、扭弯(a)立弯母排;(b)平弯母排;(c)母排的扭弯4.2.3扭弯母排扭弯可用扭弯机,扭弯90°时,扭弯部分的长度为母排宽度的2.55倍。4.3 母排表面及搭接触面的处理4.3.1 清楚母排氧化层铜母排采用酸洗,铝母排采用碱洗,氧化层清除后应显示出原有材料的金属光泽。4.3.2 接触表面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涮锡或镀锡。4.4 母排表面涂覆、相序标志及排列一次线工艺共17页第9页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导体的鉴别按标准GB7251.1中第765条执行。优先采用其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鉴别,当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时,需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说明,以供用户使用。同时,在一 个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例如,同一

16、变电室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应采用同一鉴别方法,以免操作人 员的误操作而带来安全隐患。以下介绍的母排工艺可供参考。441母排表面涂覆一般可用喷涂油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母排的防蚀能力,而且可以改善母排表面的散热效果,增加美观。母排的保护套管:如果母排的表面不进行油漆涂覆,也可以套PVC热缩套管或进行硫化处理。4.4.2 母排相序的标志用颜色加以区别,可以采用下述方法: 底色喷涂黑色油漆, 然后在底色上 根据母排的宽度贴上适当大小的圆形相序标志或按相序标志要求喷涂色漆。4.4.3 母排相序标志及排列,参见表5。表5母线的标识及相序排列相序标识颜色垂直位置水平位置下引线L1 (A)黄上远左L2 (B)

17、绿中中中L3 (C)红下近右中性线(N)淡蓝再下再近再右接地线(PEN黄绿相间最下最近最右4.5母排的搭接尺寸及连接孔4.5.1 母排搭接尺寸、连接孔的数量及孔径,参见表 6,其中A和B是两根相连接母排的宽。4.5.2 母排的连接孔,一般情况为圆孔。4.5.3 母排的连接孔尺寸。连接孔的直径一般大于所要安装螺栓直径0.51mm4.5.4 孔的加工方法一般采用钻孔或冲孔,最好是一个接触面上的24个孔用冲孔模一次冲完。4.5.5 母线的搭接面应平整,截面不应有飞边,加工孔的边缘不应有毛刺。4.6 母线的连接与安装一次线加工装配工艺共17页第10页461 母线的走线方案一般由加工者确定,应考虑安装后

18、安全可靠,检修和拆卸方便。462 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标准的规定。463 矩形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四(五)线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4.6.4 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的长度应在螺帽拧紧后高出螺帽25扣。465 钢垫圈与钢垫圈之间必须保持1mm以上的间隙,以防止通过钢螺钉形成闭合磁路产生涡流。466 母线连接后应严密、接触良好,其连接面自然吻合。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符合表7规定。连接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镀锌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垫圈等,螺栓强度不低于4.6级。表6母排连接及开孔尺寸搭接书式连

19、 接1-序 号遼挨尺寸(mm)规幡AHC棋mm)t123125AB214M202100)00A 5K B174M1638080丸或B134Mi246363AtftB114MIO$5050A ft B94MH64545A B94M874040AO132ML2831.531.363112g252530?2MB10125125214M2Q11125100-80174M16'12)2563134M1213100JOG-BQ174M16SO8063134M121563稲鮒It4MIO165G94Mg1454S94MB类 别工艺文件一次线工艺共17页第11页12531.5 25MtO11表7螺栓紧

20、固力矩螺栓规格M8M10M12M14M16M18力矩值(N.m)911182331395161799898127467 母线的绝缘支撑件应满足线路短路时的动热稳定的要求。绝缘支撑件的间距应不大于绝缘支撑件短路强度试验时的间距;如果无动热稳定的要求则母线也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例如,母线长度超出 表8规定时,中间应加固定支撑件。表8母线固定支撑的间隔单位:mm母线宽度距离母线宽度距离母线宽度距离< 30< 300< 50< 600> 60< 900一次线工艺共17页第12页468母排与母排、母排与电器接线端子的接触面之间应能自然吻合,母线之间的连接应保证有足够和

21、持久的接触应力,但不应使母线产生永久性变形。检查方法是松开紧固好的母线一端,母线不 应有应力。如果不能自然贴合,不要用外力强行贴合,应当将贴合不好的母排拆下重新修正好,然 后再进行装配。469母排与母排、母排与电器接线端子之间在用螺钉拧紧后,应保证接触面接触紧密。4610若同相母线由多片矩形母排并联使用时,每片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每片母排的厚度。4.6.11 当母线太长时,应在中间的适当部位设置伸缩补偿接头,以便使母线有纵向伸缩的余地。4.6.12 母排与设备端子连接时,若遇到母线是铝的,设备端子是铜的,因铜与铝用螺栓直接连 接,会引起接头电化腐蚀和塑性变形,将损坏接头,需安装铜铝过渡板。4.6.

22、13 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得 小于规定值。5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5.1 适用范围适用于截面积为2. 5150mm2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5.2 设备、工具导线切断机、剥线机、端头压接机(附各种导线截面积的压接模)、端头压接冲模(与导线截面积配套)、125t冲床。手动压接钳、液压钳、手动断线钳、电工钳、螺丝刀等。5.3 主要材料5.3.1 绝缘导线(1) 导线的颜色。一般为黑色,若按相序分色时导线的颜色:1) 交流电路:A相一黄色、B相一绿色、C相一红色、零线一淡蓝色、安全用接地线一黄绿双色。2) 直流电路:正一棕色、负一蓝色。(2) 导线型

23、号:BVR聚氯乙烯绝缘多股铜芯导线;RV聚氯乙烯单芯软导线无护套电缆;BXR橡皮绝缘多股铜芯导线;BV-105耐热聚氯乙烯绝缘多股铜芯导线:与以上绝缘导线技术性能相同的其他规格的绝缘导线。(3)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必须按照产品制造规范或电路图的规定进行选择,一次线工艺次回路导线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 。5.3.2 铜压接端头铜压接端头的技术性能符合导线用铜压接头第1部分:0.56mm导线用电缆接头(JB/T2436.1 )及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2部分:10300mm导线用铜压接端头(JB/T2436.2 )。常用铜压接端头的型式(见图5)有6种。-I常用铜压接端头的型式图5(

24、a)T01 型;(b)TU1 型;(c)TJ 型;(d)TC1 型;(e)TZ1 型;(f)TUL1 型5.3.3 捆扎材料锦纶丝线、塑料绝缘单芯铁线、尼龙扎带等,如图6所示。图6尼龙扎带示意图534端头塑料套管端头塑料套管:分黄、绿、红三种。5.4端头压接5.4.1 准备工作(1) 根据导线和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敷设走向,计算出每根导线的长度。根据行线方案量材下 线,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线束走线时要长出4050mm以防线束经捆扎、弯曲后长度不够,导线可用棉丝勒直,不得用台钳、刻丝钳强行拉直。次线工艺(2)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按图纸或工艺文件要求。(3) 根据线径不同选取剥线钳或电工钳剥线头绝缘,

25、剥线时不应损伤线芯。线头绝缘剥去长度 应按连接螺钉直径及连接方式确定在导线压接端头的部位剥除绝缘层,露出线芯的长度应略大于铜 压接端头套管部分长度的 23mm(4) 铜压接端头表面不应有毛刺、裂纹;接缝处焊接平整;银镀层光亮、无斑点等缺陷。(5) 使用BVR多股导线时,应在端头处压接经过电镀处理的铜制冷压端头。冷压端头的口径应与导线线径匹配;当导线截面在6mm以下时,用手动冷压钳压接,当导线截面大于6mm时应用液压 钳压接。压接时其钳口要根据线径对号选用,压接后端头不得松动。542端头压接的技术要求(1) 端头采用冷压接,导线、端头、压接冲模(或压接模)必须匹配。(2) 616mm导线的端头压

26、接可以用长柄手动压接钳压接。25mm及以上导线的端头压接应当采用端头压接机(一般为液压式)或用压接冲模在冲床上压接。(3) 端头压接前应在导线两端套上相应规格、颜色的塑料套管。端头应压紧,不得过紧或过松,压好后的截面积应等于或略大于导线截面积与端头套管截面积之和。检验导线端头是否压紧可按照图7的方法进行耐拉力试验,拉力负荷值按表9的规定。试验时不应产生端头与导线间的滑动、导线在压接部位断裂或拔出、端头变形等缺陷。图7耐拉力试验一次线加工装配工艺表9导线端头耐拉力试验的拉力负荷值序号导线额疋截面积(mm)拉力负荷值(N110800216980325120043015005501800675220

27、0795280081203500915041005.5 导线弯制导线在端头压接好后,应按导线在成套柜中的实际位置和走向,进行弯制(弯曲),截面较小的导线可以捆扎成束弯制;截面较大的导线可以单根弯制(弯制可以用手工,也可以在弯曲机上进行)<弯曲内半径应不小于导线绝缘外径的23倍。5.6 导线的连接与安装561导线应按成套柜的主电路图的要求进行安装(敷设)。较小截面的导线应按单回路、多回路进行捆扎,但不应超过三个回路(每三相为一个回路);较大截面的导线只能按每个回路捆扎;很大截面的导线应单根敷设,不必捆扎成线束。5.6.2 每个线束或每根大截面导线应在适当位置进行固定,以便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所产生的应力不会导致导线过大的移动或损坏其他电器元件及设备。563导线在安装好后应保证接线正确,尽量做到横平竖直、 整齐美观,并不影响导线的散热,也不影响其他电器元件及设备的正常工作。一次线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