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_第1页
试论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_第2页
试论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_第3页
试论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_第4页
试论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    尹邦云+罗敏超【摘要】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加快融合发展的今天,文艺出版社应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ip化经营,探索融合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文艺出版社存在的ip化经营现状,指出应当从转变思维、完善版权管理、培养专业版权管理人才以及做好ip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文艺出版社ip化经营的水平。【关键词】文艺出版社;知识产权;ip化经营;【作者单位】尹邦云,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罗敏超,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迫

2、切需要。特别是在ip化经营迅猛发展的今天,文艺出版社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ip化经营,探索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之路,是我们要探讨的新问题。一、文艺出版社的ip经营现状2014年以来ip大热,热播剧芈月传花千骨等均由超级ip改编而来。据了解,2014年底,有114部小说出售其影视版权,其中有90部计划拍成电视剧,24部计划拍成电影。大多数热门的ip是先出版才被影视公司、网络游戏公司运营起来的,也就是说,先有内容,才有ip化运营。既然出版社处于ip产业链的上游,文艺出版社如何利用好手里的内容,做好ip化经营,探索融合发展之路,是我们出版人要思考的新问题。1.什么是ip经营ip(int

3、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是伴随着互联网公司的生态圈发展起来的,已从起初的游戏延伸至动漫、影视、产品等多个领域。ip事实上指的就是内容,优质的内容是作品成功的基础。ip化经营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强调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并创造ip价值,尤其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等。融合背景下ip化经营的含义要比传统的知识产权运营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前沿性与商业特征。2.文艺出版社离ip化经营还有多远?虽然媒体把ip炒得如火如荼,一些出版社跃跃欲试,频频提出要建立自己的ip化经营模式。但是对绝大多数文艺出版社来说,观望者占了多数,他们认为ip化经营是资本市场的

4、新兴产物,跟出版社关系不大;即使有些文艺出版社已经开始涉足ip化经营,也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卖版权的阶段,与影视公司等全方位商业运作相比,出版社的ip化经营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笔者认为,文艺出版社ip化经营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光短浅,认为做ip化经营就是卖版权、挣快钱。以这种快钱思维做经营,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但是离真正的ip化经营还很远,而且会给本社的ip化经营埋下隐患。因为直接将ip版权卖给下一级销售商,ip上游(出版社)和下游(销售商)各行其是,完全衔接不上,无法形成全产业链合力并产生共振,使整个产业链得以优化。如果出版社以做短线、挣快钱的思维去做ip化经营,即使有再多

5、的ip资源,对出版社来说也只是失去了一次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机会。(2)跟风出版,丢失ip资源。大多数文艺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优势出版资源,而热门ip的题材却没有大的限制,比如这两年的超级ip里,有盗墓、悬疑、青春、玄幻题材等,只要内容过硬,拥有强大的粉丝群,都是ip化经营的好项目。但一些出版社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舍近求远,哪些ip热就跟风出版类似题材。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得一些已出版的ip题材,甚至能成为超级ip的内容被出版社遗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一方面,盲目跟风出版同一类型ip题材,也使得ip市场虚高,增加ip运营成本,出版社可谓得不偿失。(3)不主动参与市场,不作为。一些文艺出版

6、社手上有非常多的ip资源,但是过度囿于传统出版的框框,不愿放下偏见,去资本市场中了解新兴产业的运营。即使有影视公司上门洽谈ip业务,一些出版社管理人员也囿于传统思维,不愿不变通,在商业模式、合作条款上处处犹豫不决,使ip合作意向者一筹莫展,出版社也因此错失了种种参与ip化经营试水的绝好机会。(4)没有充分认识版权的重要性,忽视版权管理。绝大多数文艺出版社对版权经营基本上采取放任式管理,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只签出版权。大多数出版社只签ip的中文出版权,这直接限制了ip化经营。二是一些出版社即使已经认识到数字版权的重要性签下电子版权,但是对ip的影视作品改编权、网络传播权、游戏改编权、有声版权等没

7、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几种版权正是目前ip化经营的重要资源。三是缺乏版权管理人才,版权管理混乱。大多数文艺出版社的版权管理归属总编室,但由于总编室日常事务繁杂,直接导致对版权的管理只停留在保管合同和管理样书的阶段,根本谈不上对ip的管理。即使有些出版社设置了版权部,其人员也大多是从职能部门转变而来,对ip版权权属、著作权法等认识不到位,造成ip版权资源权属状况不清、授权关系复杂等问题,这导致很多出版社在ip化经营上困难重重。二、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之路ip化经营是推动文艺出版社转型升级的关键。如何在“互联网+”的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对大部分文艺出版社来说,最实际的“互联网+”转型升级思路便

8、是“出版+”,而“出版+”的核心便是基于优质ip内容对接立体化的互联网渠道。可见,ip化经营对于文艺出版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艺出版社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ip化经营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思维,积极参与ip市场运作。在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助力下,ip化经营能够使ip在更多的传播渠道中迅速扩大自身的影响,并带来业务范围的扩张,这为出版社开展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出版社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ip化经营的有关知识,与ip产业链的中下游积极联系,把ip化经营的全产业链衔接起来,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有不少出版社已经主动出手,通过投资、参与制作等方式在影视行业

9、有所斩获。如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左耳,总票房累计4.83亿元。这是国内出版社投资比较成功的电影项目,是出版社ip化经营的成功案例。 第二,完善版权管理。版权是ip化经营的基础,是出版企业利润增加的一个核心,也成为出版企业竞争力较量的关键砝码。对大多数文艺出版社来说,设立专业的版权管理部门是首要任务。出版社在设立版权管理部门时,应考虑此部门需具备版权研究、管理、服务三项职能,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研究主要是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关于版权的法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版权和解决纠纷;管理的目的是为版权开发打好基础,特别是对版权的归档、摸底、开发和实施,需要有人员、制

10、度和措施去保障;服务则着眼于版权开发与维护,表现为版权管理部门要与编辑部门一起,探索如何实现版权价值的最大化,以及为了维护ip价值做好作者与相关合作方的服务工作。只有将版权管理部门的研究、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好,提高版权管理部门的专业水平,才能够为ip化经营打好基础。第三,出版社要配备专业版权管理人员。一是必须具有多年出版经验的编辑,能够对作品的各种版权定义和使用范围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必须对出版融合转型有一定研究的数字编辑,因为只有研究和了解新兴媒体渠道,才能更好地为出版社做好ip设计与经营;三是必须熟知出版有关法律法规的专业法律人才,这样才能在ip版权资源权属、授权关系中理清头绪,为出版社规避

11、法律责任。第四,做好版权保护,实现ip的最大价值。数字出版时代的版权不再是一次性或一揽子授权,而是需要拆分成一个个细小的权利进行管理,这也对出版社的版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版权管理人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版权进行管理,特别是将版权合同做到细节化,尽量不要失去任何细节可能带来的效益,对影视、动漫、游戏、话剧、有声版权等要尽量保护好,对某一版权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做细节拆分。如滚蛋吧!肿瘤君一书,出版社先是出版了原著,在同名影视剧大热后,又出版了电影版纪念珍藏套装,这两种版本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给文艺出版社的ip化经营带来了新的启发。二是做好版权保护。一个超级ip大热后随之而来的就

12、是大量的侵权问题,如人名雷同、书名雷同、情节抄袭等,需要版权管理人员去做大量的维权工作。这不仅需要版权管理人员具备法律等全面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建立版权保护制度,才能在版权保护过程中做到成竹在胸、有条不紊。虽然说ip化经营是出版融合发展的重要尝试,但是绝不是说所有的文艺出版社都应花大力气去经营ip。针对有经济实力的文艺出版社来说,完全可以凭借资本和ip资源参与市场运作,成为ip产业链的最大受益者。但对大多数实力一般的文艺出版社来说,转变思维,加强版权管理和开发,加强对多媒体渠道运营和资本运营的理解与运用,努力实现自身优势价值的最大化,就是对出版产业融合转型发展的有力尝试。参考文献1陈大猷,思敏写,顾爱彬.在出版业,流行词“ip”很快会过气eb/ol .百道网,http:/2谢玮.泛娱乐产业链下ip衍生产品设计开发刍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