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光影在中西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及意义 黄伊梅 顾均峰第一节 光影在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及意义古代中国画家对光影的认识与西方有所不同,并在绘画中有一套自成的应用体系。中国有数千年的绘画历史,同时也有相当久远和精深的畫学。我们从中国古代画论可以了解到,有很多关于光影的理论。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就在画云台山记中写到:“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而吐于東方。清天中,凡天及水盡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西去。”这应该是中国画论中最早提出关于物体在光的作用下阴阳相背的理论。而我们在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中可以看到其对山石的处理,以黑白的方式应营造出山与山的空间
2、效果。古人已经在自然中仔细观察山川在不同光的作用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气象。在之后的绘画实践中,古代山水画已表现了画家细心观察到的光影感觉。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是运用多种光感的代表作,画中采用顶光,亦有侧逆光的使用,画面中的山涧处显得非常明亮。整个大山头的山顶上的浓墨,天空和水面的深暗处理,在画面中也呈现一种寒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雪后独有的寒林之意。如此多变的光感处理,确实为中国古代绘画中用光之典范。中国绘画在光的表达不同于西方,很有描绘投影倒影。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对人物有投影描绘的只有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 。而此画也是乔仲常的唯一的作品,也是中国绘画世上第一个描绘人影子的作品。该画是描绘苏东坡与友人
3、夜游赤壁的活动,画家没有在画上画出皎月,而是通过加上斜长的人影于地,表现了一片清光月影。清代的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论述:“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使淡处为阳,染之更淡则明亮,浓处为阴,染之更浓则晦暗。”又云:“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瓣,是无凹凸远近也。”中国绘画的光影其真意很难说明白,可以看笪重光在画筌讲道:林间阴影,无处营心;山外清光,何从著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观;神无可会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第二节 光影在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及意义卡拉瓦乔在绘画上的用光是写
4、实性,通过明暗对比来取得三维的视觉感受。由于使用的光线单纯,清晰,从而体积感也加强了,使得人物具有雕刻感的重量感。在卡拉瓦乔的画面中,为强调主题部分或者是光线照明的关系,背景往往是暗褐色的,因此画面的明暗对比显得更加强烈。在圣马太蒙召中,卡拉瓦乔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营造出具有戏剧性的画面效果,人物在光线的照射下,使得画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有个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画中各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气氛也掌握得恰当好处,而这一切应归功于卡拉瓦乔独创的明暗对照法。在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光线从右边的窗户进入,直射在圣马太的脸庞,而奇怪的是圣马太左侧的两个男孩身上没有投影,似乎卡拉瓦乔在使用光
5、线上有所隐喻?与画面反映的内容有关。画面背景中的墙限定了深度感,使我们的注意力在光线集中的人物身上,犹如布景。伦勃朗(harmens van rijin rembrandt, 1606-1669)生于莱登,是17世纪荷兰人物画的代表,被称为光影大师。他的作品注重人物的心理特征和内心活动的描绘,既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也表现在描绘人与人复杂关系的宗教画中。伦勃朗致力于研究和观察自然,研究现实生活,研究人物的心理状态,而真实性,一直是伦勃朗孜孜以求的。而夜巡就是伦勃朗在群像画方面最有力的作品之一,画家在注重明暗表现力的同时,追求画面的戏剧舞台的气氛和效果,把人物安排在统一的气氛当中,使得画面有更多的情
6、节性,展示这个群体的性质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和特征。在夜巡这幅作品,伦勃朗运用的光线相对集中和简洁,明暗层次的处理十分丰富,对比相对柔和,使得画面给人产生空气感,而这种处理由于光线在人物上以不均匀的分布,以至于个人人物的光线集中,而某些人物虚化在阴影里面,使画面产生了巨大的空间感,再加上对人物边缘线的特殊处理,从而使得画面给人有一种充满空气的感觉。伦勃朗对于光线的处理十分主动,在理解光影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几乎使按照个人的意愿来分布光线,使画面得到自己想要的视觉效果,为画面的主题思想服务,成为他组织画面的的一个手段。结语:光和影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性的表达。在西
7、方绘画中光影作为一种表现空间实体的手段,传达人物性格特征,营造画面氛围,作为一种独立的画面元素去表达各种色彩感受,使色彩参与画面的构成。而在中国绘画中,光影通过笔墨去表达,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阴阳”论,使其更具哲学意义,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说。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光影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而在艺术上的运用应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风格。注释:唐岱绘事发微 ,转引自中国画论辑要p .481-482笪重光(16231692)画筌参考文献:1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5月第一版2绘画与光影 d. 余旭鸿.中国美术学院 20083贡布里希 艺术与错觉 林夕 李本正 范景中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4达芬奇 达芬奇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幕墙工程风险辨识方案(3篇)
- 空调送风工程安装方案(3篇)
- 车床结构与工艺课件
- 丙烯酸及酯装置操作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速冻米面制品制作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复合材质文物修复师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陶瓷工艺品彩绘师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棉花栽培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学课件交流研讨
- 2024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解读
-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高频词汇(共1801个)
- 高校军事理论教育课教案
- 汉字历史-汉字的起源及形体演变(古代汉语课件)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解读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我们的祖国》课件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三 装配式吊顶
- 挤压与膨化技术
-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 汽车吊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小讲课的设计与实施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