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1_第1页
浅谈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1_第2页
浅谈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1_第3页
浅谈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李雪芬摘要:冥想作为一种凝神专注的方式是可以带入初中语文课堂的,本文在界定冥想含义及其意义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冥想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也是笔者对6m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初步尝试。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6m策略;冥想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g633.33:a :1992-7711(2017)16-046-1冥想,是深思的意思。科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安静的时刻进行冥想,对学生整理和储存信息大有裨益。笔者近一年的实践经验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2、冥想具有良好的效果。学生反映,冥想记忆时,身体放松,心情平静,头脑清醒,记忆的内容深刻且不易忘记;冥想想象时,思维活跃,身临其境,富有创造力,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充满情趣。一、冥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阶段的运用1.课前冥想,创设情境入文本。在教授文本内容前利用图文或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冥想,能让学生的思维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第二阶段,更快的走进文本。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采用一组罗布泊昔日的图片配合音乐在课前循环播放,为学生营造一种忧伤的氛围。上课时,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冥想:罗布泊曾经是怎样一片美丽的仙湖?现在在你眼前的罗布泊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你置身其中不断前行

3、,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脑中所见和心中所想。通过冥想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带入本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刻体会课文全篇充满着的强烈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2.课中冥想,加深理解近作者。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设身处地体会海伦·凯勒这个盲聋哑人的感受,所以在上课时,就让学生参与一个冥想小活动,闭上眼思考“什么是愛?”,然后向同桌来表达自己理解的爱,过程中不许睁眼不许出声。通过这次冥想,创设情境,让学生能更接近作者,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中的叙述,体会文字背后的心理与感情,从而加深对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的理解。3.课后冥想,巩固记忆重建构。在文本内容

4、教授结束之后,运用冥想辅之以思维导图,能唤醒学生内部意识,巩固知识记忆深刻,帮助学生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如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一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结构严谨精美。作者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描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构思布局,颇巨匠心。在讲授完文本内容后,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凝神冥想,发现文章结构的精美之处。再将脑中所想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用图画和知识链的方式画出来,通过冥想重新建构知识。多感官教学改变传统纯课内阅读知识的讲授为阅读技巧方法的引导,唤醒学生内部意识,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催化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

5、使学生学会内省式、体验式的学习,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二、冥想针对语文教学不同内容的运用1.冥想促进字词识记。如在投影上展示“深邃、睿智、污秽、奢侈、尴尬、御聘”一组词语,让学生用眼睛像照相机一样把它照下来,一定要注意一字不差。集中注意力,把照下来的图片放在大脑里,效果要清晰。学生们瞪大了眼睛,仔细的努力的要把眼睛所看到的都带进意识的空间里。看完,让学生闭上眼睛,做五个深呼吸。然后找学生从后往前把刚才的词语报一遍,再打乱顺序提问,接着找两个学生上黑板pk写字,识记“冥想法”,让学生在短短的5分钟就记住了这六个词且记忆深刻。2.冥想促进文本理解。初一新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为名家名篇,教学中可

6、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冥想训练。让学生从中感悟真善美,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教学七年级上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学生无法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那份痛彻心扉的内疚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教学时可以抓住结尾一段话让学生冥想,想象现在坐的不是板凳而是轮椅,想到自己过去对母亲的种种做法,想象母亲临终前的画面和说的最后一句话,便能更好的感受到平淡文字下那暗潮汹涌的深情和母爱的伟大。3.冥想促进口语交际。在教完孙权劝学课文之后训练“劝说”这个口语交际话题时,我设定了“劝烟”、“劝酒”、“劝架”三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学生把自己规放到未来的情境中,未来的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事件的。深呼吸三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7、意识空间里充满了无限的光辉。将所知转变为所言,这个过程,是学生学有致用的具体表现。自由冥想,意识流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4.冥想促进诗文赏析。在诗词教学中,可借助诗词的语言及意象来进行冥想训练。如在教学七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诗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数语,却给我们强烈的画面感,教学时除了对诗句的赏析,还可以借助这三组凝练的意象进行冥想训练。配上悠扬的古曲,让学生凝神专注的冥想,将自己化身为诗人,想象眼前浮现画面和内心的感受,并将感受付诸笔端,可以用散文性的优美语言来描绘画面,甚至可以将眼前所见画成图画,从而品味诗词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同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与亲人、朋友相聚或离别的情景进行冥想,放飞心灵,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总之,6m策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学中6条策略相辅相成,多感官配合使用相得益彰。语文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