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综合测试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卷(40 分)一、 单项选择题(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一个最正确的来,选对一题得1分,共 40 分)1. 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 各占二分之一c四分之一是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陆地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半球陆地面积比西半球少b.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少c.无论南北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3. 下列关于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就是大洲 b.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c.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d.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陆地4. 我国位于哪个大洲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2、a.台湾岛 b.海南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6. 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7.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8. 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9. 下列各大洲中,不濒临太平洋的是a 欧洲 b 亚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10. 亚洲的西面是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欧洲11. 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12.

3、 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a.太平洋b. 大西洋c.印度洋d. 北冰洋13. 阿拉伯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14.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处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c.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15. 下列地理事物中,由于填海造陆引起海陆变化的是a.台湾海峡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荷兰围海大坝16. 它是一个大洋, 它的周围多火山和地震;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洋,我们国家就位于它的西岸这个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 印度洋d.北冰洋17.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是a.巴拿马运河b. 土耳其海峡c.乌拉尔山d.苏伊士运河18.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 个板块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1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 b回归线 c赤道 d极圈20.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是a. 两极 b. 地轴 c. 经线 d. 纬线21习惯上用s表示a. 东经 b. 西经 c. 南纬 d. 北纬22. 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所有经线都相等,所有纬

5、线也相等c. 赤道是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纬线d纬线是半圆,经线是圆2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 经线和180经线 b. 20e, 160 w c. 20w , 160e d. 赤道24. “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a. 地球表面任何地区 b.回归线地区 c.两极地区 d. 赤道地区25.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26. 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是个球体 d. 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7下列四个地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28地球

6、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a.方向 b.周期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29. 经度 10和纬度10交界的地点有几个a.1 个 b.2个 c.3个 d.4个30. 能准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a.人造卫星照片 b.本初子午线 c.纬线 d.经纬网31.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a.中国地图b. 亚洲地图c山东地图d.济南地图32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c.中国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地图33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 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8844米 b. 9244米 c. 12

7、844米 d. 8444米34.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35.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a.红色b.绿色 c.蓝色d.黄色36. 在二百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甲、 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a.500 千米 b.200千米 c.125千米 d.20千米37. 以下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b.站在海边看到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c. 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d. 昼夜长短的

8、变化38. 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 等高线地形图39. 地球上某一点位于高纬度,则a.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寒带 b.肯定位于寒带c.肯定位于温带 d. 可能位于温带,也可能位于热带40. 留心观察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a短 - 长-短 b. 长-短-长c. 长-再长 -更长 d. 短-再短 -更短卷(60 分)二、综合题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大洲: _ _ 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a_ d_ (3)从图中可知, 主要分

9、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洲和_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_ ;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_和_。(4)环绕印度洋的大洲有 _ 、_、_、_。42、读“板块运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_大板块。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a_b_c_ d_e_f_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3)喜马拉雅山是 _板块和 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_,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_(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 _ (

10、缩小或扩大)。43. 某中学夏令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请你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与他们一齐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a_b _c_d_e_ (2)图中小河的流向是先向 _,再向 _。(3)甲组队员从 c处向山顶 a进发,乙组队员从d处向山顶 a进发 , 哪一组登山比较容易一些? _为什么? _ 44、读下列经纬网图,填写下表。(10 分)经度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a点b点4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写出地球公转至 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2) 地球公转至 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半球的夏季包括

11、 _、_、_三个月。(3) 济南昼夜相等的节气是 _、_。(4) 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5) 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 40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a b b a c d d d a d a d b c 题号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d b a c c c c a c d c a c a 题号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d d b d b c b c b b a b 二、综合题( 60 分)41、 ( 15 分)(1)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2)太平洋北冰洋(3)南美北美南极洲非洲南美洲(4)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42、 ( 15 分)(1) 六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稳定活跃(3)亚欧印度洋(4)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