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_第1页
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_第2页
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_第3页
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_第4页
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道路设计和放样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和道路放样。§6.1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综合 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是该条公路 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 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 进行勘测放样作业。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图6-1道路设计§611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

2、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坐标和桩号:起始点和各交点的里程和坐标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 转角:/表示左偏,夕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半径:圆曲的半径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和第二缓曲长。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圆曲长,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和曲线 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 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对于断链的处理,一

3、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卵形曲线: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是 说:卵形曲线本身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只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 而非是一条完整的缓和曲线。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是卵形曲线,必须使 用元素法设计。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是卵形曲线。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7匆0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回头曲线也必 须使用元素法设计,回头曲线在山区的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612元素模式“元素模式”是道路设计里而惯用的一种模式,它是将道路线路拆分为各种道路基本元 素(点、直线、缓曲线、圆曲

4、线等),并按照一定规则把这些基本元素逐一添加组合成线路, 从而达到设计整段道路的目的。元素法输入的规则:点-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直线-第一缓和曲线- 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按此依次循环。各元素输入时有以下规定:入第一个元素必须是点,且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后面的元素均不能为点。2、第二个元素必须是直线,长度可以为零,但必须输入方位角。3、不是第二个元素的直线,不知道方位角的可以不输,软件会自动计算。A输入时建议以直线元素结束,没有的输入零直线,软件会自动增加一个零直线结束。5、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6、工程之星道路设计,不允许出现“圆圆”的情况。7、如果碰到有曲线间直

5、线为零的情况,有以下J中分析,以缓和曲线为基准如果线路属于卵形曲线,卵形曲线的组合形式是圆缓圆,所以中间的零直线不 能输入。如果是标准的线路形式,每个交点下都是标准的缓圆缓的情况,中间的零直线 可输可不输。如果是回头曲线,中间的零直线必须输入(不输入就会出现“圆圆圆的错误情 况)步骤依次为:输入-道路设计-元素模式,进入元素模式主界而(图图片元素模式数据录入首先要新建一个道路文件:£ (打开功能可打开已有的道路文件)(图4)。图”新建文件输入正确文件名后点击右上角的 3 键再点击“增加图“曲线要素输入框根据前面所述的元素法输入规则,开始按直曲表中的数据增加元素,如:点要素就只需 要输

6、入才坐标和夕坐标,直线元素只需要输入方位角和长度。道路设计一元素稹式数据输入图形显示元素北坐标东壮占4461904.470000492259、直线4461900. 586349335:©缓曲4461904. 15774934英G圆曲4461984. 49094937n1缓曲4462052. 150849381J,直线4462587. 681849455;(缓曲4462691. 4276<|. MJ+000-3+100线路 0+000-3+100-od整班号1起点里程:,。整班距J 间 Pa: (so嬴1 |编辑|插入JI删除新建1 _打开1保存J确定图2输入完保存增加完成后,注

7、意不要忘记输入直曲表中的起点里程,间隔表示计算时每隔多少距离计 算一个逐桩坐标。线路设计完成后点“保存”(图X)完成道路文件的保存并计算出逐桩坐 标:编辑、插入、删除按钮来实现修改,同时软件会生成与元素:W文件同名的:松文件,以 便在线路或者点放样时能调用:热文件。点击图8的“图形显示”按钮,看到道路的计算后绘制的图形,如图必图”图形绘制保存计算成功后,进入测量-道路放样,打开设计文件,对比逐桩坐标表,或是进入加 桩界而,进行加桩计算,来对比检查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就可以开始道路放样了。能”交点模式交点法相对于元素法,无论在理解上还是输入时,都相对简单:直曲表中,都是以 交点为单元的,每个交点

8、下对应一段单元线路,每段线路都是由直线、圆曲、缓曲这些基本 元素组成。交点法输入时只需按顺序输入每个交点的参数数据值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的是 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不能用交点法输入。交点法输入规则人起点和终点只输入北坐标和东坐标。起点必须是线路上的点2、其他交点需要输入北坐标、东坐标、第一缓曲长、圆曲、第二缓曲长。如果交点下 的单元线段只有圆曲的话,第一缓和曲长和第二缓曲长不用输入3第一缓曲长和第二缓曲长并不一定是对称的,长度可以不同。,、断链分段处理,后一段的起点里程,需要使用该段第一个交点下的忙点里程减第二 切线长得到,使用第一交点的希点里程加第二切线长是错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输入” “

9、道路设计”一“交点模式”(图V)。图“交点模式新建一个道路文件,(打开功能可以打开已有的道路文件)打开文件属J 文件类型777:三WTIfsFW总假四院算例0+0皿-| $ -0 2:三二20100526'曰 Config号匕)Data,_) Iitfo"Temp;田201005261| 由© 3L;山,以 33+; O EGrtk-J铁四琼宜例导匕。+。0。-3+100线路01000-34-100. ip道路设计一交点模式数据输入|图形显示 交点名北坐标12 3小小小95140.75382199823.95881)98047.99873:±1线路 o+o

10、oo-3+icio. ip整桩号起点里程:yO整桩距|间 隔:眄一增加I 编辑I插入I删除j新建I打开I保存图兴线路设计交点模式7图心加新建文件插入交点数据,根据前面所述的交点法输入规则,开始按直曲表中的数据增加交点,第 一个交点和最后一个交点没有左、右缓曲长及半径输入,第二个交点处必须输入里程,程序 依自动计算其它交点的里程。图8"曲线要素输入如果输入的数据有误,可以点击修改按钮修改数据,输入或修改完毕,保存数据。选择计算模式:整桩距还是整桩号,输入起点里程和间隔,然后计算,保存同时,生了 同名的加少文件、数据成果文件:加7文件。道路设计一交点模式数据输入图,显示交点名 I 泉坐标

11、 I S95140.75382199823.98881!98047.99873:川 ;二"旧.0+0003+100gg0+000-3+100. ip整槌号|起点里程:foO'戒距|间 隔:50增加| 编辑|删除新建|打开|保存|确定图右72数据保存打开图形显示(图口0101 戈 | 白图公”图形绘制保存完成后,对比逐桩坐标表检查正确性,正确之后就可以放样了。§6.2道路放样操作:测量一道路放样修道路放样道路散样$01875,目标:。+00-里程超出范围取消P:固定解S:9H:0.011 V:0.016 图形17:25:37 快存恒司加桩成果选项 T1确定偏距:超出范

12、围高程:5269,509图右”线路放样主界面进行线路放样之前,需要对照逐桩坐标表对道路设计成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放样 之前亦需要对工程进行校正。点击“目标”按钮,通过“打开”按钮,选择一个已经设计好的线路文件后,如图 的所示:打开点放.祥查找道路放祥取消断面的祥一逐法点库1编码 1TOO.00D:740.897A750.OOD瑞800.000:604.697850.OOD1口900.000ifi950.000970.901itl1!道路放洋点名14 IH-01 :s16 )tz-oi173819IY-01| 7 点 M加班点 回计篁点: 卜n.0h班小雨2111要素,成。1口一。4图右75线路

13、上各点的坐标列表中显示设计文件中的所有的点(默认设置),用户也可以通过在列表下的标志、加 桩、计算前的对话框中打勾来选择是否在列表中显示这些点。选择要放样的点,如果要进行 整个线路放样,就按“道路放样”按钮,进入线路放样模式进行放样;如果要对某个标志点 或加桩点进行放样,就按“点放样”按钮,进入点放样模式。如果要对某个中桩的横断面放样,就按“横断面放样' 以下介绍线路放样模式和横断面放样模式,点放样模式参见点放样章节。在放线库中调入设计文件选择进行线路放样以后放样界面如下图所示:目标;dajlu.rod里程:1000,038偏距。06高程:0Q的5:10+4 T5P:固定解H:0.01

14、4 V 0.016图形15:14:49 菜单图£6线放样界而a迤路前祥口:固室解H:0.(显示的内容可以点击显示按钮来选择目标 向北 何东 向上 距由 航向 速度 剩余时间 偏距 里程 全距 北坐标 东坐标 高程5口。+4 15:15:25图夕显示选择线路放样实际上是点放样的线路表现形式既在点放样时以设计的线路图为底图,实时的 显示当前点在线路上的映射点(当前点距线路上距离最近的点)的里程和前进方向的左或右 偏距。在图佚中会显示整个线路和当前测量点,并实时计算当前点是否在线路范围内,如 果在线路范围内,就计算出到该线路的最近距离和该点在线路上的映射点的里程;如果不在 线路范围内,就给

15、出提示。根据界面的提示就可以放样打桩,以及采集记录点了。图&或加桩与偏距界面在线路放样中设计了加桩”算工具,操作如下。按“加桩”按钮,进入计算加桩和偏距 对话框,如图“一所示:13修道路放样一、加桩计算:选择“加桩”,然后输入加桩点点名和加桩点里程,按“计算”就计算出加桩点的坐标, 然后点击加桩(如图人”),就将该加桩点存入记录加桩的数据文件中。»IS1加桩点加桩点信息目标:daolu.rod1:1000.01偏距:0Q04高程:QQ18P:固定解 H:0.014 V:0.014 图%S:94-4 115:17:23 菜单图8”加桩点坐标信息二、偏距计算:选择“偏距”,然后输

16、入坐标/和坐标夕,按“计算”就计算出该坐标点对应于该线路上的偏距和里程,如果不在范围内就给出提示°图也偏距il算断而放样模式首先在“道路放样逐桩点库”里选择要放样的横断而上的点,点击“断而放样按钮, 如下图片7,我们放样的是中桩为72。的横断面。图片2中的直线段就是该横断而的法线延长 线,这样我们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放样这个横断面上的点。这里的主要参数有垂距和偏距,垂 距指的是当前点到横断面法线的距离,偏距是当前点到线路的最近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到线路高程变化的地方采集坐标即可.道路放样一逐班点库点名26YZ-011300. 0001305. 5491350. 0001400. 0001

17、450. 0001500. 0001550. 0001555. 6331000. 00-0标志点 加桩点 厂计苴点Flash DiskE(Jobsllldaolu. rod打开查找:取消点放样道路放样断面放样图断面选择修道路放样»111搔断面放样垂距MQ12高程:-0Q271S: 1000.012偏距:Q001P:固定解 H:0.014 V:O.O14 图形S:9+4 115:19:23 菜单<5 t确定图片N断面放样注意:线路横断而放样的断而输出,需要在此处横断而放样的界而下采集的文件才能进 行相关的转换,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采集中桩坐标的,否则软件无法进行相关的转换愉出。

18、图心”线路放样参数设置线路放样参数设置:点击按钮“选项”,出现如下对话框:显示设置上,主要是设置工作界而上显示的内容,可以设置道路的标志点和加桩点。横断面法线延长线长度:设置横断而法线延长线的长度,默认值是物里程限制:用来设置放样的起始里程和终点里程,如果当前点不在此范围内时,不会计 算偏距和里程,会提示不在线路范围内。此功能主要应用在线路弯角比较大的地方,有的时 候会把当前点投影到线路转角的另一边,此时就可以通过里程限制把转角另一边的线路先限 制掉,此功能通过软件的不断更新和修改后面可能会有所改变,抑或去掉,一般情况下不需 要启用此功能。最后还有一个屏幕缩放方式,指的是屏幕的刷新,在测量中区有一个数据过来,屏幕 就会刷新一次,有时会不太方便观看,就可以选用“手工”来自己控制显示界而上显示的内 容。在线路放样功能界而下,我们既可以放样,同时也可以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横断面的 测量可以在横断面放样中完成,纵断面测量只要保持在线路上测量就可以进行。当然纵横断 而测量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