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器讲义控制电器PPT课件_第1页
低压电器讲义控制电器PPT课件_第2页
低压电器讲义控制电器PPT课件_第3页
低压电器讲义控制电器PPT课件_第4页
低压电器讲义控制电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达到要求 了解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对低压电器的基本技术要求及低压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熟悉主要典型电器结构原理及特性参数; 掌握低压电器试验的目的要求及基本方法。第1页/共53页2目的 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方法第2页/共53页3内容安排 第一讲低压电器概述 第二讲常见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接触器 继电器 热继电器 交流或直流电流继电器 第三讲常见配电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第四讲低压电器试验的目的要求及基本方法 低压电器复习和考试第3页/共53页4控制电器 根据生产中电力传动的要求,电动机要经常进行起动与制动、改变运转方向与调节转速等。这些要求需借助于电器来实现。 依靠人工

2、完成控制的电器称为手动控制电器;依据信号能自动完成控制的电器称为自动控制电器。 在低压传动控制系统中,对电器的基本要求是工作准确可靠、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第4页/共53页5低压电器的作用 在低压系统中,根据外界指定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接通和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电气设备。第5页/共53页6控制电器的分类 接触器 交流电磁接触器 直流电磁接触器 真空接触器 控制继电器 热继电器 交流或直流电流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第6页/共53页7控制电器的分类 起

3、动器 星三角起动器 控制器转换主电路或控制电器的接线 主令电器接通和分断控制电路以发布命令或作程序控制用 按纽、行程开关等。 电阻器和变阻器 电磁铁第7页/共53页8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气设备,如电热器、照明灯、电焊机、电容器组等。第8页/共53页9接触器 接触器由于生产方便、成本低廉、用途广泛,在各类低压电器当中,生产量最大,使用面最广一种产品。 电力系统的能量有一半以上是通过接触器分配到各种电气设备上的。第9页/共53页10接触器分类 电流种类: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广泛用

4、于冶金机械和机床的电气控制设备中。 交流接触器频繁地起动和控制交流电动机。 主触头极数: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 单极、双极(直流接触器) 三极(交流接触器) 四极(供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需要同时开断中线情况使用) 五极(多速电动机控制或自动式自耦减压起动器)第10页/共53页11接触器 我国的电压标准,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660、及1140V;直流220、440及660V。辅助触头为交流380V;直流110、220V。 接触器的额定电流为68000A。第11页/共53页12接触器的使用类别接触器使用类别不同,要求的接通和分断条件也不同第12页/共53页13ABB接触器第

5、13页/共53页14电磁接触器的结构形式 电磁接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电磁系统感测驱动部分,它接受操作信号,并通过本身的动作将操作信号转换为执行信号。 触头与灭弧系统执行部分,它在接受来自电磁系统的执行信号后,通过本身的动作执行操作者的指令,接通或分断主电路。 支架式外壳、传动机构、接线端子等。第14页/共53页15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动作值接触器的接通电压和释放电压 在接触器电磁线圈发热稳定时,如果给它加上85%额定电压,其衔铁应可靠吸合,无任何中途停滞现象;反之,如果在工作中电网电压过低或者突然消失,衔铁应完全可靠释放,不停顿地返回原始位置。 接通与分断能力 指主触头在工作情况下能可

6、靠地接通和分断的电流值。低压电器标准按用途作了规定。第15页/共53页16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电气寿命与机械寿命 接触器的机械寿命用其在需要正常的维修或机械零件前,包括更换触头,所能承受的无载操作循环次数来表示。一般以90%以上产品能达到或超过的无载循环次数(百万次)为准。 接触器的电寿命用不同使用条件无需修理或更换零件的负载操作次数来表示。一般来说电气寿命是机械寿命的5%20%。机械寿命超高,这个百分数就越小。第16页/共53页17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操作频率 每小时的操作次数,因控制对象而异。 操作频率直接影响到电器的电气寿命,在提高操作频率的情况下,因为灭弧条件的劣化,触头的电气寿命

7、并不是简单地按比例随次数增加,因此操作频率不能随意提高。第17页/共53页18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制 长期工作制持续通电时间不小于8小时,所有零部件达到稳定温度。 间断长期工作制持续通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此时间内所有零部件温升达到稳定值,在此之后,接触器断开和接通不少于三次,然后再重新通电工作。 短时工作制在接触器通电的时间内,零部件温度未达到稳定值,而在分断之后,其温度能恢复到周围介质的温度。 反复短时工作制接触器在通电和分断两种状态循环交替的情况下工作,在通电时间内零部件温度不能达到稳定值,在分断后零部件温度也降不到周围介质温度。第18页/共53页19双断点直动式交流接触器 磁系统

8、通过支架直接带动触头作直线运动。衔铁12与铁心13之间有一个气隙。线圈14通电后,衔铁12吸向铁心13,当电磁吸力大于反作用弹簧16的反力后,衔铁12带动支架4使触头8与静触头9闭合,同时压缩反作用弹簧16,以备分闸。支架4同时带动置于两侧的辅助触头动作。线圈断电后,在反作用弹簧16的作用下,衔铁12释放,使触头8与9分断。电弧用灭弧室10熄灭。第19页/共53页20CJ20系列交流接触器 银镍,银化镉触头材料 灭弧系统 16A以下无灭弧装置,双断点自然熄弧 25A采用U形铁片灭弧室,冷却电弧,近阴极效应防重燃 40A以上多缝陶土灭弧罩,冷却电弧第20页/共53页21杠杆传动双断点结构转动式磁

9、系统的衔铁7在吸合过程中,通过支架10使转轴1转动,轴1带动杠杆13使触头系统作直线运动,动触头17与静触头15闭合。线圈5断电后,在反作用弹簧2的作用下,衔铁7打开到停档8限制的位置,同时使主触头17分断。辅助触头借助于杠杆的转动实现转换。灭弧室16为多纵缝灭弧室。第21页/共53页22杠杆传动双断点结构 为什么采用杠杆传动机构实现电磁机构与触头系统之间的动力传递? A是电磁吸力的作用点,B是主触头的受力点,O是转动中心。把AO与OB的比称为杠杆比,当杠杆比大于1时,能使得主触头的运动速度Vb小于电磁铁的运动速度Va,这样衔铁与铁心之间发生撞击时的振动反映在触头上就更微小。另外触头仍能采取双

10、断点形式。第22页/共53页23杠杆传动单断点直流接触器(CZ0-250/20型直流接触器) 磁系统为直流拍合式,衔铁19绕棱角1转动,动触头14通过支架15装于衔铁19上。静触头11的后面为串联磁吹线圈9,电弧13借串联磁吹和纵缝陶土灭弧室熄灭。 辅助触头有5对桥式双断点触头,一对固定常开,另外四对常开常闭可任意组合。第23页/共53页24杠杆传动单断点直流接触器(CZ0-250/20型直流接触器) 电磁系统为衔铁绕棱角转动的拍合式电磁铁,在棱角转动处设有压棱簧片,借此防止衔铁在棱角处发生位移。这有助于降低磨损,提高机械寿命。第24页/共53页25接触器的结构 接触器的触头形式有双断点桥式和

11、单断点指式两种。 双断点的优点是有两个灭弧区域,灭弧效果好。 额定电压380V及以下,额定电流为10A20A的小容量交流接触器利用电流过零时在两个断口上的近阴极效应熄灭电弧,不需要特殊灭弧装置。 额定电流为20A80A的交流接触器,可加装引弧片或利用回路电动力吹弧。 额定电流大于80A的交流接触器需要加装栅片或其它灭弧室。 双断点的缺点是触头参数不便调节,不能清除触头表面氧化物。第25页/共53页26交流接触器的灭弧 采用栅片灭弧室 电弧在电动力的作用下进入栅片被切成若干短弧,利用栅片的冷却作用和交流电流过零时的近阴极效应熄灭电弧。 栅片一般用钢片制成,对电弧有吸引作用。第26页/共53页27

12、直流接触器和重任务交流接触器的灭弧 采用磁吹灭弧 在磁吹力的作用下电弧被拉长,迅速进入灭弧室。灭弧室做成纵缝、宽缝、窄缝等结构,用灭弧室壁板的冷却作用使弧柱强烈去游离,熄灭电弧。 灭弧室外应有一定距离,防止电弧或游离气体喷出,通过其它带电元件放电或短路。第27页/共53页28真空接触器 真空电弧的熄灭在真空泡中完成,不会向外界喷溅,开断性能稳定可靠,不污染环境,因此特别适用于条件恶劣的危险环境中,如煤矿、冶金、建材、化工、石油及重工业部门等重任务场合。第28页/共53页29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型式的确定:极数和电流种类 三相交流系统中一般选用三极接触器 当同时需要控制中性线时,则选用四极交流接触

13、器。 一般场合下选用空气电磁式接触器;易燃易爆场合选用防爆型及真空接触器第29页/共53页30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主电路参数的确定 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 接触器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下,但选定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得高于接触器的额定绝缘电压,选定的额定工作电流不得高于接触器在相应工作条件下规定的额定工作电流。第30页/共53页31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主电路参数的确定 额定通断能力和耐受过载电流能力 接触器的额定通断能力应高于通断时电路中实际可能出现的电流值。耐受过载电流能力也应高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工作过载电流值。 可通过不同的使用类别及工作制来反映。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中小容量异步

14、电动机,其中大部分电动机的负载是一般任务,相当于AC3使用类别。对于控制机床电动机的接触器,如果负载明显属于重任务类,应选用AC4类别;如果负载为一般任务与重任务混合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AC3或AC4类接触器,如果确定选用AC3类时,也要降级使用。适用于AC2类的接触器一般不宜用于控制AC3及AC4类的负载,因为它接通能力低,在频繁接通这类负载时容易发生触头熔焊现象。第31页/共53页32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控制电路参数和辅助电路参数的确定 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应按选定的控制电路电压确定。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分交流和直流两种,一般情况下多用交流,当操作频繁时常选用直流。 接触器辅助触头的种类和

15、数量应根据系统控制要求确定所需的辅助触头种类(常开或常闭)、数量和组合型式,同时应注意辅助触头的通断能力和其它额定参数。当接触器辅助触头数量和其它额定参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加接触式继电器以扩大功能。第32页/共53页33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电寿命 接触器的电寿命参数由制造厂给出。电寿命指标与使用类别有关。制造厂以表格或曲线给出有关产品电寿命指标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第33页/共53页34接触器常见故障分析 触头过热 主要原因是接触压力不足,触头电阻大,接触不良,触头表面被电弧灼伤烧毛等。 线圈断电后触头不能复位 主要原因有触头熔焊在一起、铁心剩磁太大、反作用弹簧力不足等。 衔铁振动噪声 短路环损

16、坏或脱落、衔铁歪斜、铁心端面有锈蚀或污垢使动静铁心接触不良、反作用弹簧力太大等。 线圈过热或烧毁 线圈匝间短路、外加电压高于线圈额定电压等。第34页/共53页35控制继电器 控制继电器是一种自动电器,适用于远距离闭合与断开交直流小容量控制电路,在电力传动系统中用作控制和保护或信号转换用。第35页/共53页36控制继电器 继电器的输入量通常是电压、电流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速度等非电量。 当输入量变化到某一定值时,控制继电器即动作,输出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第36页/共53页37控制继电器 Xc继电器动作值 Xf继电器返回值第37页/共53页38控制继电器 继电器的触点用于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

17、功率一般不大,所以对继电器触点的额定电流与转换能力要求不高,因此继电器一般不采用灭弧系统,触点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第38页/共53页39控制继电器的分类 电压继电器 反映电路电压变化而动作的电器。如用于电动机失压或欠压保护的交直流电压继电器;用于对绕线式电动机进行制动和反转控制的交流电压继电器;用于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反转及反接制动的直流电压继电器。 在控制电路中有时为了增加触点的数量或增大触点的控制容量,需要使用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就是电压继电器,它只用于中间控制或增大触点容量,动作值无需整定。第39页/共53页40控制继电器的分类 电流继电器 反映电路电流变化而动作的电器。它用于电动机或其它负

18、载的过载及短路保护、直流电动机磁场控制或失磁保护等。 时间继电器 从接受信号至执行元件动作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在电动机以时间为函数的运动过程中,用以延时切换起动电阻,以及用于电动机的能耗制动以及各种生产程序控制等线路中。第40页/共53页41控制继电器的分类 热继电器 用于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使用时将热继电器的测量元件在主电路中,当被保护电动机绕组的温升上升到极限允许温升以前,热继电器应动作,使电动机自动脱离电源停止运行。为了可靠地保护电动机的过载,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电流特性应低于电动机的过载特性。 温度继电器 用于各种设备的过热保护或温度控制。第41页/共53页42热继电器 热继

19、电器是利用测量元件被加热到一定程度而动作的一种继电器。 热继电器的测量元件通常用双金属片制成,利用双金属片受热而弯曲的原理。当线路电流增大后双金属片弯曲到一定程度使触点发生转换。第42页/共53页43热继电器 双金属片 将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用机械辗压方法使之形成一体的金属片。膨胀系数大的(如铁镍铬合金,铜合金或高锰合金等)称为主动层,膨胀系数小的(如铁镍类合金)称为被动层。由于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因此产生热效应时,使得双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小的一侧弯曲,由弯曲产生的位移带动触头动作。第43页/共53页44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的动作选择性按标准规定应满足如下要求:当通以整定电流的X倍时,从冷态开始,在表中规定的周围空气温度下,T2h内继电器应不脱扣。然后立即将电流增大到整定电流的Y倍时,则应在T2h内脱扣。第44页/共53页45ABB的热继电器第45页/共53页46热继电器原理 双金属11与热元件12串联,通电后双金属片受热向左弯曲,推动导板13向左推动补偿双金属片15,推杆5推动簧片1向右,推动支一定位置时,弓簧3的作用方向改变,使片簧2向左运动,将触点4分断。第46页/共53页47跳跃机构第47页/共53页48热继电器的选用 选用热继电器时应根据使用条件、工作环境、电动机的型式及其运行条件及要求、电动机运动情况及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