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麒麟尾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1页
中药学_麒麟尾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2页
中药学_麒麟尾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3页
中药学_麒麟尾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4页
中药学_麒麟尾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麒麟尾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名称:麒麟尾别名:狮尾草、篷莱蕉、龟背竹、羽叶藤、过山标、上树百足、上树蜈蚣、万丈深、青竹标、蛇包谷、大塔旗、爬墙风、搭壁麒麟、英雄草、攀地蜈蚣、牛膝、大望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原始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引自:中华本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叶的茎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Pothos pinnata L.;Rhaphidophora pinnata Schott采

2、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割,切段晒干。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原始形态:麒麟叶,攀援藤本。茎圆柱形,粗壮,多分枝;气生根具发达的皮孔,平伸,紧贴于树干或石面上。叶柄长25-40cm,上部有长约2.2cm的膨大关节;叶鞘逐渐撕裂,膜质,脱落;叶片薄革质,幼叶狭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基部浅心形,成郭叶长圆形,基部宽心形,长40-60cm,宽30-40cm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原始形态:两侧不等地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端几等宽,先端斜截头状,沿中肋有2行星散的、有时为长达2mm的小穿孔;侧脉明显。花序柄圆柱形,粗壮,长10-14cm,基部有鞘状鳞叶包围;

3、佛焰苞外面绿色,内面黄色,长10-12cm,渐尖;肉穗花序圆柱形,钝,长约10cm,粗3cm;花两性,无花被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原始形态:;雄蕊4;雌蕊具棱,长5-6mm,顶平,柱头线形,纵向。浆果小,种子肾形。花期4-5月。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生态环境:附生于热带雨林的大树上或岩壁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性味:味苦;微辛;性平。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归经:肝;肺经。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

4、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鼻衄;目赤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痰火瘰疬;痈疖;毒蛇咬伤。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粉撒。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相关疾病症状:百日咳、鼻衄、感冒发热、活血散瘀、目赤肿痛、目痛、清肝、清热凉血、乳疮、散瘀解毒、蛇伤、消肿解毒、消肿止痛、痈疖、痈疽疮疖、治痈疽。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各家论述:1.福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肝凉血,消肿解毒。治目赤肿痛,鼻衄;外用治痈疽疮疖,阴囊红肿,乳疮。2.广西植物名录:根、藤活血散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蛇伤,痈疖,百日咳,目痛,鼻衄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麒麟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