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服饰造型设计论文_第1页
东方服饰造型设计论文_第2页
东方服饰造型设计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适应生理结构的服饰造型设计法则关于东方服饰造型首先需 要关注的基本性问题是东方人的生理结构。尽管对于身体的理解和观照学术界存在着差异性, 但从自然属性 一面理解,人的存在必须包括身体的存在,甚至具有优先性,而人种 作为一个先决条件,又影响着服饰造型本身。东方人大多属于蒙古人种黄种人, 这是生物学家以人的体质特征 为标准进行的分类。中国、蒙古、韩国、日本、缅甸、泰国等东亚、南亚国家均在这 一人种范畴之内。世界上还有其他两大人种, 分别是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和尼格罗人 种黑种人。尽管这种分类无法概括全人类不同特征的人, 研究的系统与类别 也在不断扩大与深入, 但基于人类学种族研究的复杂性, 以三大

2、人种 作为服饰研究的对象是明智且能够说明问题的。蒙古人种的命名源于德国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 ? 迈纳斯,在其二 元人种论中对于黄种人的概念首先想到的是蒙古人, 这是历史上蒙古 帝国无情扩张和屠杀给西方人留下的深刻记忆。蒙古人种从形体特征上看身高中等,一般身高相当于 6 个半至 7 个半头的长度;肩宽一般在 3650 厘米之间,男性较之女性略宽; 髋骨则女性较之男性要宽得多。男女形体比例的共同之处在于腿部长度较之白种人和黑种人都 要短。在全身比例中,蒙古人种的头部较之欧罗巴人种要大, 较之尼格 罗人种要小。从形体特征上看敦厚、健壮、结实、匀称;从面部特征上看脸型 扁平或窄长,五官起伏小,鼻梁不高,

3、嘴巴较小,眼裂中等、眼球呈 褐色,上眼睑褶发达但平凸不深陷;发色为黑色且较平直。以服饰发展历史较长的东方国家来看, 聪慧的设计者创造了适合 东方人面容和形体的服饰造型。首先是对于身材比例的修饰,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唐代女性的襦裙 装;朝鲜女性传统置于腰线之上的短衣,系于腋下的长裙;越南、缅 甸、老挝、菲律宾、印尼女子的短衣长裙等,这些服饰都从比例设计 方面做了适当的调适。对于美好的人体比例追求还反映在首服、 发式的设计上,各种高 冠、高髻在东方各国服饰文化图景中几乎均可领略,这种思路无疑在 加高身材方面作用不小。其二是对于平的理解,东方人对造型的智慧不仅有纵向立体的拉 伸,还有对于平面的深入解读,

4、这体现在脸部和发式装饰造型上。由于蒙古人种五官较平,因此不适宜佩戴突兀的立体硬质饰物, 所以如中国古代女子妆饰以面部贴花、 金箔和羽毛,或以染色为面部 装饰;又如日本女性讲究在面部涂上厚厚的铅白粉, 再施以眉黛与红 唇等都是基于这种理念。就发式而言,蒙古人种头发垂直少变化,所以长时期内很少有披 肩的发型,而由于黑色头发以其深颜色极易获得一个清晰的结构与轮 廓,所以梳髻、盘发、插戴各种头饰成为非常适宜的构思设计二、符合生态环境的服饰造型设计手段生态环境是各种自然条件 的总和,它由气候、土壤、山脉、河流和矿物、动植物等构成,世界 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

5、方人,服饰无疑涵盖其中。从气候条件上说,东方大部分国家均笼罩在季风性气候之中,当然也有很大差异性。中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日本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朝鲜为温带季 风性气候,韩国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大多为热带季风性气候。季风性气候的特点是季风环流情况复杂,易形成明显的季节变化。可以想见,处于季风条件下人们的服装造型应具有多样性、灵活性、适用性,以符合人们的生理需求。不仅是气候影响着服饰造型的各种性能,地理、物产条件等对其 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每个岛都有各自的服饰特色却又有异曲 同工之妙。爪哇岛上的男女在盛装时穿用的包缠式卡因潘将是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泰国人在生

6、活习俗与服饰传统方面与中国傣族、 壮族,缅甸扌单人 等同源,男子一般都是以长条形布包缠腰臀部, 然后再从两腿之间穿 过塞到腰背处的服制,外观形似灯笼,名为纱笼;泰国女子则是上着短衣,下装为筒裙马来人的足服以单鞋、拖鞋为惯例。这些处于热带的国家在服饰造型的选择上均简单朴素, 特别是男 子的下装以其物产中盛产鱼类而形有所用、凉爽便捷。这都是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服饰造型选择。生态环境影响了东方人的衣着习惯和服装形制, 进而影响到东方 人的人体美观念,那就是对服饰遮蔽躯体以避害的本原意识的认同。同时我们还看到,服饰造型手段一旦被确立并且开发到位,会因 东方各国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性而进入稳定状态。三、从文

7、化特征出发的服饰造型设计规律一农耕文化一一形制稳 定、造型方法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和物质生产方式息息相 关。学术界一般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化划分为三类一是以土地种 植与动植物再生产为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农业文化,二是以商 品生产与交换为主的海洋商业文化,三是依赖畜牧业的游牧文化。其中,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是代表东、 西方分野的两大对立的文 化形式。自然环境通过对民族物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决定作用农耕文化影响着东方服饰造型尚文特质的产生。这是因为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农作物和牲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对象。耕种对季候和气候的依赖性使农耕民族对自然产生了被动、

8、 顺应、 依赖的民族心理。加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业生产生活, 安逸的环境避免了许多矛盾冲突, 文化方面也更注重情感和思维的交 融,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导致长时间离开耕地会导致农事荒废, 由此农 耕文明活动区域的稳定性不言而喻。相对封闭的环境、 自给自足的生活, 使安定平和成为一种农业社 会关系的写照,映衬出尚文求稳的东方式心理特征。表现在服饰造型上较为明显的就是上衣下裳与上下连属制服饰 造型的稳固性与长久性。这同时也说明, 东方人对服饰的样式和结构并不看重, 反而更在意衣料图案分布和各种装饰点缀,这尤其反映在中国传统服饰上。不论是哪朝哪代都不厌其烦地

9、将图案作为设计重点, 或着眼于服 装的开襟、衣领、袖边等部位的装饰。又如日本的和服, 到了室町时代, 这种带有隋唐服饰特点的日本 独特的民族服装完成了演变并最终定型, 在之后 600 余年中几乎再没 有较大的变动。而其和服纹样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却不断融入新元素贯穿于日本 各个历史时期。二隐喻文化二维空间的塑造。东方文化如果从审美意象上说,还是一种隐喻文化。这种隐喻性表现在服饰上是对性别特征的模糊化选择,或从造型 的角度即所谓对于二维空间的塑造。相对东方而言,西方人认为服饰是以人体为依托,以展现人体美 而显示其造型的,是彰显自我个性的窄衣型服装。这种理念的结果是服装造型结构的组合性、变化性、更新性

10、。而东方服饰刻意弱化服装与形体之间的关系, 漠视性的存在,在 服装设计上压制表达人体曲线美,回避感官刺激要素,体现出东方民 族对人体观念从本源继而晋升至设计文化的遮蔽观念。东方服装在形制上形成了不显露形体,与人体保持较大空间的宽 衣型服装特色,这种风格既增加了神秘感又洋溢着中和之美。东方服饰多用平面裁剪的方式进行二维空间的塑造, 一件衣服拆 解还原之后结构之简单犹如人形之剪影。与西式服装多点结构不同,东方服饰的支撑点主要在肩部,以一 种自然的下垂方式拉长纵向视觉效果,在流畅的线条中让人忘却肩部 的负担,这与东方人身体生理结构也是对应互补的。所谓结构线无外乎衣服的侧缝部分, 常采用连身袖,可以说无肩 缝和袖窿的概念,前后衣片是相连的,而衣袖则从衣身中连出。从东方男性所穿的裤装,女性的裙装分析,大抵结构也和上衣一 致,属于整片式、直线状、平面型的。而裤子的腰部乃至臀部多是连腰且宽肥的裁剪, 穿着时腰口要把 多余的量折叠以后再系裤带,如中国的免裆裤。裙子则多是将一幅长方形的衣料,在腰口折裥为主构成,穿着时围裹即可。综上所述,在东方服饰造型形式法则中,主客并举之后的追求是 以和谐统一、对称平衡为表现手法,以自然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