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组胚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临床医学-组胚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临床医学-组胚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临床医学-组胚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临床医学-组胚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区域,其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2、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突触按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3、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受精的时间一般在发生在卵排后12小时内至24小时内。部位多在输卵管壶腹部。4、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到基质中的液体,除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以外的血浆成分。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组织液的不断更新,保持动态平衡,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5、血-气屏障:是肺泡气体和血液气体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其组成有肺泡表面液体层型肺泡细胞及

2、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和连续毛细血管基膜及其内皮。气血屏障 很薄,利于气体迅速交换。6、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原白已被除去的血浆。7、月经周期:自青春期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变化,即每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由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8、同源细胞群:是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软骨细胞群。每个庭院细胞群有28个软骨细胞,包含在一个大的软骨陷窝内,后者又分成几个小的陷窝,各含一个软骨细胞。越靠近软骨的中部,同源细胞群的细胞数目越多,反映了

3、软骨的间质性生长。9、肌节:是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0、血-胸腺屏障:于胸腺皮质,血液与胸腺皮质组织之间存在的一种屏障结构。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上皮基膜和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组成,能限制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皮质,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稳定、保证胸腺细胞正常发育起重要作用。11、肝小叶:是肝脏的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每一个肝小叶的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肝索和肝血窦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小叶内还有窦周隙和胆小管。12、滤过膜(滤过屏障):是血浆从肾血管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原尿形成所经过

4、三层结构,包括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能限制大分子物质滤过,防止蛋白质滤过,利于原尿的形成。13、胎盘屏障:是胎儿血与母体血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其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组成,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而多数细菌、有害物质不能通过,有利于胎儿血与母体血进行物质交换。14、植入: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植入。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正常植入部位在子宫底部或体部,最多见于后壁。15、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次级卵母细胞联同放射冠、透明带和卵泡液

5、排出。16、肺泡隔:即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连续型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17、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肝血窦内皮细胞间的狭窄腔隙,其内充满血浆、肝细胞的微绒毛、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18、神经末梢:为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种器官和组织内。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19、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内,由一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的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传递到肌浆网膜,当肌浆网膜接受兴奋后,钙通道开放,大量贮存于肌浆网内的钙离子涌入肌浆,为肌丝滑动、肌纤维收缩创造必备条件。20、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的一层含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叫软骨囊。21、卵裂:受精卵

6、从输卵管向子宫方向运行中,在透明带包裹下不断进行的特殊的有丝分裂称为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称卵裂球。随卵裂球的数目增加,该细胞的体积逐渐变小。 22、黄体 :在排卵后,卵泡膜和卵泡的颗粒层向腔内塌陷,而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血管伸进卵泡颗粒层,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逐渐演化发育形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故称黄体。卵泡膜增殖分化为黄体卵泡膜,颗粒层增殖分化为黄体颗粒层。 25、肾单位 :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每个肾约有100万个肾单位。按照肾小体的分布位置,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前者位于皮质浅层和中层,后者位于皮质深层

7、。26、内皮:衬帖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27、皱襞: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突出形成,其作用是扩大细胞表面积,利于细胞吸收。28、微循环:指从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30、血浆: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31、闰盘 :是心肌纤维相互连接的部位,为心肌的特征性结构。LM下呈深染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EM下可分为两部分,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

8、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使心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32、胃小凹 :在胃区中,用放大镜观察,胃区表面有许多小凹陷,称胃小凹 gastric pit,是胃腺开口之处。33、尘细胞:吞噬灰尘后的肺巨噬细胞称为尘细胞34、胚泡:受精后约第4天,桑葚胚发育成为囊泡状,称胚泡。其表面的单层细胞称滋养层,中央的腔称胚泡腔,附于腔内一侧的一群细胞称内细胞群。35、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陷形成管状结构,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36、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管腔突出形成,其作用是扩大细胞表面积,利于细胞吸收。37、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的中央,沿其长轴行走的静脉。38、呼吸部:由呼吸

9、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组成。40、胎膜:是指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基本上不参与胎体组成的一些临时性结构。包括羊膜、绒毛膜、卵黄膜、尿囊和脐带。41、肾血管球:是肾小囊中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共同组成肾小体。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进入肾小囊内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后者又汇入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囊,因此血管球是动脉型毛细血管网。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是有孔型的,内皮外有完整基膜。内皮孔,基膜,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了滤过膜。由于入球微动脉管径比出球微动脉粗,故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较一般的毛细血管高。血流流经血管球时,血液内的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屏障漏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42、

10、蜕膜 :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称蜕膜。根据蜕膜与胚泡的位置关系,通常将蜕膜分为三个部分:位居胚泡深面的部分称底蜕膜,覆盖在胚泡浅层的部分称包蜕膜,其余部位的蜕膜称壁蜕膜。底蜕膜未来参与胎盘的形成,包蜕膜和壁蜕膜则逐渐退化变薄。43、血-睪屏障:位于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包括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44、二联体:肌浆网的纵小管稀疏,终池少而小,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45、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内脏的运动。46、骨单位: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

11、之间,以中央管为中心,周围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各层骨板之间有骨细胞。 47、尼氏体:位于神经元胞体内,具强嗜碱性,由发达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主要合成结构蛋白、神经递质所需酶类和肽类神经调质。48、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它们遍布全身,形成各种末梢装置,按功能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49、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根据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类。50、视锥细胞(位置、结构、功能):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部,感受强光和颜色。细胞外形较视杆细胞粗大,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呈圆锥形(视锥),内突末端

12、膨大呈足状。51、视杆细胞(位置、结构、功能):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感受弱光,其数量远远多于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较细长,核较小、染色较深,外突呈杆状(视杆),内突末端膨大呈小球状。52、壶腹嵴(位置、结构、功能):为半规管壶腹部局部粘膜增厚呈嵴状的结构,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顶部覆有交织状的壶腹帽,此结构可感受头部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53、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位置、结构、功能):位于膜前庭内,即椭圆囊和球囊内。椭圆囊外层壁和球囊前壁的粘膜局部增厚,呈斑块状,分别称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受器,合称位觉斑。其表面平坦,上皮高柱状,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位觉斑感受身体的直线变

13、速运动和静止状态。54、毛球(结构和功能):毛根和毛囊的下端合为一体成为膨大的毛球,它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55、II型肺泡细胞(位置, 结构, 功能):镶嵌在I型肺泡细胞之间,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核圆形,胞质染色浅。电镜下,胞质内有许多较多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分泌颗粒,颗粒内含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结构,故称板层小体。细胞将颗粒内容物释放后,在肺泡上皮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作用。56、球旁细胞(形成、结构和功能):是指入球微动脉行至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管壁中的平滑肌细胞变为上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大,核椭圆形,细胞质呈

14、弱嗜酸性,电镜下可见较多分泌颗粒。可合成和分泌肾素。57、致密斑(形成、结构和功能):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一个椭圆形斑;此处上皮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胞质色浅,核椭圆形,位置近细胞顶部;基膜常不完整。致密斑是离子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的Na离子浓度变化。58、胃黏液-碳酸盐屏障(组成、功能):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第一道屏障,其物质基础是胃壁结合黏液层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可中和由胃腔向黏膜逆流的H+,防御胃腔内H+反向弥散入黏膜组织内,是胃黏膜重要的抗酸机制之一59、主细胞(分布、结构与功能) :又称胃酶细胞,多位于腺的下半部,光镜下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细

15、胞基部,基部细胞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可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60、壁细胞(结构与功能):又称泌酸细胞,在腺的上半部较多。此细胞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均质而明显的嗜酸性。问答题1、被覆上皮根据什么分类?可分为多少种类型?被覆上皮根据细胞层数不同,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被覆上皮根据细胞形状不同,又分为扁平、立方、柱状上皮等。(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2、红细胞呈什么形状?有何结构特点?血红蛋白有什么功能? 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中间较厚,成熟红细胞无核,也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内充满

16、血红蛋白。具有结合和运输O2和CO2的功能。3、叙述肺泡的结构及功能?肺泡为半球形小囊,壁很薄,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由单层肺泡上皮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为肺泡隔。(1)肺泡上皮:由两种肺泡细胞构成。I型肺泡细胞,其不含核部分扁平而薄,参与气血屏障的组成,为肺进行气体交换提供了广大面积;II型肺泡细胞,细胞呈圆形,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合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肺泡膈: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参与气-血屏障的组成;大量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弹性,在肺泡回缩时起重要作用。(3)肺泡孔:是相邻肺泡间的通道,在某个终末细支气管阻塞时,可通过肺泡孔建立侧支通气道。(4)气-血屏障

17、,是指肺泡腔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毛细血管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快速地进行气体交换。4、试述肾小体的结构及其与尿液形成的关系?肾小体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由肾小囊包裹血小球构成。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对侧与近曲小管相连的一端称尿极。滤过屏障:肾小体犹如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血管球的毛细血管,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统称为滤过屏障或滤过膜。一般情况下,分子量70KD以下、直径4nm以下的物质可以通过滤过膜,其中又以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于通过,如葡萄

18、糖、多肽、尿素、电解质和水等。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原尿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相似。5、试述光镜下门管区的主要结构?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为数个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较多的区域,可见伴行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形的中央静脉,周围是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6、叙述骨骼肌和心肌比较,光镜及电镜下有什么不同?光镜下:1.骨胳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胞质内都有大量肌原纤维,并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故都为横纹肌。2. 肌原纤维在骨胳肌细胞更丰富。骨胳肌细胞为长圆柱状,多核,核位于肌膜下方,骨胳肌纤维间无细胞连

19、接。而心肌细胞为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细胞连接处形成闰盘,有1-2个核,核居中。3. 心肌细胞间有闰盘,而骨胳肌细胞间则无。电镜下:1. 骨胳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均由大量肌节重复排列构成,且肌节由粗细肌丝构成。肌原纤维间均有丰富的线粒体以及横小管、肌浆网等。2.骨胳肌细胞的肌原纤维较规则,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分明。3.骨胳肌细胞的横小管位于明带与暗带交界处,因此,一个肌节接受两条横小管,而心肌细胞的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因此,平均一个肌节接受一条横小管。4.骨胳肌细胞的肌浆网发达,末端的终池和横小管连接成为三联体,而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稀疏,终池少而小,与横小管仅形

20、成二联体.5.心肌细胞间的闰盘处有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而骨胳肌细胞间则连接结构。7、白细胞根据什么分类?怎样在光镜下区分各种白细胞?各种白细胞执行什么功能?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胞质内有特殊颗粒,包括:中性粒细胞:胞质浅粉色,含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和粉色的特殊颗粒。有趋化和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核分两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的功能。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内含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参与过敏反应。无粒白细胞,含有细胞小的嗜天青颗粒。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8、比较淋巴结和脾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同

21、?结构相同点:都属于周围淋巴器官;均以淋巴组织为主要成分;都有被膜和小梁构成间质。结构不同点:a.淋巴结实质由皮质、髓质及淋巴窦组成,皮质位周边,分为浅层皮质和深层皮质,髓质位于中央;而脾实质则由白髓、红髓和边缘区组成,白髓区分为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散在于红髓内,两者之间为边缘区。b.淋巴小结在淋巴结皮质浅层,而脾小结散在,且伴有中央动脉。c.弥散淋巴组织在淋巴结构成皮质深层和条索状的髓索,而脾索则位于红髓的脾窦之间,且淋巴组织内含大量血细胞。d.淋巴结内有淋巴窦。皮质淋巴窦有输入淋巴管通入,髓质淋巴窦则与输出淋巴管相通,而脾内为血窦。淋巴窦和血窦各有特点。e.淋巴结的被膜薄,小梁细,均

22、由结缔组织构成。脾的被膜与小梁较发达,且含平滑肌。功能相同点:a.淋巴结和脾都产生淋巴细胞 b. 为免疫应答场所。功能不同点:淋巴结过滤淋巴液,对淋巴液内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而脾是血液滤过器,对血液内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造血和储血。9、肝小叶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肝小叶:呈六角形的棱柱体,由中央静脉,肝细胞索,肝血窦,胆小管及窦周隙组成,是肝的 基本结构单位。 (1) 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壁薄,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有开口与周围 的肝血窦相通; (2)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血窦经肝板上的孔相互沟通,血液从肝小叶的周边经 血窦流向中央,汇入中央静脉。血窦内有定居于肝内的巨噬细胞和

23、大颗粒淋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称为窦周隙,内有贮脂细胞; (3)窦周隙:为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窦周隙内充满血浆, 血窦面的微绒毛伸入窦周隙;它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胆小管:是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胆小管周 围的肝细胞膜形成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防止胆汁流入血窦;当肝细胞发变性、坏死或胆道堵塞内压增大时,胆小管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则溢入窦周隙,进而进入血窦,出现黄疸10、请叙述肺泡上皮的结构及功能?由两种肺泡细胞构成。I型肺泡细胞,其不含核部分扁平而薄,参与气血屏障的组成,为肺进行气体交换提供了广大面积;II

24、型肺泡细胞,细胞呈圆形,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合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11、请简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自青春期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发生周期性变化,即28d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一个月经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12、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多少种?正常值各是多少?红细胞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白细胞 (4.0-10)×109/L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3%-3% 嗜碱性粒细胞

25、 0%-1% 单核细胞 3%-8% 淋巴细胞 25%-30%血小板 (100-300)×109/L13、试述脾脏的结构和功能?脾脏结构:由淋巴组织构成。但脾实质无皮质与髓质之分,而分为白髓,边缘区和红髓;脾位于血液循环的通路上,脾内没有淋巴窦,而有大量血窦。被膜与小梁:(1)小梁动脉白髓:(1)动脉周围淋巴鞘(2)脾小结(3)边缘区红髓:(1)脾索(2)脾窦。功能:滤血,免疫应答和造血。14、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层,自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此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代表为醛固酮,调节电解质和水盐代谢。束状带:。该带细胞分泌糖皮质

26、激素,主要代表为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网状带:此带细胞分泌雄激素,但分泌量较少,在生理情况下意义不大。15、简述肺内呼吸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由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组成。结构:呼吸性细支管管壁上出现少量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其中含有克拉拉细胞和少量纤毛细胞,上皮外面有少量环行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管的管壁上出现大量肺泡,其表面覆以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其下方为少量平滑肌束和弹性纤维,光镜下可见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有结节状膨大;肺泡囊为若干肺泡的共同开口处,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没有环行平滑肌束,故无结节状膨大;肺泡为半球形的小囊,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呼

27、吸性细支管的管腔,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相邻肺泡之间有肺泡隔;肺泡壁很薄,由单层肺泡上皮和基膜组成;肺泡上皮由I型肺泡细胞和II型肺泡细胞组成;I型肺泡细胞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II型肺泡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功能: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16、试述生精小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精小管由生精上皮构成,生精上皮由58层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侧有梭形的肌样细胞,其收缩有助于精子排出。精子在其内发生成熟。17、光镜下三种有粒白细胞最大的区别点是什么?中性粒细胞:胞质浅粉色,含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和粉色的特殊颗粒。有趋

28、化和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核分两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的功能。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内含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参与过敏反应。19、请简述肾上腺的基本结构及其所分泌的激素?肾上腺分皮质和髓质。皮质由浅到深分为: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糖皮质激素。髓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20、简述螺旋器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位于膜窝管的基底膜上,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支持细胞主要有柱细胞和指细胞。毛细胞是感受听觉的细胞,坐落在指细胞之上,分内、外毛细胞。两者数量之比是1:4,毛细胞上方悬有盖膜。螺旋器基底部

29、中有听弦,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周围突末梢与毛细胞形成突触,中枢突组成耳蜗神经。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21、表皮的分层及其与表皮角化的关系从基底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1)基底层附着于基膜上,为一层矮柱状或立方形细胞称基底细胞,胞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较浅,胞质内含丰富的游离核糖体,故在HE染色的标本上呈强嗜碱性,有分散和成束的角蛋白丝,也称张力丝。细胞的相邻面有桥粒相连,细胞基底面以半桥粒与基膜相连。基底细胞是未分化的幼稚细胞,有活跃的分裂能力。新生的细胞向浅层移动,分化成表皮其余几层的细胞。(2)棘层在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10层细胞组成。细胞较大

30、,呈多边形。胞核较大,圆形。细胞向四周伸出许多细短的突起,故名棘细胞;相邻细胞的突起由桥粒相连。胞质丰富,也含许多游离核糖体,因而也显嗜碱性。胞质内含许多角蛋白丝,常成束分布,并附着到桥粒上)。光镜下能见成束的角蛋白丝,称张力原纤维。电镜下,可见胞质中有多个卵圆形的颗粒,称板层颗粒,直径为0.10.5m,有界膜包被,内有明暗相间的平行板层。这种颗粒由高尔基复合体生成,其内容物主要为糖脂和固醇(3) 颗粒层约由35层较扁的梭形细胞组成,位于棘层上方,胞核和细胞器已退化。细胞的主要特点是胞质内含有许多透明角质颗粒),在HE染色的切片上显强嗜碱性,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电镜下,颗粒没有界膜包被,呈致

31、密均质状。颗粒的来源不明,主要成分为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在颗粒层细胞内,角蛋白丝与透明角持颗粒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电镜下可见角蛋白丝伸入颗粒中。颗粒层细胞含板层颗粒多,并常位于胞质周边,与细胞膜贴连,将所含的糖脂等物质释放到细胞间隙内,在细胞外面形成多层膜状结构,构成阻止物质透过表皮的主要屏障。(4) 透明层位于颗粒层上方,只在无毛的厚表皮中明显易见。此层由几层更扁的梭形细胞组成,在HE染色的切片上,细胞呈透明均质状,细胞界限不清,被伊红染成红色,胞核和细胞器已消失。细胞的超微结构与角质层细胞相似。(5) 角质层为表皮的表层,由多层扁平的角化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干硬,是已完全角化的死细胞,已无胞

32、核和细胞器。在HE染色切片上,细胞呈均质状,轮廓不清,也易被伊红着色。在电镜下,可见胞质中充满密集平行的角蛋白丝,浸埋在均质状的物质中,其中主要为透明角质颗粒所含的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细胞膜内面附有一层厚约12nm 的不溶性蛋白质,故细胞膜明显增厚而坚固。细胞表面折皱不平,相邻细胞互相嵌合,细胞间隙中充满板层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靠近表面的细胞间的桥粒解体,细胞彼此连接不牢,逐渐脱落,即为日常所称的皮屑。22、试述胰腺的结构及功能 胰腺表面覆以薄层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成许多小叶。 (1) 外分泌部:为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腺泡:为浆液性腺细胞,胞体呈锥

33、形,核圆、位于基底部,胞质呈嗜碱性,顶部胞质含有嗜酸性酶原颗粒;电镜下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无肌上皮细胞;在腺泡腔内可见数个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 它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 2、导管:为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无纺状管;闰管一端伸入腺泡腔形成泡心细胞,;另一端逐渐汇合形成小叶内导管,小叶内导管逐渐汇合成小叶间导管,最后汇集成一条主导管,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从小叶内导管至主导管,上皮逐渐由单层立方上皮变为单层柱状上皮,主导管内可见杯状细胞。 3、功能: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有碳酸氢盐,能中和胃酸;分泌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

34、酶等参与消化;分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防止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激活。 (2)内分泌部:胰岛:是胰的内分泌腺,由内分泌细胞团组成,散在分布于胰腺小叶内;胰岛大小不一,内分泌细胞多围成团索状,其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分别产生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有的细胞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1、A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于胰岛周边;电镜下可见A细胞内呈圆形或卵圆形的分泌颗粒;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2、B细胞: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部; B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大小不一;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使血糖降低。 3、D细胞:散在于A、B细胞之间;电

35、镜下可见D细胞内呈圆形或卵圆形的分泌颗粒;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抑制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的分泌活动。 4、PP细胞:除分布于胰胰岛外,还可见于外分泌部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PP细胞分泌胰多肽,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23、试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说明小肠粘膜的结构特征小肠内壁有1、肠腺.可分泌肠液,有消化作用2、小肠很长可增加消化、吸收时间小肠内壁有3、环形皱襞,可增加吸收面积.环形皱襞上有4、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有5、微绒毛 ,均可增大吸收面积 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6、毛细血管,且7、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细胞组成,便于物质交换.利消化:1、2、

36、3;利吸收:2、3、4、5、6、7;25、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原始卵泡体积小,数量多,位于卵巢皮质的浅层。卵泡的中央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是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圆形,核大而圆,染色质稀疏,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嗜酸性。胞质内除一般细胞器外,核周围尚可见成层排列的滑面内质网。卵泡细胞呈扁平形,胞体小,核扁圆,着色深。在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下,原始卵泡体积增大,形成初级卵泡。 初级卵泡位于原始卵泡的深层,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也变大,呈泡状,核仁深染,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等均增多。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成立方形或柱状,进而增殖成多层。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形成

37、了一层透明带。 初级卵泡体积进一步增大,卵泡细胞间出现液腔时,即称为次级卵泡。次级卵泡的卵泡腔内充满了卵泡液。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居于卵泡腔的一侧,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突入卵泡腔,即卵丘。初级卵母细胞已达最大体积,周围有一层透明带,紧贴透明带的是一层高柱状的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的放射冠。分布于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排列密集,构成了卵泡壁。卵泡膜分化成内、外两层:内膜层含有较多的血管和多边形的膜细胞,外膜层含有较多纤维及少量平滑肌。膜细胞合成的雄激素透过基膜进入颗粒细胞,在芳香化酶第的作用下转变为雌激素,故雌激素是由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合成的,称为“两细胞学说”。合成的雌激素大部分释放入血,调节

38、子宫内膜等靶器官的生理活动,小部分进入卵泡腔。 次级卵泡发育到最后阶段即为成熟卵泡。此时卵泡体积很大,占据皮质全层并突向卵巢表面。卵泡腔变得很大,颗粒层的卵泡细胞停止增殖,颗粒层相应变薄。27、叙述胎盘的结构和功能胎盘结构: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基蜕膜组成的圆盘形结构。胎盘的胎儿面光滑,覆有羊膜。脐带附着于胎盘的中央或稍偏处。胎儿的母体面粗糙,为剥离后的基蜕膜,可见15-30个由浅沟分隔的胎盘小叶。胎盘有物质交换和内分泌等功能。分泌的激素主要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催乳素、孕激素和雌激素。28、叙述受精的条件、过程及意义条件:发育正常的精子和卵子、生殖管道通畅、生殖管道内环境正常、卵

39、子与精子及时相遇。 过程:受精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正常受精发生在输卵管的壶腹部意义:促使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合体恢复二倍体,决定性别,是新生命的开始。29、甲状腺滤泡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滤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30、叙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结构: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但一般只有一个轴突。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状,称为轴丘。轴突起始的部分称为始段;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

40、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功能: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有些神经元除能接受传入信息外,还能分泌激素,将神经信号转变为体液信号。分类: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分类: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上只发出一个突起,但不久又一分为二。双极神经元:各有一个轴突和树突。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多个树突。根据功能的不同分类:感觉(传入)神经元:接受刺激运动(传出)神经元:连接至效应器使之发生效应的(肌肉,腺体)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位于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的。按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分类:胆碱能神经元:乙酰胆碱胺能神经元: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HT,多巴胺肽能神经元:脑啡肽,P物质氨基酸能神经元:甘氨酸, 氨基

41、丁酸填空题1、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_、结缔组织_ 、_肌肉组织_和_神经组织_。2、胎膜包括 绒毛膜 、 羊膜 、 卵黄囊 尿囊 和 脐带 。3、卵泡发育过程中可依次分为_原始卵泡_、_初级卵泡_、_次级卵泡_和_成熟卵泡_四个阶段4、突触的结构包括 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 突触后成分 。5、扩大小肠表面积的结构有皱襞、肠绒毛、微绒毛。6、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分为 基质 和 纤维 两部分。7、卵巢的功能为产生_卵细胞_和分泌_雌激素_和_孕激素_。 8、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_纤维膜_、_血管膜_和_视网膜_三层结构。 9、睾丸间质细胞成群分布于_曲精小管_之间,分泌_雄

42、_激素,11、上皮细胞侧面的特殊连接包括_紧密连接、_粘合带_、_桥粒_和_缝隙连接_。12、小肠腔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其由 粘膜_ 和 _粘膜下层_ 共同向肠腔内突出而成。主细胞又称 _胃酶_细胞,主要合成分泌 _胃蛋白酶原_。13、内分泌系统是由_内分泌腺_和一些散在的_内分泌细胞_组成。14、肌组织按其结构和功能分为 骨骼肌_ 、 _心肌_ 和 _平滑肌_ 三类。15、电镜下标本中被染色的部位在荧光屏上成像显得暗,称 _高电子密度_;反之,在荧光屏上显得亮,称_低电子密度_。16、成熟的红细呈 双凹圆盘 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其功能是运输 O2和 CO2两种

43、分子。17、免疫细胞分_淋巴细胞_ 和_抗原呈递细胞_二类。18、肌性动脉(muscular artery)包括 _中动脉_ 和_小动脉_。19、免疫系统主要由 淋巴器官 、 淋巴组织 、 免疫细胞 等组成。20、尼氏体(嗜染质)的功能是合成 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 、 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的神经调质 。21、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外周血液中的 _白细胞_数量增多,其中尤以 _中性粒细胞_ 比例为高。23、生精小管由 _生精细胞_ 和 支持细胞_ 两类细胞构成。前者是形成 精子的细胞_ 后者起 _支持营养分泌_ 作用。24、固有结缔组织分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 、 脂肪组织 。25、根据软骨组织内所含纤维的不同,软骨分为 透明软骨 、 弹性软骨 、 纤维软骨 。26、心脏的传导系统由 窦房结 、 房室结 、 房室束 、 各级分支 组成。28、骨细胞的胞体位于 _骨陷窝_ 内,突起位于 _骨小管_ 内。29、雄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促进精子的发生_ 、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分化_ 、 _维持第二性征和功能_ 。30、大动脉又称为 弹性动脉 ,中动脉又称为 肌性动脉 。31、肝细胞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