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实用教案_第1页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实用教案_第2页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实用教案_第3页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实用教案_第4页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形态(xngti)1、成虫:丝线(sxin)状,乳白色mm,尾端略向 腹面弯曲 mm,尾端向腹 面卷曲23圈 第1页/共15页第一页,共16页。2、微丝蚴: 卵胎生幼虫(yuchng),状如小蛇,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形 态(xngti)第2页/共15页第二页,共16页。二、生活史两个(lin )阶段 幼虫:蚊体内 成虫:人体内第3页/共15页第三页,共16页。第4页/共15页第四页,共16页。生活史 蚊 人 成虫微丝蚴腊肠(lchng)期幼虫丝状蚴成虫 蚊 胃胸肌蚊下唇第5页/共15页第五页,共16页。 生活史1、成虫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马来丝虫:上

2、、下肢(xizh)浅部淋巴系统 班氏丝虫:浅部和深部淋巴系统2、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蚊3、感染阶段:丝状蚴4、感染方式:蚊虫叮咬第6页/共15页第六页,共16页。生活史5、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出现在外周血液循环中,夜间(y jin)数量多,白天很少的现象。 出现高峰为晚上9时至次晨2时 班氏丝虫:晚10时至次晨2时 马来丝虫:晚8时至次晨4时第7页/共15页第七页,共16页。三、致病 主要为成虫对淋巴(ln b)系统的损害 1、急性炎症和过敏反应期 急性淋巴(ln b)结炎、淋巴(ln b)管炎、丹毒样皮炎 班氏丝虫:急性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第8页/共15页第八页,共16页。致病2

3、、慢性阻塞期、慢性阻塞期 象皮肿:局部皮肤象皮肿:局部皮肤(p f)和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和皮下结缔组织增生 马来丝虫:下肢多见马来丝虫:下肢多见 班氏丝虫:常见于下肢和阴囊班氏丝虫:常见于下肢和阴囊 乳糜尿乳糜尿 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第9页/共15页第九页,共16页。第10页/共15页第十页,共16页。第11页/共15页第十一页,共16页。四、实验(shyn)诊断 血液检查 采血时间(shjin):晚9时至次晨2时 厚血膜法 鲜血片法第12页/共15页第十二页,共16页。五、流行(lixng)(lixng)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班氏丝虫:世界性分布(fnb),以亚洲及非洲较严重 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传播媒介 班氏丝虫:库蚊 马来丝虫:按蚊第13页/共15页第十三页,共16页。六、防治(fngzh)原则1、普查(p ch)普治 首选药物:海群生2、灭蚊防蚊第14页/共15页第十四页,共16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15页/共15页第十五页,共16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一、形态。卵胎生幼虫,状如小蛇,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成虫微丝蚴腊肠期幼虫丝状蚴成虫。 。蚊 胃胸肌蚊下唇。2、终宿主:人 中间(zhngjin)宿主:蚊。5、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出现在外周血液循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