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框架考虑层间支援的柱计算长度_第1页
三层框架考虑层间支援的柱计算长度_第2页
三层框架考虑层间支援的柱计算长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层框架考虑层间支援的柱计算长度: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length coefficient method assume that more, although easy application, but accuracy is not high. Mainly lies in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coefficient method ideal assume that will lead to the girder ends of the constraint in betwee

2、n column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eading toalarger length calculation error. Consider the column between layers support calculation length computa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For two layers framework, a yuan by solving a second algebraic equations all the column the column rotation constraints; Fo

3、r the three layers framework, by solving a a cubic algebraic equations, obtains each column column turning the constrain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hod in three layer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Keywords: layers, multilayer frame, length factor, support calculation计算长度系数法长期以来作为确定

4、框架柱计算长度的一种 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确定单根受压柱的计算长度时, 避免了对结构做整体的屈曲分析。 而且由于它所取用的框架柱柱 端抗转刚度系数简单明了, 能够很方便地给出计算长度系数 值。 但是传统的计算长度系数法有其不合理的地方, 其原先的一些假 定(如柱端转角隔层相等、各层层间侧移角相等)跟实际情况相 去甚远,得到的 值精确度较差,而且,还会有偏危险的结果出 现。在有侧移失稳中, 同层各柱轴力不同时各柱间存在着相互支 援( Salem 1969)1 ,已经有公式来考虑这种相互支援作用对 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同样, 失稳时不同层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支 援,这种相互支援主要通过对

5、梁提供的约束在上下层柱之间进行 按需分配来实现的, 如果某层柱子失稳趋势很弱, 则此柱子不仅 无需得到梁的约束, 甚至还可以对相邻层柱子提供转动约束。 考 虑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 能够更好地反映结构失稳的整 体性,能够得到更满意的结果。梁启智 (1992)4 介绍了确定框 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三个水平, 水平一是传统方法, 考虑同层各 柱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水平二, 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水平 三。本文即是在水平三下研讨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 文献 3 针对两层有侧移框架演绎了该法的应用,本文将详细讲述该 法如何应用于三层有侧移框架中。1 两层框架概述为便于理解, 本文先将两层框架情

6、况予以简述。 在确定多层 有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时, 一般采用规范方法即查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7-2003附录D,或者利用近似公式(文献2)式中 分别是柱上下端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 值。若考虑同层各柱相互支援, 则可采用下式对计算长度系数进 行调整(水平二)(2)式中 , 是柱轴力, 为柱截面惯性矩, 为柱高。文献 3 中,在水平三下引进“层间支援”的作用。采用假 定为(参照图 1):( 1)刚架屈曲时同层的各横梁两端转角大 小相等,方向相同;( 2)横梁中的轴力对梁本身的抗弯刚度的 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3)各层柱按比例加载。设各柱 Ci 的荷载 比例因子为 ,由于同时失

7、稳,可得:(3)设柱上、下端各有转动刚度为 、 的转动弹簧,则该柱的临 界荷载为: ( 4)式中代入了 值的近似值( 1)式,并记 。图 2 所示一般的两层框架,由 B 节点弯矩平衡,知 。以 为 未知量,对AB柱:,;对BC柱:,。代入(4)式,并令,图 1 有侧移框架屈曲模型 图 2柱脚一般的两层框架,分别得到上柱AB及下柱BC的临界荷载,并 据两者间的比例加载关系得到如下一元二次方程:式中得到 值后,即可求得各柱端转动约束刚度,相应得到 BC柱:,AB柱:,。由(1)式得、值。2 三层框架中柱计算长度确定对于图 3 的三层有侧移框架, 可以通过直接求解一个一元三 次方程,得到三层问题中各

8、个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数学手册(文 献5 )介绍了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图 4 是图 3 的简化模型, 图 4 中,令 , , , , , , , , , 由( 4)式得到图 3 三层有侧移框架图 4 柱脚固定的三层框架 各段柱临界荷载:(比例因子置于等式右侧) 由上述三式两两相等,可以得到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经过 简化得到:( 6)式中, ,消去 得到关于 的一个一元三次方程:( 7)式中, ,各 值分别为:方程式( 7)的求解涉及到复数的运算,但经过大量的实例 计算,发现该方程均有三个实根。于是可以直接写出式(7)的三个根的实数表达式,避免了复数运算。令 , , ,这里 总是负值,也即方程式(

9、7)有三个实根。 同时令 , ,可得三个实根分别为: , ,。如何选择哪一个根作为我们的真实的 值,需要在得到 值 和相应的 值后,分别写出各柱的 、 值,满足关系式 、 并且 的 解即为我们所要求的解。(这是为了保证近似公式(1)式根号下表达式的分子、分母均大于零,避免出现分子、分母均小于零 却得到解答的情况。)对应图4,各柱的 值表达式为:下柱 BC: , ,( 8a)中柱 AB: , ,( 8b)上柱 DA: , ,( 8c)将(8ac)式代入(1)式中即可得到各柱的 值。跟两层框 架的二阶抗侧刚度一样, 不论先算三段柱中的哪段柱, 结果各柱 值都是相同的,各柱的 值满足关系 、 。举例说明,图 3 中令 ( ), , , , , , , ,于 是 , , , , , 。代入( 7)式求解得到 , , ,代入( 6) 式求得,。取、相应得到中柱AB的,故此解无意义, 取、则中柱AB的,此解无意义,而取 、时各柱的、值, 均满足 、 和 的条件,是实际的正确解。取任意一层计算 值, 由(3)式可得另外两层柱 值,这里,先算中柱 AB, ,由(1)式得 ,由(3)式得 ,。 此例经机算的精确解为 ,对比可知误差很小。又如图 3中,若令 , ,让 、 在 0.25 之间取值,据上述 代数方法所得的 值与精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