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剧表演艺术探究_第1页
龙江剧表演艺术探究_第2页
龙江剧表演艺术探究_第3页
龙江剧表演艺术探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龙江剧表演艺术探究    王健摘 要:龙江剧是在地方戏曲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借鉴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经验,经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逐步发展成熟。本文着重阐述龙江剧表演的艺术特征和其剧种风格。关键词:龙江剧;艺术特征;剧种风格:j825 :a :1005-5312(2017)32-0145-01龙江剧是我国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与中国的京剧、评剧、昆曲、越剧等传统戏曲剧种相比发展较晚。龙江剧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是黑龙江省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它诞生以来,就和其他地方戏曲如山东吕剧、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深受家乡

2、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在龙江大地上广为传播。一、龙江剧的艺术特征龙江剧的表演艺术,形成与发展的来源有三:一是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等说唱演员的表演;二是东北民间舞蹈和大秧歌;三是继承、借鉴京剧、评剧等剧种的表演程式。龙江剧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也分行当,讲程式。但它的表演艺术在戏曲化的同时更为重视生活化。人物虽也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但强调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强调演人不演行。龙江剧也讲唱、念、做、打“四功”,也有较严格的程式。“唱”讲究韵味,有腔、调、板、眼之分。“念”要念出龙江人的乡土味,也讲抑扬顿挫,节奏旋律。“做”有手绢功、扇子功、水袖功。龙江剧的手绢功技巧来自二人转。手绢除了耍里片、外

3、片、鸳鸯片等十几种手绢花外,尚可以“出手”,出手技巧要求很高,有平飘、背飘、过顶飘、竖顺飘、绕脖飘、回旋飘、竖转飘等二十多种,此外还有脚的飘、勾、甩绢多种。龙江剧的扇子功源自二人转,但比原来更为夸张。龙江剧的水袖功,有异于京剧和评剧。其特点一是长,一般在三尺以上,这就增加了抖、提、掸、甩、耍的难度;二是花样多,有里片袖、外片袖、鸳鸯袖等;有各种缠袖,如:单浪、双浪袖等;还有展翅急勾、软肩展浪、单翻拍手、里竖翻分等各种旋花袖。“打”的方面主要是借鉴京剧和评剧等戏曲剧种的刀枪把子的套子,但也有许多创新。双锁山里刘金定与高君保的对打,就糅合了许多二人转的动作,创造了新的表演程式。龙江剧除了“四功”外

4、,还强调“手、眼、身、法、步”。尤重手功、腰功、扭功、步法。龙江剧的手功,包括手、腕、臂、肩的训练。腰功训练的名目有涮腰、顶腰、顺腰、晃腰等十来种。扭功是龙江剧独有的,有凤展双翅、风摆杨柳、鸳鸯戏水、燕平展翅、怀中抱松、十字双莲等十几种扭法。龙江剧的步法,主要学自东北大秧歌和二人转舞步。有前踢步、后踢步、十字步、三步半、腕子步、连环步、拧步、抽步、跺步、踮步、颤步、撤步、跳步等二十多种步法,龙江剧的表演艺术遵循戏曲表演规律,大胆继承,勇于借鉴,敢于创新,创造了一些包括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的表演程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风格。二、龙江剧剧种风格的再造唱腔演唱艺术,是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不

5、看演出只听演唱,就会分辨出不同剧种。其主要判断依据,就是不同剧种唱腔演唱的不同风格与不同韵味。例如京劇唱腔风格的博大精深、评剧唱腔风格的通俗浅显、湖南花鼓戏唱腔风格的活泼清新、越剧唱腔风格的低回婉转以及豫剧的河南味儿、吕剧的山东味儿、河北梆子的河北味儿、晋剧的山西味儿等等,也都从唱腔的演唱风格体现出来。同样,龙江剧旦角唱腔的演唱艺术,也首先以再造剧种风格为重任。之所以称为“再造”,是因为龙江剧与吉剧都是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音乐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地方戏曲新剧种,二者又同时产生,并都以“咳腔”、“帽腔”、“柳腔”为“三大声腔”体系。从总体上说,龙江剧旦角唱腔的演唱风格,是火爆粗犷、豪放热烈的风格,

6、与吉剧旦角唱腔的清丽细腻、活泼流畅的演唱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点,从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的演唱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明。例如她在龙江剧双锁山、皇亲国戚、柳荆荆传奇、木兰传奇等戏中扮演的刘金定、杏花、柳荆荆、花木兰等人物的唱腔,都注重剧种风格的再造,并收到了喜人的艺术效果。三、龙江剧打造的行当唱腔行当,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一大特点,行当唱腔也随之成为戏曲唱腔演唱艺术的一大特点。旦角唱腔当然也如此。就一般情况而言,旦角中的青衣唱腔,演唱风格以含蓄、端庄见长;花旦唱腔风格以明亮秀丽、活泼明朗为主;刀马旦唱腔基本上与花旦唱腔相近,不过柔中见刚、美中求健。龙江剧旦角唱腔的演唱艺术,则在共性中强化个性,并通过个性反映共性。?例如龙江剧的青衣唱腔,在深沉厚重、端庄大气中透出朴实真挚之风;龙江剧的花旦唱腔,也在活泼秀丽、明朗清新中透出刚健火爆之气;龙江剧的刀马旦唱腔,同样强调突出了刚健挺拔、俏丽雄劲的特色。四、结语总之,龙江剧的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摸索与研究,现已形成唱腔节奏明快而多变化,旋律挺拔高亢,表演粗犷、活泼、风趣、明快,独具特色,使龙江剧成为我国地方戏曲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