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_第1页
浅谈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_第2页
浅谈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_第3页
浅谈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_第4页
浅谈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摘要黑白木刻版画是中国版画种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代黑白木刻也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在变化,本文通过对黑白木刻创作手法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木刻对中国木刻艺术的影响,对国内外黑白木刻技术的创作手法以及作品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作者的创作的技法和感情进行研究,对照他们的时代特征及性格特点,探究创作题材刀法与画面表现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实践,与自己作品立意进行比对,升华我对中国黑白木刻的理解,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既是黑白木刻创作实践和锤炼过程,更是对黑白木刻继承和学习过,对自己以后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关

2、键字:黑白木刻,创作手法,题材和刀法,ABSTRACTBlack and white woodcut printmaking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Chinese print type, and has a long history. Contemporary black-and-white woodcut cre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ll aspects are also constantly deve

3、loping and changing, analyzing the three session of national art works exhibition of the basic appearance of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and artist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hoice of subject matter and content. What is included in this paper is actually my analysis on the linking between knife processin

4、g, era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artist. It will definitely forge my understanding on the knife kills thus benefits me on knife technique selection. I believe it is a practice on black and white woodcarving, and also a learning procedure on knife skills.7目录1 引言11.1 选题的内容和预期结果11.2 选题的意

5、义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1 国内研究现状11.3.2 国外研究现状22 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研究32.1黑白木刻创作的题材32.2 黑白木刻创作的刀法43 中黑白木刻创作手法存在的特点和差异53.1 中国黑白木刻创作的特点53.2 中国与国外优秀的黑白木刻作品差异54 黑白木刻创作手法和创作感情6结论6参考文献7致谢71 引言1.1 选题的内容和预期结果主要对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进行研究,解决中国与国外优秀的黑白木刻作品的差异,中西方创作手法存在的差异,黑白木刻是如何将创作技法与创作感情结合这几个关键问题,深入分析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能够将以上问题解决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取精华,弃糟

6、粕,将中国的黑白木刻创作手法与其他国家创作手法相结合,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毕业创作。在以后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将黑白木刻这门艺术更好的发扬光大。1.2 选题的意义当今社会,科技空前进步,印刷业不断发展,打印机早已代替了黑白木刻的最初使用功能,但是,黑白木刻所具备的鉴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不容被忽略的。研究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一方面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黑白木刻,对我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起到帮助,让我更好的进行黑白木刻的创作;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从而对黑白木刻产生兴趣,促进黑白木刻的发展。版画作为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且形式多种多样,黑白木刻作为版画的重要构成部分

7、,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应当被传承发展,黑白木刻将会在艺术领域发展的越来越好。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在七千年前就在陶器上刻有精美的图案,到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刻字,青铜器上蒙刻的铭文与图案,以及各朝代各形状印章等,就能看出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刻印文化。古代纸张的发明给印刷术与黑白木刻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在中国现存最早的黑白木刻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而那时制作的木版画已经相当成熟,技法与印制都趋于完美1。文字记载的木版画要更远,早在木版画制作前就己经对印痕感兴趣,后来才慢慢滋生出印刷术与木版画。“古老的中国木版画印刷术,不仅在古代派生出了我们引以为豪的活字印刷术,而且也

8、是现代创作版画艺术的母体。它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承载了我们古代文明的流传,本身也包含了珍贵的美学价值。鲁迅把欧洲黑白木刻创作的新观念引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兴木刻,是以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倡导开始的2。在中国木版画悠久的历史中从新兴木刻开始后,对于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主题及形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在新兴木刻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模仿苏欧的痕迹,这是因为当时很多作者没有绘画基础,在创作过程中也不甚了解,照搬苏欧同时期作品是构图形式,创作作品比较粗糙。这个阶段河勒惠支给新兴木刻一启发,但当时中国革命的真挚感情却淋璃尽致,使这些艺术品充满极大的感染力,给新兴版画运动赋予生命力。19

9、37年到1949年间中国木版画处于成长阶段,这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在日本侵略时期,黑白木刻依然保存着鲁迅所倡导的方向,以现实主义表现当时战争的苦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时期需要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延安木刻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充分的深入群众生活,涉及战争、改造、生产、生活多个方面,具有现实性、民俗性,贴近艺术家主观生活思想的产物,题材多为英勇战斗和表现生活困苦的场景,如胡一川闹北的风景饥民,江丰的要求抗战者,杀,古元的减租会,闫涵当地人搜山的时候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3。在1950年到1980年间是中国黒白木版画的成熟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黑白木板画在表现人物的题材上也有了更重要的突破,当人们结束

10、长期战争带来的痛苦时,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和平稳定时期。木版画创作的题材和面貌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有战争中痛苦扭曲的场面,转向优美表现画面的场景3。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艺术创作者在制作版画时己经把自己的现代经验与感知融入到创作中,这种尝试给现代黑白木刻赋予了更多艺术家精神意蕴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摆脱历史负重,走向黑白木刻本身创作目的的发展趋势,给现代木刻一个崭新的契机。1.3.2 国外研究现状日本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迅猛,在1957年到1978年共举办了十一届东京国际版画双年展,这也让日本成为现代版画的中心,在艺术、技法与理论上都发生了很

11、大的变化。五十年代日本的栋方志功、斋藤清、駒井哲郎等创作的木版画作品,在圣保罗、威尼斯等国际双年展上获得成功,给二战失败的日本人以振奋,也使木版画进入世界版画舞台4。现代版画中苏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苏联黑白木版画在插图中越发成熟,在这些黑白木版画中技法严谨,制作精细,具有人文情调的征。苏联现代版画开始是就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这与当时苏联的国情相联系,在十月革命和保卫战为内容题材。欧洲的木版画艺术由复制版画到现代创作版画的变迁中,黑白木刻在创作中追求创新,用新的视觉效果来刺激和震撼观赏者,同时版画创作者用个性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主观感情,把内在精神作为其创作的生命。“发动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西

12、方现代艺术变革,经过世纪末一些画家的酝酿,到本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已经形成一股颇具声势的艺术思潮,评论家称之前卫艺术4。在这个思想与艺术繁荣的现代艺术中,二十世纪前四十年间,先后出现了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达达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这些艺术思潮的主张与艺术表现形式各异,传统的艺术观点和写实的表现方法决裂,摆脱了自然模式与再现的束缚。在这个时期出现很大一批的优秀版画家,以马蒂斯、鲁奥、弗拉芒克为代表的野兽派,完全不在受传统木刻模仿的限制,强调创作者感情的抒发,野兽派对黑白木版画内心感受思考中,主要对黑白木刻线条的表现,就像其名字一样直接凶猛,剔除了对木版画刀法的运用与对形式的

13、束缚,直接以线条和黑白对比来完成画面。二十世纪初,在野兽派思潮同时兴起了表现主义,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蒙克、恩索、基尔希纳、罗特鲁夫、费宁格等,他们在表现上夸张变形表现的客观形体,运用变形来抒发对内心忧郁感情,从而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5。德国表现主义中后期康定斯基用其抽象黑白木版画来表达内心,符号与抽象的形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同样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立体主义是现代版画的一个重要艺术运动,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勃拉克、德劳内、维荣等6。立体主义影响范围比较大,历时比较长,对以后的现代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这次运动对形体描绘与再造的一次革命,运用抽象的几何拆分与组合的表现形式。在黑白木版画中现实主义的河勒惠支是

14、一个伟大的版画家,她不在把目光留在静物与人体中,开始创作一些民众生活,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的申诉,而是对全部人民的呻吟,对劳动人民的生活困苦的一种同情。2 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研究2.1黑白木刻创作的题材在当代黑白木刻创作中,题材的选取愈来愈要求不但贴近社会生活更要展现更加内心深层次的内容,因此筛选内容题材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这要求作者对生活有所感悟,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所想法,把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艺术家独特风格的形成也必须经历这一过程。有时作品以题材为主,表达艺术家的所思所想;有时以形式为主,并无特定的内容所言,更多的是表现黑白木刻形式所展现出的视觉美感;而再者为形式与题材并行不悖,形式亦是

15、内容,内容展现形式,二者融为一体6。选题较多的大致有三种主题,这部分多数以内容为主,其一,都市生活为中心,画面展现的是现代生活的活力与朝气,作者多数为青年艺术家,尽显青春面貌。如二十届优秀作品吕培桓的作品城市空间画面以横平竖直的形式展现出现代都市面貌,这与主体契合的恰到好处。李仲的都市巧走N0.7与都市行走NO.10两幅作品为系列作品,画面中必人物为正面角色,左右人物形象为辅助,共同展现的是人们在当下的都市生活。其二则是以乡土人家、民族风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数为艺术家对家乡的深刻之情。其中风景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例如第十八届版画作品展当中的李家山之王、徽情、古桥遗韵系列(一)、香格里拉,第十

16、九届版画作品展当中的黄山魂语系列、晓南写生、徽韵、故乡H月,第二十届版画作品展当中的青海人家、徽州印象等7,这些作品以整体面貌表现中国各地的不同景色,具有一定的名族地域性。而一部分则以民族人物为主表现当地的风情特色,例如十八届版画作品展当中的盛情科尔沁、圣地的笑容系列之村支书、吉祥的切玛、看藏戏、藏人系列-藏北的风其三,艺术家当下发生的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事件为题材入手创作,例如: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中郭震乾、石坎的作品挖掘机组奥运场馆的工人们便是记录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前的一些记忆,及同样是奥运题材的作品龙-我们的骄傲8。曲少平的作品早春则是用抽象的形象表现春天的时节景象。除了这类题材之外,

17、另有故事内容为主题的作品例如:武松打虎、逍遥游和愈来愈多的观念性、无厘头和关注视觉形式的作品9。总之,随着艺术环境多元化的发展,黑白木刻版画作品的创作也在趋于更加宽广的道路上,尤其是对近三届版展的作品题材的分析,作品的题材越来越趋向于将形式与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融合在一起。2.2 黑白木刻创作的刀法黑白木刻中刀法与形式是息息相关的,刀法语言是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独具艺术魅力的形式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一种以刀代笔的艺术表达形式,是创作者传输思想的工具,刀法的成熟与否对每一位版画艺术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刀法如笔法,其自身是具有形式性和规律性的,不同的刀法呈现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也同样制约着刀法的运用。刀

18、法的形式离不开黒、白、灰与点、线、面,因为,黑白木刻版画就是通过合理的应用黒、白、灰的协调、过度来完成的,而点、线、面的有效处理就能形成黑、白、灰不同的色调。点、线、面通过不同的刀法镂刻出不同的形状、块面、线条、肌理等形式10。在三者中,灰色调是一个转折点,白各部分为缕空,黑色部分则不用镂刻,因此,画面的精华之处就在于灰色调的处理上。木刻刀根据刀口形状的不同分为三角刀、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及兼具三角平口特点的方口、口刀。用不同刀型的刀在版面上刻划时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这种刻痕由于工具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点线形态。携刻、挖刻、护刻、刮刻、摇刻、划刻、点刻、线刻及点线集合的面刻,是木刻版画的基本的

19、形式语言11。这种法语言,既具有表现形象的外在审美的功能,又可引起人们独特的也理感应。刀法的个性运用同样显示出个性的画面形式,例如李军的作品藏系列便是运用同一种刀法一一"点",康定斯基说过:"点从时间上来说是最简洁的形式,木版画只要是白点,不管大小,一刀便成。但黑点却需要相当的努力,慎重行事。"因此,李军运用最简单的形式"点",在面的疏密中做文章,画面整体黑白灰对比较弱,至于猫藏于整个藤椅之中,画面的主体物在背景中若隐若现,这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形式感的表现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黑白木刻从生活的实际用途中走了出来,形成了具有审美含义

20、的艺术形式,由执着的版画艺术家不断的突破与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元的面貌13。在近年来的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中,刀法的运用不仅有继承传统刀法,运用点、线、面的组织穿插营造较为均衡的黑、白、灰画面关系;也有打破传统,运用创新刀法来表现画面,更是运用不同刀痕来丰富画面。例如曾经的"刀"也能构成独持的刀痕,木板被裁切的不规则形态,甚至虫洞都能形成画面的独特形式,并且使黑白木刻版画更具有"刀味"和"木味",这也意味着黑白木刻版画在继承传统的路上不断的开拓创新,年轻的艺术家们也正在运用其自身个性的语言来创作这个时代更加真实的艺术。3 中

21、黑白木刻创作手法存在的特点和差异3.1 中国黑白木刻创作的特点 中国的黑白木刻艺术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现实是密不可分的,黑白木刻具有制造过程简单,快速的特点,只需一把刀和一块木板就可以完成创作,而且由于木刻画的特点,可以把已付作品进行复印,在较短时间就可以复制出无数张,用于刊物的宣传。中国黑白木刻的特点和中国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物资匮乏,由于颜料和画笔纸代价高昂,而木刻所需成本较低,因此中国的黑白木刻迅速发展。鲁迅先生说过,黑白木刻是中国固有的,只不过是久埋在地下,随着国情的发展,黑白木刻要复兴,而且充满了新的生命,鲁迅先生所说的生命正是和中国的国情相

22、关。新兴的木刻应了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要求,在当代中国,唤醒了中国广大民众内心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黑白木刻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实现了近代木刻的一次伟大的交流。3.2 中国与国外优秀的黑白木刻作品差异近代中国黑白木刻是从国外引进,但是中国黑白木刻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中国的新兴木刻,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直接由国外引进中国,那是中国的木刻处于模仿和学习外国木刻技术的阶段,并未对中国的社会造成影响,一直到抗战爆发后,国外和中国的木刻开始相互交流,那时候苏联的木刻技术给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天不足的中国木刻创作者,从先进国中学习滋养自己的有用成分。除了苏联,德国和美国的木刻

23、对中国也有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木刻版画作品都有着奏刀有神、流畅优美、古朴俊秀、简单却又细致,意味深长的艺术特点。在题材的运用上,传统木版画主要是以宗教经卷与书籍的彩图为主,多为复制作品,很少内容与版画制作者内心有所交流,没有自己内在的创作源泉,缺少西方人文主义后的木版画创作题材,都被当时的统治者与环境束缚,很少推陈出新的作品。中国古代的木刻版画大多以线条来造型,用阳刻的方式表现物体形象,用线来表现空间感、透视感和纵深感14。当时的制作者们都有着精湛的木刻版画表现技巧,对于线条,留白及画面的构图有严格的要求,注重刀法的运用与“木味”本身的体现。西方传统版画开始也在题材与技法的运用上非常谨慎与保守

24、,在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的解放后,出现了比中国发展迅速的时期。近代欧洲在木版画的制作中显示出比较高的水平,现代木版画在其题材上不再受传统的技法与题材的束缚,创作者一般把自己的感受与创作作品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打破传统的构图形式,有些作品只是一种黑白整体画面的比较,对于刀法的注重有所减弱,对整个题材韵味的把握更加独到。作品更大胆的贴近生活,表现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不在为宗教或者插图去服务,成为不仅仅是以复制为手段的文化传播工具15。两者在创作方式上,前者更加倾向于用阳刻的手段表现物象,后者更多的已经抛弃了固有的创作理念,大胆采用创新,创造出丰富的点、线、面等多种语言元素的形式美。阴阳结合及凹凸印方式结

25、合的印制原理,使得木版画的创作空间更大,充分利用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作品中的体现,使黑白木版画形式语言愈加多样;现代木版画的创作理念更加注重形式感和创作者内心感受,更加具有艺术化个性的体现。4 黑白木刻创作手法和创作感情艺术作品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是艺术家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情绪的载体,正因为有这样的载体,才有表现和宣泄,深思和共鸣。对黑白木刻创作来说,刀法承载着艺术家创作的全部构思,艺术家在创作中借用不同刀法变化传递思想表达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刀法技艺决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刀与木相奏,或低沉晦涩、或高昂锐利、或浑厚肃穆、或欢快跳跃。当刀法技艺与情感意识契合时,便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16。

26、 艺术家根据作品的内容,用多样化的刀法组织表现作品的情感、气质,塑造动人的形象。多样的刀法组织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流露不同的情绪反应。黑克尔的施特拉而松城(图 4-1),画面中艺术家以平口刀点刻与线刻自由转换,富有激情的刀触表现了海岸城市的风光。这种粗犷而不羁的刀法风格,体现了艺术家炙热的情感。莫测的坝上风光(图 4-2),以三角刀平行排线的疏密变化,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稳定均匀的平行用刀,带给人们平静和安逸的视觉印象。同为风景题材,艺术家用不同的刀法表现,抒发不同的情感。我的城市残片创作之一中(图4-3),我大量运用三角刀切刻入木,曲线运刀,用阴细线的疏密变化,交错、缠绕,组织物象的形

27、体结构。通过圆口刀无规则的铲刻,摒弃原始刀触的棱角,形成外形圆润的白块,与温柔慵懒的阴细线穿插组织17。这种灵动细腻的刀法组织,圆润柔和的刀法形态正是我想要借以表达温情的刀法样式,呈现出温情,暖意的城市一角。 刀法语言与情感表达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刀法语言是情感表现的依托,情感表现是刀法语言的精神内涵。当技法与思想情感相融合,相协调,才会迸发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经典艺术作品。 图 4-1施特拉而松城图4-2坝上风光莫测 图4-3城市残片之一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大众开始越来越多的接触版画艺术,特别是木版画创作,经过了从原先的欣赏逐渐走进了创作型领域的过程,因为其简单的制作方式、多变的印制手段、手脑的间接性不断再创作过程是全民参与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对对黑白木刻的创作手法进行了研究,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